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多媒体,激活语文课堂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gaihx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多媒体辅助教学正在逐步融入我们的课堂教学,它能将图形、文字、声音、视频有机地融为一体,直观形象、生动有趣,给学生提供虚拟的真实世界,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之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它激活了课堂,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无论是语文课还是数学课,音乐课还是科学课,都能发挥巨大的作用。现就多媒体课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巧用谈几点体会。
  一、巧用多媒体,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一个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思维活动是建立在浓厚的兴趣和丰富的情感基础上的。我们的多媒体课件大多由影视图像或图片剪辑而成,它可使学生置身于一种五彩斑斓、声像同步、动静结合的教学环境中,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并使其受到感染和教育。
  例如:在教学《圆明园的毁灭》这课时,我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激起了学生的共鸣。上课开始,呈现在学生面前的是一副烈火燃烧下的“圆明园的毁灭”的课题图,只见有着辉煌建筑的背景图上,“圆明园的毁灭”这七个大字的每一笔每一划都腾起熊熊烈火,似乎要把一切都烧成灰烬,大火燃烧在圆明园,更燃烧在学生的心田。目睹此景,学生禁不住发问:圆明园是一处怎样的景观?为什么会被烈火燃烧?是谁点燃了这可恶的烈火?带着这一连串的问题,学习兴趣陡然高涨,教学过程有“要我学”为“我要学”,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巧用多媒体,疏通“卡壳点”
  小学生由于受认识能力的限制,在学习中常常会在某一点上“卡壳”,甚至会形成错误的概念。我在教学时便充分运用多媒体课件,把抽象的内容具体化、静止的关系动态化,直观地演示事物的变化和知识的形成过程,帮助学生克服认知障碍,从而达到其他教学手段难以达到的效果。
  在教学《詹天佑》一课时,对于“人字形线路”、“两端凿进法”、“中部凿井法”三种不同工作方法的理解,若仅凭教师的讲解、学生的想象,就只会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为突破这个难点,我精心制作了课件,通过课件的演示,学生一下子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这不仅突破了教材的难点,疏通了学生的“卡壳点”。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到詹天佑针对不同情况采用不同方法的灵活的创新思维,以及他在实践中大胆创新的精神。
  三、巧用多媒体,体验美感
  在审美阅读中,作为审美对象的课文要引起学生的审美感受,就必须最大限度地消除认知障碍。因此,教学时巧用多媒体可以化静为动、变无声为有声,使学生目观其形、而闻其声,形成相应的审美心理。
  例如《观潮》一课,若仅凭语言文字和课文插图,学生很难领会到观潮的气势。教学时,我利用多媒体对课文相关内容进行捕捉、剪辑制成课件,加上配乐朗诵。这壮观的景象、优美的乐曲、声情并茂的朗诵深深地吸引了学生,他们尽情地欣赏雄伟壮丽的潮水画面,产生了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接受了自然美的沐浴。产生了强烈的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这里多媒体的动画功能发挥了独特的优势,取得了学文、悟理、审美的和谐统一。
  四、巧用多媒体,提高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养成和发展。而语文素养的提高,离不开“写”。教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提供多渠道的训练途径,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抓住“写”点,让学生进入自由运用的广阔天地,体验成功的喜悦,为学生语文能力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别董大》古诗教学中,我在总结全诗后出示了一道小练笔:把《别董大》这首诗编成一个小故事。可是学生写来写去,都是把这首诗的意思铺展开来,没有一点“故事”味,小练笔的有效形式触礁了。这时我出示了“北风呼呼、黄沙漫天、大雪纷飞的旷野上,诗人和董大依依惜别”的动画,学生从这凄凉悲怆的画面中,对诗人和友人分别之时的场景所感染,有的同学泪眼花花,只听见“沙沙”的书写声,不到十分钟的时间,一篇篇感人的小练笔诞生了。这样既提高了语文教学的效率,又培养了学生的习作能力,让课堂教学扎实有效。
  五、巧用多媒体,指导朗读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吟诵的时候,对于讨究所得的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的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学习语文学科,必须达到这种境界,才会终身受用不尽”。可见,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其实,能读好一篇文章的学生,对文章也定能理解。朗读就是书面语言的有声化,具有激发感情、引起共鸣的作用。我经常运用教育资源中的课件进行范读,并且让学生也经常模仿,模仿这篇课文语气的抑扬顿挫、语速的缓急和句读停顿等。常常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朗读训练,比如:全班齐读、男女生赛读、小组内互读、优秀者领读等,让课文中的语言形象和情感迅速渗透到学生的心田中去,这样就能大大提高学生的语感素质。巧用多媒体提供的声音功能,对学生的朗读指导起着重要的作用。
  总之,多媒体对未来教育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萌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只要巧妙运用多媒体,就能激活语文课堂,从而使课堂教学有声有色。
