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组合作法是近些年由“生本课堂”理念的实施而被催生出的一种教学模式,它凭借着自身灵活的设计方式以及良好的教学效果,逐渐得到了广泛的普及和应用。本文论述了以初中阶段地理学科作为依托下的小组合作法的课堂教学,通过对实践的总结与归纳,对多种小组合作法的应用方式和具体的实施过程进行的阐述。
关键词:初中地理;小组合作;课堂教学
所谓小组合作法,即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根据一定规律对学生首先进行学习小组的划分,在深切秉持“合作学习”的前提下对课堂教学作出灵活的设计,从而引导学生进行高效的、自主的探究式学习。从初中阶段地理学科的知识体系,以及此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分析而言,笔者分别从以下几点对小组合作的形式做出了概括,并对其具体的应用过程作了大致的总结。
一、 巧妙分组,优势互补
分组的科学性、合理性是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首要前提,亦是取得教学成效的关键所在。关于小组的划分规则,我们首先从伟大教育家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师”此句话来看。其意在说明,在集体当中,每个人自身的发展,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有所长,必定也有所短,反之亦然。而这也是决定合作学习的一个主因素。据此,小组的划分当以此为借鉴,使学习小组的成员能够呈现为优势互补的形态,从而为合作的开展提供重要的前提。
例如:以《世界的语言和宗教》一节相关知识的教学为例。首先,笔者对本节内容作了系统的归纳。大致可分为三个方向:
1. 世界主要语言的分布地区;
2. 世界主要宗教的分布地;
3. 总结语言与宗教对人类生活的深刻影响。在这一前提下,优势互补原则的分组就变得十分明朗了。如:语言与宗教此二者,是人文性的;而两者的分布地区,则是地域性的;第三项影响的总结,则属于概括性的。据此,笔者将分别擅长于这三项领域的学生做了均衡的分组,帮助小组内的成员可以在学习中互为弥补,借助集体的力量将本节知识彻底吸收,推动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
二、 问题引导,激发探究
所谓问题引导,即教师在课堂知识的教授过程中,将一些知识概念通过巧妙的转化设置,将其以问题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这一方法的应用,优势是多方面的。一者,通过问题的设置,能够将课堂教学的主题明确化;二者,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学习思维能够得到良好的聚合,提高课堂注意力;再者,问题的教学亦具有一定的趣味性,避免了因平铺直叙的“灌输式”教学而给学生造成的枯燥感。如此,便多管齐下,使得学生能够在小组的前提下共同进行相关探究学习,为提高知识教学的效率提供有力保障。
例如:在教学《自然资源总量丰富 人均不足》一节相关知识点时,笔者便借助于问题的创设对学生展开了教学。如:在教学中,笔者首先指导学生对教材中的第一段内容进行大致的阅读,初步完成对自然资源概念的认知。之后,向学生提供了一组数据:“水、阳光、草地、动物、森林、小麦、雷电、玉米、苹果”。在这一组数据的基础上,笔者进行了首次的提问:“上述自然资源中,哪一种与其他诸类自然资源不同?”此问題的提出,除了在有效聚焦学生思维之外,旨在将自然资源的分类“可再生资源”与“不可再生资源”的概念引出。继而,继续向学生提出如:“可再生资源具有什么样的特性呢?”这一问题具有综合性,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探究行为,从而促使学生在以小组为单位的前提下通过集思广益的探讨、交流,最终完成了本环节的学习。诸如此类,则为课堂的教学有效性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三、 竞赛激趣,促进质量
竞赛激趣的应用,主要依托于初中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特征。这一时期的学生处于青春期的旺盛时期,争强好胜的心理对学生的行为有着主导性的作用,所谓“好与人争长短”,如是说。故而,有鉴于此,我们在教学中应积极利用这一特征,通过开展知识竞赛活动,促使学习小组之间产生浓厚的“争胜”氛围,从而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积极地参与到知识学习中,促进课堂的学习质量。
例如:此处以《地势和地形》一节知识的教学为例,在教学之余,为了进一步强化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灵活度,笔者便借助于此展开了教学。如:以“能运用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说出我国地市三级阶梯的分布特点及各级阶梯的主要特征,并记住位于阶梯分界线的山脉名称”一项知识技能为依托,笔者将竞赛的形式制定为小组与小组之间的“互考”模式。即,竞赛小组双方,分别通过自己的方式,向对方小组展示部分答题所知的前提条件,进而使对方做出正确的回答。如:向对方提供阶梯分界线的山脉名称,要求对方答出其所在的阶梯分界线及其特征,等等。如此种种,学习小组或在出题的过程中加强了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锻炼了掌握的熟练度;或在解题的过程中,大家集思广益,为了“胜利”而纷纷贡献出自己的力量,提高了学习的参与度,确保了学生整体性的提升。
四、 结论
由上可见,小组合作法的应用形式是十分多元而灵活的。我们只要善于将其与学生实际相结合,并不断在实践中作出总结、归纳,以包容的心态去对待每一节课程的教学,如此,便能使其发挥出更大的教学价值。
参考文献:
[1]孙燕.加强初中地理教学小组合作思想的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8(13).
