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对外语需求的急剧增加与对外语人才要求的提高,传统的外语教学模式受到了严峻挑战。新时代不仅需要懂外语的人,更需要的是具备创新能力,具有独立自主精神的人才。为此,我们以为唯有培养和发展外语学习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才能以不变应万变,适应快速变化的社会需求。
一、自主学习的概念
研究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专家霍雷克(H.Holec)是这样界定的: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就是能够自己决定学习目标、确定学习内容和进度、选择学习方法和技巧、监控习得过程及自我评估学习效果,总而言之,就是指学生自我负责管理语言学习的能力。Benson从技术、心理和政治三个角度对学习者自主进行了界定。他指出,从技术的角度看,自主是一种脱离教育机构框架及没有教师干预的语言学习行为。从心理的角度看,自主是一种能力,一种让学习者更多地自我管理学习的能力。从政治的角度看,自主是对学习内容和过程以及这种学习外部环境的控制。对于学习者自主的概念总会引起很多理解差异,最多的是把“自学外语”和“自主学习”相混淆,自学外语是指学生在没有教师指导的情况下自己安排课程内容、学习进度的学习方式;而自主学习则是一种能力,强调学习者在教师指导下管理自己学习的能力,两者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本文将着重探讨后者。
二、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现状
为了了解现代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的状况,笔者对陕西教育学院外语系一年级的15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发现他们中大部人还采用的是过去上课被动接受知识,过分依赖老师的传统学习方式,对自主学习性的认识和重视程度欠缺,自主学习能力有待提高。
1.学习计划不科学。被调查的学生中,有80%的学生为自己确定了一个长远的高目标,比如要过四六级,要参加专升本考试,要考研,要当导游或一名优秀教师,找份好工作,而缺乏为实现这些目标所应制定的具体计划,比如第一学期应该达到什么目标,这个月甚至每天应该怎样安排。因为没有详细、可行的具体计划任务,学生总觉得目标尚遥远,总会有今日事明日做的想法,导致学习计划不能实施,沦为空谈。
2.学习策略的盲目性。70%的被调查学生对自己针对某门具体学科应采取什么样的学习方法很疑惑。不是盲目效仿别的同学,就是机械记忆,一味地专注课本勤学苦练。60%的学生不知道如何总结评估自己的学习,也不知道如何监控自己的学习计划;很少有学生能对自己的学习计划与方法进行反思和有效改进。
3.学习主动性不够。几乎所有被调查学生认可课前预习,课内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自觉完成课后练习和课后阅读的重要性,但只有很少一部分同学能做到,在附加原因中承认是因为自己的惰性造成的。
4.自主学习能力差。50%的学生仍然过分依赖老师;45%的学生认为自己具备自主学习能力,但大部分学生却承认由于缺乏监控和毅力,虽然有光盘等配套资料的辅助,自己课后自学时间不能保障,不规律,导致计划落空。由此可见,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应强调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帮助学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三、建议
1.教师角色的转变。传统教师传授、学生接受的“授—受”教学模式显然已不适应高等学校教学改革以及学生发展的内在需求,英语教学应“以学生发展为本”,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但这并不意味着把英语课堂变为无控制、无指导的课堂,否定或忽视教师的重要作用。相反,新的教学模式是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的角色将从传统的“匠才”向“将才”甚至“帅才”转变。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新角色体现为引导学生制订科学的学习计划并监督其实施结果,帮助学生对自己的阶段学习进行评估,引发和促进学生进行主动性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引导学生积极地独立思考,摆脱对教师的依赖,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达到教育的终极目标——“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真正意义上独立的并能成功地独立生活于社会的个体,因此教育的最终成品是独立的学习者”(McDevitt,1997:34)。
2.学生的自我定位。进入大学开始新的学习生活后,每位同学都会有一个新的目标,但存在问题是这些目标通常都有点过度理想化,又缺乏具体的分步骤实施计划,形成无限推后实行的不良循环。因此,在对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中,教师应首先帮助学生正确、客观地认识自己,分析自己的实际学习情况,给自己一个正确的定位,在学生确立学习目标、制订学习计划时给与修改及实施建议,保证计划的可行性,对学生计划的实施进行定期监控,让学生根据具体实施进行反思,及时调整或更改学习计划。
