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历史长河中,鲁迅的影响是深远而又悠长的,他不仅是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民主战士,而且还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早期鲁迅曾留学日本,在留学期间,民族主义植根于他的心里,不仅对自己的人生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印记;而且,对于整个社会而言,一股新鲜并充满活力的力量被注入。鲁迅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作用,蜚声世界文坛,尤其在韩国、日本思想文化领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
【关键词】:回心;转向;《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鲁迅在早期的留学日本期间,就受幼年父亲多年病重的影响,梦想学医;然而,在一次课堂上,观看屠杀同胞的影片时,同为中国人的留学生麻木的反应使得鲁迅明白医学并非一件紧要的事,重要的是改变他们的精神。所以,鲁迅决定弃医从文,在这个决定中,民族主义起到了很大作用。在国外,对鲁迅的研究以日本最为深刻,而竹内好的理论更是不可逾越的高峰。竹内好认为鲁迅文学的原点就是“回心”意识,并且强调了鲁迅挣扎、抵抗的斗争哲学,批判了缺乏抵抗意识喜欢“转向”的日本人以及从奴隶变成奴隶主的“优等生”的侵略扩张思想。
"回心"与"转向"都是描述立场或价值的转变的用语,"转向"指那些随波逐流的变化,是由于外部压力或诱惑而引起的改变,而"回心"则是指经历过内心的挣扎、抵抗之后作出的决断。因此,总是有很多转向的人,回心的人却很少。回心是一种佛教用语,经过内心激烈地挣扎,从一种观念转变到另一种观念上,这种转变是内心经验的产物;鲁迅正是通过这样的转变,形成自己的主体性文学自觉意识,体现了鲁迅不变的文学的历史责任感,这也是鲁迅思想的原点,贯穿始终。表面上看,回心与转向是相似的,都是一种转变,然而,它们却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回心是坚持自我的产物,具有自觉性,是革命;转向则是一种自我放弃,随波逐流。回心是向内的运动,舍弃旧我,形成新我的过程;与其相反,转向是向外的运动,不抵抗,没有媒介。
回心与转向的差异,体现了只有自我的否定才具有否定的价值,任何未经过自我否定的思想与知识,任何来自外部的现成之物,是没有生命力的,并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这一论断在鲁迅思想与日本思想中亦有体现。鲁迅敢于直面错误,旧我的转变并不是依托于新事物的出现,而是源自对自身旧事物的明确认识和否定。如何坚持自我,不随波逐流,自觉的反省,理解“回心”与“转向”这两种不同的改變,形成真正属于自己的思想和价值观;亦是我们学习鲁迅精神的核心所在。
鲁迅先生在我的少年时期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先生的作品被大量选用在中小学语文教材中;无论是讲述和小弟间三两事的《风筝》,还是美女蛇的传说和冬日雪地捕鸟的趣事;无论是《故乡》里心灵麻木的闰土,还是《祝福》中饱受封建神权荼毒而变得精神创伤最终病态的祥林嫂;无疑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童年时光被鲁迅先生的作品中光怪陸离的世界所吸引、所震惊,不管“我家门前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也是枣树”中孤寂悲凉的气氛,还是“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里的慨然正气都让我折服。在我的记忆里,对鲁迅先生最早的认识来源于那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对于初一的我来说,趣味满满的雪地捕鸟、令人惊心动魄的美女蛇的故事是新奇诱人的,而半夜两点哭泣着背诵课文的记忆也是难以忘记的,可以说,《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课文陪伴我度过了一段难忘的时光。
说到鲁迅先生,在我的脑海里最先出现的就是那一张经典的黑白图片:瘦小的身板,坚硬的寸板黑发,瘦削的脸颊,严肃的一字胡须,整个人散发着锐利的气息,让人不敢轻易靠近;就像一把剑,保卫着人民的利益,斩向一切邪恶势力。鲁迅先生于1881年9月25日在浙江绍兴出生,于1936年10月19日去世。先生不仅是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还是著名的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先生原名周树人,字豫才;“鲁迅”是其投身五四运动后使用的一个笔名,因为影响日甚,所以人们习惯称之为鲁迅。“五四”时期先生提倡新思想、新文化、新道德,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力军。1927年后定居上海,领导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粉碎了国民党的文化“围剿”。鲁迅以笔代戈,奋笔疾书,战斗一生,被誉为“民族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鲁迅一生的真实写照。鲁迅先生的著作、译作、书信等都是留给后世的珍贵的文学遗产和精神财富。鲁迅的一生是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挣扎奋斗的一生,他用自己的笔坚持社会正义,反抗强权,保护青年,培育新生力量。