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挪威的森林》是村上春树最有名的小说,也是他作品中最容易读和写实的一部。以“我”与直子、绿子等日本青年的生活经历为故事背景,深入揭示当时日本青年精神概况,反映了当代日本社会在后工业时代背景下日本青年对多元文化的困惑与迷失。这部小说通过写实性人物性格的塑造,充分体现了现实主义特色。
【关键词】:《挪威的森林》; 现实主义特色;人物性格
村上说到《挪威的森林》的时候,一再强调这只是一部一般意义上的现实主义小说。村上在创作这部小说的时候,将自己、读者和小说中的人物放在了同一个层次,同一个地位,让读者从小说人物的性格特征中引起了内心的共鸣。本文从现实主义特色的必然性、写实性的人物性格塑造、“虚实结合”的现实主义三方面对《挪威的森林》现实主义特色进行分析。
一、现实主义特色的必然性
《挪威的森林》没有神出鬼没的迷宫,没有卡夫卡式的隐喻,没有突如其来的情节,没有匪夷所思的人物,只是用平净的语言娓娓讲述已逝的青春,讲述青春时代的种种经历、体验和感触。总之,这部作品讲述的是一些年轻人乘着青春快车沿途实实在在的所见所闻。《挪威的森林》中的现实主义特色有其出现的必然性。
写完《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的村上已经筋疲力尽,更主要的是他想换个手法来写点和以往不一样的作品,他想另辟新路。“那就是现实主义,彻头彻尾的现实主义。也就是要从和《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又有所不同的角度来个‘正面突破’。”所以说《挪威的森林》是现实主义的必然产物。村上在小说开头借主人公“我”之口说:“记忆到底还是一步步离我远去了,我忘却的东西实在太多了。”村上想对包括自己在内的一代人的青春时代做出总结,这样的总结也唯有采用现实主义手法比较合适。
二、写实性的人物性格塑造
处于青春年少的青年们,本应过着令人羡慕的愉悦生活;处在人生黄金时期的大学生们,本该无忧无虑学习知识。但是,他们却遭遇着常人难以理解的精神痛苦,并由于得不到别人的理解更增添了孤独感。他们在难以承受的精神重负下举步维艰,这是当时社会不为人知的一面,很多父母都不知道自己年轻子女所背负的沉重精神枷锁。《挪威的森林》让我们了解年轻一代轻松活泼的外表下苦闷沉重的一面,显得更为真实,更具有现实主义特色。小说中人物性格是现实社会的写照,如直子的固步自封,绿子的蓬勃向上,渡边的迷惘无助。
(一)沉迷過去、孤僻的直子
在物欲横流的时代交替之际,青年们感到彷徨与迷惘,他们不去理睬时代的变换,他们想在社会运动中默默的做一个旁观者,这个时代给他们的唯有迷茫和无助。木月意外自杀之后,直子深陷其中无法自拔。木月毫无征兆的死亡让她深受打击,她极端自怜,把自己封闭在一个自我空间里,与周围的一切隔绝。她不愿意主动去接触社会,也不愿别人去了解她的内心世界。比如:她和渡边在电车上偶遇的时候,她会说自己想说的,渡边是否听懂和都无所谓。木月死后她表面上依赖于渡边的“爱”,但内心里一直爱着木月,因此,她对渡边的态度是忽冷忽热,若即若离。
直子性格孤僻。她在和渡边发生关系之后消失了一段时间,尽管她的头脑是清晰的,但是,她已经失去了与社会沟通的能力,最后,只能躲到一个叫阿美寮的深山老林中进行修身养性。在这样一个虚幻的世界,渡边努力想拉直子走出那个扭曲的空间,直子却最终以结束自己的生命来保持所谓的自我。宁可自杀,她都不愿意面对真实,不愿意走出过去,这是当时许多日本青年的心理现状。
(二)热爱生命、现实的绿子
绿子是一个浑身上下充满了生机与活力的女子,她是现实生活中的代表人物,是引导渡边由虚幻重回现实的重要人物。绿子出现时候的热情感染了大家,渡边也感觉自己黑暗的世界因此出现了光亮,似乎生命都有了颜色。直子与绿子有着类似的人生经历,但直子却从此堕落,绿子则勇敢面对生活。
