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人文因素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培养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nightxm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人文因素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的相对忽视以及现代社会对人性的呼唤需要教学一线的老师注重人文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通过教师修养、教学评价、教材处理及语文能力的培养三个方面的人文化处理,让人文情怀在师生互動,课堂创生的过程中得到彰显。
  关键词:人文因素 初中语文 教学 培养
  语文作为一门集工具性和人文性于一体的基础性学科,从义务教育阶段开始就得到了充分的重视。但是往往工具性功能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过多的被凸显,而人文素养则被相对忽视甚至是被磨灭。从语文课程的性质和特征来看,语文课程的基础性与特殊性要求人文因素在教学中得到充足的体现并在学生中产生影响、共鸣的效果。新课标在关于初中语文教学理念的阐述中明确指出需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其中就强调了诸如审美情趣,思想道德修养,健全的个性与人格等诸多人文素质的培养。同时,新课标也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在注重对学生进行有效正确的价值观引导的同时,鼓励学生通过语文学习发展思维,充分体验,构建属于学生自身体验的“经验内容”、“生本课程”。所以人文因素的渗透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是极为必要的。
  诸多教育理论在进行观点阐述之时都强调了人文因素培养的重要性。人本主义理论首当其冲。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以马斯洛,罗杰斯等为代表,从反对行为主义的角度出发,认为“教育应该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让其从自己的角度去感知世界,发展对世界的理解,进而达到自我实现的最高境界。”人本理论从全人发展的视角阐述了学习者整个人的成长过程,以发展人性为目标,注重对学习者的潜能和经验的启发与引导,进而实现自我认知和自我实现。这是对人文因素的深刻阐述和反映,是对教育教学现状的有力鞭策。同时,建构主义也在一定程度上对人文观点,社会文化互动提出了主张,以皮亚杰,维果茨基,冯·格拉塞斯菲尔德等为代表。他们认为认识是一个主动解释并建构个体知识表征的过程。它强调知识的动态性,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建构性,社会互动性以及学习的情景性,作为教师应该避免成为单一的知识的传授者,而应该激发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突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课本等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倡导合作学习,注重情感体验与人文氛围的营造,从知识传授,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等方面立体式的建构课堂活动。此外,教学最优化理论,杜威的教育理论等也都通过不同角度介绍了人文因素在教育中的渗透。
  实际教学过程中,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充分体现人文因素,让语文教学从单纯的“教书”拓展至更好的“育人”,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处理:
  教师修养
  教师的个人修养程度直接影响了语文课教学的质量和人文氛围的营造与熏陶。教师的个人修养体现在教师欣赏的水平,语言谈吐的表达,情感的丰富程度,知识的储备与应用等四个方面。教师的欣赏水平包括对教材的鉴赏与处理,对其他语言作品的欣赏,对学生的欣赏等。欣赏水平的高低对于教师能否艺术性的感知和处理教材及其他作品的内容,能够树立正确的学生观,以“全人”的培养目标去看待教育教学工作具有重要影响;语言谈吐的表达则较为直观的反应出教学的艺术水平和教师的人文品味。贴近大众,幽默生动,准确清晰的语言表达是教师作为培养人的角色的基本技能要求;情感的丰富程度则是教师表达人文情怀,塑造人文品质的最好标杆。教师以其丰富的情感体验可以让学生更为深刻的理解课文所表达出的含义和背后的隐喻,从而培养学生对语言和对人文的理解;对学生的欣赏则是教师“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本质体现,是对教师教育观,学生观的考验和要求。教师的教育对象是“人”,贯彻人本思想是育人工作的基本点,也是教师个人修养的集中体现。
