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水稻病虫害的绿色防控技术能够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并且提升水稻的品质和产量,对水稻种植有着重要意义。所以,水稻种植也需要对水稻病虫害的绿色防控技术加以重视,加大推广力度,真正意义的提升水稻的质量。
关键词: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
1水稻绿色防控技术防治理念
贯彻“公共植护”和“绿色植保”的理念,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结合病虫害监测报告相关数据,分析病虫害发生趋势,及时发布水稻病虫害信息,积极引导农户开展水稻绿色防控,加强生物农药,高效低毒农药推荐,科学使用,轮作和综合防治等技术指导,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和防治效果。以专业化防治服务组织或种植合作社为主体,开展专业化统防统治。
2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2.1水稻虫害物理防控
物理防控技术主要用于水稻虫害绿色防控,常用的方式有草把诱杀、灯光诱杀等。其中草把诱杀需要依据1:2:4:3的比例,将白酒、水、糖、醋进行配比,加入少量黏合剂后浸入草把。随后在田间每间隔20m插入1个草把,每间隔100m進行一个长竹竿设置,促使害虫粘附在草把上后进行人工捕杀。灯光诱杀主要是基于水稻田内多数害虫具有趋光性,在水稻田内每间隔2.5hm2设置一盏距离地面1.5m的诱光灯;傍晚时刻开灯,每间隔96h进行一次死虫清理,可达到良好的杀灭害虫及清除虫卵效果。
2.2水稻病虫害农业防控
为降低病虫害对水稻危害,首先应选择具有较强抗病虫害能力的水稻品种,降低染病品种种植数量,以控制病虫害。其次,恰当调整品种布局,可降低病虫害对水稻的影响。除选择中熟品种适时早播外,还需全面贯彻统一播种、统一移栽的方针。避过当地雨季、虫害盛行时期,减少相邻水稻田生长阶段差异较大导致的病菌、害虫迁移问题。最后,为避免病虫害,应尽量选择浅水分蘖、齐泥收割的方式,及时排水晒田,将田犁翻,降低纹枯病、三化螟、稻飞虱发生概率。除此之外,为将三化螟彻底清除,可在三化螟预蛹期,向水稻田内灌入6cm的水,持续72—96h后排干。
2.3水稻病虫害生物防控
水稻病虫害生物防控技术主要是利用生物农药、保护天敌或增加生物多样性,降低病虫害影响。根据水稻病虫害类型的差异,采用不同类型生物农药;如针对三化螟等害虫,可采用55%杀虫单·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在三化螟虫卵孵化时期,均匀喷洒到稻田内,可有效杀死大量三化螟虫卵;对稻瘟病可喷洒春雷霉素,每次用2%水剂或可湿性粉剂550倍液开展防治;对水稻纹枯病、稻曲病,可在发病时均匀喷洒井岗霉素,一般每亩稻田需用20%井岗霉素粉剂55g左右。生物农药应适当提前喷洒,并避开温度过高、湿度过低天气,从而保证防治效果。保护天敌主要是充分利用水稻病虫害天敌作用,降低病虫害发生率。如针对二化螟,可在水稻田内每间隔7.5m插上一根系有防水纸杯(内部可寄生赤眼蜂)竹竿,降低二化螟害虫量。针对部分稻田因生态链单一导致的病虫害大量繁殖情况,可推行稻田养鸭、稻田养鱼等类似技术,在每年4月15日—5月15日或7月15日—8月10日左右,向稻田内放入0.15kg左右的小鸭子或鳙鱼、鲢鱼、鲫鱼,一般每亩稻田放养65只小鸭子或35尾鲢鱼、15尾鳙鱼、180尾鲫鱼,可在降低病虫害发生率的同时,提高稻田种植经济效益。
2.4水稻病虫害化学防控
在应用上述绿色防控技术的基础上,为达到良好的病虫害防控效果,还需适量应用低残留、低毒害、高效率的化学农药。如稻瘟病可选择20%嘧菌酯(30g/亩);纹枯病可选择36%丙环·咪鲜胺(40ml/亩)等;稻纵卷叶虫可选择1.5%阿维·氟酰胺乳油(100ml/亩)等;螟虫可选择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5.5ml/亩)、5.5%阿维·抑食肼水分散粒剂(20g/亩)等;稻飞虱可选择25%吡蚜酮(10g/亩)、22%噻嗪酮(8.8g/亩)等药物。严格根据农药说明书,依据科学定量、交替使用的原则,在恰当时期喷施。如稻纵卷叶虫应选孵化高峰到低龄幼虫高峰期,利用4.5%阿维·氟酰胺配合碧护加安融乐均匀喷施。
2.5生态调控
