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应气求,合作无间”

来源 :北方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jh20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重视室内乐人才的培养,提高室内乐训练的效率,改善室内训练的方法是器乐专业人才培养的当务之急。因此,笔者将结合在教学中的经验和体会,从木管乐器的音色特点、音色的融合、声部的均衡以及演奏者之间的合作意识三个方面对木管五重奏的训练进行论述。
  【关键词】木管五重奏;音色;声部;融合;均衡;合作
  木管五重奏始见于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初的古典乐派鼎盛时期,但在当时并未得到重视,直到二十世纪初期,产业革命使木管器乐的制造技术大大提高,乐器的音色有很大改观,木管五重奏才得到作曲家和大众的青睐。对于这种由长笛、单簧管、双簧管、大管和圆号组成的重奏形式,最难把控的是乐器音色的融合。所以,木管五重奏对演奏者的要求很高,需要演奏者具备精湛的演奏技术和音乐素养,良好的听力和乐感,以及合作能力。就目前来看,我们对木管五重奏教学的重视程度和研究还不够,因此,笔者希望将平时教学的体会和经验,跟大家交流。
  一、木管五重奏的音色特点
  木管五重奏中的五件乐器在材质、构造、发音、演奏技巧方面都各不相同,所以,每件乐器的音色也各具特点。比如:长笛的音色清澈、通透,高音适合表现轻快的音乐,低音适合表现忧郁的色彩;单簧管的表现力很强,音色丰满,慢奏时非常优美,快奏时很活泼,低音区富有戏剧性;双簧管的音色响亮,富于歌唱性;大管的音色或忧伤,或甜美,断奏更是幽默调皮;而圆号在木管五重奏中有着特殊的作用和地位,它的音色介于木管与铜管之间,可以平衡木管乐器的音色。五件乐器融合在一起音色柔软温和、且明亮,色彩变化丰富,这种极具个性的音色交织在一起,就如同一件精密的仪器,只有每一个零部件非常精准的配合运转,才能保证良好的音色效果,创造出奇妙的和谐之乐。同时,还要注意不能盲目地追求声部的“平等”,要根据作品的需要,遵循声部的平衡和层次的清晰,每个声部各施其职,默契配合才能够展现出重奏艺术的真正魅力。
  二、注重声部关系,强调声应气求
  木管五重奏是训练木管乐器多声部演奏的最佳方式,但木管五重奏的训练不等同于几种独奏乐器的相加,更不是某种形式的统一。所以,在训练中,应该重视声部之间的关系,强调音色的融合。
  (一)音准是前提
  在木管五重奏中,乐器的音准是声音融合的前提。但对于管乐来说,仅仅把标准音校准是不够的,因为,几乎所有的管乐器都会因为温度的变化,演奏方法的因素出现音准的偏差。比如:长笛和圆号都是金属材质的乐器,管体受热很快,降温的速度也快,所以,音准更容易受到温度的影响,温度升,音偏高,温度降,音偏低;双簧管和单簧管都属于簧片乐器,嘴部肌肉与哨片之间的力度影响着音准,嘴部无力,音偏低,嘴拉的太紧,音偏高;大管的构造比较复杂,容易出现高音偏低,低音偏高的情况;而圆号的管身长,泛音多,号嘴小而深,是管乐中较难控制的乐器,在与木管乐器校音时,要注意音量不易过大。
  如前所说,管乐器的音准会受到温度、嘴部肌肉的力量的影响。因此,要让这个组合有很好的音准,声音融合度更高,在平时的训练里,需做到三步:第一步校音,以双簧管的A音为标准,以演奏者的听力判断,依次校音,并进行调整,如果发现两个乐器的声音在打架,其中的乐器需要迅速调整;第二步长音练习,让演奏者用长音的方式演奏音阶,通过在长音练习,稳定气息,调整音准,感受声音的和谐,第三步音程和弦练习,感受五件乐器在一起的和声效果,有助于更好地控制音准。
  (二)发音的准确、气口的统一是重点
  木管五重奏演奏中,乐器发音的准确、气口的统一是训练中的重点,同样关系着音色的融合。
  首先,演奏者要做到发音准确,需注意三点:第一,在控制气息的同时注意舌头位置的准确;第二,内心音高感受要清晰;第三,演奏的时候要适当放松,避免过度紧张造成发音的失误。
  其次,演奏者要做到气口统一。试想在起吹的时候,任何一个声部或早或迟,都是木管五重奏的一道硬伤,影响演奏效果。所以,在训练的时候,第一,要抓住换气的规律,切忌乱换气,在换气上五个人要形成共识;第二,要相互观察,木管五重奏虽然没有指挥,但也不能群龙无首。所以,在起吹的时候,大家要注意长笛的动作,如果起吹部分没有长笛声部,就要依次看其他声部,这样才能保证起吹的准确性,达到气口的统一。
  (三)声部的均衡是难点