  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的实施是对教学成果的总结和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反馈,是开展反思性教学的途径。语文课教学评价的实施不仅要合理的体现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程度,更要给予学生开放,发展性的评价,将人文因素融入评价的过程和结果当中,发挥出语文教学的本真功能和实质成效。要做到对人文因素的合理运用,首先要注重教学评价量化与质化的有机结合,在量化成绩的基础上根据对学生语言表达与组织能力,阅读能力的具体表现有针对性的给予开放的,个性化的评价;其次需要注意教学评价语言的灵活性与人文性,尤其是对作文,对阅读文章后的感想类的作业,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理解,在保证价值观引导的前提下鼓励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最后不能忽视教学评价师生双方的互动性与生成性。师生双方要以平等的地位,采取适当的方法,在人文的氛围中多交流,多沟通,把教学评价看成是师生双方促进各自进步的平台和机会。
  教材处理及语文能力的培养
  教师对语文教材的处理需要考虑语文能力的培养重点,语言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等课程标准中的规定。新课程标准中规定“阶段目标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第一学段为“写话”,第二、第三学段为“习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要求”。这四个方面需要充分给予人文精神的培植和熏陶。在阅读教学方面,语文教师应当抓住时机来引导他们努力把模范人物的优良品格移植到自己身上,借助教材中这些得天独厚的育人因素,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作文教学方面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用人文的精神去感受,表达,解读个人对世界,对社会,对人的看法,在作文选材上也要有浓厚的人文气息和生活色彩,让话题贴近学生生活;通过课堂上构建生活情境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既是课程标准对教师的要求,也是学生实现自我提升,培养人文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要求与途径。
  参考文献
  [1]郝亭亭.初中语文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研究[D].西南大学,2011.
其他文献
摘要:写作教学要通过阅读培养学生的兴趣,兴趣产生了,自然就会有写作的欲望。还要引导学生引导学生体验生活,积累写作素材。最后让学进行批改,通过批改提高写作能力。  关键词:阅读培养写作兴趣 积累写作素材 批改  “写作文真难!难于上青天!”这是许多学生的感慨。很多同学害怕写作,认为写作是一种受罪的学习:一篇三四百字的作文,通篇没有一句是真实的;写作过程就像挤牙膏似的,想一点写一点,断断续续;语句
摘要 初中语文课堂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为最终目的,要求初中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应重在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的能力。同时,也要重点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逻辑性,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不断提高。想像是创新思维中最活跃的方式,初中语文教师在语文课堂中要让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  关键词 激活文字 创设形象 架设桥梁  因为有了想像,人类才能超越现实的束缚,才能打破现有知识经验,用超乎寻常
目的:以河北省住区蝇类密度监测资料为基础,对住区蝇类种类、密度、分布及季节消长规律等进行分析,为河北省住区蝇类科学防制提供依据。   方法:   1.监测点   根据《
识字是小学低年级的教学重点,也是掌握口头言语的初级阶段。《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小学阶段,学生要认识3500个汉字,在1—2年级,则要求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汉字,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但是,汉字对于刚入学的儿童来说,是不易掌握的。不过汉字再难,也有它规律可循;儿童虽小,却有他的特征可依。那么,这就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交给学生多样的识字方法,带
期刊
前言:  中小企业在解决就业,安置劳动力,活跃城乡经济,解决市场供需矛盾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规模小,投资少,见效快,利润高,便于生产转型调整方向,因而受到区县和乡镇企业的青睐。 
前言:  甲基汞(methylmercury,MeHg)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环境蓄积性污染物,具有强烈的神经毒性作用。MeHg脂溶性强,易于穿透生物膜,进入机体后主要与巯基结合,以半胱氨酸-甲基汞
某日,会文学社采风于莽苍也。余与社友二十余人辇至植物园,观花景,行幽径。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师覃市肉蔬反,乃聚而烹之,分而啖。旅客络绎,炊烟四起。虽不善庖,而欣欣于怀也。余想夫中学薄肄,师生众乐于此,昔友之颜,如忆当初。余亦思其携余共游于城南,亦炊于杉下。新旧感怀,交缠于心,不禁兴尽悲来,泪随氤氲涌,长喟泫而曰:  嗟乎!胜景不长,胜筵难再。况乎今日作乐于故地,奚不为所感?生人不久,躬逢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