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矛盾表达法,是用一组前后矛盾或不协调的词、短语、句子互相修饰,限制或搭配以形成强烈对比的一种表达方法,这种表达法在外语中比较常用。宗廷虎在《汉语修辞学大辞典》中说:“‘矛盾的表达’作为一种修辞,其特点是,表面上自相矛盾,实际上却符合矛盾辩证法对立统一的原则,精炼、含蓄而有充满哲理和逻辑力量。”
【关键词】矛盾;悲剧;对比;人性
矛盾表达法在戏剧中使用比较多,但在鲁迅的小说《故乡》中也有非常明显的体现。很多看似矛盾、荒谬的词、句的组合,增添了文章的叙事色彩和张力,能给人一种出乎意料却又情在理中的奇妙效果。下面笔者就《故乡》中的矛盾表达所达到的悲剧效果作简单的分析。
一、文章开头抛出的矛盾“阿!这不是我二十年来时时记得的故乡?”
我们先看看这个句子怎么读。“阿”是感叹,还是疑问?后面的问句是疑问还是反问?似乎怎么读,都读出了一种困惑和矛盾:这到底是不是“我”的故乡?这样一来,就渲染了一种紧张的气氛,引起了讀者的情感变化,也勾起了读者往下读的欲望。对于一个不敢肯定自己故乡的人,这个悲剧似乎从这里就开始埋下了种子。接下来的一段,矛盾又更进了一层。
“我所记得的故乡全不如此。我的故乡好得多了。但要我记起他的美丽,说出他的佳处来,却又没有印象,没有言辞了。仿佛也就如此。于是我自己解释说:故乡本也如此——虽然没有进步,也未必有如我所感的悲凉,这只是我自己心情的改变罢了,因为我这次回乡,本没有什么好心绪。”“我的故乡要好的多”却“仿佛也就如此”,到底是好还是不好?后来又自己解释,“解释”只是一种自我安慰,好与不好在自己回到故乡,看到故乡的第一眼就已经有了结论,只是“我”不愿意承认罢了。于是,围绕这个矛盾,讨论就自然生成了,是故乡变了,还是“我”变了,还是我们都变了,自然而然地引出对故乡的景、人、情变化的探讨。
二、围绕这个矛盾,文中塑造了几个典型的人物形象,在强烈的对比中突显了悲剧的气质
这是矛盾的高潮部分,也是最悲剧的体现。其中最核心的就是闰土和杨二嫂。
闰土作为“我”童年亲密的玩伴却生分地叫着“我”老爷,而杨二嫂在“我”的印象中只是一个卖豆腐的街坊却套近乎地说抱过“我”。这就是一个矛盾的转化:亲近的人不敢亲近,不亲近的人刻意亲近。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还有原先终日坐着的杨二嫂,怎么就站成了一个细脚伶仃的“圆规”,并且从“我”家搬家时日日必到却在送别那天没来?如果说闰土的迂腐是封建的等级思想造成的,杨二嫂的恣睢似乎也可以找到悲剧的根源——生活所迫,逼迫她站起来去讨生活,去要生活,甚至是去坑生活、骗生活。这样看来,我们好像不能用传统的尖酸刻薄来评价她,反倒多了一些同情的味道。这一点和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中的“我”的母亲又何其相似,并且还可以从现代人的身上找到她们的影子。她们只是动荡社会中的一个平民,为了生存不得不做着自己不想做的事情。这样说,是不是就可以将杨二嫂完全洗白了呢?将她变成了一个完全无辜的悲剧人物?不全是,从她和闰土的比较中就可以看出来。
闰土见到“我”时,“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这是第一处矛盾,喜的是多年未见终于相见,悲的是再见已物是人非。第二处矛盾,“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动了,为什么不说话?这一简单的描写,将闰土内心的矛盾与挣扎展露无遗。而且,“多子,饥荒,苛税……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一样”却还给我带了一点自家种的干青豆,无疑,在矛盾漩涡中人是一个善良的人。比起杨二嫂的“愤愤”和“絮絮”,顺手将母亲的手套塞在裤腰里,闰土的高尚就显现出来了。这样的例子在文中还有很多,就不一一列举了。
在突显这个两个悲剧人物的时候,作者还运用了“无声语言”和“有声语言”这两种形式上的矛盾来刻画人物形象。
“非常难。第六个孩子也会帮忙了,却总是吃不够……又不太平……什么地方都要钱,没有规定……收成又坏。种出东西来,挑去卖,总要捐几回钱,折了本;不去卖,又只能烂掉……”
不难看出,他们两人的话都是短句,但短句所折射出的力量却完全不一样。杨二嫂说话停顿短,多用逗号,咄咄逼人;闰土说话断断续续,不敢直视,麻木可怜。尖利的怪叫和无声的沉默两幅完全不同的图画也将两个完全不同的人映入脑海。此外,悲剧的对比是全方位的。有幼时故乡和现在故乡的对比,有杨二嫂和闰土的对比,有杨二嫂自己几十年的对比,有童年闰土和中年闰土的对比,还有“我”和闰土关系的对比……矛盾的不仅是个人的前世今生,还有同时代不同人性的折射,还有社会冷暖的反映,都在让个人的悲剧不断地放大。
