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2年是中国入世后的第一年,是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关键一年。尽管从市场人气角度看,目前大多数人对全年资本市场走势持悲观态度,但以下因素又决定了今年中国资本市场的前景未必黯淡。
一、今年经济发展形势支持资本市场向好
从宏观经济面看,中国的经济形势继续支持资本市场向好。就中国GDP的增长来说,仍将维持在6%-7%的增长水平,这和整个国际经济2%-3%的经济增长预期仍将形成鲜明的对比,中国在新的一年里继续保持一枝独秀的局面。即使人们最担心的外贸会降幅较大而影响中国的GDP增长率问题,也是建立在整个国际经济,特别是美国经济进一步衰退的基础上。而美国的经济发展放缓及安全现状严重影响外资投入,中国被视为投资风险最低、增长率最高的第一投资场所,因此,外贸增幅下降的不足完全可能被吸引外资投资力度的加大所弥补。而中国加入WTO后对外开放力度加大,特别是对中国现在企业存量股权和金融市场的开放无疑将加大对外资的吸引力,其对中国资本市场的影响不可低估。而从我国资本市场4.35万亿市值(其中还有2/3非流通股是按可流通股市值测算)和9.58万亿GDP值相比,只占45%,这和美国130%的比值相比,潜力巨大。如果不疏通这一瓶颈环节,就会束缚国民经济的发展,使我们丧失机遇,新的一年必须大力发展中国的资本市场,因此资本市场今年继续走熊的前景首先是不具经济基础,也是监管部门不愿看到的。
二、今年我国资本市场政策导向仍很明显
2002年我国资本市场政策导市的特征仍将明显,中国资本市场走势在很大程度上仍将取决于监管部门在这一重要过渡时期的监管思路和取向,具体说,有以下3个因素值得关注:
(一)非流通股可流通问题是决定市场走势最重要的政策因素
新的一年里,人们仍对国有股减持问题高度敏感。然而应看到监管部门已调整了对这一问题的思路,正在自下而上、广泛征集、反复比较各种国有股减持方案或意见、建议,此举有3个意义:1.新一届证监会领导班子不回避矛盾,敢“啃硬骨头”,对国家股减持和非流通股流通这一困扰着资本市场向前发展的“拦路虎”开刀;2.减持的指导思想发生重大变化,以从单一为筹集社保基金进行国家股减持的思路转到以市场规范化和统一性上来,考虑国情,尊重市场,维护投资人利益;3.在上述思想指导下,若能妥善解决1200家上市公司存量股份的可流通问题,被市场认知,闯过这一关,诸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迎来中国资本市场的艳阳天。
非流通股可流通方案的内容和实质将决定今年市场的走势,从目前种种迹象看,正如周小川主席所说,找到能够实现多赢的方案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
目前4000多份方案已被分成七大类,通过专家论证,最终可能会集中到4-5种方案,尽管方案不会是惟一的,但其共同特点则是建立在上市公司股本全额流通基础上,非流通股份必须对流通股股东进行补偿。鳞选出的方案再由上市公司根据自身特点自愿选择。可流通和非流通两种类别股份的持有人通过股东大会或董事会取得共识,先取得共识者可先流通。
新的方案是建立在股份全流通前提下给予流通股股东补偿。
1.补偿依据:它建立在非流通股份和流通股份两种股份类别基础上,两类股份形成的历史不同,而且在转让方式上形成了巨大价差。因此一旦对接,低价非流通股和高价流通股并轨时,低价非流通股一定要向高价流通股作出补偿;
2.补偿水平:这两类股份在市场上的价差决定了补偿水平,即历史单只股票价格平均值和实行非流通股流通时股价下跌后的价差;
3.补偿来源:既可是每个上市公司非流通股份对流通股份的补偿,也可将国家股作为一个股东,用今后上市的国家股对现有国有股上市公司流通股东予以补偿。
市场投资人必须走出把任何国有股减持方案都当作利空的误区,未来的非流通股可流通方案一定会在市场各方取得共识的前提下才能出台,因此,人们判断2002年的行情走势必须考虑,若一个被市场接受和欢迎的非流通股可流通方案的出台会对整个市场走势产生何种影响,在这一问题上,笔者对于新的非流通股可流通方案持乐观态度。当然,若遇障碍,市场接受的方案难以被推出时,我想监管部门也应该选择继续搁置这一问题的做法。
