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标准下初中语文“开架式”作业的布置

来源 :中小学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nlao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传统教学的背景下,语文作业逐渐成为教师强加给学生的沉重负担,承受了众多的批评和指责。从这种意义上说,作业成为教育问题和矛盾中的替罪羊。新课程实施后,全新的育人理念渗透到语文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新课改理念改变了传统语文作业观,要求语文作业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意识、学习效率意识,让学生在作业中有快乐的情感体验。因此,“开架式”语文作业应运而生。
  关键词:开架式;开架式作业;有效原则;多元理论
  
  所谓“开架式”语文作业,就是在新课程语文背景下,有别于传统的语文作业的一种新型作业布置方式,教师按照自能学习、有效学习和智能理论的策略,立足更大程度地发挥学生主体性,针对班级中语文学科上不同学力和层次的学生,分门别类地进行语文作业布置。
  这种“开架式”作业布置方式,是符合学生的实际需要,真正地供其所求,弥补学生在课堂中所听知识的不足,起的是“对症下药”的作用,使学生的学习成为“有效学习”。更为重要的是,这种自主能动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改革所提倡的,同时在现阶段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形势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单纯的行为参与学习方式并不能促进学生高层次思维能力的发展。只有以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深层次的认知参与为核心的能动的学习方式,才能促进学生包括高层次思维在内的全面素质的提高。
  
