传承经典文化 丰盈学生心灵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jia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学科中的特色教学之经典诵读,能够使学生感知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是培养学生为人处世的一种途径,对于学校文化建设起到促进作用。这一特色课程亦是将传统文化这颗种子播种在学生的心中,随着学习成长不断生根发芽,让学生的精神更加丰富,心灵更加丰盈。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文化;核心素养
   经典诵读是学校在语文教学中长期以来坚持的重要内容,利用晨读时间,由语文老师带领学生进行吟诵,主要内容为《礼记》中的《苛政猛于虎也》《不食嗟来之食》,《诗经》中的《关睢》《子矜》,《阿房宫赋》等。学生主要吟诵的内容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经典,其载体为古诗、古文等,是古人智慧的结晶,为国人提供了立身处世的行为规范,利于其塑造健全的人格。语文学科中的经典诵读对于学校文化建设起到促进作用。文化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在青少年时期更有益于塑造与培养。经典诵读使学生感知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高雅从容,是培养学生为人处世的一种途径,亦是将传统文化这颗种子播种在学生的心中,随着学习成长不断生根发芽,让学生的精神更加丰富,心灵更加丰盈。
   善学者尽其理,善行者究其难。小学阶段在经典诵读的教学中,对所教教师有一定的要求,对教师自身的业务能力也有促进作用,对于学校的整体教学更是有促进作用。需要教师自身对经典有一定了解,帮助学生理解其中的大概意思;教师也要把握其内在的逻辑意义,帮助学生划分朗读节奏等。传统文化的教学对于教师来说是非常有挑战的,对于学生的接受与学习更是一种挑战,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对本班级学生的了解进行教学。学习诗词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吟诵,让学生以多种形式进行诵读,如唱读、摇头读、拍手读等;教师还要给学生进行示范朗读。吟诵方法在现如今的教学中有助于提高古典诗文教学的趣味,能让学生快速地进入意境,更高效地学习。经典诵读还能更好地让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在结构上,古诗文大多讲究音韵美;在内容上,又有一定的历史意义,让孩子通过文学等艺术形式了解中国的文化历史。在诵读经典的时候,为了更好地让学生感悟文学的意境,教师可筛选出适合朗读的音乐作为诵读时的衬托,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和语言鉴赏能力。
   俗话说:“有了兴趣,才有好的记性。”有些内容需要学生记忆,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记忆,还能训练学生的记忆能力。有了兴趣就能相应提高脑细胞的活动力,让学生反复诵读、练习,铭刻在心,就可以变短时记忆为长时记忆。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更易于塑造培养。诵读经典会让传统文化的基因深深刻在学生的骨子里,让他们成为具有中华文化印记的中国人,进而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
   经典诵读对学生的品行有一定的影响。经典诵读的内容能够积极促成学生健康人格的养成;能够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在杜甫的《行路难》中“长风破浪会有時,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豁达人生态度;在范仲淹的笔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主义情怀……古代汉语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也是我们可以代代传承的瑰宝。
   汉语天生美丽,天生诗意。吟诵经典是有意识地让学生进行文字积累,拓展学生的视野,增加学生的文化底蕴,有助于高年级的写作。学生可以在自己的作文中直接引用古诗文等,接受能力好的学生还可以化用古诗文等内容,让作文更有文采,不仅情感真挚,还有丰富的语言。当然,引用古人的经典,能增强情感的表达效果,这是其他文字所不能达到的。吟诵经典并且能够使用,更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要牢记堤溃蚁孔,气泄针芒的古训……”告诫为政者要坚持从小事小节上加强修养,严以修身,防微杜渐。其中“堤溃蚁孔,气泄针芒”出自《后汉书·郭陈列传》。习近平总书记不仅仅是直接引用,还化用经典中的内容。如他曾强调为官之人要慎独慎初慎微慎欲,培养和强化自我约束、自我控制的意识和能力,做到“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此句化用了中国古代的“慎微”和“节欲”的思想,还化用了《论语》以及《道德经》中的内容。不管是直接引用或者是化用,都让情感表达效果更强烈。以史为鉴,继承发展,让本民族的文化得以传承。当然,如果学生能在作文中引用或化用古人智慧的结晶,就达到了我们的培养目标,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代又一代地接续。
   综上所述,经典诵读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让学生的精神世界更丰富,让学生的心灵更丰盈;也有助于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
   参考文献:
   [1]董菊初.语文教育研究方法学[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5.
