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以实例探讨如何将初中语文教材按照主题,上下求索,左右勾连,同类相聚,通过沉入文本品味咂摸,探寻学生探究文本的支点,激发思维,丰富对文本的解读。
关键词:中学语文;方法研究;咂摸整合;探寻支点
“我所致力的目标,是要探索这样的一种教学方法:不是把知识‘填入’你们的脑袋,而是让你们自己设法向我‘夺取’知识,从与我的智力‘搏斗’中掌握知识,通过始终不渝的探索和对知识的孜孜不倦的渴求来获得知识。”
——阿莫纳什维利《孩子们,你们好!》
要让学生在始终不渝的探索和对知识的孜孜不倦的渴求中获得知识,就要给学生一个探究的支点。让课堂教学富有挑战性,让每个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去挑战与学习内容有关的“客体”,引发“头脑风暴”,使他们“卷入”学习的过程, 这需要一个重要的支点。
那么,支点在哪里,又如何提炼呢?教师就要把自己沉入到文中去,不断地咂摸。
在教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傅雷家书》两则时,进行左右勾连,把林海音的《爸爸的花儿落了》和朱自清的《背影》进行梳理和整合后,有了一个发现:三篇课文都讲了“父爱”,由浅入深,由形象到抽象,同中有异,诠释了不同滋味的爱。如果把这三篇课文进行整合,作为一个整体,把“父爱”作为切入点,然后给学生一个探究的支点,来解读这三篇课文,就能拓宽课文利用疆界,丰富文本的解读,同时增加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如何探寻探究的支点?首先我沉下心来细细品读这三篇课文,从咂摸中寻求灵感。
品读七年级课文《爸爸的花儿落了》感受父亲用最后的生命时光谱写了一首“英子”的成长之歌。文中爸爸对女儿英子的深情和盼望女儿长大、懂事的情感,深沉,含而不露。爸爸严厉但不失爱心,文中重点写到赖床迟到事件。有一天,下大雨,英子因赖床不起而受到爸爸惩罚。爸爸狠狠地打了她一顿,仍然坚持要她上学,不过拿了五枚铜板,破例让她坐洋车去上学。真是“道是无情却有情”。她上学时忘了穿上花夹袄,爸爸拿着送到学校去,还给了她两个铜板。事情不大,却充分表现出爸爸是十分爱她的,这在她幼小的心灵中激起了阵阵涟漪,是她在以后的生活学习中能够处处严格要求自己。爸爸时时盼望着孩子长大,鼓励女儿:无论什么困难的事,只要硬着头皮去做,就闯过去了。英子一步步地成长起来,爸爸的生命之花却在枯萎。文章开头英子回忆去医院看望爸爸时,爸爸曾说:“没有爸爸,你更要自己管自己,并且管弟弟和妹妹,你已经大了,是不是?”当毕业典礼的钟声响起后,英子突然又想到妈妈爸爸,疑惑“妈妈今早的眼睛为什么红肿着”,是在暗示妈妈对爸爸的病情很了解,知道将去世很悲痛。而毕业典礼结束后,“催着自己,我好像怕赶不上什么事情似的”,急急忙忙赶回家去,进家门以后看到“旁边的夹竹桃不知什么时候垂下了好几枝子,散散落落的,很不像样”,更是以花喻人,把即将丧父的伤痛推到极致。这篇文章很浅,也很深。经历越多,懂得越多。
再读八年级课文朱自清的《背影》,想想父亲当时的困厄,对父爱的感受就更加深切。当时,父亲遭遇双重灾祸,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丧母的悲痛加上生存的危机,父亲陷入了困境。朱自清是大儿子,还在大学念书,接手还早,还要供养,养家重担压在父亲一人肩上,他是怎样急于谋事啊。父亲在谋事与送行二者之间再三踌躇,天平的一头是那么沉重,他却把天平的另一头儿子路途平安看得更重,这种爱子之心,真是情深似海!看看父亲爱子的行为方式,对父爱的感知会更深一层。在中国父母的眼里,孩子永远是孩子,几十岁的孩子还是孩子,朱自清的父亲也是这样。尽管急于谋事,最后还是决定自己去送儿子,到底放心不下,惟恐孩子有什么闪失。讲价钱要自己讲,拣座位要自己拣,买橘子要自己买,力不胜任的事情也要自己上前,能为孩子尽心尽力,心里就会感到满足、舒心。“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为了儿子而勉为其难的这个“背影”,正是中国慈父形象的定格。中国的慈父总是甘为孺子牛,自己能省则省,最好的东西让儿子享受,父亲是一身布衣,给儿子的却是紫毛大衣。
再走进《背影》的背后去看看:1915年,朱自清父亲包办朱自清的婚姻,朱自清有怨言,父子生隙。1916年,朱自清上北大后自作主张改“朱自华”为“朱自清”,父亲很生气。1917年,父亲失业,祖母去世,家庭经济陷入困顿,朱自清二弟几乎失学。《背影》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一年。1921年,朱自清北大毕业参加工作,父亲为了缓解家庭经济紧张私自扣留了朱自清工资,父子发生剧烈矛盾,朱自清离家出走。1922年朱自清带儿子回家,父亲不准他进门,只能怅然离开。1922年,朱自清再次回家,父亲不搭理他,父子开始长达多年的冷战。1925年,朱自清父亲写信给儿子:“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朱自清在泪水中完成了《背影》。1928年,朱自清父亲读到《背影》父子冷战解冻。1945年,朱自清父亲去世。