  一、“开架式”语文作业的布置
  
  1.“开架式”语文作业布置的遵循原则
  (1)精选性原则。实现教学目标的语文作业不是搞传统的“题海”战术。新型的“开架式”作业必须根据学生的特点,按照每堂课的教学目标,精选那些使学生能够对当堂课的内容进行有效消化的,拓展延伸的、举一反三的、触类旁通的作业,也就是要注重作业的质量,通过必要的少数的精选的作业来实现教学目标。
  (2)层次性原则。层次性的含义有两点:第一是语文作业的设计要具有一定的难度梯度,让班级中的优、中、后进各个基础层面的学生都得到发展,体现面向全体学生的理念;第二是作业的难度要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来确定,让学生动动脑能思考出答案,既不能太难,又不能太容易,让那些看起来并不是很聪明的学生也能够完成自己的学习目标。
  (3)探究创新性原则。探究创新性语文作业的设计是相对于传统的机械式作业而言的。过去的作业主要是指教师在讲完新课后,通过大量的知识点用书面作业的形式机械地训练学生,让他们形成固定的条件反射,以便在考试中再次呈现。探究创新性的作业则更强调语文学科的开放性,重视学生的参与性和实践性。这类作业让学生通过探究、创新的特定过程获得语文实践技能和情感体验,学会用语文知识来看生活,最终实现新课程理念中的三维目标。
  (4)学科渗透性原则。新课改理念强调,每一学科的知识都不是孤立的,而是普遍联系的。我们在设计语文“开架式”作业时,一定要突破学科本位思想的制约,有意识地在作业中渗透其他科目的知识,能真正实现“大语文”的教育观念,丰富学生的自我知识系统。
  2.“开架式”语文作业布置的实施过程。
  (1)准备阶段
  这个阶段主要是研究语文教材,把握全局。在进行新授课之前,先成立各个年级组的语文备课组,利用假期时间共同研究教材和教学用书,结合有关新课程的书籍,拟定下个学期的教学计划,把要求完成的教学目标打印成稿,然后在此基础上,实行分块负责制,各位教师分工合作,明确自己的教案拟写、作业设计的任务。
  (2)统筹规划阶段
  这个阶段主要进行作业分类,统筹规划,也是在备课组的共同研讨下进行。因为语文课本上附有的思考练习题与课文内容紧密结合,有着很强的针对性,而且难度适中,这给相当大的一部分学生提供了首选。但随着我们社会的复杂多变,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各种媒体(特别是互联网)中的信息资源丰富,语文作业的来源渠道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学生手头上总有几本诸如《红对钩》、《龙门辅导》、《决胜中考》、《启东、黄冈密卷》等教辅资料。这些资料为语文作业的“开架”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另外,笔者研究了近年来全国各地的中考语文试题,发现有比较多的省市的试卷中有开放度很大的试题。这些试题答案的可塑性很强,而我们的学生对这些题目的解答令人不很满意,往往失误较多。这和他们平时接触这类题目太少有很大的关系。所以在“开架式”作业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题型样式,突出那些开放性、创新性和拓展型的题目。
  我们先把作业分成几大类:新授课作业、专题课作业、综合课作业、复习课作业以及综合测试题等。然后在各个类型的作业中,细分为课堂精练题、课堂延伸题、拓展创新题和学科渗透题等。同备课组的老师互助合作,把一学期的作业按照课时、难度跟教学计划相对应,基本做到能向学生每周发一份语文“开架式”作业的“菜单”,这个菜单中的作业兼顾了学生中的各个层面。最后,打印成稿,年级组教师人手一份,在使用的时候,以这个凝结集体智慧的成果为主要蓝本,加上各位教师的自己补充,让学生自主选择作业。
  (3)布置完成阶段
  这个阶段主要是学生在教师的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有条不紊地选择适合自己的语文作业。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大力提倡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与水平和所学习的知识,自主地选择语文作业,这往往有以下几个优点。
  ①在语文内容上,丰富了学生的语文经验系统,有助于学生头脑中“语文知识树”的进一步建构。
  ②在难度上,则可以给富有创造性的学生带来挑战,激发起他们强烈的学习需要和兴趣,因为自主选择“开架式”作业变过去的“要我学”为“我要学”,引发了他们有效的学习动机,当然在他们心中就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气了。
  ③在情感态度上,语文学科以其特有的人文情感和人性色彩,把学生引入真善美的世界。比如,坚韧与勤奋、信念与责任、宽容与博爱等。这些让学生在情感层面上获得积极的深层次的体验,极大地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
  当然,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增强后,产生的积极效果就可想而知了。此外,我们也要求教师明确每一节课、每一学段要通过作业巩固语文教学的什么样的知识点,对学生进行恰当的指导。根据新课程的理念,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充当好引路者的角色。语文教师的作业指导是学生自主选择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在教师的有针对性的指导下,才能避免出现学生的盲目选择、无序选择、两极分化选择等不当现象。同时,教师也应该加强作业的设置方向指导,在评析作业时加强解题思路与解答技巧的指导,这样,才能更好地让学生的语文能力得到提高,真正实现“开架式”语文作业完成的效果。
  (4)作业讲评、交流阶段
  对于“开架式”作业的讲评阶段,一定要遵循新课程中讲评活动的“三性”,即“多元性、主体性、开放性”。我们认为教师在具体操作时要做到三个转变:从重知识掌握的评价向知识掌握、能力发展、情感态度养成的评价并重的转变;从重结果的评价向结果和过程的评价并重的转变;从重总结性评价向重形成性评价的转变。除了教师的评价以外,还要多渠道、多形式地进行作业的交流。对于语文作业中的大、小作文等成果可以向报刊杂志等媒体投稿,激发他们学习兴趣。我们还通过班级交流、校内交流等形式进行作业的展示。比如采用演讲、板报展览、动画演示、课本剧表演、社会实践调查等形式交流作业。
  (5)总结、提高阶段
  这个阶段主要是教师在汇总学生作业的基础上,根据他们完成作业的实际情况,对照学期之初制定的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总结出成功的经验和失误的教训,并记录在学期末总评中,以便下学期制定相同类型的作业时,起到一个良好的参考价值。另外,我们也可以通过撰写教育论文的方式,记录“开架式”语文作业布置的得失,进行有效的反思。让学生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自我发展的题目作为作业,能更好的适应不同个体的需求。语文本身就是一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学科。这种独特的学科特点决定教学目标设置的弹性,新课程三维目标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标更是有着前所未有的开放度,学生自主地选择“开架式”作业更能起到巩固所学的语文知识,掌握语文的技能,拓展自己的思维,有利于当堂教学目标的实现。
  
