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教学,如何更给力?

来源 :信息教研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inroo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以弘扬高中学生的主体性为宗旨,以促进高中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根本,倡导培养高中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智慧,以提升其综合素养。那么,高中生物教学,如何才能更给力呢?
  一、创设情境,给力激发学生兴趣
  美国著名的教育家杜威曾指出:“教育必须利用情境的作用,离开了情境也就没有教育。”罗杰斯的自我理论认为,人具有趋向完美、谋求自身充分发展的基本动机,只要有适当的机会和环境,学生个体一定会致力于自我发展,使其自身各方面的潜能得以表现出来。教师应努力创设情境,给力激发高中学生的学习生物的兴趣。
  1、联系现实,激发兴趣。教师应给力将生物文本知识与现实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使再回到实践,如此便能活跃学生思维,激活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比如教学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大分子不能通过时,一位执教教师向学生提问:腌制生姜时加入白糖和醋,可什么白糖能进入细胞内部?而做生菜时为什么要密封?种菜时为什么施肥前一般又要松土呢?学生会自主探寻诸如此类的问题的最佳方案,同时会让学生对生物学产生深厚的兴趣。
  2、直观手段,激发兴趣。教师应给力利用直观教具,让学生对生物知识理解透彻,以激发高中生学习生物的兴趣。比如执教DNA分子的空间结构时,教师可凭借直观模型引领学生主动理解探寻双螺旋结构;在做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的实验之前,教师可引领学生观看录相,学生对有丝分裂实验的操作会一目了然,学生自主实验时兴趣盎然。
  二、抓住关键,给力突破生物教学重难点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指出:“教师教育技巧的顶峰是师生之间心灵交往的和谐的境界。教育的核心就其本质来说,就在于让学生始终体验到自己的尊严感:我是一个勤奋的脑力劳动者,是祖国的好公民,是父母的好儿女,是一个有着高尚的志趣、激情和不断进取进步的完善的人。”生物教学中教师应给力抓关键、抓主要矛盾、抓矛盾的主要方面,突破生物知识的重难点,引领学生将知识准确而睿智的加以掌握。比如在细胞的有丝分裂,各阶段纺锤体、染色体、核仁、核膜的变化情形时,教师可将其睿智地总结为:“前期两现两消,后期两消两现。”则其他过程则会很容易掌握。又比如动物体内三大物质的代谢过程极其复杂,学生或许能自主探寻得出“一分(分解)二合(合成)三转化”。生物教材中有些知识与现实联系比较少,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教师应给力采取智慧策略,使之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以利于学生深入理解。生物教学中教师应给力凭借模型、标本、图形、表格等高效手段来引领学生理解生物抽象的知识。高中学生要特别培养自己的倾听能力,耐心倾听教师是如何分析文本重点、难点、疑点的;细心倾听自主预习时未能自己理解的内容;专心倾听执教老师是采用何种策略对一类问题进行分析的。以提升对生物重难点的准确掌握,提升自己的生物素养。
  三、探寻规律,给力体验生命的物质性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一切知识最终都必须通过主体的建构活动才能得以完成。美国教育心理学家盖奇曾指出:“教师应当如同学生学习的一位向导,如同解决问题的模范,如同一种发动学习过程的催化剂,以及如同学习过程中的一种助力,以及如同学生能带着他们的问题前来拜访的朋友。”教师是学生生物学习的“导航员”,应给力引领学生探寻生物规律。生物有自身的规律,比如生物与环境相协调、结构与功能相适应,以及遵循的简单到复杂、由水生到陆生、由低等到高等的变化等。应给力让学生掌握诸如此类的规律,以利于生物知识的理解与运用,比如线粒体的学习时应给力抓住结构与功能相适应:外有双层膜,能将其与周围细胞质分开,使有氧呼吸能高度集中到一定区域内进行。内膜向内折迭而成嵴,扩大了其面积,有利于基粒、酶在其上有规律地排布,使各类反应有条不紊地进行。内膜围成的腔内有酶与基质。基质、基粒、内膜上有有氧呼吸所需的很多酶,因而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如此这般学生能较易理解其结构与功能。只有认识规律,掌握规律,才能提升学生的认知层次,促进学生的能力提升。
  四、多向评价,给力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新课程改革倡导的是发展性评价,即要凸显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教育评价并非简单的考试与测验,它与教育测量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教育测量是教育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常常凭借闭卷绝笔考试的形式,用数字呈现结果,属于量化评价;而教育评价常常是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与教育目标,利用测量和非测量的手段系统地收集资料信息,对学生的发展变化及影响学生发展变化的各种要素进行价值分析与价值判断,并为教育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注重多向评价,既要有量化的评价,又要有质性的评价;既要有对生物书本知识的考查,又要有对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考查;既要看结果,又要重生物学习过程。高中生物教学应给力以生物教育目标为依据,选择睿智高效的评价方法,在系统分析高中学生学习生物信息的基础上,进行科学分析与处理,最终对学生的学业成就予以明确的价值判断,从而促进高中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
  
