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性实验在高中生物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来源 :现代教师与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_hai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倡导探究性学习,新教材大纲也要求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培养学生,特别强调过程而不仅仅是结果。因此,探究性实验课对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技能,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引起学习兴趣,培养学科思维,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探究性实验 高中生物教学
  【Abstract】
  One of the basic concepts of biological new curriculum standard of senior high school is to advocate inquiry learning. The new textbook outline also requires students from the knowledge and skill, process and method, emotion 、attitude and values, with particular emphasis on the processes rather than results. Therefore, inquiry experiment training courses plays an irreplaceable important role in observation and experimental skills of the students. It also can cultivate the scientific attitude to the students, cultivate the scientific attitude to seek truth from facts, arouse their learning interest and cultivate their scientific thinking.
  【Keywords】Keywords: Inquiry experiment, Biology teaching in senior high school
  生物实验课根据实验目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三类:1. 模拟性实验。在科学研究过程中,有些问题单凭观察是难以得出结论的,这时就需要通过实验来探究,但是又难以直接拿研究对象做实验,就用模型来代替,即模仿实验对象制作模型,或者模仿实验的某些条件进行实验。2.验证性实验。是指对研究对象有了一定的了解,并形成了一定认识或提出了某种假说,为验证这种认识或假说是否正确而进行的一种实验。验证性实验强调演示和证明科学内容的活动,科学知识和科学过程分离,与背景无关,注重探究的结果而非过程。3.探究性实验。是指学生在学科领域内选取某个问题作为突破点,通过质疑发现问题、提出假说、实验探究、解决问题、得出结论等活动,获得知识,激发情趣,掌握方法。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倡导探究性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应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以改革教学过程中过分依赖教材,过于强调接受式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鼓励学生对书本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赞赏学生独特和富有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爱护学生的批判意识和怀疑精神,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大力开展探究性教学[1] 。下面就结合《探究酶的特性》这节课谈谈我对探究性实验课的理解。
  1、课型结构
  生物探究性实验课的教学过程归纳为以下六个环节:
  (1)背景下提出问题→(2)作出假设→(3)设计实验→(4)实施实验→(5)观察现象得出结论→(6)表达交流[1]
  1.1 背景下提出问题
  教师提供背景材料或学生从日常生活、生产实践或学习中发现与生物学相关的问题,并以书面或口头表述这些问题,描述已知科学知识与所发现问题的冲突所在。本节课从生活中常见的加酶洗衣粉开始分析,提出问题--酶是否具有高效性、专一性和作用条件较温和的特性?
  1.2 作出假设
  应用已掌握的知识,引导学生(或直接由学生)对问题的答案提出可能的设想,作出假设--酶具有高效性、专一性、作用条件较温和的特性。
  1.3 设计实验