其他文献
就在2011年开学前一天,上海浦东一名女中学生将手机和书包等物品留在张杨路桃林公寓2号楼的楼顶,随后自杀身亡。  “死了就不用写作业了。”这是9月20日江西九江市庐山区赛阳镇中心小学3名学生相约跳楼自杀的幸存者说出的心声。  ……  近几年来青少年轻生的事件屡见报端,面对一个个年青鲜活的生命,我们不禁要问:是什么,让他们如此毅然地选择走上了这条不归路?  江西师范大学郑晓江教授日前在杭州进行了一次
期刊
摘 要:互动式教学是在教学活动中使教、学双方都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以创造和谐互动的氛围,使教师在“教”中探寻教之真谛,让学生在“学”中挖潜增智,从而达到相互促动、共同完成教学任务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互动模式 环节 原则 实现方法  所谓“互动”,就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学中在教师的启发下引导学生去发现,在学生发现的要求下促使教师去启发,师生密切配合,在和谐、愉快的情境中实现教与学的
期刊
穿插教学运用得巧妙灵活,那是教学艺术的真正展现。在政治课的教学中,如果能够围绕教材中心内容,适当拓宽知识,进行穿插教学,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既能使课堂中充满生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加深学生对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一、恰到好处的渗透,适当运用的扩展  穿插的内容不是随便就插,一定要与本节教材内容密切相关,围绕教学目的要求选择恰当的课外材料来进行渗透,在内容上可以多方位,
期刊
摘 要:二十一世纪是经济和科技面临的重要挑战时期,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里,我们的教师不仅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还是胸怀博大的思想者、科学和理想的宣传者、知识与力量的播种者、智慧和才能的表演者,教师应集多种职业于一身,全面提高教师素质,全方位地培养学生。“加强教师素质,提高教学质量”,这是一句经常挂在教育部门、教师队伍中的话。温家宝说,没有高素质的教师,教学质量和教育水平很难提高。但是如何加强教师素质
期刊
摘 要:体育教学为培养学生良好品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正确地认识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作用,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在体育教学中进行教学方式的有效整合,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关键词:信息技术 体育教学 整合  多媒体网络教学应用于体育课堂,以其鲜明的图像、生动的画面、灵活多变的动画及音乐效果,把学生带入一个神奇的世界,充分调动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运用多媒体网络教学,学生会劲
期刊
初中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实践课,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技能和初步运用语言的能力。由于学生年龄较小,学习英语又缺少相应的语言环境,因此受多方面因素的限制,初中学生学习英语的效果并不佳。老师若能利用学生好奇心、求知欲强,记忆力好,又富于联想,能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的优势,为学生创设英语学习交际的良好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充分发挥想象力,来灵活运用知识表达自己的思想,就可以更好地发展学生的个性,激发
期刊
长期以来,思想品德课一直都被认为是枯燥无味的学科之一。因此难教与难学困扰着教师与学生,尤其是学生,他们的学习是被动的,如何转被动为主动,这时就显得相当重要了。克雷洛夫说:“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行动则是架在山川上的桥梁。”如何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让思品课堂成为学生的享受、期待与向往以及师生的快乐天堂呢?笔者认为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教师要有敬业精神,努力提高自己的
期刊
细细数来,我成为小学音乐教师已有八个年头。八年间,从稚嫩到成熟,我成长成一名学生喜爱的音乐老师。下面我将从小学合唱队、管乐队的训练方面谈一点个人的教学经验。  一,合唱队的训练  从学生方面来讲,合唱队的团员一般选用小学二到五年级的学生。他们对唱歌的认知来源于平时的音乐课,所以他们并不注重歌唱的技巧和方法,他们只需要开心的唱歌就可以了,所以大部分孩子意识不到合唱是需要大家配合协作的。作为音乐老师,
期刊
教师要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就必须对课堂教学进行大胆改革,积极创新,使课堂教学充满活力和情趣,给学生以广阔的思考空间,让学生主动探究、积极讨论,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使他们在充满悬念和矛盾冲突的教学活动中,领略到数学的魅力。  下面,我就来粗略地谈一下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一、在定义、定理、公式的教学中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教材中的定义、定理、公式都是经过长期的探索发现而得到的,我在教学
期刊
“课内比教学”活动,似春风,吹醒了荆楚大地,吹遍了校园每个角落,也吹进了教师的心田。我深深感触到,这不仅仅是一次活动的开展,更是一场智慧与能力的较量。老师们精彩纷呈的课堂表现,给我们送上了一份丰盛的精神大餐,让我们每个人回味无穷。这期间的教学比武活动让我在备课、议课、上课、听课、评课各个环节中受益匪浅,每个环节都见证了教师们点滴成长的足迹,不仅提高了广大教师的教学能力,更成为了我们教师成长的舞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