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石成金 打造高效课堂

来源 :语文天地·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nett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位好教师,其优秀之处,往往在于他的精彩点拨、积极引导,从而点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火花,使课堂充满情趣、机智、创造,焕发生命的活力。
  讲授白居易的长篇叙事诗《琵琶行》,当讲到作者的感情时,笔者将主人公当时的处境和经历概括、设计成一个很大的“悲”字,板书在黑板上,然后问学生:“同学们,你认为这个字能不能概括本文的感情基调?”
  面对这个别出心裁的板书,学生的興致被调动起来了,有的点头,有的摇头,有的和同桌悄悄地商量起来,有的翻开书从文本中找依据……每一位学生都以不同的方式参与到这一问题的探讨中。
  生1:老师,我认为本文的感情基调不是“悲”,因为诗歌的最后一句是“座中泣下谁最多,江洲司马青衫湿”。这时候,白居易是泪流满面,他哭出来了,心情就释怀了,所以他的感情是由悲变喜的。
  生2:我不同意,哭出来了也不能说明他就由悲变喜了啊!我认为作者痛哭流涕的正是因为他痛苦得难以自拔!
  他的回答引起了同学们的轩然大波,这个时候,笔者适时地加以引导。
  师:同学们,请你比较一下《赤壁赋》,苏轼当时也是因为被贬官而泛舟游赤壁,他游完赤壁之后和白居易听完琵琶曲之后的心情是一样的吗?
  学生们又迫不及待地翻书,积极地思考讨论。
  生3:老师,苏轼游完赤壁之后心情是真正的释怀了,因为《赤壁赋》最后一段有交代“客喜而笑,洗盏更酌……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但《琵琶行》好像并没有交代啊!
  笔者看时机成熟,又继续稍加点拨。
  师:很好,同学们,你们都很有思想。这样吧,我们分成正反两方,进行一场辩论,请你亮出你方的观点并陈述你的理由。
  笔者此时,把学生分成了正反两方,通过辩论的方式进行文本的探究,既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又顺便锻炼了一下口才。学生们都跃跃欲试,大有将对方辩倒之势。
  最精彩的是正方的一位同学的发言。
  生4:对方同学,我捍卫你说话的权力,但我不同意你的观点。我方认为,本文的感情基调毫无疑问就是“悲”。理由有二:第一,作者被贬,他的心情是悲伤的,他的处境是悲凉的,他对琵琶女是悲悯的,“悲”贯穿于全诗的始终。“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时”。诗歌最后一句“江洲司马青衫湿”,作者泪流满面,正是这种悲之情达到最高潮的体现。第二,反方观点认为,哭出来了,就释怀了,请问,依据何在?课文中并没有交代啊,请你不要把你的想法强加给文本。哭完之后,白居易也许会像苏轼一样“喜而笑”,也许会像李白一样游遍祖国的大好河山,甚至会像陶渊明一样“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可是,这只是“也许”,诗歌中并没有交代啊!所以,对方辩友,请你们忠实于文本。
  他的发言,引起同学们长时间热烈地掌声。
  师:我倒有个建议,同学们不妨写一篇《〈琵琶行〉后续》,充分发挥你的想象,续一段白居易‘青衫湿’之后的生活。
  到此为止,学生们真正理解了这首诗歌的情感,这节课教学目标也完成了。而笔者,并没有按部就班地从头讲到尾,只不过是适时点拨而已。没想到,点拨出的是学生令人意外的思想火花,点拨出的是整个课堂的波澜起伏,而且,学生还有练笔的收获。
  课后,笔者梳理了一下课堂教学思路,做了如下反思。
  反思之一:尊重学生,是点石成金的基石
