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模式下,针对《工厂供电》这门典型的应用型课程的教学进行了初步改革。采用了以培养能力为目标,以就业要求为导向,以项目为载体,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的创新和就业能力得到了进一步地提升。
关键词:工厂供电;教学改革;个体差异
“工厂供电”课程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专业核心课。该课程主要讲解了供配电系统的理论、应用方面的知识及设计过程等等与实际工程有着紧密联系的知识体系,如何将学生的理论知识更好地转化为技术应用能力,能够为地方经济服务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并具有一定创新性,是课程教学改革的方向。
1、跟随时代发展,紧跟企业需求,考虑学生个体差异,制定教学内容
“工厂供电”是一门传统课程,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发展,课本中一些内容比如部分高低压设备的应用和选择滞后于时代的发展,针对这种情况就需要增加相应的新知识,不至于使学生学到的知识落后于时代的发展。为了有利于学生对供配电系统实际工程的整体概念的把握,通过引入一个工程实例作为本课程的主线,将该工程分解为不同的项目来对应课程内容,由项目中的具体任务引出本节课的重点知识,使学生清楚每一节课的学习内容在供配电系统设计中的作用。根据课程内容,制定出课程设计的每一个课程任务由学生完成,使学生做到真正的理解、掌握、吸收、应用新知识,并在此基础上能够有一定的创新性。通过每次任务的完成,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供配电系统的设计。
在学习内容大前提不变的情况下,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制定有差异的学习目标,学习层次,教师有针对性的分层进行学生学习内容的设定和指导。比如对新技术的学习中,对于新的设计规范、设计标准必须全部掌握,使学生的设计成果能够跟随时代的发展需求;对于教材上较少提到的一些新型设备,特殊地区如雷山区、低温区、地下的使用设备,可以根据学生的接收程度来进行掌握,甚至对于有钻研型的学生,可以将最新的科技论文推荐给他们。在课程任务设计过程中,教师需对所有学生明确本次的任务设计思想、设计要求、注意事项等。对优秀的学生,让其自己查资料,想策略完成设计;对中等程度的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使其较好地完成设计任务;对于学习能力弱的学生,教师重点指导帮助,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解决任务中的基本问题。通过分层次的学习指导,促进了学生不同程度的多样化发展。
2、以学生为中心,利用课堂信息化,企业人员参与等手段,实现翻转课堂
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本行业对学生的认可,需要对原有课堂的讲课方式进行转变。比如:课前根据相关的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通过教师录制的短视频、慕课、网络视频、带有启发思考性的课件等方式,使学生进行自主预习,提高学生剖析归纳知识的能力。课上将教师为主转变成学生为主,通过案例教学,分组学习,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课上知识点的限时测试,头脑风暴,投屏问答,在合适的章节还可以进行现场教学等活动,实现了信息技术支持下的空间扩展。课后通过网络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发布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习题、问题讨论、任务设计,教师可以对于学生反馈的问题进行及时的指导。同时尽可能多地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如带领学生到校外变电站的实习基地进行参观或实习,请企业人员担任实践、实验教学指导教师并定期召开一些专题座谈会或专题讲座,使学生更好地将理论应用于实践。通过课前、课中、课后三个循环、课内、课外、校内、校外不同场合的轮换,基本实现了學生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初步树立了学生的职业观念。
3、全程监管,掌握学情,多元维度,过程评价
打破传统的试卷考核分数论,建立多元化的过程考核评价制度,达到即关注结果又重视过程的全程监测模式。从课前预习情况,出勤、课堂互动活动的参与度及上课表现情况,每个任务点的完成情况,课后作业及章节测验、发起课题讨论次数和回帖次数,实践的参与度与完成情况,期末考试成绩等各个环节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监管和监测。
4、结语
本文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核心理念和要求出发,顺应时代的发展,对“工厂供电”这门课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索和改革,并保持持续改进的教学理念,继续完善、改进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李琳.工程应用背景下工厂供电课程设计的改革与实践[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31(5):39-41.
[2]王勇军.工程教育认证和新工科背景下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基于桂林航天工业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分析[J].教育观察,2018,171(11):75-77.