社会的悲剧是人的悲剧。相应地,人的悲剧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着社会的悲剧。这种复杂的人性在巨大的矛盾冲突下,闰土的麻木辛苦、杨二嫂的尖酸刻薄被刻画得淋漓尽致。
三、矛盾的表象,悲剧的本质
回到文章开头所提的问题,“这是不是我的故乡?”表面上来看,似乎只是故乡景物的变化问题,抑或是自己心情变化的原因,经过矛盾的反复激化,我们不难发现,故乡变得是景,也是人,更是整个社会。所以,在离开家乡的时候,“我”竟没有一丝的留恋。还有杨二嫂的“坐”,年轻的时候,只需要整天坐着生意就很好。我们可以将历史往前再推几十年,也不难发现其中的问题,后来却要站起来去争,也是反映了辛亥革命后社会的动荡和生活的艰难,这就是表象和本质的一个关系,也是矛盾的魅力所在。
最后,矛盾展现了人物的悲剧命运,也传达了作者的意图。文中还有两个不可忽视和删去的人物——宏儿和水生,在他们的身上还没有矛盾出现,但埋着一个悲剧的轮回。作者在这里把这两个孩子拉进来,就是想阻止这个悲剧的轮回。就像文中说的:“我躺着,听船底潺潺的水声,知道我在走我的路。我想:我竟与闰土隔绝到这地步了,但我们的后辈还是一气,宏儿不是正在想念水生么。我希望他们不再像我,又大家隔膜起来……然而,我又不愿意他们因为要一气,都如我的辛苦展转而生活,也不愿意他们都如闰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也不愿意都如别人的辛苦恣睢而生活。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所以,文中在展现闰土和杨二嫂以及“我”的悲剧命运时,又寄希望于下一代,希望他们有更好的生活,这就是作者的写作意图,也是作者解决这个悲剧的办法。作品的结束总是以矛盾的结束来征兆作品的结束,当“我”了解到悲剧的根源,也就找寻到了解决矛盾的办法——走自己的路,走新的路,更多的人来走。
矛盾表达法有丰富的表现力和生命力。一篇好的文学作品,尤其是有张力的叙事作品,总是由矛盾开始,在矛盾的消失中结束。这种写作方法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参考文献:
[1]程卫华.浅谈文学作品中的矛盾表达法[J].现代语文(中旬),2008(8).
【关键词】矛盾;悲剧;对比;人性
矛盾表达法在戏剧中使用比较多,但在鲁迅的小说《故乡》中也有非常明显的体现。很多看似矛盾、荒谬的词、句的组合,增添了文章的叙事色彩和张力,能给人一种出乎意料却又情在理中的奇妙效果。下面笔者就《故乡》中的矛盾表达所达到的悲剧效果作简单的分析。
一、文章开头抛出的矛盾“阿!这不是我二十年来时时记得的故乡?”
我们先看看这个句子怎么读。“阿”是感叹,还是疑问?后面的问句是疑问还是反问?似乎怎么读,都读出了一种困惑和矛盾:这到底是不是“我”的故乡?这样一来,就渲染了一种紧张的气氛,引起了讀者的情感变化,也勾起了读者往下读的欲望。对于一个不敢肯定自己故乡的人,这个悲剧似乎从这里就开始埋下了种子。接下来的一段,矛盾又更进了一层。
“我所记得的故乡全不如此。我的故乡好得多了。但要我记起他的美丽,说出他的佳处来,却又没有印象,没有言辞了。仿佛也就如此。于是我自己解释说:故乡本也如此——虽然没有进步,也未必有如我所感的悲凉,这只是我自己心情的改变罢了,因为我这次回乡,本没有什么好心绪。”“我的故乡要好的多”却“仿佛也就如此”,到底是好还是不好?后来又自己解释,“解释”只是一种自我安慰,好与不好在自己回到故乡,看到故乡的第一眼就已经有了结论,只是“我”不愿意承认罢了。于是,围绕这个矛盾,讨论就自然生成了,是故乡变了,还是“我”变了,还是我们都变了,自然而然地引出对故乡的景、人、情变化的探讨。
二、围绕这个矛盾,文中塑造了几个典型的人物形象,在强烈的对比中突显了悲剧的气质
这是矛盾的高潮部分,也是最悲剧的体现。其中最核心的就是闰土和杨二嫂。
闰土作为“我”童年亲密的玩伴却生分地叫着“我”老爷,而杨二嫂在“我”的印象中只是一个卖豆腐的街坊却套近乎地说抱过“我”。这就是一个矛盾的转化:亲近的人不敢亲近,不亲近的人刻意亲近。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还有原先终日坐着的杨二嫂,怎么就站成了一个细脚伶仃的“圆规”,并且从“我”家搬家时日日必到却在送别那天没来?如果说闰土的迂腐是封建的等级思想造成的,杨二嫂的恣睢似乎也可以找到悲剧的根源——生活所迫,逼迫她站起来去讨生活,去要生活,甚至是去坑生活、骗生活。这样看来,我们好像不能用传统的尖酸刻薄来评价她,反倒多了一些同情的味道。这一点和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中的“我”的母亲又何其相似,并且还可以从现代人的身上找到她们的影子。她们只是动荡社会中的一个平民,为了生存不得不做着自己不想做的事情。这样说,是不是就可以将杨二嫂完全洗白了呢?将她变成了一个完全无辜的悲剧人物?不全是,从她和闰土的比较中就可以看出来。