  在木管五重奏中,处理好声部之间的关系是训练中非常难把控的问题。我们发现在木管五重奏训练的初期时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大家对演奏的技术、节奏都有很好的把控性,但是,合在一起听起来却不够和谐。当然,跟弦乐四重奏和铜管五重奏相比,木管五重奏之间的异质性突出,音色融合的难度相对较高。特别是圆号与其他的乐器相比,音量、音色差别很大,因此,要避免音色的排异,就需要找到声部之间的平衡点。
  首先,演奏者要学会判断声部的位置,通过分析乐曲的结构特征确立声部关系。演奏者还要清楚自己的声部何时是旋律,何时是和声声部,注意各声部在力度层次上的平衡和协调;
  其次,木管五重奏声部的平衡,跟演奏者坐的位置也有一定关系。在木管五重奏中最常见的座位有两种:第一种从右到左依次是:长笛、双簧管、圆号、大管、单簧管形成一个弧形。在这种座位的配置中,圆号在正中位置,正好面对观众,有助于平衡声部间的音量,所以这是最常见的座位配置;第二种从右到左依次是:长笛、双簧管、大管、圆号、单簧管形成一个弧形。与前边不同的是圆号和大管的位置互换了,要注意的是圆号的喇叭口千万不要对着观众,这样音乐传到观众席的时候,才不会破坏声部的平衡,失去层次感。
  众所周知,重奏不等同于独奏。所以,在训练时,演奏者要学会隐藏声音的个性,寻找声音的共性。强调木管五重奏的音准,发音的准确,气口的统一和声部的均衡。通过每一位演奏者用心体会,用耳分辨,用眼洞察,在集体创作的过程中,同力协契才能达到声应气求的默契境界,塑造出完美的音乐形象。   三、注重彼此交流,强调合作意识
  室内乐最早的意识是三五好友聚在一起通过音乐彼此交流,作为室内乐的其中一种的木管五重奏是通过五位演奏者的默契配合去共同揭示音乐的内涵,因此,合作意识的培养也是木管五重奏训练必须重视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每位演奏者都要克制个性中的张扬,以及随性而奏。正确处理好合作关系,学会相互倾听,互补包容,才能做到天衣无缝的完美合作。
  (一)听觉的合作意识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而重奏就是听觉的交流与合作。在重奏中,每个声部都要靠演奏者良好的听觉去判断,这样才能使默契更加有序。所以,演奏者在演奏时要学会倾听,不光是倾听自己的声音、音准、节奏、力度,也要倾听其他声部。在早期的训练中,部分的演奏者听觉合作意识不强,自顾自的演奏经常使五个声部的演奏错位。因为,没有习惯听其他声部,所以,无法找到自己在作品中的位置,使音乐的和谐度很低。经过一段时间的合作,大家开始相互倾听,慢慢地习惯融入到彼此的声音里,才会意识到在重奏训练中,相互倾听的重要性直接关系着重奏合作的成败。
  (二)形体和眼神的交流
  在重奏演奏中,演奏者要学会用形体和眼神交流。因为,形体与眼睛是除了耳朵之外最好的交流器官,能够准确地传达演奏者的意图,与合作者交流。虽然,演奏者都会数死拍子,但单纯地数拍子会让音乐没有生命力,而且重奏最忌讳的是埋头苦干数拍子的演奏,在演奏中,如果演奏者能够将形体和眼神作为交流工具,会更有利于表达音乐内容,同时,使听觉和视觉相得益彰,从而达到高度的默契配合。
  “先学做人,再学艺,”是很多艺术大师的人生格言。我们试想一个极度自私、心胸狭窄的人,是不能很好地与人合作,并演奏出美妙的乐音的。所以,健全的人格和交际能力是重奏演奏者需要具备的能力;同时,重奏演奏者要学会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在集体中,找到自己正确的位置。在与五位演奏者经过长时间的交流和碰撞,透过音色的融合,最终,建立起属于五个人的团队演奏风格。
  所以,决定木管五重奏训练效果的因素很多,也很复杂。在日常的训练中,更应该根据团队的具体情况,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用辩证的认识作为哲学依据,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形式,不断思考,积累经验和方法,去粗取精,并将这个过程,上升为理论依据,最终取得更好的成绩。
  参考文献
  [1]解川.谈专业音乐院校木管五重奏的训练[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05,(2).
  [2]曾善美.论木管五重奏之发展演进与教学实践[J].高雄师大学报,2010,(29).
  [3]侯晓东.木管五重奏形式的确立与发展[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04,(1).
