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紫千红总是春

来源 :党的生活·党员电教与远程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yaleng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走进素有“中国花卉之乡”美誉的江苏省沭阳县,绿树遮蔽成荫,繁花怒放似锦,脚下的土地涌动着蓬勃的生机。自2006年7月沭阳县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开展以来,县委组织部按照“走在前列、争创一流”的要求,积极推进镇、村两级活动场所基础设施建设,相继建成的511个远程教育接收站点如同一朵朵瑰丽的奇葩,为这片生机盎然的沃土奉上了阵阵沁人心脾的芬芳。
  
  为党员开 “学习窗”
  
   “让干部经常受教育”是远程教育工作的重要宗旨之一。自从首批远程教育站点投入使用以来,沭阳县各级党委就不断探索利用这一手段开展党员干部教育的有效途径。县远程办根据基层实际,推行“党员学习日”和“群众开放日”“双日”制度,保证了党员集中学习的时间,同时也方便了基层群众及时了解党的方针政策。
  2007年 11月28日,沭城镇孙巷居委会党员群众100多人聚集到社区远教站点,通过远程教育网络直播频道,收看由江苏省委党校常务副校长黄文虎所作的《十七大报告辅导讲座》视频直播。一个多小时的时间里,人们认真学习记录,现场秩序井然。居委会主任姜立勇介绍说:“‘双日’制度实行以后,社区党员群众的学习积极性很高。大家普遍反映这网络上播的东西有内容,耐看。”
  为确保党员干部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取得实效,沭阳县着力抓好教学资源建设工作。县远程办与当地电视台合作,就地取材,拍摄了多部反映县内优秀共产党员事迹和基层党组织创新做法的专题片。这些专题片除在电视台党建栏目播出外,县远程办还将视频课件上传到“花乡沭阳干教网”上。身边事身边人,有号召力,有代表性,该组课件很快成为农村党员点播学习的热门。
  沭阳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裴承前说:“远程教育为广大基层党员干部开启了一扇了解外界的窗口。通过网络下载课件,大家能够看到全国各地的党员模范和优秀基层党组织的先进事迹,不仅有助于从自身找差距强素质,而且可以学到很多好的工作方法和典型经验。相比过去党员学习读书读报的老一套,这样生动直观的教育模式显然更吸引人,也更见成效。”
  
  帮群众算“明白账”
  
  如今,农村基层群众的民主意识日渐觉醒,他们渴望行使手中的民主权利,参与决策讨论,发挥监督作用。远程教育便利的信息发布平台和发散的网络覆盖范围,为其服务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工作提供了条件。
  2008年3月25日上午,沭阳县新河镇堰头村村民早早来到村委会里,参与当天的“村务公开日”。8点整,该村远程教育管理员邱肖洁打开电脑和投影仪,将村党支部本月财务、村务公开明细一项项列举出来。村民们挤在荧幕前边看边议论:“村长前天到镇上办事车费饭费共16元。”“哎,老李家媳妇的二胎准生证也批下来了。”从2007年9月份起,堰头村每个月都固定开设这样的“村务公开日”,通过远教站点的电子放映设备,村委会工作的大事小情在这里全有体现。说到这个村务公开的办法,村党支部书记昌兆兵一脸的笑意:“这远程教育可去了我的一块心病。过去我们村搞村务公开,就靠往村委会外面的那块小黑板上写,风吹雨淋的字迹很容易模糊。可老百姓不管啊,看不清字数,就以为是村干部隐瞒了啥,搞得干群关系很紧张。远程教育站点建起来后,我们开始在电脑上进行村务公开,这样不光条理清晰,资料保管起来也方便。村民随时可以到这儿查集体的账,对我们村干部也更信任了。”
  依托遍布城乡的远程教育网络,沭阳县在全县范围积极推进党务、政务、财务公开,及时将政策文件、时事要闻、民心工程等信息发布上网。县远程办还设立了专用电子信箱,开通网上论坛和手机短信平台,通过网络互动交流做好建议征求和民情反馈工作,有力地促进了党群、干群关系的和谐。
  
  助社区奏“和谐曲”
  
