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位好教师,其优秀之处,往往在于他的精彩点拨、积极引导,从而点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火花,使课堂充满情趣、机智、创造,焕发生命的活力。
讲授白居易的长篇叙事诗《琵琶行》,当讲到作者的感情时,笔者将主人公当时的处境和经历概括、设计成一个很大的“悲”字,板书在黑板上,然后问学生:“同学们,你认为这个字能不能概括本文的感情基调?”
面对这个别出心裁的板书,学生的興致被调动起来了,有的点头,有的摇头,有的和同桌悄悄地商量起来,有的翻开书从文本中找依据……每一位学生都以不同的方式参与到这一问题的探讨中。
生1:老师,我认为本文的感情基调不是“悲”,因为诗歌的最后一句是“座中泣下谁最多,江洲司马青衫湿”。这时候,白居易是泪流满面,他哭出来了,心情就释怀了,所以他的感情是由悲变喜的。
生2:我不同意,哭出来了也不能说明他就由悲变喜了啊!我认为作者痛哭流涕的正是因为他痛苦得难以自拔!
他的回答引起了同学们的轩然大波,这个时候,笔者适时地加以引导。
师:同学们,请你比较一下《赤壁赋》,苏轼当时也是因为被贬官而泛舟游赤壁,他游完赤壁之后和白居易听完琵琶曲之后的心情是一样的吗?
学生们又迫不及待地翻书,积极地思考讨论。
生3:老师,苏轼游完赤壁之后心情是真正的释怀了,因为《赤壁赋》最后一段有交代“客喜而笑,洗盏更酌……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但《琵琶行》好像并没有交代啊!
笔者看时机成熟,又继续稍加点拨。
师:很好,同学们,你们都很有思想。这样吧,我们分成正反两方,进行一场辩论,请你亮出你方的观点并陈述你的理由。
笔者此时,把学生分成了正反两方,通过辩论的方式进行文本的探究,既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又顺便锻炼了一下口才。学生们都跃跃欲试,大有将对方辩倒之势。
最精彩的是正方的一位同学的发言。
生4:对方同学,我捍卫你说话的权力,但我不同意你的观点。我方认为,本文的感情基调毫无疑问就是“悲”。理由有二:第一,作者被贬,他的心情是悲伤的,他的处境是悲凉的,他对琵琶女是悲悯的,“悲”贯穿于全诗的始终。“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时”。诗歌最后一句“江洲司马青衫湿”,作者泪流满面,正是这种悲之情达到最高潮的体现。第二,反方观点认为,哭出来了,就释怀了,请问,依据何在?课文中并没有交代啊,请你不要把你的想法强加给文本。哭完之后,白居易也许会像苏轼一样“喜而笑”,也许会像李白一样游遍祖国的大好河山,甚至会像陶渊明一样“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可是,这只是“也许”,诗歌中并没有交代啊!所以,对方辩友,请你们忠实于文本。
他的发言,引起同学们长时间热烈地掌声。
师:我倒有个建议,同学们不妨写一篇《〈琵琶行〉后续》,充分发挥你的想象,续一段白居易‘青衫湿’之后的生活。
到此为止,学生们真正理解了这首诗歌的情感,这节课教学目标也完成了。而笔者,并没有按部就班地从头讲到尾,只不过是适时点拨而已。没想到,点拨出的是学生令人意外的思想火花,点拨出的是整个课堂的波澜起伏,而且,学生还有练笔的收获。
课后,笔者梳理了一下课堂教学思路,做了如下反思。
反思之一:尊重学生,是点石成金的基石