  学生自主制定探究计划,提出实验步骤,选择控制变量,设计对照实验。教师的活动只是引导学生明确本节课的探究目标;让学生了解实验方案包括哪些部分,给学生提供参考的实验原理、材料仪器、反应现象及注意事项。整个过程中为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进行了角色转换,让学生以科学家的身份根据提供的材料仪器分组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能力和兴趣,同时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1.4 实施实验
  学生自主实施实验方案,观察实验现象,收集实验数据。
  1.5 观察现象得出结论
  描述实验现象,处理实验数据,得出科学的解释,撰写实验报告,形成结论。
  1.6 表达交流
  本节课中让实验结果较好的研究团队交流本组的实验方案、结果和结论,其他学生评价并完善实验方案。
  2.探究性实验课中师生的教学定位
  针对我国基础教育和应试教育中存在的严重脱离实际、脱离社会、脱离学生生活的倾向,教育部决定把探究性学习作为一门课程来开设,在学科课程的实施过程中采取探究性学习的方式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它更注重学生从生活和社会中选择和确定学习的内容,强调学习内容的综合性和学习方式的自主性,更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3]。那么,教师又该充当什么样的角色,处于什么样的地位呢?从探究的理念出发,不应该过分强调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应该是探究性学习的组织者和协助者,起着向学生提供帮助和支持的作用。在实施探究性实验的教学过程中,更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充分"相信"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科学研究的过程本身也存在着困难和失败,在探究的过程中,若学生出现了问题,也可以通过小组的讨论和教师的引导很好地解决。这样,更能加深学生对这个知识的理解,通过自己研究得出的结论往往比死背书得来的更加深刻,而且对探究的过程也能掌握到位,使过程与方法的教学目标很好地实现。在《探究酶的特性》这节课中,最后全部学生都能掌握酶的特性,而且对探究的过程也能充分理解,还培养了严谨的科学思维,团队合作的能力,高效地实现了本节课的三维目标。   3.探究性实验课存在的困惑
  3.1 由于学生以前没有这样的经验
  他们习惯于传统的接受式学习,思维往往有较大的局限性,也没有系统学习过实验设计,独立完成实验、分析结果较难。所以教师在上课前需先跟学生明确实验的一般程序,说明采取分组合作的方法。在实验过程中要不断强化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指导学生进行实验的操作。最后学生代表展示实验成果,全班同学评价讨论,找到了实验中共性与个性的优点和不足。
  3.2 探究性实验耗时多
  探究式学习要比接受式学习多花1.3到1.5倍的时间。很多问题在一堂课内难以完成完整的探究,还要延伸到课外,因此课堂中要进行小组合作的方式。不同的小组可以选择性的对问题进行探讨研究,引导学生掌握实验的方法。还要加强课堂管理,明确实验室纪律,节约一切可以节约的时间。
  4.探究实验教学在生物知识教学中的渗透与应用
  习惯于传统教学的教师和习惯于接受式学习的学生,对于新课程所倡导的这种"探究"在思维方式上受到一定的冲击,感到力不从心或陌生。而教材中穿插的科学史正好提供了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的很好的范例。比如:通过学习酶的发现史,使学生认识到从酶的发现直至酶化学本质的揭示及概念的修正,是建立在多位科学家的一系列实验的基础上,没有这些实验就没有酶的发现,就不会有"酶学"这门学科的诞生[4];对于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也是建立在多位科学家不断的发现问题-提出假说-实验探究的基础上;还有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发现史、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建立过程、光合作用的发现史、酶的发现史、生长素的发现史等,教材中穿插的这些内容正好提供了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的很好范例。对于高中生来说,就是要通过自己在实验课中的探究以及对这些内容的学习,明确探究的一般过程,建立相应的生物学思维。教师也要在生物知识教学中适当地补充探究性实验的内容,做到探究实验教学和生物知识教学的相互渗透与应用。
  尽管探究性实验课在实践过程中存在着一些困惑,但是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高中生物教学必须重视实验的地位,而探究的方式对培养学生的思维和实践能力、掌握生物研究的思想方法、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都具有很重要的作用,而且能使一节课变得生动活泼和极富创造激情。在课堂中起主导作用的教师,更应该将探究的理念渗透在实验课、知识教学等各种课型中,不仅顺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更是为了实现生物课堂的高效性,使生物课堂能够真正体现它的科研性质。
  参考文献
  [1] 潘建勋. 试论生物探究性实验与课堂教学的整合[J]. 中学生物学,2007(5).