值得一提的是,关于新股的全流通也是会影响今年市场走势的重要因素,其时机把握至关重要,存在3种可能:即:(1)先于已上市公司非流通股份流通;(2)后于已上市公司非流通股份流通;(3)与已上市公司非流通股份同时流通。从各种因素判断,新股全流通优先推出的可能应该被排除。同时还要把握好新股全流通节奏。如规定一个较长的新上市公司发起人股份全流通的锁定期,因此,人们对新股全流通对大盘的负面影响不必过于恐惧。
(二)不能排除创业板开通的可能性
创业板问题从去年呼之欲出到陷入长期无奈的等待,回过头看这一过程是必要的,新的一年里创业板具有启动的可能性。
1.暂停创业板的若干外部因素正在发生变化。首先,以美国NASDAQ系统为首的高科技资本市场一年来的表现使我们对这一市场的认识已较清晰,对这一市场的风险人们普遍有了警觉,既要发展这一市场,又要加强风险防范,才是正确的选择。
2.经过一年来中国对主板市场的严格监管,有关部门已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无论是在发行规则,还是在上市监管政策上,如退市制度,都成熟了很多。
3.对创业板规则门槛的争论,人们的认识也在趋于一致。从规避风险的角度,适当提高门槛,如提高有形资产的最低比例和数额、较长的发起人股份锁定期及必要的营利记录等方面,有关各方也已基本取得共识。
4.中国需要建立一个多层次、多元化的资本市场体系,这是大势所趋。创业板是去年政府提出的重大举措,今年将召开党的十六大,因此从常理推论,在本届政府任内应该完成这一工作,此外,去年以来,深交所新发A股职能也被停止,至今未恢复,这也表明创业板的开通应在总体考虑之中。
因此,今年四季度开通创业板是存在可能性的,它的开通无疑会对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都产生影响。当然,创业板是否会从两个主板市场的科技板块发展到沪一深二模式,再回归到科技板块,也是值得关注的。
(三)期货指数的推出
中国资本市场属单边市场,为提高其承受能力,进一步化解金融风险,开展金融衍生产品交易是有必要的,但中国资本市场的政策特征明显,特别是2/3股份属非流通股份,期货指数的开通将面临很多问题:如对违规资金的概念不明确、信息不对称等,则优先获得信息的机构均可通过内部信息进行过度投机。
国有股减持和非流通股流通问题未解决,则期货指数的推出时机就不成熟,因此,期货指数的推出必须建立在一个被市场可接受的国有股减持和非流通股流通方案出台之后才是合理的。如果上半年能够推出非流通股份可流通方案,那么在下半年期货指数推出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四)强力监管政策的影响
一年来,监管部门加强对上市公司的监管,如对银广夏、郑百文、东方电子等地雷和陷阱进行无情揭露;对中介机构与上市公司串通一气,协助作假行为,如中天勤,进行严厉处罚。从表面上看,对市场走势有一定影响。但客观上看,严加监管的目的是杀一儆百,敲山震虎,处罚1、2个公司会威慑其他公司,尽快纠正把损害上市公司中小股东利益的行为。一股独大的控股公司必须用其自有资产,必要时用其股权赔偿对上市公司的损害,这将导致现有上市公司总体质量的提高和后续上市公司的规范运作。预计这一效果将会在今年逐步发挥出来,对资本市场的走势产生正面影响,这对中国股市长期发展是重大利好。因此强力监管政策的最终目标会达到使资本市场沿着健康方向发展,上市公司效益也会直接反映出来,投资人对此应有正确的认识,坚定信心。
三、今年我国资本市场将逐步向上市公司主体开放
中国加入WTO后,资本市场将首先从中介机构开始,逐步向上市公司主体开放。
首先是中外合资和合作基金管理公司的引入。从去年年底以来,已开始有国外基金管理人陆续登陆中国证券市场,根据入关规则,未来3年内允许外商控制中外合资基金管理公司33%的股权,5年后达到49%。2002年将是中国证券投资基金大发展的一年,外国基金管理人的引入,将使我国现有机构投资人发挥不尽如人意的现状得到改进,他们将带来国外先进的基金治理结构,提高基金在国内投资人心目中的地位,在保护投资人,提高基金运作能力,改善盈利水平方面具有积极影响。
其次,中外合资证券公司出现和投资银行的发展。未来3年内允许外商控制中国证券公司33%的股权,预计海外资金进入中国证券机构将以海外中资机构,如中银国际等,先行登陆形式出现,随后将出现中外合资证券公司。这对现有中国证券公司自身资金实力的扩充影响很大,由于其不仅能开展B股、H股业务,还可开拓A股市场自营与代理业务,预计这一进程会比入世计划规定要快。