  每一个基层社区都是构筑和谐社会的重要分子。沭阳县以实施“文化共享”工程为载体,不断丰富各社区远教站点的文化课件资源储备,组织基层党员群众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努力打造和谐文明的社区环境。
  走进沭城镇怀文社区的远程教育站点,在可容纳近百人的活动室里,十几位老年人正围坐在荧幕前收看地方曲艺“淮海戏”节目。老人们轻轻地用手打着节拍,陶醉在戏曲婉转优美的韵律中。退休教师卢琳老人说:“现在新建的居民小区越来越多,可是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却越来越少。社区远教站点活动室对外开放后,我们能经常到这里看看节目,学习一些科普和养生知识,大家有了交流活动的场所,感觉越活越年轻了。”
  沭阳县是人口大县,共有外出务工和经商人员40万。为配合县委组织部倡导的“关爱工程”行动,沭阳县远程办在472个村级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站点安装了摄像头,利用周末和晚上的时间免费为留守人员提供QQ在线视频聊天服务。
  马厂中心小学学生刘小刚自从2007年春节父母外出务工后,学习成绩开始下降,情绪也变得低落。县里实施“关爱工程”后,班主任王老师把刘小刚带到社区远程教育活动室,在站点管理员的指导下,通过QQ和远在浙江的爸妈视频聊天。网上交流过几次后,刘小刚变得开朗了,成绩也开始转好。沭阳县委组织部部务委员、远程办主任寇建东介绍说:“沭阳县有4万名留守儿童,他们的教育问题最让父母牵挂。亲情QQ开设后,畅通了外出务工人员与家人的联系渠道,既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爱,同时也减轻了外出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有助于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给农村铺“致富路”
  