  二、“开架式”语文作业实施的效果
  
  我们学校语文教研组实施“开架式”语文作业已经一年多了,成效比较明显,首先,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完成语文作业的积极性。以前,学生对语文作业的认识是做和不做一个样。而现在,基本上每个学生都能完成语文作业,同时,学生抄袭作业的现象基本消失,不断涌现出个性化的作业,学生更加乐意阅读一些经典的名家名作,他们的语文素养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其次,有效地进行了思维训练。正是因为激发了学生的作业积极性,学生在作业时更喜欢写出自己独特的一面,对学生的作文方面的培训有了一个长足的进步。学生的优秀习作层出不穷。去年一年,笔者所任教的班中就有十多人次在全国各级各类报刊杂志上发表习作二十多篇。笔者过去称他们作文不是作文,而是“榨文”!现在这种现象不见了,班级中喜欢写作的同学越来越多了。第三,有效地扩大了学生的知识覆盖面。事实证明,学生最不愿意机械的抄写,最不愿意纯粹的背诵记忆内容。所以在设计“开架式”作业时,我们有意识地将所要背诵记忆的知识和丰富多彩的客观世界联系起来,让我们的语文作业变得丰富多彩,更加贴近生活,更加融入大自然,更多地渗透进其他学科的知识,有效地进行了“大语文”观的教学。最后,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实践证明,在“开架式”语文作业模式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有所选择,对作业不再感到单调枯燥。这样的作业不仅延伸了语文的课堂教学,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欲望,丰富了学生的视野,更重要的是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将自己选定的作业当作了一种乐趣,他们在这乐趣中,获得了以前所没有感受到的快乐,真正是“我的作业我做主”。
  
  参考文献:
  [1]张俭福.新课改中学生自能发展的理论探寻[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5,6.
  [2]姚梅林.从认知到情境:学习范式的变革[J].教育研究,2003,2.
  [3]中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4]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组编写.全日制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M].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5.
  [5]李建平.聚焦新课程[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8.
  
  (责任编辑:梁 媛)
其他文献
“团结就是力量。”在团队合作面前,每个人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相互帮助,相互弥补,几乎没有什么是不可战胜的。立足于这一理论,笔者尝试了关于小学数学教学中后进生转化问题
目的:探讨早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应用醛糖还原酶抑制剂依帕司他(ARI)治疗后肾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变化.方法:选择120例早期DN患者,分为对照组68例和治疗组52例,治疗组应用ARI治疗,对
目的:探讨DWI评估晚期肝细胞肝癌患者分子靶向药物治疗疗效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行分子靶向药物治疗的晚期肝细胞癌患者12例。依据治疗效果分为A
目的:探讨嗜酸细胞性胆囊炎(EC)的临床特征及影像学表现,以减少误诊.方法:收集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EC患者,3例行上腹部MSCT平扫+增强扫描,2例行上腹部MRI平扫+增强扫描,1例行
乡镇高中学生受环境、视野等的限制,在学习方面容易存在不足,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通过后天的教导来弥补学生的不足,利用有效的措施来打破环境、视野等对学生的限制,让学生尽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国家课程地方化的特点和趋势已日益明显。江苏省在全国率先提出要建设一个与经济大省相适应的“文化江苏”的奋斗目标,这就为思想政治国家课程地方化的开发提供了时代背景;而思想政治新教材中“文化与生活”模块的教学则为“文化江苏”的实现提供了重要平台和契机。因此,探究“文化与生活”模块地方特色化教学的理论价值与实践范式则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文化与生活”模块地方特色化教
高中地理教学提升了教学机制的普适性,为了提高高中学生对于中国地理以及世界地理知识的了解,从源于生活的地理学习素材中总结教学经验和脉络,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及体验密切相
阅读是学生积累知识、提高语文能力的途径和必要环节。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阅读教学,从传统的单一阅读方式中走出来,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的阅读教学,让他们在教师的
摘要:新课程标准的颁布与实施,对课堂教育的作用与操作方式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要求,课堂不仅要承担培育和发展学生认知素养的任务,而且也要承担发展和完善学生情操、态度和人格素质方面的重要任务。该文结合我国新课程改革实际,就组织课堂心理“对流”,构建和谐课堂的理念、模型以及操作方略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课堂改革;心理“对流”;模型建构;操作方略    课堂教育发端于16世纪的西欧,其主要特点
目前,初中阶段以考查学生认知能力为主的纸笔考试,主要有中考和每学年的期中、期末考试。本文“行为目标”特指在这类考试中,命题人员针对每一测量目标进行题目设计时所参照的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