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基于问题学习(PBL)是一种被证明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它重点关注问题解决经验的学习,是围绕现实生活中一些结构不明确的问题所展开的调查和寻求解决方法而组织的。结合PBL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案例应用,讨论PBL中问题的设计、教学组织等环节,并PBL与传统教学模式的优劣作进一步的思考。
[关键词]PBL 中职 计算机教学
中图分类号G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597(2009)0520147-01
一、中职计算机教学的现状
中职计算机教学的教学模式,现在仍然与其他学科一样,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这种教学观念对学生学习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影响尤其严重,应该转变为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学生成为认识的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使学生主动建立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近年来,由于普高招生的影响和职校招生扩大,学生素质参差不齐,学生学习目标定位不高,态度不端正,主动性不够,教学质量明显滑坡。在教学手段上要是不进行改革,势必会影响教学质量。
二、PBL模式的提出与特点
PBL是指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 简称PBL),是基于现实世界的问题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方式,1969年由美国的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在加拿大的麦克马斯特大学首创,目前已成为国际上较流行的一种教学方法。与传统的以学科为基础的教学法有很大不同,PBL将学习与任务或问题挂钩,使学习者投入于问题中。它设计真实性任务,强调把学习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景中,通过学习者的自主探究和合作来解决问题,从而学习隐含在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和自主学习的能力。PBL的特点如下:
1.PBL是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在PBL中学习者是问题的解决者和意义的建构者,教师在PBL中的责任是提供学习材料,引导学生进行学习,监控整个学习过程使计划顺利地进行。
2.PBL是基于真实情景的问题,在PBL中学习是基于问题的,这些问题非常接近现实世界或真实情景。这样就能确保在将来的工作和学习中学习者的能力有效的迁移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3.PBL是以“问题”为核心的高水平的学习,从心理学角度来说,问题可分为结构良好领域的问题和结构不良领域的问题。PBL中的问题属于结构不良领域的问题,不能简单地套用原来的解决方法,要面对新问题,在原有经验
的基础上进行中心分析来解决问题。
三、PBL与计算机教学的整合案例
PBL既是一种课程又是一种学习方式。作为课程它包括精心选择和设计的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要求学习者能够获取关键的知识,具备熟练的问题解决技能,自主学习的策略,以及参与小组活动的技能;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学习者要使用系统的方法去解决问题以及处理在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难题。下面结合“Visual FoxPro”课程中“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基础”一章的授课来谈谈PBL模式的具体应用。本章节中不仅要让学生理解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理念,还要让懂得运用学到的知识去设计实际应用中的数据库应用系统,对初学者来说有较大的难度。
(一)环境的创立。在探索PBL教学的过程中,我们逐渐意识到,问题的选取和设置是教学的关键。凡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一个或多个知识要点或难点,都可以选取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设置,并引导其对问题的试探解决和深入研究。当学生解决了一个代表真实事件的问题时,他们从事的就是一种思维行为。教学要促进学生思维就应当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能够使学生产生问题意识并自主解决问题的教学才是成功的教学。
(二)问题的提出。将学生分组,各小组开动脑筋、发挥想象,并利用各种渠道,寻找有应用价值或开发兴趣的题目建立一个数据库应用系统模型。经过各小组的调研和讨论,给出的题目涉及到社会生产的很多领域,例如:班级管理系统、同学录管理系统、图书馆管理系统、卡拉OK点播系统等,极大的引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在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求各小组定期上交项目进展的各类文档和工作会议记录,以便于各小组的相互交流和学习,这其实就是一个很长的问题解决的过程。在整个项目开发的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主动分析、主动思考、主动探索的主体地位,但是教师的引导和督促作用也非常重要,不能将责任全部推给各小组的项目组长。对项目中遇到的每一个知识点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如此反复如下过程: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演示解决问题的经过。从而深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且在整个过程中以学生自己探索解决问题为主,让学生进行深度的思考,这样学生学的主动,记得深刻,达到良好的教学目的。