[2]戈志国.提高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摭探[J].成才之路,2017(29).
作者简介:陈妙云,福建省漳州市,漳州市第七中学。
关键词:初中地理;小组合作;课堂教学
所谓小组合作法,即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根据一定规律对学生首先进行学习小组的划分,在深切秉持“合作学习”的前提下对课堂教学作出灵活的设计,从而引导学生进行高效的、自主的探究式学习。从初中阶段地理学科的知识体系,以及此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分析而言,笔者分别从以下几点对小组合作的形式做出了概括,并对其具体的应用过程作了大致的总结。
一、 巧妙分组,优势互补
分组的科学性、合理性是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首要前提,亦是取得教学成效的关键所在。关于小组的划分规则,我们首先从伟大教育家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师”此句话来看。其意在说明,在集体当中,每个人自身的发展,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有所长,必定也有所短,反之亦然。而这也是决定合作学习的一个主因素。据此,小组的划分当以此为借鉴,使学习小组的成员能够呈现为优势互补的形态,从而为合作的开展提供重要的前提。
例如:以《世界的语言和宗教》一节相关知识的教学为例。首先,笔者对本节内容作了系统的归纳。大致可分为三个方向:
1. 世界主要语言的分布地区;
2. 世界主要宗教的分布地;
3. 总结语言与宗教对人类生活的深刻影响。在这一前提下,优势互补原则的分组就变得十分明朗了。如:语言与宗教此二者,是人文性的;而两者的分布地区,则是地域性的;第三项影响的总结,则属于概括性的。据此,笔者将分别擅长于这三项领域的学生做了均衡的分组,帮助小组内的成员可以在学习中互为弥补,借助集体的力量将本节知识彻底吸收,推动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
二、 问题引导,激发探究
所谓问题引导,即教师在课堂知识的教授过程中,将一些知识概念通过巧妙的转化设置,将其以问题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这一方法的应用,优势是多方面的。一者,通过问题的设置,能够将课堂教学的主题明确化;二者,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学习思维能够得到良好的聚合,提高课堂注意力;再者,问题的教学亦具有一定的趣味性,避免了因平铺直叙的“灌输式”教学而给学生造成的枯燥感。如此,便多管齐下,使得学生能够在小组的前提下共同进行相关探究学习,为提高知识教学的效率提供有力保障。
例如:在教学《自然资源总量丰富 人均不足》一节相关知识点时,笔者便借助于问题的创设对学生展开了教学。如:在教学中,笔者首先指导学生对教材中的第一段内容进行大致的阅读,初步完成对自然资源概念的认知。之后,向学生提供了一组数据:“水、阳光、草地、动物、森林、小麦、雷电、玉米、苹果”。在这一组数据的基础上,笔者进行了首次的提问:“上述自然资源中,哪一种与其他诸类自然资源不同?”此问題的提出,除了在有效聚焦学生思维之外,旨在将自然资源的分类“可再生资源”与“不可再生资源”的概念引出。继而,继续向学生提出如:“可再生资源具有什么样的特性呢?”这一问题具有综合性,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探究行为,从而促使学生在以小组为单位的前提下通过集思广益的探讨、交流,最终完成了本环节的学习。诸如此类,则为课堂的教学有效性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三、 竞赛激趣,促进质量
竞赛激趣的应用,主要依托于初中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特征。这一时期的学生处于青春期的旺盛时期,争强好胜的心理对学生的行为有着主导性的作用,所谓“好与人争长短”,如是说。故而,有鉴于此,我们在教学中应积极利用这一特征,通过开展知识竞赛活动,促使学习小组之间产生浓厚的“争胜”氛围,从而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积极地参与到知识学习中,促进课堂的学习质量。
例如:此处以《地势和地形》一节知识的教学为例,在教学之余,为了进一步强化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灵活度,笔者便借助于此展开了教学。如:以“能运用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说出我国地市三级阶梯的分布特点及各级阶梯的主要特征,并记住位于阶梯分界线的山脉名称”一项知识技能为依托,笔者将竞赛的形式制定为小组与小组之间的“互考”模式。即,竞赛小组双方,分别通过自己的方式,向对方小组展示部分答题所知的前提条件,进而使对方做出正确的回答。如:向对方提供阶梯分界线的山脉名称,要求对方答出其所在的阶梯分界线及其特征,等等。如此种种,学习小组或在出题的过程中加强了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锻炼了掌握的熟练度;或在解题的过程中,大家集思广益,为了“胜利”而纷纷贡献出自己的力量,提高了学习的参与度,确保了学生整体性的提升。
四、 结论
由上可见,小组合作法的应用形式是十分多元而灵活的。我们只要善于将其与学生实际相结合,并不断在实践中作出总结、归纳,以包容的心态去对待每一节课程的教学,如此,便能使其发挥出更大的教学价值。
参考文献:
[1]孙燕.加强初中地理教学小组合作思想的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8(13).
[2]戈志国.提高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摭探[J].成才之路,2017(29).
作者简介:陈妙云,福建省漳州市,漳州市第七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