课堂不是一个简单进行知识传授的场所,而是学生生命成长最重要的阵地,我们应该关注活生生的、有思想、有感情的人的真实生活与真切的成长,尊重他们的想法、看法。学生真的不是无知无能的被动体,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他们是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与兴致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的,学生在提出自己的观点或倾听不同的意见时,他们的智力在接受挑战,他们的思维在接受挑战。这个时候,只要老师懂得以爱心与智慧去引领点拨,给学生以足够的时间和空间,那么他们奉献给你的将是无尽的潜力和生命的亮丽,我们的教学才会成为一种艺术,才会充满生命的气息,才会呈现出不曾预期的精彩。假如笔者按部就班地讲下去,这节课似乎也能完成教学目标,但这堂课一定是“波澜不惊”的。而笔者设置这样一个疑问,又以学生感兴趣的形式呈现,课堂虽然变曲折了,但学生们的思维被激活了,整个课堂仿佛注入了一股神奇的活水,充满活力。学生们是如此机智、敏慧,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在课堂上得到了有效的提高,他们的独立思考、敢于表达自己见解的精神得到了培养。
反思之二:激活文本,是点石成金的阵地
古希腊神话中力大无穷的安泰离开了大地就软弱无力,不堪一击。阅读也是这样,离开了大地,即学生的生活,阅读就变成了空中楼阁。只有将文本内容与学生生活进行联系,学生对生活、对生命才有自己的体验,才能获得与文本、与生活深层的对话,语文的三原色才会幻化出五彩缤纷的图画,我们的课堂才会活力四射。以上案例的成功就在于笔者没有急于给学生确定的答案,而是利用这个契机,引导学生通过自学课文、讨论、辩论等形式自觉主动地探究学习,从不同角度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一步一步的点拨、引领学生走进文本并忠实于文本。试想如果当时笔者急于让学生讨论,结果学生会完全抛开文本语境和意义天马行空,各说各的,将使文本自身的生命、情态、气韵消失殆尽。这样的生成,只会成为教学沉重的“包袱”。
反思之三:巧妙引领,是点石成金的关键
课堂是个富于变化的时空载体,主体、客体的关系处于不断转换之中,如果教师为了“圆满”完成“预设”教程而一味抢时间、赶教程、生硬施教而少有“花絮”,则学生必然只能跟着教师亦步亦趋,谈何主体地位和愉快发展,谈何思想的火花呢。 面对生成,教师要成为课堂智慧的引领者,帮助学生进行课堂智慧的抉择。以上案例中,笔者把板书设计成了了一个大大的“悲”字,调动学生的兴趣,再引导学生和《赤壁赋》进行比较阅读,再分正反方进行辩论,这几步巧妙引导,架设起师生、生生、生本互动的平台,形成人人参与、自由对话、真诚沟通的学习氛围,开创学生思维任意驰骋、不断创新的境界。学生通过研究文本、讨论、争辩,互相促进,共享彼此的思考、交流彼此的见解、感受彼此的情感,达到心灵的感应、思维的共振、理解的共鸣,对文本产生深刻的不同感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体。所以,巧妙的引导,成为点石成金的关键点。
作者单位:山东省青岛市城阳第三高级中学(266112)
讲授白居易的长篇叙事诗《琵琶行》,当讲到作者的感情时,笔者将主人公当时的处境和经历概括、设计成一个很大的“悲”字,板书在黑板上,然后问学生:“同学们,你认为这个字能不能概括本文的感情基调?”
面对这个别出心裁的板书,学生的興致被调动起来了,有的点头,有的摇头,有的和同桌悄悄地商量起来,有的翻开书从文本中找依据……每一位学生都以不同的方式参与到这一问题的探讨中。
生1:老师,我认为本文的感情基调不是“悲”,因为诗歌的最后一句是“座中泣下谁最多,江洲司马青衫湿”。这时候,白居易是泪流满面,他哭出来了,心情就释怀了,所以他的感情是由悲变喜的。
生2:我不同意,哭出来了也不能说明他就由悲变喜了啊!我认为作者痛哭流涕的正是因为他痛苦得难以自拔!
他的回答引起了同学们的轩然大波,这个时候,笔者适时地加以引导。
师:同学们,请你比较一下《赤壁赋》,苏轼当时也是因为被贬官而泛舟游赤壁,他游完赤壁之后和白居易听完琵琶曲之后的心情是一样的吗?
学生们又迫不及待地翻书,积极地思考讨论。
生3:老师,苏轼游完赤壁之后心情是真正的释怀了,因为《赤壁赋》最后一段有交代“客喜而笑,洗盏更酌……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但《琵琶行》好像并没有交代啊!