四、总结与反思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际应用,PBL模式应用于计算机专业课教学,可以有效提高教学的质量,实现教学目标,更易于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然而在操作中,也发现一些必须注意问题:
1.PBL教学模式能极大的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项目的设计与代码实现阶段为例,学生不仅要运用到程序设计课的知识而且还要综合运用数据库、软件工程、数据结构等其他课程知识来分析解决问题,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
2.PBL教学模式能做到最大可能性的与实际软件项目开发工作接轨,基本能模拟实际的工作环境,经过学习,学生能获取很多宝贵的开发经验。
3.由于采取了分组教学的方式,可以在小组间适当引入一些竞争机制,给学生增加些压力,提高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锻炼现实中高压高强度的软件开发岗位的适应能力。
4.由于学生的水平较难平均,在教学实施中发现,有部分水平较高学生容易产生个人英雄主义倾向,独自一人承担了大部分的开发工作;而部分水平较差的学生则有畏难情绪,回避一些关键性的、难度较大的开发工作。教师应当注意强调软件开发过程中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5.PBL教学模式对教师的专业能力,课堂管理能力要求较高。在开展PBL教学过程中,教师承担着多种不断变换的角色,要求教师的专业素质非常全面,最好是有实际的项目开发经验。
PBL教学模式与传统教育模式之间有很多矛盾,如传统教学需要定时、定地点按照教学计划进行,考核形式比较固定等。因此需要将PBL教学和传统教学形式融合在一起较为困难,笔者尝试过几种形式,如:将传统的章节划分为模块进行教学,在每个模块的教学安排中,采取先进行PBL中期成果展示、评价后进行另一模块教学的方法推进教学的进一步深入。
总之,经过若干届学生的教学实验,PBL模式的教学效果明显好于传统教学的效果。学生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在问题提出来以后,学生积极筹备小组、系统分析、建模、设计和开发的活动,学习的积极性较高;在学习效果上,这种教学形式使得学生对于计算机专业课的理论和实践知识都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另外,在小组协作学习的过程中,锻炼了小组成员的各种其他社会能力,这些都是在传统的教学形式中无法获得的。
参考文献:
[1]冯建文,“数据库专题训练”课程简介[J].计算机教育,2005,(11):50-51.
[2]刘景福、钟志贤,基于项目的学习(PBL)模式研究,外国教育研究,2002(11).
[3]高文,教学模式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关键词]PBL 中职 计算机教学
中图分类号G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597(2009)0520147-01
一、中职计算机教学的现状
中职计算机教学的教学模式,现在仍然与其他学科一样,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这种教学观念对学生学习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影响尤其严重,应该转变为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学生成为认识的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使学生主动建立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近年来,由于普高招生的影响和职校招生扩大,学生素质参差不齐,学生学习目标定位不高,态度不端正,主动性不够,教学质量明显滑坡。在教学手段上要是不进行改革,势必会影响教学质量。
二、PBL模式的提出与特点
PBL是指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 简称PBL),是基于现实世界的问题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方式,1969年由美国的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在加拿大的麦克马斯特大学首创,目前已成为国际上较流行的一种教学方法。与传统的以学科为基础的教学法有很大不同,PBL将学习与任务或问题挂钩,使学习者投入于问题中。它设计真实性任务,强调把学习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景中,通过学习者的自主探究和合作来解决问题,从而学习隐含在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和自主学习的能力。PBL的特点如下:
1.PBL是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在PBL中学习者是问题的解决者和意义的建构者,教师在PBL中的责任是提供学习材料,引导学生进行学习,监控整个学习过程使计划顺利地进行。
2.PBL是基于真实情景的问题,在PBL中学习是基于问题的,这些问题非常接近现实世界或真实情景。这样就能确保在将来的工作和学习中学习者的能力有效的迁移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3.PBL是以“问题”为核心的高水平的学习,从心理学角度来说,问题可分为结构良好领域的问题和结构不良领域的问题。PBL中的问题属于结构不良领域的问题,不能简单地套用原来的解决方法,要面对新问题,在原有经验
