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改革以来,写作教学方面,我们总是要求学生写出有创意的作文,可创意作文的写作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呢?
一、写出真实的生活
《语文标准》明确提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如果学生连说真话的勇气都没有,我们很难要求他在作文中有所创新,只有敢于说真话,讲实话,才能谈创新。因为只有学生把写作当作是一种需要,把写作当成是自己情感的渲泻,真情的流露,价值的体现,理想的放飞,表述真善美,鞭笞假恶丑的舞台时,学生的内驱力才能调动起来,学生智力中潜在的东西才会涌现,创造性才会得到充分的发展。然而,学生的作文长期以来形成了一种“假大空”的不正之风。我们在作文教学中,经常会发现这样让人啼笑的现象:学生总写在公交车上看见学生给老年人让座,写下雨下雪天父母给自己送衣物,自己病了父母把自己送到医院等事件,读起来索然无味。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为我们在教学中往往忽视学生讲真话的现象,本来学生讲的是实话,由于我们用成人的眼光去看待它,强加一些成人的思想、情感和观念,甚至把学生当作异端看待,予以无情地批评乃至呵斥,学生哪还敢讲真话。比如教学中有这样一篇作文:一个学生在文章中诉说了他不被老师重视遭到老师歧视的痛苦感受,文章感情真挚,情辞恳切,表达流畅,写的全是自己的所感所想。按理说这是一篇佳作,相比其他学生的作文来说更富有创造性,因为这种敢于说真话的精神和勇气本身就是一种创新。然而遗憾的是这篇作文却未能评为优秀作文。这实际上是对学生创新性的一种扼杀。所以教师在作文教学中,一定要提倡学生反应真实生活,鼓励学生讲实话,为学生营造一个说真话,抒真情的平台。
二、尊重学生的个性
《课标》认为“写作是运用书面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由于学生家庭背景的区别,生活环境的差异,加上各自阅历的差别,因此学生的表述必然会千差万别。这说明作文本身就应该是多样性的。不说空话,大话这是对作文的起码要求,而写出有个性,有创意的作文才是作文的关键所在。然而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的作文大都已变成了与个性、心灵毫不相干的东西。为了在考试中获得高分,不愿意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不愿意用自己的语言,惟恐自己的想法稚嫩,不成熟。结果学生活跃的思想和鲜明的个性都受到了很大的压制。
要使作文课不再成为一潭吹不起涟漪的绝望的死水,在作文教学中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让作文课成为展示学生个性的平台。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把学生引入生活,培养其观察生活和感悟生活的能力,因为生活是文学创作的源泉,也是学生写作的源泉,要加大自由写作力度,减少对作文要求的繁琐约束,通过日记、随笔等灵活的形式让学生的个性能够张扬。使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价值,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写作的兴趣,诱发出潜在的创造力。
三、放飞想象的翅膀
心理学家认为“全部的创造性都离不开想象”。“想象是一种对记忆中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思维方式。”没有想象就没有创新,想象是创新的前提,更是创新的动力。作文教学中,要求改革命题形式,创设想象空间,摆脱定势思维。通过想象,把概念与形象、具体与抽象、现在与未来、科学与幻想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让学生既能感受到今天的生活,也能展望美好的明天,既能看到现实的自我,又能设计出未来的自我。只要学生能够动脑子,善于思考,他们的创造思维就能够得到充分的展示,学生在已有的表象基础上就能创造出新的形象来。爱迪生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可见想象力是构成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如果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多引导学生想象,学生就会对生命有一次全新的体验,创新的萌芽便会破土而出。
作文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通过续写、改写、构建未来等形式,给学生想象的空间,引导学生大胆想象,我们会发现学生的作文可谓五彩缤纷,其大胆的想象,丰富多采的形式,富有个性的语言让人耳目一新。另外,作文中要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事物都具有复杂性、多样性,这要求我们要辩证地看待。作文教学中重视学生的逆向思维训练不但能够使学生对事物有一个全面系统的认识,避免认识的片面性,而且能够使学生写出的新颖的、有创意的文章,避免作文公式化的毛病。