在《背影》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是朱自清父子的矛盾,也是进一步解读《背影》主题的关键。跳出单纯谈父爱的传统教学定位,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到《背影》之爱的非同寻常:爱是担当,是责任,是无私,是奉献……爱同时也是误解,是等待,是妥协,是包容……《背影》的伟大,并非写出了爱的伟大,而是写出了人性的不完美和爱的不完美。让学生通过《背影》父爱的艰难,父子情怀融合的艰难,比单纯的说爱更有意义。
九年级课文《傅雷家书》两则中的第一则是写于儿子精神消沉时,劝慰儿子能够正确地对待情绪上的消沉和低落,学会用达观的态度泰然处之,保持心灵的平衡;进而能够冷静、客观地分析事理,正视现实,吸取前车之鉴。第二封信,写在儿子取得了巨大成功、被鲜花与掌声簇拥的时候,激励儿子保持谦卑、不惧孤独,勇于攀登艺术的至境。前者重理性,后者充满感情。但融合、贯穿于两封信中的主旋律,都是要儿子做一个坚强的人,无论遭受了怎样的起伏跌宕、矛盾孤独,都要保持对艺术的不懈追求,对生活的赤子之心。
通过把自己沉入这三篇文章中去反复的咂摸,渐渐地在脑海中浮出两句话:“生之苦痛与爱之艰难”“多年父子如朋友”。这正是探究文本的支点,“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整个地球”,把这三篇课文整合在一起,撬开这三篇课文的支点已提炼出来。把《背影》背后的资料印发给学生,要求学生课外再去阅读《城南旧事》、《傅雷家书》,然后以“生之苦痛与爱之艰难”或“多年父子如朋友”为主题写读后感,文体不限,让学生去丰富对一组文本的解读。
语文教材的大海永远波澜起伏,我们可以沉下心来细细咂摸,左右勾连,让教材里的“同类”相聚,汇成一股清泉,提炼一个探究的支点,拓开学生的思维,让这股细流流进学生的心田,荡起阵阵涟漪。
参考文献:
[1]荆秀红.解密高效课堂[J].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
[2]语文教学通讯,2014
关键词:中学语文;方法研究;咂摸整合;探寻支点
“我所致力的目标,是要探索这样的一种教学方法:不是把知识‘填入’你们的脑袋,而是让你们自己设法向我‘夺取’知识,从与我的智力‘搏斗’中掌握知识,通过始终不渝的探索和对知识的孜孜不倦的渴求来获得知识。”
——阿莫纳什维利《孩子们,你们好!》
要让学生在始终不渝的探索和对知识的孜孜不倦的渴求中获得知识,就要给学生一个探究的支点。让课堂教学富有挑战性,让每个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去挑战与学习内容有关的“客体”,引发“头脑风暴”,使他们“卷入”学习的过程, 这需要一个重要的支点。
那么,支点在哪里,又如何提炼呢?教师就要把自己沉入到文中去,不断地咂摸。
在教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傅雷家书》两则时,进行左右勾连,把林海音的《爸爸的花儿落了》和朱自清的《背影》进行梳理和整合后,有了一个发现:三篇课文都讲了“父爱”,由浅入深,由形象到抽象,同中有异,诠释了不同滋味的爱。如果把这三篇课文进行整合,作为一个整体,把“父爱”作为切入点,然后给学生一个探究的支点,来解读这三篇课文,就能拓宽课文利用疆界,丰富文本的解读,同时增加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如何探寻探究的支点?首先我沉下心来细细品读这三篇课文,从咂摸中寻求灵感。
品读七年级课文《爸爸的花儿落了》感受父亲用最后的生命时光谱写了一首“英子”的成长之歌。文中爸爸对女儿英子的深情和盼望女儿长大、懂事的情感,深沉,含而不露。爸爸严厉但不失爱心,文中重点写到赖床迟到事件。有一天,下大雨,英子因赖床不起而受到爸爸惩罚。爸爸狠狠地打了她一顿,仍然坚持要她上学,不过拿了五枚铜板,破例让她坐洋车去上学。真是“道是无情却有情”。她上学时忘了穿上花夹袄,爸爸拿着送到学校去,还给了她两个铜板。事情不大,却充分表现出爸爸是十分爱她的,这在她幼小的心灵中激起了阵阵涟漪,是她在以后的生活学习中能够处处严格要求自己。爸爸时时盼望着孩子长大,鼓励女儿:无论什么困难的事,只要硬着头皮去做,就闯过去了。英子一步步地成长起来,爸爸的生命之花却在枯萎。文章开头英子回忆去医院看望爸爸时,爸爸曾说:“没有爸爸,你更要自己管自己,并且管弟弟和妹妹,你已经大了,是不是?”当毕业典礼的钟声响起后,英子突然又想到妈妈爸爸,疑惑“妈妈今早的眼睛为什么红肿着”,是在暗示妈妈对爸爸的病情很了解,知道将去世很悲痛。而毕业典礼结束后,“催着自己,我好像怕赶不上什么事情似的”,急急忙忙赶回家去,进家门以后看到“旁边的夹竹桃不知什么时候垂下了好几枝子,散散落落的,很不像样”,更是以花喻人,把即将丧父的伤痛推到极致。这篇文章很浅,也很深。经历越多,懂得越多。