其他文献
由梦幻星生园出品的民国女性励志爆笑悬疑电视剧《煮妇神探》日前曝光“特约导演兼摄像”——小甜馨特辑。作为李小璐、贾乃亮夫妻俩为人父母后第一部合作的作品,和以往两人联手作品不同的是女儿甜馨加入使得这部剧更有意义。  生日特辑中可以看到甜馨频频来到片场,贾乃亮称甜馨是该剧的重要“主创”,“甜馨来现场很不屑我们,一般都在现场溜达溜达,视察一下,有的时候还会坐到导演椅子上说,唉!我过来看一看,然后到镜头前自
期刊
孙英杰曾经在2002年的韩国釜山亚运会上夺得了两枚金牌,从此成为了家喻户晓的中长跑明星,开始了短暂却又光彩照人的运动辉煌时期。对于她来说长跑就是她的事业。那么她的爱情又会经历怎样的长跑呢?BTV青年频道《北京客》邀请孙英一家三口来到节目现场,为您讲述长跑冠军的爱情长跑。  火车上偶遇,青海特色美食“狗浇尿”牵起两人的缘分  孙英杰,中国女子中长跑名将,2002年亚运会她包揽了5000米和10000
期刊
郭劲和谢瑞芳夫妇家住北京顺义,他们认为年龄不应该是阻碍出行的原因,于是花甲之年毅然踏上旅行之路。从2011年拥有第一辆房车开始,四年时间里他们不仅游历了国内各地,还在语言不通、交规不知的情况下开始了海外旅行。BTV青年频道《北京客》为您讲述退休老人房车旅游记。  电影《大篷车》引发房车旅游梦,为此夫妻俩吵了三年架  郭劲今年73岁,他的爱人谢瑞芳今年71岁,在小区院子里停放的一辆房车已经跟随他们近
期刊
【摘要】戏班的演出习俗是约定俗成的产物,是在演出过程中积累出来的演出规矩。清末民初中东铁路兴建,戏曲演出市场逐渐扩大,演出中心开始由关内转移到关外,沈阳(奉天)、长春、哈尔滨等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逐步发展成为中心城市。作为中心城市之一的哈尔滨,除外来的戏班,相继出现了一批当地的班社。戏班的不断增多势必会导致激烈竞争的现象,适者生存是每个班社都应遵循的规则。戏班的演出习俗有一部分是戏班内部行为的形式
期刊
【摘要】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文明中,创造了大量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这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各民族和中国的骄傲。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版)提出:音乐教育应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艺术实践,鼓励音乐创造,提倡学科综合,弘扬民族音乐。文章将以人民音乐出版社的音乐教材为例,对初中音乐课程中的中国民族音乐进行分析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初中音乐课堂;音乐教材;中国民族音乐  一
期刊
【摘要】王建民先生是现当代优秀的作曲家之一,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民族器乐独奏曲及民族管弦创作方面颇有成就的一名著名作曲家。他的作品《天山风情》《二胡狂想曲》系列,古筝《幻想曲》等获得了大众的认可,演奏家和爱好者都喜欢拿来演奏,流传广泛,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权威性。他的二胡音乐作品在民族民间音乐素材的基础上结合大量适当的传统和近现代作曲技法交融,创作。王建民的二胡作品旋律线条新颖独特,富有个性
期刊
【摘要】《b小调第六交响曲“悲怆”》是柴可夫斯基的最后一部作品,这部交响曲使作曲家的创作达到了音乐艺术的顶峰,其真实性和民族性形成了这部作品的主要创作特征,也代表了他的音乐创作风格。该曲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他用音乐揭示出了“人生苦短”这一哲学道理。  【关键词】柴可夫斯基;交响曲;悲怆人生  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Peter Πlyich Tchaikovsky,1840~1893)是一位俄罗
期刊
【摘要】文章叙述了清唱剧(oratorio)弥赛亚第1部第3首作品《把一切山俗填平》的创作背景和风格特征,以及在其形成、发展的艺术长河中亨德尔为清唱剧艺术繁荣所做出的贡献;通过论述其在演唱上的艺术处理,探讨了如何把握这首作品的演唱风格与技巧。  【关键词】亨德尔;弥赛亚;演唱风格;演唱技巧  亨德尔1685年出生于德国,从小酷爱音乐的他七岁便学习管风琴和作曲,由于对歌剧音乐的酷爱,1703年便从事
期刊
【摘要】舞蹈总是有相应的音乐对其伴奏,一段舞蹈要想表现出它的舞台效果需要有优美音乐的渲染。音乐与舞蹈是从不同的感官上给人以美的感受。音乐是让人们从听觉上获得享受,而舞蹈则是让人们从视觉上陶醉其中。音乐结构与舞蹈表演应是息息相关、相互配合的,这样才能完成一部完整的舞蹈作品。文章通过对舞蹈音乐在段落结构、旋律、情感方面等几个因素与舞蹈表演之间的联系,来探讨舞蹈音乐结构与舞蹈表演的关系。  【关键词】舞
期刊
【摘要】降E大调第三交响曲是德国作曲家路德维希·凡·贝多芬作于1804年的作品55号。贝多芬是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是“集古典主义之大成,开浪漫主义之先河”的伟大音乐家。他创作的作品对音乐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他由此被尊称为“乐圣”。  【关键词】贝多芬;第三交响曲;作曲  第三交响曲,它的标题是《英雄交响曲,为纪念一位伟人而作》。原稿上的标题是《拿破仑·波拿巴大交响曲》,是应法国驻维也纳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