其他文献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各级党委政府对教育的重视,逐步加大对教育事业的经费投入,使中小学固定资产大幅度增加,但中小学校在固定资产管理中出现的一些现象不容乐观。  一、中小学固定资产管理的现状  (一)缺乏固定资产的管理意识  目前,中小学校把学习成绩当做学校的生命线,把教育教学工作放在首位,学校的各项工作围绕教学展开,把其他管理工作放在次要位置,对学校的资产管理工作不重视,从校长到一般教职员工,普遍
期刊
随着网络技术的广泛普及,作为信息传播第四媒体的互联网凭借其交互性、开放性和便捷性的优势,受到越来越多群体的关注。在校诸多学生,从小学到大学,不同年龄段、不同知识层次纷纷被吸引到网络引领的高速时代中。然而,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让世界变小,让学生们跟随着时代的潮流,同时也影响着学生们的价值取向,有时甚至引导他们走向犯罪的深渊。  如何更好的利用网络时代为在校学生服务,采取何种教育方式开展思想政治教
期刊
中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是一种潜在的能力,教师应该积极去挖掘。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是一项长期的、双边的活动。这种能力的培养主要取决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和学习目的等三个方面。教师如果能把学生的这种潜能挖掘出来,使其变被动的学习状态逐渐转化为主动的学习状态。那么,英语学习就不再成为困扰学生的问题了。为此,笔者认为应该采取如下的几项措施:  一、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语言学习是培养理解、表达
期刊
有句俗话说得好:“良好的开始等于成功的一半”。在语文教学中,一个好的导入同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学生有了学习兴趣也就有了学习的内动力,往往会取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今天我们生活在一个网络的时代,互联网应用已深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随着校园网的普及,基于网络的教学模式也已成为现实。那么,如何利用网络时代资源共享的优势,使得语文教学导入方法更为生动有效呢?下面结合我的教学实践具体谈一谈。  一
期刊
随着篮球运动在全球迅速发展成为人们最喜欢的运动之一,篮球运动以其热情奔放,节奏明快,对抗激烈,动作舒服给人以蓬勃向上,精神振奋的特点和活动成为当今社会非常流行的一项体育运动。NBA的比赛在中国的转播,许多中学生也为之着迷,地区与地区都会有很多的篮球赛事,学校都会组织了篮球队参加比赛,要争得冠军,赢得荣誉。但是学校篮球队不像专业队,队员不是篮球专业运动员而是在校的学习学生,他们篮球起点就比较低,时间
期刊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学校是培养民族精神和创造人才的摇篮,而创新能力培养的主要途径是课堂教学。那么,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笔者近年来在这方面做了初步尝试,下面简述几点体会与实践:  一、营造良好氛围,诱导创新欲望  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是师生认知与情感相互统一、促进的过程。因此,我们要想促进学生的创造力,就需要一个友善的环境
期刊
创造力是创造活动中最关键、最活跃的因素。创造力是一种综合性的能力,由多个要素构成,每个要素对创造力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开发创造力就是通过激发、导向、教育训练等创造实践,将人潜在的创造力发挥出来,提升到一个崭新的层次。奈斯比特指出:“处于伟大的知识经济时代,我们最需要的是创造力和创新精神,欧克为我们提供了解放我们人人都拥有的创造力的切实有效的方法。”新课程强调指出:“数学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
期刊
高考政治复习需要教师积极创造条件,引导学生在自主阅读、自主复习教材知识中查漏补缺,从而形成完整科学的知识体系,并从中发现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此复习中我们应注意把握以下几个问题:  一、指导全面复习,学会举一反三,构建知识体系。  (一)政治教师引导复习,当好领航员  从宏观上来说,,一是要按照《考试大纲》规定的“考试范围”复习所有的考点,不能挑三拣四;二是要强调主干知识,明
期刊
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领域里的一场深刻的革命,是非常艰巨的任务。而实施素质教育最根本的目的是通过探索新的课堂教学规律和运用机制,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奋斗能力。而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因此,实施素质教育必须着意优化课堂教学。  一、钻研教材,巧设问题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常有疑点,才能常有思考,常有创新。因此,教师课前首先要把握大纲 ,吃透教材,了解学情,根
期刊
新课改为我国基础教育带来了新的理念,向广大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为广大教师提供了新的机遇。许多教师在接受新课程的培训后,一方面跃跃欲试,另一方面又因不适应课改的新要求而产生种种困惑。这些困惑主要表现为“三不”:不会做、不敢做、不想做。“不会做”是指一些教师对新课改的了解仅限于“词句”, 对于如何落实新课改的要求却心中无数,他们因缺少课改实践经验而往往上课讲的是新教材,用的却是老方法,课堂教学依然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