再读八年级课文朱自清的《背影》,想想父亲当时的困厄,对父爱的感受就更加深切。当时,父亲遭遇双重灾祸,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丧母的悲痛加上生存的危机,父亲陷入了困境。朱自清是大儿子,还在大学念书,接手还早,还要供养,养家重担压在父亲一人肩上,他是怎样急于谋事啊。父亲在谋事与送行二者之间再三踌躇,天平的一头是那么沉重,他却把天平的另一头儿子路途平安看得更重,这种爱子之心,真是情深似海!看看父亲爱子的行为方式,对父爱的感知会更深一层。在中国父母的眼里,孩子永远是孩子,几十岁的孩子还是孩子,朱自清的父亲也是这样。尽管急于谋事,最后还是决定自己去送儿子,到底放心不下,惟恐孩子有什么闪失。讲价钱要自己讲,拣座位要自己拣,买橘子要自己买,力不胜任的事情也要自己上前,能为孩子尽心尽力,心里就会感到满足、舒心。“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为了儿子而勉为其难的这个“背影”,正是中国慈父形象的定格。中国的慈父总是甘为孺子牛,自己能省则省,最好的东西让儿子享受,父亲是一身布衣,给儿子的却是紫毛大衣。
再走进《背影》的背后去看看:1915年,朱自清父亲包办朱自清的婚姻,朱自清有怨言,父子生隙。1916年,朱自清上北大后自作主张改“朱自华”为“朱自清”,父亲很生气。1917年,父亲失业,祖母去世,家庭经济陷入困顿,朱自清二弟几乎失学。《背影》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一年。1921年,朱自清北大毕业参加工作,父亲为了缓解家庭经济紧张私自扣留了朱自清工资,父子发生剧烈矛盾,朱自清离家出走。1922年朱自清带儿子回家,父亲不准他进门,只能怅然离开。1922年,朱自清再次回家,父亲不搭理他,父子开始长达多年的冷战。1925年,朱自清父亲写信给儿子:“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朱自清在泪水中完成了《背影》。1928年,朱自清父亲读到《背影》父子冷战解冻。1945年,朱自清父亲去世。
在《背影》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是朱自清父子的矛盾,也是进一步解读《背影》主题的关键。跳出单纯谈父爱的传统教学定位,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到《背影》之爱的非同寻常:爱是担当,是责任,是无私,是奉献……爱同时也是误解,是等待,是妥协,是包容……《背影》的伟大,并非写出了爱的伟大,而是写出了人性的不完美和爱的不完美。让学生通过《背影》父爱的艰难,父子情怀融合的艰难,比单纯的说爱更有意义。
九年级课文《傅雷家书》两则中的第一则是写于儿子精神消沉时,劝慰儿子能够正确地对待情绪上的消沉和低落,学会用达观的态度泰然处之,保持心灵的平衡;进而能够冷静、客观地分析事理,正视现实,吸取前车之鉴。第二封信,写在儿子取得了巨大成功、被鲜花与掌声簇拥的时候,激励儿子保持谦卑、不惧孤独,勇于攀登艺术的至境。前者重理性,后者充满感情。但融合、贯穿于两封信中的主旋律,都是要儿子做一个坚强的人,无论遭受了怎样的起伏跌宕、矛盾孤独,都要保持对艺术的不懈追求,对生活的赤子之心。
通过把自己沉入这三篇文章中去反复的咂摸,渐渐地在脑海中浮出两句话:“生之苦痛与爱之艰难”“多年父子如朋友”。这正是探究文本的支点,“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整个地球”,把这三篇课文整合在一起,撬开这三篇课文的支点已提炼出来。把《背影》背后的资料印发给学生,要求学生课外再去阅读《城南旧事》、《傅雷家书》,然后以“生之苦痛与爱之艰难”或“多年父子如朋友”为主题写读后感,文体不限,让学生去丰富对一组文本的解读。
语文教材的大海永远波澜起伏,我们可以沉下心来细细咂摸,左右勾连,让教材里的“同类”相聚,汇成一股清泉,提炼一个探究的支点,拓开学生的思维,让这股细流流进学生的心田,荡起阵阵涟漪。
参考文献:
[1]荆秀红.解密高效课堂[J].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
[2]语文教学通讯,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