[3]刘介才.工厂供电[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张俊彦(1981-),女,河北石家庄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电气工程方面的研究。
(石家庄学院机电学院 河北石家庄 050000)
关键词:工厂供电;教学改革;个体差异
“工厂供电”课程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专业核心课。该课程主要讲解了供配电系统的理论、应用方面的知识及设计过程等等与实际工程有着紧密联系的知识体系,如何将学生的理论知识更好地转化为技术应用能力,能够为地方经济服务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并具有一定创新性,是课程教学改革的方向。
1、跟随时代发展,紧跟企业需求,考虑学生个体差异,制定教学内容
“工厂供电”是一门传统课程,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发展,课本中一些内容比如部分高低压设备的应用和选择滞后于时代的发展,针对这种情况就需要增加相应的新知识,不至于使学生学到的知识落后于时代的发展。为了有利于学生对供配电系统实际工程的整体概念的把握,通过引入一个工程实例作为本课程的主线,将该工程分解为不同的项目来对应课程内容,由项目中的具体任务引出本节课的重点知识,使学生清楚每一节课的学习内容在供配电系统设计中的作用。根据课程内容,制定出课程设计的每一个课程任务由学生完成,使学生做到真正的理解、掌握、吸收、应用新知识,并在此基础上能够有一定的创新性。通过每次任务的完成,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供配电系统的设计。
在学习内容大前提不变的情况下,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制定有差异的学习目标,学习层次,教师有针对性的分层进行学生学习内容的设定和指导。比如对新技术的学习中,对于新的设计规范、设计标准必须全部掌握,使学生的设计成果能够跟随时代的发展需求;对于教材上较少提到的一些新型设备,特殊地区如雷山区、低温区、地下的使用设备,可以根据学生的接收程度来进行掌握,甚至对于有钻研型的学生,可以将最新的科技论文推荐给他们。在课程任务设计过程中,教师需对所有学生明确本次的任务设计思想、设计要求、注意事项等。对优秀的学生,让其自己查资料,想策略完成设计;对中等程度的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使其较好地完成设计任务;对于学习能力弱的学生,教师重点指导帮助,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解决任务中的基本问题。通过分层次的学习指导,促进了学生不同程度的多样化发展。
2、以学生为中心,利用课堂信息化,企业人员参与等手段,实现翻转课堂
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本行业对学生的认可,需要对原有课堂的讲课方式进行转变。比如:课前根据相关的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通过教师录制的短视频、慕课、网络视频、带有启发思考性的课件等方式,使学生进行自主预习,提高学生剖析归纳知识的能力。课上将教师为主转变成学生为主,通过案例教学,分组学习,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课上知识点的限时测试,头脑风暴,投屏问答,在合适的章节还可以进行现场教学等活动,实现了信息技术支持下的空间扩展。课后通过网络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发布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习题、问题讨论、任务设计,教师可以对于学生反馈的问题进行及时的指导。同时尽可能多地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如带领学生到校外变电站的实习基地进行参观或实习,请企业人员担任实践、实验教学指导教师并定期召开一些专题座谈会或专题讲座,使学生更好地将理论应用于实践。通过课前、课中、课后三个循环、课内、课外、校内、校外不同场合的轮换,基本实现了學生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初步树立了学生的职业观念。
3、全程监管,掌握学情,多元维度,过程评价
打破传统的试卷考核分数论,建立多元化的过程考核评价制度,达到即关注结果又重视过程的全程监测模式。从课前预习情况,出勤、课堂互动活动的参与度及上课表现情况,每个任务点的完成情况,课后作业及章节测验、发起课题讨论次数和回帖次数,实践的参与度与完成情况,期末考试成绩等各个环节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监管和监测。
4、结语
本文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核心理念和要求出发,顺应时代的发展,对“工厂供电”这门课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索和改革,并保持持续改进的教学理念,继续完善、改进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李琳.工程应用背景下工厂供电课程设计的改革与实践[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31(5):39-41.
[2]王勇军.工程教育认证和新工科背景下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基于桂林航天工业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分析[J].教育观察,2018,171(11):75-77.
[3]刘介才.工厂供电[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张俊彦(1981-),女,河北石家庄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电气工程方面的研究。
(石家庄学院机电学院 河北石家庄 0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