她坚强、开朗、真诚、善良。在面对逆境时,表现出一种敢爱敢恨的生活态度。小说中绿子与渡边共同经历了一场火灾,绿子对于生命与死亡的理解是独特的,她能轻松的喝着酒,哼着小曲来眺望浓烟滚滚的火灾场景。她乐观的生活方式,看似带有理想化的色彩,但这才是最现实存在的人物。是她把渡边从伤痛中救赎过来,并让他回归正常的生活。
(三)迷茫无助的男主人公渡边
渡边是外向与内向兼具的人物形象,他在现实生活中遭遇了很多无奈与失败,但是,他并没有堕落。他经历了一个生活的悲剧性连环套。木月的意外自杀,与直子相恋,直子因为深受木月自杀的打击患上了自我封闭的毛病,渡边试图把直子从虚幻的畸形世界中拉出来,但是,她最终无法走出内心的自闭与困惑,也选择了自杀来结束年轻的生命。人生并非如此糟糕,绿子给了他生活的希望与阳光。渡边认为自己会随波逐流时候,他认识了绿子,他开始了对生活的重新思考,他在无助与迷茫间看到了一丝生存的绿光。正处于生命最为活跃的时期的绿子给了渡边以全新的感觉,渡边终于承认,绿子的出现让他开始慢慢熟悉了这个世俗的世界。
尽管如此,渡边内心中的孤独感却无法消去。小说最后渡边说:我在哪儿?社会飞速发展,一个大学生却无处可去,渡边的内心中充斥着无助和迷茫。这是当时日本青年人普遍存在的精神问题,精神的理想得不到现实的满足,他们却不得不像蜗牛一样背着思想重壳前行,因此,渡边的性格极具现实主义特色。
三、“虚实结合”的现实主义
当时的日本青年在“感性真实”和“现实真实”的物质世界,准确又隐晦地展现出内心世界的精神失落,这部小说通过梦幻和真实的对比将这种“虚实结合”的现实主义表现的淋漓尽致。
直子就是梦幻的代表,感性真实占据主导的她,不愿意面对现实,封闭自己,最终死亡。渡边一直想要把直子带出那个梦幻的空间,他这种行为激起了世俗的反感,也造成了悲剧性的后果——直子自杀。直子死后,渡边的精神世界崩塌,理想走向了幻灭,残酷的现实世界继续困扰着他的心灵。当渡边的世界快要走到尽头的时候,真实的代表绿子出现了,她生活得非常现实,是那种真正意义上的踏实。绿子对生活充满了热情,她总是真实地做一些真实的事情,她用真实的生活,真实的情感慢慢地将渡边的心唤醒,让渡边感受到了世界的真实。渡边失去了一份梦幻世界里的情感,却得到了一份现实世界的真爱。
读村上春树的作品,就像是在读自己逝去的人生,读自己的青春。他将自己在人生道路上经历的苦恼用生动的语言显现在自己的作品中,正是这种苦恼,成就了村上春树多彩的文学人生,这也是他笔下的那片“森林”之所以如此引人的原因。“森”字,无疑是村上的一个巧妙构思。作品中的渡边、直子和绿子就是组成这片森林的基础,直子是最上面那个“木”字,充满了神秘与梦幻的色彩,也代表了当时青年人的追求与梦想;而渡边和绿子组成了下面那两个“木”,这是现实生活中的人,庸俗卻真实的存在。梦幻和真实的结合,世界才更加现实,小说才更具有现实主义特色。
参考文献:
[1]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M].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
[2]林少华.村上春树的小说世界及艺术魅力[M].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26—27.
[3][美]杰·鲁宾著 冯涛译.倾听村上春树·村上春树的艺术世界[M].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4]林少华.为了灵魂的自由—村上春树的文学世界[M].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10.
