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的课程标准明确规定:“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显然,新课标指明了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新一轮课改中,作为一名高中历史教师想要达到其历史教学要求,培养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必须开展有效教学行为活动。以下是笔者根据历史学科的特点,在新课程实践中探索实现有效教学的一些策略。
一、导入新颖,激发学生兴趣
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心理学认为:兴趣是一种激烈而持久的动机。学习兴趣是学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的心理前提。因此,为了创设学习的条件,在导入新课过程中,尽量选择与教材有关而又是同学们普遍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努力缩小学生与历史的时代距离,使之由被动的“死记”变为主动的“理解”,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对知识产生一种强烈的注意倾向的目的,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激活求知欲。如讲美国“门户开放”政策时,引如当前对外开放、外商投资的热门话题进行探讨,从而引起学生共鸣,认识到只有开放中国才有光明前途。
二、创设教学情境,集中学生注意力
一位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光明的教学途径之一。”有了兴趣,学生才能主动、愉快地学习,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主体作用和主动精神。而兴趣是一种积极作用的情绪,不是凭空产生的,它和情感相联系,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实践证明,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注意力是有限的。历史教师通过富有启发性的教学情境,把学生分散的注意力和兴趣集中到历史学习上,激起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积极性,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如在讲到甲午中日战争这一历史事件时,在课件中穿插播放电影《甲午风云》中黄海海战的历史片段,重现民族英雄邓世昌那种视死如归的大无畏气概,对学生的内心世界带来巨大的冲击力和感染力,对师生而言也是一次生动活泼的思想教育。
三、选择教学方法,体现学生学习主体性
陶行知先生说:“教师教的法子是基于学生学的法子”。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在过程的实施、情境的创设、知识的迁移、问题的拓展、活动的安排、练习的设计等多个环节上,始终处于内容鲜活化、过程活动化、问题探究化、交流互动化、思维多样化、体验有效化的良好状态,激发学生从多个层面主动参与学习全过程,这样的课堂教学才是有效的教学。
1.巧妙设疑,启发心智
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认为教学的基本方法是一种归纳的或诱导的、分析的、回归的、启发式的教学方式。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善于设疑,创设科学的诱导源或启发源,以最大化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勇于创新。设疑启智的要旨在于“设疑—探疑—质疑—释疑”,在这一过程中,让疑问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在解决疑问的过程中,体验成功与快乐,提高思维的广度与深度,启迪智慧。
2.注意貼近生活,联系实际
从学生的认知实际出发,设计问题,提高学习效率。比如台湾问题等,教师可提供当前的重要材料,如台独活动的猖獗、两岸的交流、我国政府对台湾的政策、美国政府有关台海问题的政策等,进行设计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使学生加深对台湾问题的认识,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培养奋发向上的斗志,有助于引导学生以史为鉴、古为今用,从历史的高度来把握问题,总揽全局,提高对历史学习的驾驭能力。
3.抓住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以旧促新
从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与学习经验出发,抓住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创设问题情景,以旧启新,新旧整合。如英国的《权利法案》、美国的《1787年宪法》和法国的《人权宣言》等这些重要的法律性文件,在各国历史发展进程中都起到了重要作用,是学习的重点。在教学过程中,提供这些法律文件的图片、引用这些法律文件的原文等进行设问,概述这些法律文件的主要内容、特点和影响。通过对这些法律文件的分析,不仅突破了学习的重点,而且形成了完整的知识结构,充分认识了法律手段在资产阶级革命中的重要地位,加深了对资本主义法制社会的认识。
4.注重归纳概括,有效小结课堂
课堂小结作为教学的一个环节,虽然用时较少,但作用甚大。利用提问进行小结,可以复习所学知识,形成知识的系统性;可以画龙点睛,发展学生的思维,探究历史发展规律;可以检查反馈,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引导师生进行教与学的反思,调整行为,提高学习效率;可以承上启下,做好课与课之间学习内容的衔接,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总之,历史课堂效率的高低,既取决于教师有怎样的学科教育观念,也取决于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和发挥,取决于教者是否最大限度地唤醒了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参与,并学会参与是当前教学改革的需要,是素质教育的需要。