第三,三资企业充实我国上市公司资源。跨国公司将其战略重心向中国转移,形成中国本土上市公司成为必然;同时,经贸部等有关部门也对三资企业境内上市作了一系列政策性准备,三资企业也需上市辅导,预计今年四季度后,三资企业将在我国境内上市,它将成为中国资本市场新的生力军;同时,外商对境内企业存量股权进行购并式重组,收购中国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存量企业,使其尽快在境内挂牌上市。这势必带来两点变化:1.不仅外国战略投资人,而且金融投资人,如投资银行、创业投资、风险投资公司等,也看好证券市场的上市资源公司,针对国外金融投资人对我国存量企业的进入,经贸部、工商局等在政策上作了充分准备,颁布了《关于设立外商投资创业投资企业的暂行规定》,他们可收购中国企业存量股权,迅速获得在我国上市的捷径。他们对中国的投资充分考虑流动性,因此引入外资将促使中国上市公司在新的一年里在效益和管理规范上得到改善和提高,带来新的活力,从而极大促进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
四、今年将继续对资本市场的发展进行理论探讨
股市大讨论仍要继续,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和政策密切相关,而监管政策又直接受资本市场理论影响。若不明确理论问题,一旦市场发生波动,一些否定股市的声音就会出来,因此,我们需进一步明确资本市场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它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它能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特别是在我国加入WTO后,它将成为对外交流、改革开放的主战场。
政府要客观看待股市中出现的问题,在规范股市发展的现状时,应充分肯定投资人的投资行为,爱护其投资积极性,特别要注意对股市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不能用一些偏激的词汇来形容,更不能把“脏水和孩子一起泼出去”。
总之,在新的一年里,如果我们对中国的经济有信心,那么我们就应对中国的资本市场和上市公司有信心,中国的资本市场一定能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我国证券市场前景将非常美好。
(作者单位:首都经贸大学公司问题研究中心)
一、今年经济发展形势支持资本市场向好
从宏观经济面看,中国的经济形势继续支持资本市场向好。就中国GDP的增长来说,仍将维持在6%-7%的增长水平,这和整个国际经济2%-3%的经济增长预期仍将形成鲜明的对比,中国在新的一年里继续保持一枝独秀的局面。即使人们最担心的外贸会降幅较大而影响中国的GDP增长率问题,也是建立在整个国际经济,特别是美国经济进一步衰退的基础上。而美国的经济发展放缓及安全现状严重影响外资投入,中国被视为投资风险最低、增长率最高的第一投资场所,因此,外贸增幅下降的不足完全可能被吸引外资投资力度的加大所弥补。而中国加入WTO后对外开放力度加大,特别是对中国现在企业存量股权和金融市场的开放无疑将加大对外资的吸引力,其对中国资本市场的影响不可低估。而从我国资本市场4.35万亿市值(其中还有2/3非流通股是按可流通股市值测算)和9.58万亿GDP值相比,只占45%,这和美国130%的比值相比,潜力巨大。如果不疏通这一瓶颈环节,就会束缚国民经济的发展,使我们丧失机遇,新的一年必须大力发展中国的资本市场,因此资本市场今年继续走熊的前景首先是不具经济基础,也是监管部门不愿看到的。
二、今年我国资本市场政策导向仍很明显
2002年我国资本市场政策导市的特征仍将明显,中国资本市场走势在很大程度上仍将取决于监管部门在这一重要过渡时期的监管思路和取向,具体说,有以下3个因素值得关注:
(一)非流通股可流通问题是决定市场走势最重要的政策因素
新的一年里,人们仍对国有股减持问题高度敏感。然而应看到监管部门已调整了对这一问题的思路,正在自下而上、广泛征集、反复比较各种国有股减持方案或意见、建议,此举有3个意义:1.新一届证监会领导班子不回避矛盾,敢“啃硬骨头”,对国家股减持和非流通股流通这一困扰着资本市场向前发展的“拦路虎”开刀;2.减持的指导思想发生重大变化,以从单一为筹集社保基金进行国家股减持的思路转到以市场规范化和统一性上来,考虑国情,尊重市场,维护投资人利益;3.在上述思想指导下,若能妥善解决1200家上市公司存量股份的可流通问题,被市场认知,闯过这一关,诸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迎来中国资本市场的艳阳天。