3.资源利用。有效利用光碟、影像、网络等资源,补充学习内容。学生在课堂里学习的时间与教师的讲解都是有限的,更多知识的获取都取决于课外自学中。现在的课本都有配套磁带或光盘,网络亦有大量丰富资料供学生参考,教师也可以推荐相关信息给学生,这样既能转移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从聊天到网络资料学习上,又能促进学习,一举两得。
4.情感教育。近年来,应用语言学界普遍认为,如不与情感教育结合,认知目标就难以实现(左焕琪2007)。外语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是一种心理沟通过程,教师与学生实现知识与知识、情感与情感的互动,才能共同构建学习共同体。“如果没有情感教育的支撑,不仅不可能持续,而且还会导致消极的教学效果”(左焕琪2007)。而动机是情感教育的主要内容。心理学和第二语言习得与学习研究的最新成果表明,自主学习能力与学习者的学习动机、自信心与兴趣成正相关的关系。自主学习能力研究者迪金森(E.Dickinson)从多次的试验中得出的结论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后,学生加强了学习的责任感,他们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能提高外语学习的能力,克服环境及外部条件欠佳等困难,从而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增强自主学习能力是从学生内在能力与心理上促进外语学习,其力量比外来的因素如检查、刺激和鼓励(如考试、奖励)等手段更能推动学生的学习(Dickinson 1995)。总而言之,通过情感教育,教师要帮助学生克服语言学习中的焦虑,促进其保持正确的学习动机。
四、启示
随着学习外语人数的迅速增长和社会对外语需求的急剧增加及对外语人才素质要求的提高,外语人才面临更大的竞争和就业压力。推行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主的新教学模式已成为外语教学研究中的一个新热点。新的教学模式需要教师切实转变观念,树立以学生为课堂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思想,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尊重学生的需求与个性,体现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这对推动高校外语改革、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将起着非常有意义的作用。
(作者单位:陕西教育学院外语系)
一、自主学习的概念
研究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专家霍雷克(H.Holec)是这样界定的: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就是能够自己决定学习目标、确定学习内容和进度、选择学习方法和技巧、监控习得过程及自我评估学习效果,总而言之,就是指学生自我负责管理语言学习的能力。Benson从技术、心理和政治三个角度对学习者自主进行了界定。他指出,从技术的角度看,自主是一种脱离教育机构框架及没有教师干预的语言学习行为。从心理的角度看,自主是一种能力,一种让学习者更多地自我管理学习的能力。从政治的角度看,自主是对学习内容和过程以及这种学习外部环境的控制。对于学习者自主的概念总会引起很多理解差异,最多的是把“自学外语”和“自主学习”相混淆,自学外语是指学生在没有教师指导的情况下自己安排课程内容、学习进度的学习方式;而自主学习则是一种能力,强调学习者在教师指导下管理自己学习的能力,两者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本文将着重探讨后者。
二、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现状
为了了解现代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的状况,笔者对陕西教育学院外语系一年级的15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发现他们中大部人还采用的是过去上课被动接受知识,过分依赖老师的传统学习方式,对自主学习性的认识和重视程度欠缺,自主学习能力有待提高。
1.学习计划不科学。被调查的学生中,有80%的学生为自己确定了一个长远的高目标,比如要过四六级,要参加专升本考试,要考研,要当导游或一名优秀教师,找份好工作,而缺乏为实现这些目标所应制定的具体计划,比如第一学期应该达到什么目标,这个月甚至每天应该怎样安排。因为没有详细、可行的具体计划任务,学生总觉得目标尚遥远,总会有今日事明日做的想法,导致学习计划不能实施,沦为空谈。
2.学习策略的盲目性。70%的被调查学生对自己针对某门具体学科应采取什么样的学习方法很疑惑。不是盲目效仿别的同学,就是机械记忆,一味地专注课本勤学苦练。60%的学生不知道如何总结评估自己的学习,也不知道如何监控自己的学习计划;很少有学生能对自己的学习计划与方法进行反思和有效改进。