一、导入新颖,激发学生兴趣
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心理学认为:兴趣是一种激烈而持久的动机。学习兴趣是学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的心理前提。因此,为了创设学习的条件,在导入新课过程中,尽量选择与教材有关而又是同学们普遍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努力缩小学生与历史的时代距离,使之由被动的“死记”变为主动的“理解”,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对知识产生一种强烈的注意倾向的目的,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激活求知欲。如讲美国“门户开放”政策时,引如当前对外开放、外商投资的热门话题进行探讨,从而引起学生共鸣,认识到只有开放中国才有光明前途。
二、创设教学情境,集中学生注意力
一位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光明的教学途径之一。”有了兴趣,学生才能主动、愉快地学习,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主体作用和主动精神。而兴趣是一种积极作用的情绪,不是凭空产生的,它和情感相联系,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实践证明,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注意力是有限的。历史教师通过富有启发性的教学情境,把学生分散的注意力和兴趣集中到历史学习上,激起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积极性,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如在讲到甲午中日战争这一历史事件时,在课件中穿插播放电影《甲午风云》中黄海海战的历史片段,重现民族英雄邓世昌那种视死如归的大无畏气概,对学生的内心世界带来巨大的冲击力和感染力,对师生而言也是一次生动活泼的思想教育。
三、选择教学方法,体现学生学习主体性
陶行知先生说:“教师教的法子是基于学生学的法子”。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在过程的实施、情境的创设、知识的迁移、问题的拓展、活动的安排、练习的设计等多个环节上,始终处于内容鲜活化、过程活动化、问题探究化、交流互动化、思维多样化、体验有效化的良好状态,激发学生从多个层面主动参与学习全过程,这样的课堂教学才是有效的教学。
1.巧妙设疑,启发心智
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认为教学的基本方法是一种归纳的或诱导的、分析的、回归的、启发式的教学方式。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善于设疑,创设科学的诱导源或启发源,以最大化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勇于创新。设疑启智的要旨在于“设疑—探疑—质疑—释疑”,在这一过程中,让疑问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在解决疑问的过程中,体验成功与快乐,提高思维的广度与深度,启迪智慧。
2.注意貼近生活,联系实际
从学生的认知实际出发,设计问题,提高学习效率。比如台湾问题等,教师可提供当前的重要材料,如台独活动的猖獗、两岸的交流、我国政府对台湾的政策、美国政府有关台海问题的政策等,进行设计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使学生加深对台湾问题的认识,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培养奋发向上的斗志,有助于引导学生以史为鉴、古为今用,从历史的高度来把握问题,总揽全局,提高对历史学习的驾驭能力。
3.抓住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以旧促新
从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与学习经验出发,抓住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创设问题情景,以旧启新,新旧整合。如英国的《权利法案》、美国的《1787年宪法》和法国的《人权宣言》等这些重要的法律性文件,在各国历史发展进程中都起到了重要作用,是学习的重点。在教学过程中,提供这些法律文件的图片、引用这些法律文件的原文等进行设问,概述这些法律文件的主要内容、特点和影响。通过对这些法律文件的分析,不仅突破了学习的重点,而且形成了完整的知识结构,充分认识了法律手段在资产阶级革命中的重要地位,加深了对资本主义法制社会的认识。
4.注重归纳概括,有效小结课堂
课堂小结作为教学的一个环节,虽然用时较少,但作用甚大。利用提问进行小结,可以复习所学知识,形成知识的系统性;可以画龙点睛,发展学生的思维,探究历史发展规律;可以检查反馈,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引导师生进行教与学的反思,调整行为,提高学习效率;可以承上启下,做好课与课之间学习内容的衔接,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总之,历史课堂效率的高低,既取决于教师有怎样的学科教育观念,也取决于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和发挥,取决于教者是否最大限度地唤醒了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参与,并学会参与是当前教学改革的需要,是素质教育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