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信息技术的应用日益普及,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把人类社会带入到了一个崭新的信息时代,它已对我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及思维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教学;问题;策略
初中信息技术是一门新课程,该课程日渐重要。信息技术课的主旨在于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通过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处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一、初中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
(一)学生起点不均衡。初中学生一般都是由来自不同的乡镇中心校以及不同的家庭环境,很多学生是升入初中后才有机会接触计算机,计算机知识相当薄弱,对计算机知识的认识不够,导致一些学生在操作上不够大胆,遇到一些小的问题便不知所措;而有的学生,家中早已有了計算机,操作相对熟练,能应对在学习中遇到的一些简易的问题。这种情况下,对于信息技术教师来说,一节课的内容就必须要设计多个层次,因材施教,教学手段与教学方式也要随之改变,这无疑给教师对于课堂任务的设计及课堂纪律控制方面增加了难度。
(二)学生重视程度不均衡。当前初中的信息技术教育可谓是喜忧参半。由于信息技术作为未来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元素,它在人们的生活生产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人们对这个学科的关注程度在逐渐提高,对这门学科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加强,但是由于它始终不是一门升学考试学科。在这个仍然以教学质量评价一所初级中学办学水平、以中考成绩评价一个学生9年的努力的时代,使得学生和学校不得不围着中考科目团团转,所以很多学生从思想上和行动上就会不重视信息技术课,认为它是一“副课”,学好学坏无所谓。
(三)学习时间不够充足。一方面大多数农村学校计算机数量不多,课时安排少,间隔周期长(一般初级中学依照上面的安排计算机课程是每一星期一节),由于学生自身对计算机知识了解的参差不齐,导致我们计算机老师必须是一节理论课,一节实践课。这样算下来,就是每一个星期,学生才能有一次上机操作的机会(还不能算上停电,放假,或者考试所耽搁下来的课程)。所以这种情况下这节上的内容等到下节课再提问时学生都忘记了;另一方面,大部分学生由于条件的限制,课后没有时间页没有条件去巩固所学知识。
二、做好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对策
(一)保持计算机课堂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兴趣,构建和谐课堂。
初级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由于大部分的同学对计算机的认识是一纸空白,总会使学生产生担心、畏惧等心理倾向,会对信息技术的学习产生压力。这时,教师要适时鼓励诱导学生,保持住学生旺盛的学习情趣。比如在讲授新知时,对于学习任务完成好的同学,教师要将学习成果适时展示,激发其他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心中产生一种竞争意识,在比赛中学习,在比赛中巩固新知。对于那些从来没接触过或者接触计算机极少的同学,可以设计一些小的竞赛游戏,让学生在玩中练,在练中学。从激发兴趣开始。作为计算机教师的我们,时刻要记住:“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二)创设情境教学模式,确立教学目标任务 。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幻灯片的形式展示各种各样的名片,创设情境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设计灵感。通过课堂演示一些名片,激发出学生的探索欲望,使学生对名片有更进一步的认识。明确学习目标以及任务,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认知水平分析任务,教师应该起到帮助与指导的作用,让学生有目的、主动地学习。
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以任务为驱动,师生在完成主体任务的过程中。逐步学习和掌握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学生在需求中主动寻找解决方法,在学习到相关知识技能后,主动地将其运用到作品的创作当中,这种任务式、学以致用的学习方式把信息技术教学的目的最终落实到技术应用的价值上。
(三)熟悉学情,构建良好师生关系。
教师必须了解全班学生对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接受能力、学习态度、知识基础,掌握个别学生的兴趣、爱好、知识水平等,这样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做到目中有人,心中有数。其实你可别小瞧那些调皮的学生,他们可是有相当影响力的,不要看他们沉迷游戏,他们对电脑技术还是十分感兴趣的,如个性的电子小报、动态网页设计、PPT自定义动画等还是能引发他们的学习激情的。团结他们,会让你如鱼得水,甚至成为你有力的助手。我们不妨从套近乎入手,多与他们平等交流,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从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哪怕是游戏入手,再逐步引导到学科知识上。先抓好两头学生,这样你会很容易实现新课程所提出的教师身份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帮助者、促进者,进而获得学生的支持。
(四)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学生是教育的主题,只有充分发掘学生的主动性,自觉参与教育活动,才能实现个人素质的提高,从而达到我们教育的目的。计算机知识有很大的开放性,学生也比较喜欢计算机,我们可以充分抓住学生的这一兴趣,发挥他们的主动作用,让其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真正理解和掌握计算机知识,这也是培养学生不断创新的手段之一。通过初中阶段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对计算机上的一些操作都有所了解,所以在初中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知识的衔接,在学习到与以前信息课知识相似的内容时,不需要详细说明,教师只需要适当的提示。特别是讲到一些工具的使用,新教材提到了很多的类似工具,大部分工具的使用都大同小异,这时教师可以适当的提出问题,让学生自主探索,看书,或上网查找资料来解决问题。例如在讲到用超级解霸对视频进行剪辑时,就可以只讲其中的一部分操作,其他的操作可以由学生结合课本和老师的提示自学完成。学生通过自己的自主学习解决问题可以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也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习惯。
(五)作为教师应提高自身的素质,不断充实自己。
现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新课程的实施,素质教育的发展及教育信息化的推进,作为信息技术教师,我们自己应该不断充电,不断用新的知识来武装自己,从而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才能轻松解答学生提出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才能不断向学生介绍信息技术发展的最新前沿,才能激发学生跃跃欲试的心理,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教师心服口服,从而轻松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
参考文献:
[1]陈宝军.中小学信息技术课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2]葛英.基于网络的互动课堂教学实践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5年