3.学习主动性不够。几乎所有被调查学生认可课前预习,课内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自觉完成课后练习和课后阅读的重要性,但只有很少一部分同学能做到,在附加原因中承认是因为自己的惰性造成的。
4.自主学习能力差。50%的学生仍然过分依赖老师;45%的学生认为自己具备自主学习能力,但大部分学生却承认由于缺乏监控和毅力,虽然有光盘等配套资料的辅助,自己课后自学时间不能保障,不规律,导致计划落空。由此可见,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应强调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帮助学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三、建议
1.教师角色的转变。传统教师传授、学生接受的“授—受”教学模式显然已不适应高等学校教学改革以及学生发展的内在需求,英语教学应“以学生发展为本”,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但这并不意味着把英语课堂变为无控制、无指导的课堂,否定或忽视教师的重要作用。相反,新的教学模式是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的角色将从传统的“匠才”向“将才”甚至“帅才”转变。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新角色体现为引导学生制订科学的学习计划并监督其实施结果,帮助学生对自己的阶段学习进行评估,引发和促进学生进行主动性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引导学生积极地独立思考,摆脱对教师的依赖,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达到教育的终极目标——“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真正意义上独立的并能成功地独立生活于社会的个体,因此教育的最终成品是独立的学习者”(McDevitt,1997:34)。
2.学生的自我定位。进入大学开始新的学习生活后,每位同学都会有一个新的目标,但存在问题是这些目标通常都有点过度理想化,又缺乏具体的分步骤实施计划,形成无限推后实行的不良循环。因此,在对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中,教师应首先帮助学生正确、客观地认识自己,分析自己的实际学习情况,给自己一个正确的定位,在学生确立学习目标、制订学习计划时给与修改及实施建议,保证计划的可行性,对学生计划的实施进行定期监控,让学生根据具体实施进行反思,及时调整或更改学习计划。
3.资源利用。有效利用光碟、影像、网络等资源,补充学习内容。学生在课堂里学习的时间与教师的讲解都是有限的,更多知识的获取都取决于课外自学中。现在的课本都有配套磁带或光盘,网络亦有大量丰富资料供学生参考,教师也可以推荐相关信息给学生,这样既能转移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从聊天到网络资料学习上,又能促进学习,一举两得。
4.情感教育。近年来,应用语言学界普遍认为,如不与情感教育结合,认知目标就难以实现(左焕琪2007)。外语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是一种心理沟通过程,教师与学生实现知识与知识、情感与情感的互动,才能共同构建学习共同体。“如果没有情感教育的支撑,不仅不可能持续,而且还会导致消极的教学效果”(左焕琪2007)。而动机是情感教育的主要内容。心理学和第二语言习得与学习研究的最新成果表明,自主学习能力与学习者的学习动机、自信心与兴趣成正相关的关系。自主学习能力研究者迪金森(E.Dickinson)从多次的试验中得出的结论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后,学生加强了学习的责任感,他们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能提高外语学习的能力,克服环境及外部条件欠佳等困难,从而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增强自主学习能力是从学生内在能力与心理上促进外语学习,其力量比外来的因素如检查、刺激和鼓励(如考试、奖励)等手段更能推动学生的学习(Dickinson 1995)。总而言之,通过情感教育,教师要帮助学生克服语言学习中的焦虑,促进其保持正确的学习动机。
四、启示
随着学习外语人数的迅速增长和社会对外语需求的急剧增加及对外语人才素质要求的提高,外语人才面临更大的竞争和就业压力。推行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主的新教学模式已成为外语教学研究中的一个新热点。新的教学模式需要教师切实转变观念,树立以学生为课堂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思想,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尊重学生的需求与个性,体现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这对推动高校外语改革、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将起着非常有意义的作用。
(作者单位:陕西教育学院外语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