  [2] 陆璟. 探究性学习[J] .上海教育科研,2004(6)
  [3] 高凌飚 梁惠燕. 探究性学习中的教师角色定位[J] 课程与教学,2002(6)
  [4] 邓桉. 新课程条件下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思路. 中国生物教学网
其他文献
在尚未颁布《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之前,幼儿师范学校对于幼儿教师的培养,幼儿园对于幼儿教师的选聘,幼教管理机构对于幼儿园教师的管理,幼儿园教师对于自身专业的发展都没有一个确定可行的标准,缺乏科学性,在一定程度上主观性较强,缺乏教育、培训、管理和发展的方向。  在众多地方幼儿园教师的聘用上,对教师的艺术技能要求较多,比如钢琴、舞蹈、歌唱等艺术能力。而我国颁布的《幼儿园指导纲要》(试行)将幼儿园
期刊
【摘要】 班主任都十分重视班级文化建设,都把构建好班级文化建设当作管理班级的重要工作的同时积极为大集体出力。在班主任引导下充分发挥它无形的教育功能、激励功能、制约功能,借此加速班级,学校的快速发展。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努力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班级文化氛围。  【关键词】 班主任 班级文化 引导 建设  我校积极认真的抓好校园环境综合治理,班主任都十分重视班级文化建设,都把构建好班级文化建设当作管理班
期刊
【摘要】 学校管理的好坏,关键在于管理者,管理者应做到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并要建设一支优良的教师队伍,还要抓细节,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 学校 管理 素质 习惯 质量  由于各国的政治制度,社会发展及文化传统各异,教育发展的状况及水平参差不齐,各国中小学管理制度也必然存在着差异,并呈现出不同的管理类型。如有法律管理,地方自主,校长的招聘录用和督导制度。教育必须
期刊
长期以来,我国英语教学普遍存在过分侧重认知方面,忽视情感方面的倾向,忽视情感因素对英语学习的影响作用。《英语新课程标准》强调,"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学习中的情感态度,培养和发展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情感态度,实现教学中师生共同参与并和谐发展。"因此,重视情感因素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情感是人脑的一种机能,是对客观事物抱有不同好恶而
期刊
活动区活动是完成幼儿园教育任务的重要途径,利用这一教育途径为幼儿提供动脑思考、动手操作、自由交往等大量活动机会,充分让幼儿在活动中表现自己,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他们在原有水平上得到发展。近年来,活动区活动日益受到幼教工作者的关注。但在实践中,有的教师对活动区的指导出现了一些偏颇现象:一是教师放任自流,完全让幼儿自己玩;二是教师干预过多,从活动主题的确定、情节的安排,一直到活动过程,主要
期刊
我任教的班级,学生两级分化现象明显,大部分学生的语文素养较差,口语表达能力也比较差。上课时我一提问,时常会出现学生"答不上来"、"答非所问"等现象。使得课堂气氛紧张,也使学生自信心受挫,更使我陷入"两难"处境,不知该怎样进行下一环节的教学。到底是学生自身状况差,还是我的提问技巧有问题呢?通过与课代表的交流,我知道了我提问的不足之处在于小问题问的少,大问题问得多。这使得学生们回答问题"压力山大",没
期刊
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联系生活的教学策略,目的在于使学生拥有的丰富的直接经验。 英语教师作为实施新课程的主体,应学会如何巧妙自然地寓英语学习于生活体验之中,把新理念推向课堂班级层面,变理想的课程为现实的课程,从而改变学生的学习和思维方式,释放学生的创造潜能。为此在教学中我进行了一些尝试,做到了以下几点,也从中感受到了新课改的实效。  1.采用任务型教学模式  "任务型"课堂教学模式是将英语的教学目标整
期刊
【摘要】 在新课程改革的环境下,教师只有不断更新教学观念,运用给力的教学方法和制定合理的评价机制才能有效地实施小学数学教学。  【关键词】 小学数学 有效教学 标准  为了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在义务数学教育方面,同样跟随新的历史进程,着眼国际范围对小学数学教育的观念、内容、方法、手段和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改革,制订了《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出发点
期刊
【摘要】 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特别是新课改强调思想品德课要关注学生生活和体验,让课堂贴近生活,达到知识与情感的升华,并最终落实到实际行动中的要求。  【关键词】 中学政治 思想品德 融入生活  从事农村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多年,特别是新课改强调思想品德课要关注学生生活和体验,让课堂贴近生活,达到知识与情感的升华,并最终落实到实际行动中的要求,笔者想谈谈在一线课堂教学的点滴体会:  1.教学与生活相结合
期刊
我国已经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正在向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迈进。要完成这一历史任务,必须不断推进教育创新。然而,传统的"传授——接受"的旧观念至今影响着一部分教师,旧的教学观念还是影响着现代的教学;以学生考分高低评价教师的优劣,也使得有些教师急功近利;更主要的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还没被广大教师真正内化并变成自觉的教学行为。纵观中学语文课堂:学生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