闰土见到“我”时,“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这是第一处矛盾,喜的是多年未见终于相见,悲的是再见已物是人非。第二处矛盾,“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动了,为什么不说话?这一简单的描写,将闰土内心的矛盾与挣扎展露无遗。而且,“多子,饥荒,苛税……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一样”却还给我带了一点自家种的干青豆,无疑,在矛盾漩涡中人是一个善良的人。比起杨二嫂的“愤愤”和“絮絮”,顺手将母亲的手套塞在裤腰里,闰土的高尚就显现出来了。这样的例子在文中还有很多,就不一一列举了。
在突显这个两个悲剧人物的时候,作者还运用了“无声语言”和“有声语言”这两种形式上的矛盾来刻画人物形象。
“非常难。第六个孩子也会帮忙了,却总是吃不够……又不太平……什么地方都要钱,没有规定……收成又坏。种出东西来,挑去卖,总要捐几回钱,折了本;不去卖,又只能烂掉……”
不难看出,他们两人的话都是短句,但短句所折射出的力量却完全不一样。杨二嫂说话停顿短,多用逗号,咄咄逼人;闰土说话断断续续,不敢直视,麻木可怜。尖利的怪叫和无声的沉默两幅完全不同的图画也将两个完全不同的人映入脑海。此外,悲剧的对比是全方位的。有幼时故乡和现在故乡的对比,有杨二嫂和闰土的对比,有杨二嫂自己几十年的对比,有童年闰土和中年闰土的对比,还有“我”和闰土关系的对比……矛盾的不仅是个人的前世今生,还有同时代不同人性的折射,还有社会冷暖的反映,都在让个人的悲剧不断地放大。
社会的悲剧是人的悲剧。相应地,人的悲剧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着社会的悲剧。这种复杂的人性在巨大的矛盾冲突下,闰土的麻木辛苦、杨二嫂的尖酸刻薄被刻画得淋漓尽致。
三、矛盾的表象,悲剧的本质
回到文章开头所提的问题,“这是不是我的故乡?”表面上来看,似乎只是故乡景物的变化问题,抑或是自己心情变化的原因,经过矛盾的反复激化,我们不难发现,故乡变得是景,也是人,更是整个社会。所以,在离开家乡的时候,“我”竟没有一丝的留恋。还有杨二嫂的“坐”,年轻的时候,只需要整天坐着生意就很好。我们可以将历史往前再推几十年,也不难发现其中的问题,后来却要站起来去争,也是反映了辛亥革命后社会的动荡和生活的艰难,这就是表象和本质的一个关系,也是矛盾的魅力所在。
最后,矛盾展现了人物的悲剧命运,也传达了作者的意图。文中还有两个不可忽视和删去的人物——宏儿和水生,在他们的身上还没有矛盾出现,但埋着一个悲剧的轮回。作者在这里把这两个孩子拉进来,就是想阻止这个悲剧的轮回。就像文中说的:“我躺着,听船底潺潺的水声,知道我在走我的路。我想:我竟与闰土隔绝到这地步了,但我们的后辈还是一气,宏儿不是正在想念水生么。我希望他们不再像我,又大家隔膜起来……然而,我又不愿意他们因为要一气,都如我的辛苦展转而生活,也不愿意他们都如闰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也不愿意都如别人的辛苦恣睢而生活。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所以,文中在展现闰土和杨二嫂以及“我”的悲剧命运时,又寄希望于下一代,希望他们有更好的生活,这就是作者的写作意图,也是作者解决这个悲剧的办法。作品的结束总是以矛盾的结束来征兆作品的结束,当“我”了解到悲剧的根源,也就找寻到了解决矛盾的办法——走自己的路,走新的路,更多的人来走。
矛盾表达法有丰富的表现力和生命力。一篇好的文学作品,尤其是有张力的叙事作品,总是由矛盾开始,在矛盾的消失中结束。这种写作方法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参考文献:
[1]程卫华.浅谈文学作品中的矛盾表达法[J].现代语文(中旬),20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