  课堂不是一个简单进行知识传授的场所,而是学生生命成长最重要的阵地,我们应该关注活生生的、有思想、有感情的人的真实生活与真切的成长,尊重他们的想法、看法。学生真的不是无知无能的被动体,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他们是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与兴致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的,学生在提出自己的观点或倾听不同的意见时,他们的智力在接受挑战,他们的思维在接受挑战。这个时候,只要老师懂得以爱心与智慧去引领点拨,给学生以足够的时间和空间,那么他们奉献给你的将是无尽的潜力和生命的亮丽,我们的教学才会成为一种艺术,才会充满生命的气息,才会呈现出不曾预期的精彩。假如笔者按部就班地讲下去,这节课似乎也能完成教学目标,但这堂课一定是“波澜不惊”的。而笔者设置这样一个疑问,又以学生感兴趣的形式呈现,课堂虽然变曲折了,但学生们的思维被激活了,整个课堂仿佛注入了一股神奇的活水,充满活力。学生们是如此机智、敏慧,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在课堂上得到了有效的提高,他们的独立思考、敢于表达自己见解的精神得到了培养。
  反思之二:激活文本,是点石成金的阵地
  古希腊神话中力大无穷的安泰离开了大地就软弱无力,不堪一击。阅读也是这样,离开了大地,即学生的生活,阅读就变成了空中楼阁。只有将文本内容与学生生活进行联系,学生对生活、对生命才有自己的体验,才能获得与文本、与生活深层的对话,语文的三原色才会幻化出五彩缤纷的图画,我们的课堂才会活力四射。以上案例的成功就在于笔者没有急于给学生确定的答案,而是利用这个契机,引导学生通过自学课文、讨论、辩论等形式自觉主动地探究学习,从不同角度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一步一步的点拨、引领学生走进文本并忠实于文本。试想如果当时笔者急于让学生讨论,结果学生会完全抛开文本语境和意义天马行空,各说各的,将使文本自身的生命、情态、气韵消失殆尽。这样的生成,只会成为教学沉重的“包袱”。
  反思之三:巧妙引领,是点石成金的关键
  课堂是个富于变化的时空载体,主体、客体的关系处于不断转换之中,如果教师为了“圆满”完成“预设”教程而一味抢时间、赶教程、生硬施教而少有“花絮”,则学生必然只能跟着教师亦步亦趋,谈何主体地位和愉快发展,谈何思想的火花呢。 面对生成,教师要成为课堂智慧的引领者,帮助学生进行课堂智慧的抉择。以上案例中,笔者把板书设计成了了一个大大的“悲”字,调动学生的兴趣,再引导学生和《赤壁赋》进行比较阅读,再分正反方进行辩论,这几步巧妙引导,架设起师生、生生、生本互动的平台,形成人人参与、自由对话、真诚沟通的学习氛围,开创学生思维任意驰骋、不断创新的境界。学生通过研究文本、讨论、争辩,互相促进,共享彼此的思考、交流彼此的见解、感受彼此的情感,达到心灵的感应、思维的共振、理解的共鸣,对文本产生深刻的不同感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体。所以,巧妙的引导,成为点石成金的关键点。
  作者单位:山东省青岛市城阳第三高级中学(266112)
其他文献
曾几何时,高考作文题被批“诗中无一忧民字(明·袁宏道)”。看到2012年江苏高考作文题,不由得为命题者忧国忧民的知识分子情怀所暗暗赞叹。  2012年江苏的高考作文是: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孟郊)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艾青)  在这些神圣的心灵中,有一股清明的力量和强烈的爱,像激流一般飞涌出来。甚至无
期刊
古典诗歌是中国文学的一朵奇葩,是抒发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重要文学样式,学好诗歌是进入文学的重要一步。而学好诗歌的关键是诵读。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三分诗七分读”,可见诵读对于品味诗歌情感的重要性。本文以赵嘏的《长安晚秋》为例,尝试探索古典诗歌的“五读教学法”。  一、译读  所谓译读,就是将凝练的诗歌语言通过读者的想象和加工转化成通俗的现代散文语言。译读是诗歌教学的第一环节,
期刊