   [2]潘庆玉.语文教育发展论[M].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2001.
   编辑 郭小琴
其他文献
摘 要:文言文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行文简练,含义却深刻,蕴藏着不少人生哲理。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是海内外儿女的共同心愿,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注重“小古文”的教学不仅能弘扬中华文化,还能提高学生对“小古文”的兴趣,增强小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策略;小古文   小古文,顾名思义,就是内容短小精炼,大意清晰,学生容易理解的文言文。这种类型的古文很适合小学生学习,简短的“小古文”
有趣的实验过程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对物理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时,实践过程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特别是一些晦涩难懂的理论,借助实验可以更加直观地为学生展示其内在机理。随着我国中学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物理实验教学成为实现应试教育向综合素质教育方式转变的重要举措,可见,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是十分重要的。实验复习课是实验教学的组成部分之一,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相关实验时,是从初步认知到动手实践,从生疏到熟练的一个
摘 要:结合我校地处城乡结合地段,由于家长忙,顾不上照顾孩子,导致学生没有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再加上在语言表达方面、交流沟通与合作协作方面能力欠佳,故为了让这些孩子以后走上社会不与社会脱节,因此,必须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会学习、喜欢学习、自主学习的能力。说说在这方面的几次尝试以及体会。   关键词:数学;小老师;合作学习   在我从教十几年中,发现不论学校还是家长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对成绩很重
摘 要: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不仅能够促进其身体素质健康发展、增强体质和心理素质,还能培养创新意识与团队合作精神。通过对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主动参与性不足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初中体育教学中促进学生主动参与的对策,以为体育相关工作者提供借鉴。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主动参与   体育是中学生的主要活动之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可以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勇
摘 要:古诗是流传千年的中华经典文化,具有极高的人文与美学价值,由于古诗的文字特点,对于知识水平有限的小学生而言,理解起来相对困难,其学习兴趣不高,很难领悟古诗中蕴含的情感、思想和精神,更难以体会古诗词作者的情怀。小学语文教学中,古诗教学始终是一大难点,需要老师采用更加科学、新颖的教学方法。探讨了“声”与“画”相结合的古诗教学对于儿童审美情趣的影响。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教学;审美情趣  
摘 要:诗可以“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古代诗歌是我国历史长河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在现代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把古诗教好,如何让学生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提升孩子的品格?围绕这几个问题展开叙述。  关键词:古诗词起源;情境教学;提升品格  小学语文教材中那些语言清新、情趣盎然的古诗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宝贵遗产。古诗的特点是短小精悍,锤炼的语句包含着丰富的内容,一首好诗本身就是一曲美妙的音乐,一幅优美的图
摘 要:以“基因突变及其解题应用复习”为例,探究高三一轮复习精准教学策略,让教师教得精准有效,让学生学得精准有效。   关键词:一轮复习;精准教学策略;基因突变   进入高三一轮复习,学生对基础概念的认知还是模糊不清,对概念重难点的把握还是不够熟练!当前的一轮复习教学致力于在有限的时间内能够较大幅度地提升教学效益。因此,精准教学尤为重要。本文以一节“基因突变及其解题应用复习”复习课为例,探究一轮
摘 要: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与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是新时代小学美术教师关注的焦点与努力的方向。将爱心合情合景、适时适度地融入小学美术教学中,能够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与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落实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爱之“泉”,是美术课堂中学生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的“源泉”。在理论联系实际的基础上,围绕“在教学中倾注爱、在欣赏中彰显爱和在创作中升华爱”三个方面,浅显论述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融入爱心
摘 要:分析在中学生素质教育理念大发展之中,应科学、合理地将心理素质教育融入日常素质教育活动,培养中学生在未来发展中身心素养全面发展,时刻关注学生的发展需求和发展规律,实现教育灵活性转变。   关键词:素质教育;中学生;心理品质   素质教育理念的渗透与实施,为当下教育形式带来了新的可能。对中学生未来发展而言,合格人才的标准是需要学生在具备良好道德素养、心理品质之中,还需要具有一定的人文精神,实
摘 要:语文课程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语文基本能力,更要注重優秀文化对学生的熏染,让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促使道德修养、审美情趣得到提升,使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得到培养。那么,作为一名基层的小学语文教师,该如何让学生爱上书籍、爱上阅读,从而提升语文核心素养呢?创建阅读氛围、激发阅读兴趣、搭建展示平台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阅读氛围;阅读兴趣;阅读展示;语文素养   著名特级教师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