的基础上进行中心分析来解决问题。
三、PBL与计算机教学的整合案例
PBL既是一种课程又是一种学习方式。作为课程它包括精心选择和设计的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要求学习者能够获取关键的知识,具备熟练的问题解决技能,自主学习的策略,以及参与小组活动的技能;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学习者要使用系统的方法去解决问题以及处理在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难题。下面结合“Visual FoxPro”课程中“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基础”一章的授课来谈谈PBL模式的具体应用。本章节中不仅要让学生理解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理念,还要让懂得运用学到的知识去设计实际应用中的数据库应用系统,对初学者来说有较大的难度。
(一)环境的创立。在探索PBL教学的过程中,我们逐渐意识到,问题的选取和设置是教学的关键。凡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一个或多个知识要点或难点,都可以选取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设置,并引导其对问题的试探解决和深入研究。当学生解决了一个代表真实事件的问题时,他们从事的就是一种思维行为。教学要促进学生思维就应当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能够使学生产生问题意识并自主解决问题的教学才是成功的教学。
(二)问题的提出。将学生分组,各小组开动脑筋、发挥想象,并利用各种渠道,寻找有应用价值或开发兴趣的题目建立一个数据库应用系统模型。经过各小组的调研和讨论,给出的题目涉及到社会生产的很多领域,例如:班级管理系统、同学录管理系统、图书馆管理系统、卡拉OK点播系统等,极大的引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在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求各小组定期上交项目进展的各类文档和工作会议记录,以便于各小组的相互交流和学习,这其实就是一个很长的问题解决的过程。在整个项目开发的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主动分析、主动思考、主动探索的主体地位,但是教师的引导和督促作用也非常重要,不能将责任全部推给各小组的项目组长。对项目中遇到的每一个知识点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如此反复如下过程: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演示解决问题的经过。从而深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且在整个过程中以学生自己探索解决问题为主,让学生进行深度的思考,这样学生学的主动,记得深刻,达到良好的教学目的。
四、总结与反思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际应用,PBL模式应用于计算机专业课教学,可以有效提高教学的质量,实现教学目标,更易于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然而在操作中,也发现一些必须注意问题:
1.PBL教学模式能极大的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项目的设计与代码实现阶段为例,学生不仅要运用到程序设计课的知识而且还要综合运用数据库、软件工程、数据结构等其他课程知识来分析解决问题,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
2.PBL教学模式能做到最大可能性的与实际软件项目开发工作接轨,基本能模拟实际的工作环境,经过学习,学生能获取很多宝贵的开发经验。
3.由于采取了分组教学的方式,可以在小组间适当引入一些竞争机制,给学生增加些压力,提高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锻炼现实中高压高强度的软件开发岗位的适应能力。
4.由于学生的水平较难平均,在教学实施中发现,有部分水平较高学生容易产生个人英雄主义倾向,独自一人承担了大部分的开发工作;而部分水平较差的学生则有畏难情绪,回避一些关键性的、难度较大的开发工作。教师应当注意强调软件开发过程中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5.PBL教学模式对教师的专业能力,课堂管理能力要求较高。在开展PBL教学过程中,教师承担着多种不断变换的角色,要求教师的专业素质非常全面,最好是有实际的项目开发经验。
PBL教学模式与传统教育模式之间有很多矛盾,如传统教学需要定时、定地点按照教学计划进行,考核形式比较固定等。因此需要将PBL教学和传统教学形式融合在一起较为困难,笔者尝试过几种形式,如:将传统的章节划分为模块进行教学,在每个模块的教学安排中,采取先进行PBL中期成果展示、评价后进行另一模块教学的方法推进教学的进一步深入。
总之,经过若干届学生的教学实验,PBL模式的教学效果明显好于传统教学的效果。学生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在问题提出来以后,学生积极筹备小组、系统分析、建模、设计和开发的活动,学习的积极性较高;在学习效果上,这种教学形式使得学生对于计算机专业课的理论和实践知识都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另外,在小组协作学习的过程中,锻炼了小组成员的各种其他社会能力,这些都是在传统的教学形式中无法获得的。
参考文献:
[1]冯建文,“数据库专题训练”课程简介[J].计算机教育,2005,(11):50-51.
[2]刘景福、钟志贤,基于项目的学习(PBL)模式研究,外国教育研究,2002(11).
[3]高文,教学模式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