[3]李剑.浅谈如何进行初中信息技术教学[J].学周刊.2011年23期
【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教学;问题;策略
初中信息技术是一门新课程,该课程日渐重要。信息技术课的主旨在于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通过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处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一、初中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
(一)学生起点不均衡。初中学生一般都是由来自不同的乡镇中心校以及不同的家庭环境,很多学生是升入初中后才有机会接触计算机,计算机知识相当薄弱,对计算机知识的认识不够,导致一些学生在操作上不够大胆,遇到一些小的问题便不知所措;而有的学生,家中早已有了計算机,操作相对熟练,能应对在学习中遇到的一些简易的问题。这种情况下,对于信息技术教师来说,一节课的内容就必须要设计多个层次,因材施教,教学手段与教学方式也要随之改变,这无疑给教师对于课堂任务的设计及课堂纪律控制方面增加了难度。
(二)学生重视程度不均衡。当前初中的信息技术教育可谓是喜忧参半。由于信息技术作为未来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元素,它在人们的生活生产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人们对这个学科的关注程度在逐渐提高,对这门学科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加强,但是由于它始终不是一门升学考试学科。在这个仍然以教学质量评价一所初级中学办学水平、以中考成绩评价一个学生9年的努力的时代,使得学生和学校不得不围着中考科目团团转,所以很多学生从思想上和行动上就会不重视信息技术课,认为它是一“副课”,学好学坏无所谓。
(三)学习时间不够充足。一方面大多数农村学校计算机数量不多,课时安排少,间隔周期长(一般初级中学依照上面的安排计算机课程是每一星期一节),由于学生自身对计算机知识了解的参差不齐,导致我们计算机老师必须是一节理论课,一节实践课。这样算下来,就是每一个星期,学生才能有一次上机操作的机会(还不能算上停电,放假,或者考试所耽搁下来的课程)。所以这种情况下这节上的内容等到下节课再提问时学生都忘记了;另一方面,大部分学生由于条件的限制,课后没有时间页没有条件去巩固所学知识。
二、做好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对策
(一)保持计算机课堂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兴趣,构建和谐课堂。
初级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由于大部分的同学对计算机的认识是一纸空白,总会使学生产生担心、畏惧等心理倾向,会对信息技术的学习产生压力。这时,教师要适时鼓励诱导学生,保持住学生旺盛的学习情趣。比如在讲授新知时,对于学习任务完成好的同学,教师要将学习成果适时展示,激发其他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心中产生一种竞争意识,在比赛中学习,在比赛中巩固新知。对于那些从来没接触过或者接触计算机极少的同学,可以设计一些小的竞赛游戏,让学生在玩中练,在练中学。从激发兴趣开始。作为计算机教师的我们,时刻要记住:“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二)创设情境教学模式,确立教学目标任务 。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幻灯片的形式展示各种各样的名片,创设情境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设计灵感。通过课堂演示一些名片,激发出学生的探索欲望,使学生对名片有更进一步的认识。明确学习目标以及任务,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认知水平分析任务,教师应该起到帮助与指导的作用,让学生有目的、主动地学习。
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以任务为驱动,师生在完成主体任务的过程中。逐步学习和掌握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学生在需求中主动寻找解决方法,在学习到相关知识技能后,主动地将其运用到作品的创作当中,这种任务式、学以致用的学习方式把信息技术教学的目的最终落实到技术应用的价值上。
(三)熟悉学情,构建良好师生关系。
教师必须了解全班学生对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接受能力、学习态度、知识基础,掌握个别学生的兴趣、爱好、知识水平等,这样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做到目中有人,心中有数。其实你可别小瞧那些调皮的学生,他们可是有相当影响力的,不要看他们沉迷游戏,他们对电脑技术还是十分感兴趣的,如个性的电子小报、动态网页设计、PPT自定义动画等还是能引发他们的学习激情的。团结他们,会让你如鱼得水,甚至成为你有力的助手。我们不妨从套近乎入手,多与他们平等交流,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从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哪怕是游戏入手,再逐步引导到学科知识上。先抓好两头学生,这样你会很容易实现新课程所提出的教师身份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帮助者、促进者,进而获得学生的支持。
(四)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学生是教育的主题,只有充分发掘学生的主动性,自觉参与教育活动,才能实现个人素质的提高,从而达到我们教育的目的。计算机知识有很大的开放性,学生也比较喜欢计算机,我们可以充分抓住学生的这一兴趣,发挥他们的主动作用,让其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真正理解和掌握计算机知识,这也是培养学生不断创新的手段之一。通过初中阶段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对计算机上的一些操作都有所了解,所以在初中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知识的衔接,在学习到与以前信息课知识相似的内容时,不需要详细说明,教师只需要适当的提示。特别是讲到一些工具的使用,新教材提到了很多的类似工具,大部分工具的使用都大同小异,这时教师可以适当的提出问题,让学生自主探索,看书,或上网查找资料来解决问题。例如在讲到用超级解霸对视频进行剪辑时,就可以只讲其中的一部分操作,其他的操作可以由学生结合课本和老师的提示自学完成。学生通过自己的自主学习解决问题可以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也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习惯。
(五)作为教师应提高自身的素质,不断充实自己。
现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新课程的实施,素质教育的发展及教育信息化的推进,作为信息技术教师,我们自己应该不断充电,不断用新的知识来武装自己,从而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才能轻松解答学生提出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才能不断向学生介绍信息技术发展的最新前沿,才能激发学生跃跃欲试的心理,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教师心服口服,从而轻松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
参考文献:
[1]陈宝军.中小学信息技术课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2]葛英.基于网络的互动课堂教学实践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5年
[3]李剑.浅谈如何进行初中信息技术教学[J].学周刊.2011年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