非流通股可流通方案的内容和实质将决定今年市场的走势,从目前种种迹象看,正如周小川主席所说,找到能够实现多赢的方案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
目前4000多份方案已被分成七大类,通过专家论证,最终可能会集中到4-5种方案,尽管方案不会是惟一的,但其共同特点则是建立在上市公司股本全额流通基础上,非流通股份必须对流通股股东进行补偿。鳞选出的方案再由上市公司根据自身特点自愿选择。可流通和非流通两种类别股份的持有人通过股东大会或董事会取得共识,先取得共识者可先流通。
新的方案是建立在股份全流通前提下给予流通股股东补偿。
1.补偿依据:它建立在非流通股份和流通股份两种股份类别基础上,两类股份形成的历史不同,而且在转让方式上形成了巨大价差。因此一旦对接,低价非流通股和高价流通股并轨时,低价非流通股一定要向高价流通股作出补偿;
2.补偿水平:这两类股份在市场上的价差决定了补偿水平,即历史单只股票价格平均值和实行非流通股流通时股价下跌后的价差;
3.补偿来源:既可是每个上市公司非流通股份对流通股份的补偿,也可将国家股作为一个股东,用今后上市的国家股对现有国有股上市公司流通股东予以补偿。
市场投资人必须走出把任何国有股减持方案都当作利空的误区,未来的非流通股可流通方案一定会在市场各方取得共识的前提下才能出台,因此,人们判断2002年的行情走势必须考虑,若一个被市场接受和欢迎的非流通股可流通方案的出台会对整个市场走势产生何种影响,在这一问题上,笔者对于新的非流通股可流通方案持乐观态度。当然,若遇障碍,市场接受的方案难以被推出时,我想监管部门也应该选择继续搁置这一问题的做法。
值得一提的是,关于新股的全流通也是会影响今年市场走势的重要因素,其时机把握至关重要,存在3种可能:即:(1)先于已上市公司非流通股份流通;(2)后于已上市公司非流通股份流通;(3)与已上市公司非流通股份同时流通。从各种因素判断,新股全流通优先推出的可能应该被排除。同时还要把握好新股全流通节奏。如规定一个较长的新上市公司发起人股份全流通的锁定期,因此,人们对新股全流通对大盘的负面影响不必过于恐惧。
(二)不能排除创业板开通的可能性
创业板问题从去年呼之欲出到陷入长期无奈的等待,回过头看这一过程是必要的,新的一年里创业板具有启动的可能性。
1.暂停创业板的若干外部因素正在发生变化。首先,以美国NASDAQ系统为首的高科技资本市场一年来的表现使我们对这一市场的认识已较清晰,对这一市场的风险人们普遍有了警觉,既要发展这一市场,又要加强风险防范,才是正确的选择。
2.经过一年来中国对主板市场的严格监管,有关部门已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无论是在发行规则,还是在上市监管政策上,如退市制度,都成熟了很多。
3.对创业板规则门槛的争论,人们的认识也在趋于一致。从规避风险的角度,适当提高门槛,如提高有形资产的最低比例和数额、较长的发起人股份锁定期及必要的营利记录等方面,有关各方也已基本取得共识。
4.中国需要建立一个多层次、多元化的资本市场体系,这是大势所趋。创业板是去年政府提出的重大举措,今年将召开党的十六大,因此从常理推论,在本届政府任内应该完成这一工作,此外,去年以来,深交所新发A股职能也被停止,至今未恢复,这也表明创业板的开通应在总体考虑之中。
因此,今年四季度开通创业板是存在可能性的,它的开通无疑会对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都产生影响。当然,创业板是否会从两个主板市场的科技板块发展到沪一深二模式,再回归到科技板块,也是值得关注的。
(三)期货指数的推出
中国资本市场属单边市场,为提高其承受能力,进一步化解金融风险,开展金融衍生产品交易是有必要的,但中国资本市场的政策特征明显,特别是2/3股份属非流通股份,期货指数的开通将面临很多问题:如对违规资金的概念不明确、信息不对称等,则优先获得信息的机构均可通过内部信息进行过度投机。
国有股减持和非流通股流通问题未解决,则期货指数的推出时机就不成熟,因此,期货指数的推出必须建立在一个被市场可接受的国有股减持和非流通股流通方案出台之后才是合理的。如果上半年能够推出非流通股份可流通方案,那么在下半年期货指数推出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四)强力监管政策的影响