  要真正发挥远程教育服务农村建设的效能,就必须把学用工作落到实处。沭阳县结合地区经济特色,把“实现科技富农、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作为远程教育学用工作的落脚点。
  耿圩镇周庙村紧临沂河、淮沭河。过去由于信息闭塞、思想僵化,得天独厚的水资源优势未能得到合理开发利用,这个村成了有名的贫困村。远程教育站点建立后,网络使周庙村人开阔了眼界,也转变了思维。村党支部通过搜集和分析市场行情,确定了一条脱贫致富的路子——“靠水吃水”,利用河滩优势大力发展生态养殖业。为此,县、乡远程教育工作队还会同养殖业专家下到该村,向村民传授实用养殖技术,评估产业发展前景。如今,该村依托“协会+支部+远教”模式建起了30多家不同规模的水产、畜禽养殖基地,人均增收2000多元。村民们拍手称赞是远程教育让他们学会变水为“宝”,摘掉了穷帽子。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为解决转移过程中的劳动力培训问题,沭阳县远程办开展“上网学技术,在家创大业”主题活动,有计划地开发劳动力资源培训课件,加大远程教学培训力度,使广大农民足不出户就能学到需要的技术。马厂镇大竹园村村民黄晓波说:“以前外出打工,一没技术二没目标,两眼一抹黑。现在通过远程教育网络学习实用技术,查询用工信息,省事儿多了。”2008年第一季度,沭陽县新增园区劳动力两万余人,有力地促进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加快了全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沭阳县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正似这催发生机、复苏万物的春风,点染出一派明丽美好的花田胜景。
  (作者为江苏省沭阳县委组织部干部)
其他文献
电视新闻报道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客观性和真实性是新闻报道的共性。那么在共性的背后,视客观公正为生命的电视新闻报道允不允许有个性?其个性是否会损害新闻的客观真实性?新闻报道的个性又如何把握呢?  一、电视新闻报道应有个性  谈到电视新闻报道是否应该有个性的问题,人们的第一反应是个性会不会影响新闻的客观真实性。而新闻的客观真实性是当前强调的一个热点问题,也是新闻工作的底线。那么在坚守真实这一底线的同
期刊
拍摄制作教育农村党员干部和群众的电视专题片,是党员电教与远程教育工作的一项基础性工作。通常在我们所拍摄的电视专题片中,有很大比重的题材是直接表现农村党员干部、基层党组织的先进事迹和典型经验的,反映的是一个人或一群人的故事,比较容易被基层党组织、党员干部群众所接受,起到用身边人和身边事教育周围人的作用。但是,如何坚持把镜头对着农牧民,如何更好地挖掘地方特色、民族特色、人物性格,拍摄制作出既受欢迎又富
期刊
清代文人袁枚在《随园诗话》中说过“文似看山不喜平”,意思就是说写文章要像看山峰那样,力求起伏跌宕,最忌平坦无奇。写文章如是,拍片子也是如此。一部专题片必需波澜起伏、跌宕多姿,才能牢牢牵住观众“猎奇”的心。因此,电视专题片必需富于悬念,方能达到“才下峻岭又高峰,曲径通幽花满路”的效果。  标新立异吸眼球  如今网上有个新名词叫“标题党”,说的就是那些用耸动的标题忽悠人的人,他们的追求就是“标题吓人”
期刊
党员教育电视片创作的含义和主要任务  党员教育电视片创作是以党的中心工作和组织工作大局为中心、为党员干部群众提供精神食粮的电视作品创作。简单地说,党员教育电视片创作就是运用声画艺术给党员干部群众说事讲理、讲故事、传授技术。其主要任务是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紧紧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和组织工作大局,跟着中心走,贴着中心做,策划创作纪录(专题)片、实用技术、讲座、电视文艺等各类电视节目,及时宣传党的理论、路线、
期刊
“洗脚节”是什么节?听到这个节日,也许很多人都会感到莫名其妙。2013年6月5日,河南省郏县冢头镇龙湖社区举办了第二届“洗脚节”,村里70岁以上的老人都被人们请到村广场上,由他们的后辈为他们集体洗脚,无子女的孤寡老人则由村干部代劳。这就是龙湖社区自创的“洗脚节”,仪式的深意在于弘扬孝道、寄托孝思。近年来,郏县远程办注重拓展远程教育的教育范围,发扬本地的传统美德,很多基层站点都兴起了学远教、树新风活
期刊
印象中的蒙古族汉子似乎已定格成一幅气势如虹的画卷,画面是赤裸臂膀肌肉相搏的角力,是马背挽弓百步穿杨的神射。所以初见罗巴格那,我们很难相信这个面容清癯、举手投足透着谦和的男人也出自蒙古族。然而当你循着他人生的步履,直至触碰到心灵的航标,却分明能从那清澈的眸子里读出一种信念和坚持。这信念源于他对驼乡党员电化教育工作的责任,这坚持支撑他穿越风雨成为一面鲜活的旗帜。    “我的根在这里”    跟很多电
期刊
俗话说:“要致富,先修路。”而在辽宁省新民市这句话被赋予了新的内容,按一位村民的说法是,在新民“要致富,就要先搭‘桥’”。这“桥”便是远程教育。  2006年3月,新民市的站点建设工作基本完成。但本着抓典型、以点带面的指导思想,市委远程办根据地域条件、经济基础和产业发展实际等因素,又选出后大河泡、方巾牛、西郊、兴隆堡、中腰堡和小朱屯等六个站点,加大投入力度,把它们打造成扩展型站点。这六座更宽的“桥
期刊
北京市委制定下发的《北京市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实施意见》明确了开展这项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指导原则,各级党组织要认真贯彻落实,扎扎实实地推动这项工作。  要坚持郊区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市第十次党代会要求,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主题,以提高
期刊
从事党员电教的同志都知道18年前拍摄的《中流砥柱》这部系列片,然而却不一定知道这部片子与京城翠明庄有着不解之缘。  翠明庄是中组部招待所,坐落在北京南河沿大街与东华门大街的交叉路口。18年前,我有幸在那里度过了一段难忘的日子。  1989年初,中组部决定拍摄党员电教政论片《中流砥柱》,要在翠明庄组建创作组,把黑龙江的闻峻、吉林的王振夫、河北的生秀红、山东的裴建华、福建的施文和我召集到了北京“安营扎
期刊
伴随改革开放的大潮,党员电教走过了24个春秋。  大量实践证明,它是新时期执政党建设的一项创新。回想创办之初,几多艰辛,几多甘苦,令人心潮澎湃,难以忘懷。    江泽民题片名,邓小平要片子    1989年底,针对当时党内外思想状况,中组部组织局决定与中央电视台合制一套十集系列电教片——《中流砥柱》,具体由组织局电教中心参与落实。当时,想请江泽民总书记题写片名,以扩大影响。请示报告送出后,大家一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