毛主席说过:“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是伟大的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的民族英雄。”对于今人来说与其说鲁迅先生的精神不死,不如说鲁迅先生的精神正在发芽滋长,播散到大众的心里。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散文集《朝花夕拾》中的名篇之一,全文主要描绘了色调不同,情韵各异的两个地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鲁迅先生写百草园,顾名思义,这是个荒凉的地方,如作品所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可是,“那时却是我的乐园”。先生以“乐”为中心,采用白描手法,以简约生动的文字,描绘了一个奇趣无穷的儿童乐园,其间穿插“美女蛇”的传说和冬天雪地捕鸟的故事,动静结合,详略得当,趣味无穷。三味书屋则是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作者逼真地写出了三味书屋的陈腐味,说它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儿童在那里受到规矩的束缚。但作者并末将三味书屋写得死气沉沉,而是通过课间学生溜到后园嬉耍,老私塾先生在课堂上入神读书学生乘机偷乐两个小故事的叙述,使三味书屋充满了谐趣,表现了儿童不可压抑的快乐天性。百草园和三味书屋在结构上形成鲜明的对比,但书屋虽然是所典型的封建私塾,而鲁迅先生的立意并不在于批判。这篇散文题目叫《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就点出了创作的本意和内容,即叙写自己从有“无限乐趣”的乐园到全城“称为最严厉的书塾”的过程和心程。
通读全篇,我们不难感受到弥漫全篇的怀旧意味和抒写百草园时渗透出来的对往昔的慨叹以及描写三味书屋生活背后流露出来的对寿先生的敬意与怀念。从这一角度来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反映了鲁迅先生的真实心态,向我们传达了少年鲁迅对自由自在的心灵乐园的追索,对虽然刻板却也充满乐趣的三味书屋的正视。文章的起始以百草园里的妙趣横生开题,从鲁迅先生的描述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菜畦、石井栏、皂荚树、桑葚、鸣蝉、黄蜂、菜花、叫天子、油蛉、蟋蟀、蜈蚣、斑蝥、何首乌、木莲、覆盆子等许多景物,而且并不是简单的将它们毫无生气地罗列出来,而是生动、细腻地展现在我们的眼前,点缀在前面的动词使得这些景物在我们的面前有了生命,动静结合,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先生以儿童的眼光,看出了百草园中美好的景色和无穷的趣味。体现了鲁迅先生对百草园的喜爱之情,让读者受到强烈的感染。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一篇谱写幼年往事的优美回忆性散文。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个地方的描写,让我感受到鲁迅先生对童年生活的怀念,同时也让我对先生的童年充满了向往并且丰富了我的童年。当代的我们肩负着重要使命,鲁迅先生的精神值得我们发扬和学习;在当代,先生不屈的品格令我们深深折服,我们也应该向先生学习,做一个“大写”的人!
【关键词】:回心;转向;《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鲁迅在早期的留学日本期间,就受幼年父亲多年病重的影响,梦想学医;然而,在一次课堂上,观看屠杀同胞的影片时,同为中国人的留学生麻木的反应使得鲁迅明白医学并非一件紧要的事,重要的是改变他们的精神。所以,鲁迅决定弃医从文,在这个决定中,民族主义起到了很大作用。在国外,对鲁迅的研究以日本最为深刻,而竹内好的理论更是不可逾越的高峰。竹内好认为鲁迅文学的原点就是“回心”意识,并且强调了鲁迅挣扎、抵抗的斗争哲学,批判了缺乏抵抗意识喜欢“转向”的日本人以及从奴隶变成奴隶主的“优等生”的侵略扩张思想。
"回心"与"转向"都是描述立场或价值的转变的用语,"转向"指那些随波逐流的变化,是由于外部压力或诱惑而引起的改变,而"回心"则是指经历过内心的挣扎、抵抗之后作出的决断。因此,总是有很多转向的人,回心的人却很少。回心是一种佛教用语,经过内心激烈地挣扎,从一种观念转变到另一种观念上,这种转变是内心经验的产物;鲁迅正是通过这样的转变,形成自己的主体性文学自觉意识,体现了鲁迅不变的文学的历史责任感,这也是鲁迅思想的原点,贯穿始终。表面上看,回心与转向是相似的,都是一种转变,然而,它们却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回心是坚持自我的产物,具有自觉性,是革命;转向则是一种自我放弃,随波逐流。回心是向内的运动,舍弃旧我,形成新我的过程;与其相反,转向是向外的运动,不抵抗,没有媒介。
回心与转向的差异,体现了只有自我的否定才具有否定的价值,任何未经过自我否定的思想与知识,任何来自外部的现成之物,是没有生命力的,并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这一论断在鲁迅思想与日本思想中亦有体现。鲁迅敢于直面错误,旧我的转变并不是依托于新事物的出现,而是源自对自身旧事物的明确认识和否定。如何坚持自我,不随波逐流,自觉的反省,理解“回心”与“转向”这两种不同的改變,形成真正属于自己的思想和价值观;亦是我们学习鲁迅精神的核心所在。