利用生物链的原理,结合稻田内的生物多样性,利用害虫的天敌降低田间害虫的数量,建立适合水稻生长的小型生态环境,不仅可以减少成本投入,还可以增强水稻自身抵抗病虫害的能力,保证水稻的绿色健康。通过在稻田中种芝麻、大豆、绿肥等作物,在稻田内建立天然的保育带和诱集带,在田间种植香根草等诱集水稻螟虫,减少稻田内水稻螟虫的数量,在对稻田进行春耕或夏收管理的过程中,可以适当保留部分杂草,为蜘蛛等提供繁殖场所。
2.6综合防控
利用黑光灯吸引稻田里害虫的同时,也会吸引以害虫为食的益虫,为了使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充分发挥自身的价值,在水稻种植过程中,仅仅通过一种防治方法来防止病虫害的发生是不够的,种植户可以将各种防治技术综合到一起进行使用,提升病虫害的防控效率和质量。
3水稻病虫害事后控制
事后控制是水稻病虫害治理之后对事件的总结和追溯。要求找出发生病虫害的原因,分析采取的治理措施是不是最合适的,下一次再遇到病虫害应如何更好地治理,或者如何更有效地防治。这需要政府和农业相关部门足够重视病虫害的防治,投入更多技术和资金研究病虫害,做好推广防治技术等工作。相关部门举办一些关于防控病虫害技术的讲座和培训活动,发放宣传资料,通过多种途径宣传,使更多的种植人员掌握病虫害防治技术。开设专门的病虫害防治技术咨询室,方便种植人员遇到问题时能及时进行咨询。通过事后总结,提高水稻种植病虫害防治技术水平,为农业发展提供更科学的治理技术。
4结束语
水稻种植病虫害绿色防治技术的推广应用对我国有重要的意义,我国最大的经济保障体系之一就是农业发展,农业发展是我国国民安居乐业的基本前提,是解决温饱问题的最直接因素。病虫害给农业生产带来了普遍的影响,是决定农作物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减少病虫害对农作物的危害,提高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是农业发展史中最迫切的问题,对我国农业发展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谢东升,谭德光。浅析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的应用技术[J].农家参谋,2019(12):74.
[2]李兴林。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推广应用思考[J].南方农业,2019,13(12):25-26.
(黑龙江省农垦建三江管理局前锋农场 黑龙江 佳木斯 156325)
关键词: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
1水稻绿色防控技术防治理念
贯彻“公共植护”和“绿色植保”的理念,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结合病虫害监测报告相关数据,分析病虫害发生趋势,及时发布水稻病虫害信息,积极引导农户开展水稻绿色防控,加强生物农药,高效低毒农药推荐,科学使用,轮作和综合防治等技术指导,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和防治效果。以专业化防治服务组织或种植合作社为主体,开展专业化统防统治。
2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2.1水稻虫害物理防控
物理防控技术主要用于水稻虫害绿色防控,常用的方式有草把诱杀、灯光诱杀等。其中草把诱杀需要依据1:2:4:3的比例,将白酒、水、糖、醋进行配比,加入少量黏合剂后浸入草把。随后在田间每间隔20m插入1个草把,每间隔100m進行一个长竹竿设置,促使害虫粘附在草把上后进行人工捕杀。灯光诱杀主要是基于水稻田内多数害虫具有趋光性,在水稻田内每间隔2.5hm2设置一盏距离地面1.5m的诱光灯;傍晚时刻开灯,每间隔96h进行一次死虫清理,可达到良好的杀灭害虫及清除虫卵效果。
2.2水稻病虫害农业防控
为降低病虫害对水稻危害,首先应选择具有较强抗病虫害能力的水稻品种,降低染病品种种植数量,以控制病虫害。其次,恰当调整品种布局,可降低病虫害对水稻的影响。除选择中熟品种适时早播外,还需全面贯彻统一播种、统一移栽的方针。避过当地雨季、虫害盛行时期,减少相邻水稻田生长阶段差异较大导致的病菌、害虫迁移问题。最后,为避免病虫害,应尽量选择浅水分蘖、齐泥收割的方式,及时排水晒田,将田犁翻,降低纹枯病、三化螟、稻飞虱发生概率。除此之外,为将三化螟彻底清除,可在三化螟预蛹期,向水稻田内灌入6cm的水,持续72—96h后排干。
2.3水稻病虫害生物防控