[5]曹志明.日本战后文学史[M].人民出版社,2010:291—294.
[6]尚一欧.村上春树小说艺术研究[M].商务印书馆,2013.
【关键词】:《挪威的森林》; 现实主义特色;人物性格
村上说到《挪威的森林》的时候,一再强调这只是一部一般意义上的现实主义小说。村上在创作这部小说的时候,将自己、读者和小说中的人物放在了同一个层次,同一个地位,让读者从小说人物的性格特征中引起了内心的共鸣。本文从现实主义特色的必然性、写实性的人物性格塑造、“虚实结合”的现实主义三方面对《挪威的森林》现实主义特色进行分析。
一、现实主义特色的必然性
《挪威的森林》没有神出鬼没的迷宫,没有卡夫卡式的隐喻,没有突如其来的情节,没有匪夷所思的人物,只是用平净的语言娓娓讲述已逝的青春,讲述青春时代的种种经历、体验和感触。总之,这部作品讲述的是一些年轻人乘着青春快车沿途实实在在的所见所闻。《挪威的森林》中的现实主义特色有其出现的必然性。
写完《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的村上已经筋疲力尽,更主要的是他想换个手法来写点和以往不一样的作品,他想另辟新路。“那就是现实主义,彻头彻尾的现实主义。也就是要从和《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又有所不同的角度来个‘正面突破’。”所以说《挪威的森林》是现实主义的必然产物。村上在小说开头借主人公“我”之口说:“记忆到底还是一步步离我远去了,我忘却的东西实在太多了。”村上想对包括自己在内的一代人的青春时代做出总结,这样的总结也唯有采用现实主义手法比较合适。
二、写实性的人物性格塑造
处于青春年少的青年们,本应过着令人羡慕的愉悦生活;处在人生黄金时期的大学生们,本该无忧无虑学习知识。但是,他们却遭遇着常人难以理解的精神痛苦,并由于得不到别人的理解更增添了孤独感。他们在难以承受的精神重负下举步维艰,这是当时社会不为人知的一面,很多父母都不知道自己年轻子女所背负的沉重精神枷锁。《挪威的森林》让我们了解年轻一代轻松活泼的外表下苦闷沉重的一面,显得更为真实,更具有现实主义特色。小说中人物性格是现实社会的写照,如直子的固步自封,绿子的蓬勃向上,渡边的迷惘无助。
(一)沉迷過去、孤僻的直子
在物欲横流的时代交替之际,青年们感到彷徨与迷惘,他们不去理睬时代的变换,他们想在社会运动中默默的做一个旁观者,这个时代给他们的唯有迷茫和无助。木月意外自杀之后,直子深陷其中无法自拔。木月毫无征兆的死亡让她深受打击,她极端自怜,把自己封闭在一个自我空间里,与周围的一切隔绝。她不愿意主动去接触社会,也不愿别人去了解她的内心世界。比如:她和渡边在电车上偶遇的时候,她会说自己想说的,渡边是否听懂和都无所谓。木月死后她表面上依赖于渡边的“爱”,但内心里一直爱着木月,因此,她对渡边的态度是忽冷忽热,若即若离。
直子性格孤僻。她在和渡边发生关系之后消失了一段时间,尽管她的头脑是清晰的,但是,她已经失去了与社会沟通的能力,最后,只能躲到一个叫阿美寮的深山老林中进行修身养性。在这样一个虚幻的世界,渡边努力想拉直子走出那个扭曲的空间,直子却最终以结束自己的生命来保持所谓的自我。宁可自杀,她都不愿意面对真实,不愿意走出过去,这是当时许多日本青年的心理现状。
(二)热爱生命、现实的绿子
绿子是一个浑身上下充满了生机与活力的女子,她是现实生活中的代表人物,是引导渡边由虚幻重回现实的重要人物。绿子出现时候的热情感染了大家,渡边也感觉自己黑暗的世界因此出现了光亮,似乎生命都有了颜色。直子与绿子有着类似的人生经历,但直子却从此堕落,绿子则勇敢面对生活。
