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静中的衍生

来源 :搏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w4soph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位武术家的成就铺现于观者面前,他的才气,艺术造诣,特别是那些一举一动,难以言传的内涵,跃然眼前,甚至勿需评论家多加赘言。但是,这一位,把他放置在当代武术家的群体之中,也毫无逊色的闪烁异彩。他就是和庆喜之后——和式太极拳当代传人代表和有禄先生,在国内外武术界广为人知。在他的艺术走向成熟初期(即文化大革命期间),随其父(家师立明公)静养,清修于家,数年不殆的耕耘在卧牛之间。如今在不惑之年,撰写了《和式太极拳谱》等书籍,让天下更多的人了解太极文化,得到健康而受益。抑制不住深情的感慨,提笔赞上几句。
  说到太极拳,自一代宗师陈清平后,有杨式、陈式、武式等等,但不能不说到和武。和式太极拳的发展史里,开山以来,最引人注目的一位是和兆元之孙和庆喜(1857-1936年),他八岁就开始随父亲和祖父学习拳技。由于庆喜先生天资聪颖,刻俭善良,自幼深受祖父喜爱,得到兆元公亲传。此后勤学不殆,技艺日精,即使人在中年,在当时社会变幻的动荡时期,他都精勤自律,处处与人于善,虽然身怀绝技,却从不挟技欺人。
  1928年,正值当时国民政府倡导国术运动,和庆喜开始收徒传艺。为了和武太极拳的继承与发展,用了将近一年的时间对和式太极拳套路的一招一式进行编排和统一,并对祖传的真功秘诀资料进行整理。为弘扬太极拳技,年逾71岁高龄,不顾年迈,开山收徒传艺。他在教学上有教无类,因材施教。视学者年龄、体质、文化不同施以不同教法。在短短数年内,培养出了一大批武林高手,如和学信、和学敏、郑伯英、郑悟清、刘世英、郝玉朝、陈桂林、柴玉柱、郭云等,这些传人都是身怀绝技,声名远播,成了后来传播和式太极拳的中坚力量。
  1931年,和庆喜率学拳未满三年的弟子参加省会开封国术擂台赛以及华东五省市国术擂台赛,赢得“拳艺高水平”称号。由于和公教授有方,一时间赵堡镇及周围各地习拳之风盛行,从者如流。可以说一代宗师和庆喜是和式太极拳在传承中一位承先启后的杰出人物。著有《习拳歌》、《耍拳解》等拳论。
  “太极者,无极而生。”无极就是无边无际。《易》所谓太初混沌,混沌即无所不有,无有不为。阴阳互动,无中生有;有即阳,无即阴,有即形,无即意,形意兼备,谓之神也。
  万事万物常在变动之中存在和发展,发展中常有变动,和有禄先生就是历史发展变动中的一个。
  1963年出身于中医世家的和有禄,9岁开始随父和士英习拳。在部队系统地学习医学专业知识。1988年从部队转业后开始专业从事和式太极拳的推广和研究工作。曾数次率队参加国内外许多赛事,并作为太极拳赛事的名家代表担任裁判工作,受到国内外人士广泛好评。1993年,经过多方努力,终于以他为代表成立了“和式太极拳研究学会”,这是和式太极拳的又一个发展与飞跃时期。
  2003年,和有禄先生编著出版了《和式太极拳谱》,这是标志了和式太极拳真正被推广和传播,真正的普及到了广大社会。只有国人的强身和强心,才能真正地强国。这也是和先生立志传播和发展太极拳的初衷!
  历史的演变是人力所为。太极拳的发展与推广也是智者和勇者所为。道所谓“无为而为”,就像太极的圆,静所以动,无不圆转如意,无所不及。
  如果说和式太极拳的传承和发展功在和庆喜,那么,和式太极拳的推广和传播则在和有禄。若干年来,和有禄先生留迹于四面八方,收徒传艺,活跃干武林;著书立说,解惑于后生。开馆立事,严谨而勤为;传技诲人,重德而亲躬。古人云:大勇者必定大仁。和有禄先生这种精神体现,岂可同等闲之人而视之。
  总之,国民的强身健体,要先立足于自我的防卫技能,方能达到惩恶扬善的目的。和有禄先生乃豪杰之士,传承和推广太极拳也是本乎此义。强国者自强。国术的传承和发展,和有禄先生有功于当世矣!