一年来,监管部门加强对上市公司的监管,如对银广夏、郑百文、东方电子等地雷和陷阱进行无情揭露;对中介机构与上市公司串通一气,协助作假行为,如中天勤,进行严厉处罚。从表面上看,对市场走势有一定影响。但客观上看,严加监管的目的是杀一儆百,敲山震虎,处罚1、2个公司会威慑其他公司,尽快纠正把损害上市公司中小股东利益的行为。一股独大的控股公司必须用其自有资产,必要时用其股权赔偿对上市公司的损害,这将导致现有上市公司总体质量的提高和后续上市公司的规范运作。预计这一效果将会在今年逐步发挥出来,对资本市场的走势产生正面影响,这对中国股市长期发展是重大利好。因此强力监管政策的最终目标会达到使资本市场沿着健康方向发展,上市公司效益也会直接反映出来,投资人对此应有正确的认识,坚定信心。
三、今年我国资本市场将逐步向上市公司主体开放
中国加入WTO后,资本市场将首先从中介机构开始,逐步向上市公司主体开放。
首先是中外合资和合作基金管理公司的引入。从去年年底以来,已开始有国外基金管理人陆续登陆中国证券市场,根据入关规则,未来3年内允许外商控制中外合资基金管理公司33%的股权,5年后达到49%。2002年将是中国证券投资基金大发展的一年,外国基金管理人的引入,将使我国现有机构投资人发挥不尽如人意的现状得到改进,他们将带来国外先进的基金治理结构,提高基金在国内投资人心目中的地位,在保护投资人,提高基金运作能力,改善盈利水平方面具有积极影响。
其次,中外合资证券公司出现和投资银行的发展。未来3年内允许外商控制中国证券公司33%的股权,预计海外资金进入中国证券机构将以海外中资机构,如中银国际等,先行登陆形式出现,随后将出现中外合资证券公司。这对现有中国证券公司自身资金实力的扩充影响很大,由于其不仅能开展B股、H股业务,还可开拓A股市场自营与代理业务,预计这一进程会比入世计划规定要快。
第三,三资企业充实我国上市公司资源。跨国公司将其战略重心向中国转移,形成中国本土上市公司成为必然;同时,经贸部等有关部门也对三资企业境内上市作了一系列政策性准备,三资企业也需上市辅导,预计今年四季度后,三资企业将在我国境内上市,它将成为中国资本市场新的生力军;同时,外商对境内企业存量股权进行购并式重组,收购中国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存量企业,使其尽快在境内挂牌上市。这势必带来两点变化:1.不仅外国战略投资人,而且金融投资人,如投资银行、创业投资、风险投资公司等,也看好证券市场的上市资源公司,针对国外金融投资人对我国存量企业的进入,经贸部、工商局等在政策上作了充分准备,颁布了《关于设立外商投资创业投资企业的暂行规定》,他们可收购中国企业存量股权,迅速获得在我国上市的捷径。他们对中国的投资充分考虑流动性,因此引入外资将促使中国上市公司在新的一年里在效益和管理规范上得到改善和提高,带来新的活力,从而极大促进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
四、今年将继续对资本市场的发展进行理论探讨
股市大讨论仍要继续,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和政策密切相关,而监管政策又直接受资本市场理论影响。若不明确理论问题,一旦市场发生波动,一些否定股市的声音就会出来,因此,我们需进一步明确资本市场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它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它能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特别是在我国加入WTO后,它将成为对外交流、改革开放的主战场。
政府要客观看待股市中出现的问题,在规范股市发展的现状时,应充分肯定投资人的投资行为,爱护其投资积极性,特别要注意对股市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不能用一些偏激的词汇来形容,更不能把“脏水和孩子一起泼出去”。
总之,在新的一年里,如果我们对中国的经济有信心,那么我们就应对中国的资本市场和上市公司有信心,中国的资本市场一定能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我国证券市场前景将非常美好。
(作者单位:首都经贸大学公司问题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