她坚强、开朗、真诚、善良。在面对逆境时,表现出一种敢爱敢恨的生活态度。小说中绿子与渡边共同经历了一场火灾,绿子对于生命与死亡的理解是独特的,她能轻松的喝着酒,哼着小曲来眺望浓烟滚滚的火灾场景。她乐观的生活方式,看似带有理想化的色彩,但这才是最现实存在的人物。是她把渡边从伤痛中救赎过来,并让他回归正常的生活。
(三)迷茫无助的男主人公渡边
渡边是外向与内向兼具的人物形象,他在现实生活中遭遇了很多无奈与失败,但是,他并没有堕落。他经历了一个生活的悲剧性连环套。木月的意外自杀,与直子相恋,直子因为深受木月自杀的打击患上了自我封闭的毛病,渡边试图把直子从虚幻的畸形世界中拉出来,但是,她最终无法走出内心的自闭与困惑,也选择了自杀来结束年轻的生命。人生并非如此糟糕,绿子给了他生活的希望与阳光。渡边认为自己会随波逐流时候,他认识了绿子,他开始了对生活的重新思考,他在无助与迷茫间看到了一丝生存的绿光。正处于生命最为活跃的时期的绿子给了渡边以全新的感觉,渡边终于承认,绿子的出现让他开始慢慢熟悉了这个世俗的世界。
尽管如此,渡边内心中的孤独感却无法消去。小说最后渡边说:我在哪儿?社会飞速发展,一个大学生却无处可去,渡边的内心中充斥着无助和迷茫。这是当时日本青年人普遍存在的精神问题,精神的理想得不到现实的满足,他们却不得不像蜗牛一样背着思想重壳前行,因此,渡边的性格极具现实主义特色。
三、“虚实结合”的现实主义
当时的日本青年在“感性真实”和“现实真实”的物质世界,准确又隐晦地展现出内心世界的精神失落,这部小说通过梦幻和真实的对比将这种“虚实结合”的现实主义表现的淋漓尽致。
直子就是梦幻的代表,感性真实占据主导的她,不愿意面对现实,封闭自己,最终死亡。渡边一直想要把直子带出那个梦幻的空间,他这种行为激起了世俗的反感,也造成了悲剧性的后果——直子自杀。直子死后,渡边的精神世界崩塌,理想走向了幻灭,残酷的现实世界继续困扰着他的心灵。当渡边的世界快要走到尽头的时候,真实的代表绿子出现了,她生活得非常现实,是那种真正意义上的踏实。绿子对生活充满了热情,她总是真实地做一些真实的事情,她用真实的生活,真实的情感慢慢地将渡边的心唤醒,让渡边感受到了世界的真实。渡边失去了一份梦幻世界里的情感,却得到了一份现实世界的真爱。
读村上春树的作品,就像是在读自己逝去的人生,读自己的青春。他将自己在人生道路上经历的苦恼用生动的语言显现在自己的作品中,正是这种苦恼,成就了村上春树多彩的文学人生,这也是他笔下的那片“森林”之所以如此引人的原因。“森”字,无疑是村上的一个巧妙构思。作品中的渡边、直子和绿子就是组成这片森林的基础,直子是最上面那个“木”字,充满了神秘与梦幻的色彩,也代表了当时青年人的追求与梦想;而渡边和绿子组成了下面那两个“木”,这是现实生活中的人,庸俗卻真实的存在。梦幻和真实的结合,世界才更加现实,小说才更具有现实主义特色。
参考文献:
[1]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M].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
[2]林少华.村上春树的小说世界及艺术魅力[M].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26—27.
[3][美]杰·鲁宾著 冯涛译.倾听村上春树·村上春树的艺术世界[M].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4]林少华.为了灵魂的自由—村上春树的文学世界[M].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10.
[5]曹志明.日本战后文学史[M].人民出版社,2010:291—294.
[6]尚一欧.村上春树小说艺术研究[M].商务印书馆,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