其他文献
天津是程派高式八卦掌的发祥地,程派高式八卦掌的源头在天津武清,因高义盛先生在山东传艺多年后,70岁方在天津没场传授八卦掌。解放前天津武术界最初称高师所传为“山东”八卦。经高义盛、刘凤彩等几代人在天津百年传承,目前程派高式八卦掌已成为具有鲜明天津地域特色、在天津传人最多、影响最大、群众最喜爱的八卦掌流派之一。  八卦掌是以易理说拳理,借八卦命名于拳术的中国传统武术拳种之一;是一种把攻防技法和导引养生
期刊
一、八卦掌练艺规矩十条    八卦掌历代大师都十分讲究武德,高义盛所传《练艺规矩十条》集中一体现了“练艺德为先”的宗旨,习练八卦掌者应知之,遵之。  第一条:孝敬父母。父母者生身之本也,无父母焉能有我乎?为人不孝,禽兽不如,既不可教,亦不可交也,更不准入八卦掌之门。  第二条:和睦乡里。乡里者,共井比邻而居者是也,和睦看,互相尊重,互相谦让,有难相助,疾病相扶之意也。  第三条:尊长济弱。长者,蓟
期刊
  
期刊
山西省跤王争霸赛是以我省历史悠久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挠羊跤为载体,组织广大群众开展摔跤活动,参加摔跤比赛,共享摔跤文化,开创了我省体育竞赛的新纪元,极大地扩大了体育影响,普及了摔跤文化,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成为我省全民健身的品牌项目和社会体育事业发展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山西省跤王争霸赛已连续举办二届,今年第三届跤王争霸赛正在全省各地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两年来经过全省各赛区、各承办单位以及
期刊
在纪念和兆元先生诞辰两百周年论坛上,我想谈谈和式太极拳研究的新任务。为什么要谈这么一个题目呢?我是这么考虑的,在纪念和兆元先生诞辰两百周年的时候,我们用以告慰和先生在天之灵的祭奠,应是由他开创出来的这一派太极拳在继承和发展过程中取得的成果和现状;同时,还应该找出下一步要做什么?要研究什么?  认识发展现状,是找出新的研究任务的基础,不断投入新的研究、拿出新的成果,是对武术先贤们最好的永久的缅怀。 
期刊
“股”,说文解字里是这样说的:髀也。而“髀”字则解释为:股也。现代汉语词典则对这俩个字的解释是:大腿,也指大腿骨。“肘”,说文解释为:臂节也。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上臂和前臂相接处向外面突起的部分。开篇先说这两个字,是因为在《和式太极拳谱》“走架打手行工要言”里有一段话很是重要,即:“欲要引进落空,四两拨千斤,先要知己知彼。欲要知己知彼,先要舍己从人。欲要舍己从人,先要得机得势。欲要得机得势,先要周
期刊
《道德经》云:天下之至柔驰骋于天下之至坚。如何能柔呢?  当然要先松。“松”一说都知道,也不难理解。但就是有很多人做不到。有的人练了20年或30年,手上脚上都还挂力,更不知道内功是什么。近来论述太极拳松功的书籍和文章很多。可惜可以操作的不多。要么过于玄虚,要么没有具体方法。当然也有很好的文章。但这样的文章太少。故也谈谈松功。    一、和式太极拳的松功    笔者根据所习练的和式太极拳,总结了松的
期刊
进一步加强和式太极拳的文化含量,继续提高自身的吸引力。  太极拳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地融含中国优秀文化,成为最能代表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认知方式的拳种。一方面,“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要求我们要不断的深化和式太极拳民族文化精粹的含量;另一方面,“越是世界的,越是民族的”,又要求我们不能故步自封,要敢于、善于吸收当今世界的先进文化,使和式太极拳能够“与时俱进”,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练习和式太极拳多
期刊
简介  《少林金刚大悲陀罗尼拳》为奇云大师所创。以达摩祖师易筋经为基础,秉承密宗大悲法理,综汇少林武术技艺之精华,创长拳柔练《少林金刚大悲陀罗尼拳》九十九式。  《少林金刚大悲陀罗尼拳》根据人体生理,气血运行,专理内经易筋,治脏洗髓,故称为内功拳,其拳势贯以五佰罗汉形象,以内荣外,外柔内刚,一静一动皆有法理,形如蛟龙,表柔骨灵,意然虚实如波浪滔滔,舒展连绵,故亦名少林柔拳。  功法云:练得骨节通灵
期刊
这部影印的手抄《八卦揉身连环掌》,是高义盛先师(以下简称高师)1936年冬最终审定、抄录成册的传世孤本——高氏老谱(以下简称老谱),是高师等八卦掌前辈先贤承传、研习、创新八卦掌理论与拳技的总结;是高师毕生致力于弘扬八卦掌武学文化、呕心沥血辛勤劳动的结晶;也是留给后学十分珍贵的传统八卦掌武学文化遗产代表作。  尽管《老谱》在文字内容、插图、结构等方面尚有些许不尽完善的地方,但其中每一章的精辟论述,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