笔者看时机成熟,又继续稍加点拨。
师:很好,同学们,你们都很有思想。这样吧,我们分成正反两方,进行一场辩论,请你亮出你方的观点并陈述你的理由。
笔者此时,把学生分成了正反两方,通过辩论的方式进行文本的探究,既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又顺便锻炼了一下口才。学生们都跃跃欲试,大有将对方辩倒之势。
最精彩的是正方的一位同学的发言。
生4:对方同学,我捍卫你说话的权力,但我不同意你的观点。我方认为,本文的感情基调毫无疑问就是“悲”。理由有二:第一,作者被贬,他的心情是悲伤的,他的处境是悲凉的,他对琵琶女是悲悯的,“悲”贯穿于全诗的始终。“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时”。诗歌最后一句“江洲司马青衫湿”,作者泪流满面,正是这种悲之情达到最高潮的体现。第二,反方观点认为,哭出来了,就释怀了,请问,依据何在?课文中并没有交代啊,请你不要把你的想法强加给文本。哭完之后,白居易也许会像苏轼一样“喜而笑”,也许会像李白一样游遍祖国的大好河山,甚至会像陶渊明一样“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可是,这只是“也许”,诗歌中并没有交代啊!所以,对方辩友,请你们忠实于文本。
他的发言,引起同学们长时间热烈地掌声。
师:我倒有个建议,同学们不妨写一篇《〈琵琶行〉后续》,充分发挥你的想象,续一段白居易‘青衫湿’之后的生活。
到此为止,学生们真正理解了这首诗歌的情感,这节课教学目标也完成了。而笔者,并没有按部就班地从头讲到尾,只不过是适时点拨而已。没想到,点拨出的是学生令人意外的思想火花,点拨出的是整个课堂的波澜起伏,而且,学生还有练笔的收获。
课后,笔者梳理了一下课堂教学思路,做了如下反思。
反思之一:尊重学生,是点石成金的基石
课堂不是一个简单进行知识传授的场所,而是学生生命成长最重要的阵地,我们应该关注活生生的、有思想、有感情的人的真实生活与真切的成长,尊重他们的想法、看法。学生真的不是无知无能的被动体,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他们是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与兴致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的,学生在提出自己的观点或倾听不同的意见时,他们的智力在接受挑战,他们的思维在接受挑战。这个时候,只要老师懂得以爱心与智慧去引领点拨,给学生以足够的时间和空间,那么他们奉献给你的将是无尽的潜力和生命的亮丽,我们的教学才会成为一种艺术,才会充满生命的气息,才会呈现出不曾预期的精彩。假如笔者按部就班地讲下去,这节课似乎也能完成教学目标,但这堂课一定是“波澜不惊”的。而笔者设置这样一个疑问,又以学生感兴趣的形式呈现,课堂虽然变曲折了,但学生们的思维被激活了,整个课堂仿佛注入了一股神奇的活水,充满活力。学生们是如此机智、敏慧,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在课堂上得到了有效的提高,他们的独立思考、敢于表达自己见解的精神得到了培养。
反思之二:激活文本,是点石成金的阵地
古希腊神话中力大无穷的安泰离开了大地就软弱无力,不堪一击。阅读也是这样,离开了大地,即学生的生活,阅读就变成了空中楼阁。只有将文本内容与学生生活进行联系,学生对生活、对生命才有自己的体验,才能获得与文本、与生活深层的对话,语文的三原色才会幻化出五彩缤纷的图画,我们的课堂才会活力四射。以上案例的成功就在于笔者没有急于给学生确定的答案,而是利用这个契机,引导学生通过自学课文、讨论、辩论等形式自觉主动地探究学习,从不同角度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一步一步的点拨、引领学生走进文本并忠实于文本。试想如果当时笔者急于让学生讨论,结果学生会完全抛开文本语境和意义天马行空,各说各的,将使文本自身的生命、情态、气韵消失殆尽。这样的生成,只会成为教学沉重的“包袱”。
反思之三:巧妙引领,是点石成金的关键
课堂是个富于变化的时空载体,主体、客体的关系处于不断转换之中,如果教师为了“圆满”完成“预设”教程而一味抢时间、赶教程、生硬施教而少有“花絮”,则学生必然只能跟着教师亦步亦趋,谈何主体地位和愉快发展,谈何思想的火花呢。 面对生成,教师要成为课堂智慧的引领者,帮助学生进行课堂智慧的抉择。以上案例中,笔者把板书设计成了了一个大大的“悲”字,调动学生的兴趣,再引导学生和《赤壁赋》进行比较阅读,再分正反方进行辩论,这几步巧妙引导,架设起师生、生生、生本互动的平台,形成人人参与、自由对话、真诚沟通的学习氛围,开创学生思维任意驰骋、不断创新的境界。学生通过研究文本、讨论、争辩,互相促进,共享彼此的思考、交流彼此的见解、感受彼此的情感,达到心灵的感应、思维的共振、理解的共鸣,对文本产生深刻的不同感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体。所以,巧妙的引导,成为点石成金的关键点。
作者单位:山东省青岛市城阳第三高级中学(266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