水稻病虫害生物防控技术主要是利用生物农药、保护天敌或增加生物多样性,降低病虫害影响。根据水稻病虫害类型的差异,采用不同类型生物农药;如针对三化螟等害虫,可采用55%杀虫单·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在三化螟虫卵孵化时期,均匀喷洒到稻田内,可有效杀死大量三化螟虫卵;对稻瘟病可喷洒春雷霉素,每次用2%水剂或可湿性粉剂550倍液开展防治;对水稻纹枯病、稻曲病,可在发病时均匀喷洒井岗霉素,一般每亩稻田需用20%井岗霉素粉剂55g左右。生物农药应适当提前喷洒,并避开温度过高、湿度过低天气,从而保证防治效果。保护天敌主要是充分利用水稻病虫害天敌作用,降低病虫害发生率。如针对二化螟,可在水稻田内每间隔7.5m插上一根系有防水纸杯(内部可寄生赤眼蜂)竹竿,降低二化螟害虫量。针对部分稻田因生态链单一导致的病虫害大量繁殖情况,可推行稻田养鸭、稻田养鱼等类似技术,在每年4月15日—5月15日或7月15日—8月10日左右,向稻田内放入0.15kg左右的小鸭子或鳙鱼、鲢鱼、鲫鱼,一般每亩稻田放养65只小鸭子或35尾鲢鱼、15尾鳙鱼、180尾鲫鱼,可在降低病虫害发生率的同时,提高稻田种植经济效益。
2.4水稻病虫害化学防控
在应用上述绿色防控技术的基础上,为达到良好的病虫害防控效果,还需适量应用低残留、低毒害、高效率的化学农药。如稻瘟病可选择20%嘧菌酯(30g/亩);纹枯病可选择36%丙环·咪鲜胺(40ml/亩)等;稻纵卷叶虫可选择1.5%阿维·氟酰胺乳油(100ml/亩)等;螟虫可选择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5.5ml/亩)、5.5%阿维·抑食肼水分散粒剂(20g/亩)等;稻飞虱可选择25%吡蚜酮(10g/亩)、22%噻嗪酮(8.8g/亩)等药物。严格根据农药说明书,依据科学定量、交替使用的原则,在恰当时期喷施。如稻纵卷叶虫应选孵化高峰到低龄幼虫高峰期,利用4.5%阿维·氟酰胺配合碧护加安融乐均匀喷施。
2.5生态调控
利用生物链的原理,结合稻田内的生物多样性,利用害虫的天敌降低田间害虫的数量,建立适合水稻生长的小型生态环境,不仅可以减少成本投入,还可以增强水稻自身抵抗病虫害的能力,保证水稻的绿色健康。通过在稻田中种芝麻、大豆、绿肥等作物,在稻田内建立天然的保育带和诱集带,在田间种植香根草等诱集水稻螟虫,减少稻田内水稻螟虫的数量,在对稻田进行春耕或夏收管理的过程中,可以适当保留部分杂草,为蜘蛛等提供繁殖场所。
2.6综合防控
利用黑光灯吸引稻田里害虫的同时,也会吸引以害虫为食的益虫,为了使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充分发挥自身的价值,在水稻种植过程中,仅仅通过一种防治方法来防止病虫害的发生是不够的,种植户可以将各种防治技术综合到一起进行使用,提升病虫害的防控效率和质量。
3水稻病虫害事后控制
事后控制是水稻病虫害治理之后对事件的总结和追溯。要求找出发生病虫害的原因,分析采取的治理措施是不是最合适的,下一次再遇到病虫害应如何更好地治理,或者如何更有效地防治。这需要政府和农业相关部门足够重视病虫害的防治,投入更多技术和资金研究病虫害,做好推广防治技术等工作。相关部门举办一些关于防控病虫害技术的讲座和培训活动,发放宣传资料,通过多种途径宣传,使更多的种植人员掌握病虫害防治技术。开设专门的病虫害防治技术咨询室,方便种植人员遇到问题时能及时进行咨询。通过事后总结,提高水稻种植病虫害防治技术水平,为农业发展提供更科学的治理技术。
4结束语
水稻种植病虫害绿色防治技术的推广应用对我国有重要的意义,我国最大的经济保障体系之一就是农业发展,农业发展是我国国民安居乐业的基本前提,是解决温饱问题的最直接因素。病虫害给农业生产带来了普遍的影响,是决定农作物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减少病虫害对农作物的危害,提高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是农业发展史中最迫切的问题,对我国农业发展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谢东升,谭德光。浅析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的应用技术[J].农家参谋,2019(12):74.
[2]李兴林。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推广应用思考[J].南方农业,2019,13(12):25-26.
(黑龙江省农垦建三江管理局前锋农场 黑龙江 佳木斯 156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