杨家凤,教师,现居湖北襄阳。
一、写出真实的生活
《语文标准》明确提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如果学生连说真话的勇气都没有,我们很难要求他在作文中有所创新,只有敢于说真话,讲实话,才能谈创新。因为只有学生把写作当作是一种需要,把写作当成是自己情感的渲泻,真情的流露,价值的体现,理想的放飞,表述真善美,鞭笞假恶丑的舞台时,学生的内驱力才能调动起来,学生智力中潜在的东西才会涌现,创造性才会得到充分的发展。然而,学生的作文长期以来形成了一种“假大空”的不正之风。我们在作文教学中,经常会发现这样让人啼笑的现象:学生总写在公交车上看见学生给老年人让座,写下雨下雪天父母给自己送衣物,自己病了父母把自己送到医院等事件,读起来索然无味。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为我们在教学中往往忽视学生讲真话的现象,本来学生讲的是实话,由于我们用成人的眼光去看待它,强加一些成人的思想、情感和观念,甚至把学生当作异端看待,予以无情地批评乃至呵斥,学生哪还敢讲真话。比如教学中有这样一篇作文:一个学生在文章中诉说了他不被老师重视遭到老师歧视的痛苦感受,文章感情真挚,情辞恳切,表达流畅,写的全是自己的所感所想。按理说这是一篇佳作,相比其他学生的作文来说更富有创造性,因为这种敢于说真话的精神和勇气本身就是一种创新。然而遗憾的是这篇作文却未能评为优秀作文。这实际上是对学生创新性的一种扼杀。所以教师在作文教学中,一定要提倡学生反应真实生活,鼓励学生讲实话,为学生营造一个说真话,抒真情的平台。
二、尊重学生的个性
《课标》认为“写作是运用书面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由于学生家庭背景的区别,生活环境的差异,加上各自阅历的差别,因此学生的表述必然会千差万别。这说明作文本身就应该是多样性的。不说空话,大话这是对作文的起码要求,而写出有个性,有创意的作文才是作文的关键所在。然而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的作文大都已变成了与个性、心灵毫不相干的东西。为了在考试中获得高分,不愿意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不愿意用自己的语言,惟恐自己的想法稚嫩,不成熟。结果学生活跃的思想和鲜明的个性都受到了很大的压制。
要使作文课不再成为一潭吹不起涟漪的绝望的死水,在作文教学中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让作文课成为展示学生个性的平台。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把学生引入生活,培养其观察生活和感悟生活的能力,因为生活是文学创作的源泉,也是学生写作的源泉,要加大自由写作力度,减少对作文要求的繁琐约束,通过日记、随笔等灵活的形式让学生的个性能够张扬。使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价值,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写作的兴趣,诱发出潜在的创造力。
三、放飞想象的翅膀
心理学家认为“全部的创造性都离不开想象”。“想象是一种对记忆中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思维方式。”没有想象就没有创新,想象是创新的前提,更是创新的动力。作文教学中,要求改革命题形式,创设想象空间,摆脱定势思维。通过想象,把概念与形象、具体与抽象、现在与未来、科学与幻想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让学生既能感受到今天的生活,也能展望美好的明天,既能看到现实的自我,又能设计出未来的自我。只要学生能够动脑子,善于思考,他们的创造思维就能够得到充分的展示,学生在已有的表象基础上就能创造出新的形象来。爱迪生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可见想象力是构成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如果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多引导学生想象,学生就会对生命有一次全新的体验,创新的萌芽便会破土而出。
作文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通过续写、改写、构建未来等形式,给学生想象的空间,引导学生大胆想象,我们会发现学生的作文可谓五彩缤纷,其大胆的想象,丰富多采的形式,富有个性的语言让人耳目一新。另外,作文中要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事物都具有复杂性、多样性,这要求我们要辩证地看待。作文教学中重视学生的逆向思维训练不但能够使学生对事物有一个全面系统的认识,避免认识的片面性,而且能够使学生写出的新颖的、有创意的文章,避免作文公式化的毛病。
杨家凤,教师,现居湖北襄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