鲁迅先生在我的少年时期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先生的作品被大量选用在中小学语文教材中;无论是讲述和小弟间三两事的《风筝》,还是美女蛇的传说和冬日雪地捕鸟的趣事;无论是《故乡》里心灵麻木的闰土,还是《祝福》中饱受封建神权荼毒而变得精神创伤最终病态的祥林嫂;无疑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童年时光被鲁迅先生的作品中光怪陸离的世界所吸引、所震惊,不管“我家门前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也是枣树”中孤寂悲凉的气氛,还是“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里的慨然正气都让我折服。在我的记忆里,对鲁迅先生最早的认识来源于那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对于初一的我来说,趣味满满的雪地捕鸟、令人惊心动魄的美女蛇的故事是新奇诱人的,而半夜两点哭泣着背诵课文的记忆也是难以忘记的,可以说,《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课文陪伴我度过了一段难忘的时光。
说到鲁迅先生,在我的脑海里最先出现的就是那一张经典的黑白图片:瘦小的身板,坚硬的寸板黑发,瘦削的脸颊,严肃的一字胡须,整个人散发着锐利的气息,让人不敢轻易靠近;就像一把剑,保卫着人民的利益,斩向一切邪恶势力。鲁迅先生于1881年9月25日在浙江绍兴出生,于1936年10月19日去世。先生不仅是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还是著名的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先生原名周树人,字豫才;“鲁迅”是其投身五四运动后使用的一个笔名,因为影响日甚,所以人们习惯称之为鲁迅。“五四”时期先生提倡新思想、新文化、新道德,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力军。1927年后定居上海,领导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粉碎了国民党的文化“围剿”。鲁迅以笔代戈,奋笔疾书,战斗一生,被誉为“民族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鲁迅一生的真实写照。鲁迅先生的著作、译作、书信等都是留给后世的珍贵的文学遗产和精神财富。鲁迅的一生是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挣扎奋斗的一生,他用自己的笔坚持社会正义,反抗强权,保护青年,培育新生力量。毛主席说过:“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是伟大的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的民族英雄。”对于今人来说与其说鲁迅先生的精神不死,不如说鲁迅先生的精神正在发芽滋长,播散到大众的心里。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散文集《朝花夕拾》中的名篇之一,全文主要描绘了色调不同,情韵各异的两个地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鲁迅先生写百草园,顾名思义,这是个荒凉的地方,如作品所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可是,“那时却是我的乐园”。先生以“乐”为中心,采用白描手法,以简约生动的文字,描绘了一个奇趣无穷的儿童乐园,其间穿插“美女蛇”的传说和冬天雪地捕鸟的故事,动静结合,详略得当,趣味无穷。三味书屋则是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作者逼真地写出了三味书屋的陈腐味,说它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儿童在那里受到规矩的束缚。但作者并末将三味书屋写得死气沉沉,而是通过课间学生溜到后园嬉耍,老私塾先生在课堂上入神读书学生乘机偷乐两个小故事的叙述,使三味书屋充满了谐趣,表现了儿童不可压抑的快乐天性。百草园和三味书屋在结构上形成鲜明的对比,但书屋虽然是所典型的封建私塾,而鲁迅先生的立意并不在于批判。这篇散文题目叫《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就点出了创作的本意和内容,即叙写自己从有“无限乐趣”的乐园到全城“称为最严厉的书塾”的过程和心程。
通读全篇,我们不难感受到弥漫全篇的怀旧意味和抒写百草园时渗透出来的对往昔的慨叹以及描写三味书屋生活背后流露出来的对寿先生的敬意与怀念。从这一角度来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反映了鲁迅先生的真实心态,向我们传达了少年鲁迅对自由自在的心灵乐园的追索,对虽然刻板却也充满乐趣的三味书屋的正视。文章的起始以百草园里的妙趣横生开题,从鲁迅先生的描述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菜畦、石井栏、皂荚树、桑葚、鸣蝉、黄蜂、菜花、叫天子、油蛉、蟋蟀、蜈蚣、斑蝥、何首乌、木莲、覆盆子等许多景物,而且并不是简单的将它们毫无生气地罗列出来,而是生动、细腻地展现在我们的眼前,点缀在前面的动词使得这些景物在我们的面前有了生命,动静结合,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先生以儿童的眼光,看出了百草园中美好的景色和无穷的趣味。体现了鲁迅先生对百草园的喜爱之情,让读者受到强烈的感染。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一篇谱写幼年往事的优美回忆性散文。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个地方的描写,让我感受到鲁迅先生对童年生活的怀念,同时也让我对先生的童年充满了向往并且丰富了我的童年。当代的我们肩负着重要使命,鲁迅先生的精神值得我们发扬和学习;在当代,先生不屈的品格令我们深深折服,我们也应该向先生学习,做一个“大写”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