在议论文写作教学中,经常看到学生面对作文题目,只略加思索便提笔疾书。这样完成的议论文大多不能让老师满意。教师和学生反思这一作文现象时,不约而同地把没有撰写写作提纲作为原因之一。实际上,学生们懂得 “磨刀不误砍柴工”的道理,知道写作前要做到“成竹在胸”,明白没有提纲这粒“定心丸”,写起东西来就会犯“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的错误。事实上,学生不是不想写提纲,而是不会写提纲,教师在议论文写作教学中
期刊
《金岳霖先生》是汪曾祺写于1987年的一篇回忆性散文,文笔疏朗清淡,诙谐幽默,寥寥几件事就勾勒出一位别具个性的教授形象。有人说:汪曾祺的文章,“初读似水,再读似酒”。酒是需要细品才能体味出其芳醇的,汪曾祺先生的文章也是如此。  一读叹其人  初读《金岳霖先生》,读到的是金岳霖的“有趣”。无论是他的穿着打扮还是他的行为举止,或者是他的教学风格和他对专业的独特理解,再或者是他独特的情感表达都显得特立独
期刊
《故都的秋》一文中有“秋天的果树”一段文字,最近出版的教学参考书对其所作的解释,笔者以为不妥,值得商榷。  有的教学参考书对于这一段文字解析如下:在“整体把握”部分说,“共有五种景况,即……秋日胜果”。另外,在“有关资料”的第四篇,引用了方世教先生的《着意绘秋景闲笔出真情》一文,里面有这样的语言,“但故都,也有‘Golden Days’的佳日,那‘像橄榄又像鸽蛋似的这枣子颗儿,在小椭圆形的细叶中间
期刊
当下的语文课堂教学常有这样的现象:教师不停地提问,学生不停地回答;教师问得很兴奋,学生答得很热闹。表面上看,这样的语文课很生动,互动性强,学生参与度高。但是,如果我们把这类课的教学实录拿来仔细研究一下就会发现,有许多问题值得推敲,并且浅层次的问题居多,重复性的问题居多,枝节性的问题居多。换句话说,表面的热闹背后是一种虚弱和浮躁,缺少一根能贯穿课堂教学的“绳子”。笔者以为,这是因为教师在教学设计时缺
期刊
【案例主题】  课堂教学是一种动态的、生成的过程。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会有无法预料的“课堂意外”发生。一个富有教育气度、教育情怀和教育智慧的教师,要善于运用厚实的专业功底挖掘“意外”的课堂资源,掌握灵动的引导技巧,化“课堂暗礁”为教育推力,变“课堂意外”为教学亮点,这是语文教师应该具备的重要素养。  【案例描述】  这是《祝福》教学的最后一课时,前面两节课已经分析了人物形象,讨论了小说主题,本节课是
期刊
从《诗经·国风》中的《式微》、《击鼓》、《扬之水》、《陟岵》、《东山》到汉乐府《战城南》、《十五从军征》、《东光》,以战争和兵役徭役给老百姓带来巨大灾难为主题的诗作很多,但像《兵车行》这首借鉴汉魏乐府体裁截取生活片断,以点面结合和简略地叙事记言来反映重大社会问题的诗作并不多见,而且,先以记事铺叙,渲染氛围,再以记言直抒胸臆的脍炙人口之作更是少之又少,《兵车行》就是这少之又少中的精品之一。  天宝后
期刊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使用最多的参考资料,就是与课本配套的语文教学参考书,但书中不少资料,有值得商榷的地方,现分述如下。  关于老舍  对于老舍之死,教参的作者简介中只有一句话:老舍1966年初因被迫害弃世。在《四世同堂》文化谈——田沁鑫与孔庆东对谈中,孔庆东说:“他的自杀,根本上说是一个文化悲剧。今天我们声讨‘文革’,动不动就说受迫害,其实老舍受的委屈,很多人都受过,挺两天也就过来了。那时候很多
期刊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育必须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让学生真正做学习的主人。但长期以来,应试教育一统天下,教师往往采用陈旧呆板的满堂灌,填鸭式的教育方式和教学模式,用统一的标准使学生成为接受知识的“奴隶”和“容器”。教师的单边活动不仅忽视了学生的学习创造力,而且还会因为一些意外事件打乱已经备好的教学思路,因为课堂是活的,学生未必会按老师的思路来做,当遭遇到学生的一些“出人意料”的问题时,你是把它当成是一段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