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校长作为学校的领导者,就是要用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引导教师、教育学生,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促进学校、教师和学生健康和谐的发展,这是学校管理的出发点也是学校管理的归宿点。因此,作为校长只要有这种管理的理念,尊重教育规律,遵循科学的可持续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做到求真务实,学校一定能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其中如何夯实教育基础是农村完小实现教育提升的一个重要方面,然而,为顺应当前教育主管部门提出的均衡发展理念,目前农村完小中存在一种急功近利式的指导思想,反而制约了农村学校的健康快速发展。
三大错位
1.在落实教学的中心地位的过程中:主食与零食的错位
学校工作要切切实实以教学为中心,无论从时间上还是空间上,课堂教学都是学校育人工作中一项最经常、占用时间最多、涉及面最大、内容最广泛的活动,课堂教学犹如一日三餐,必须要吃好,不能用其他“零食”替代。
可是,农村完小对教师提出这些要求和追求时,或在进行教学常规检查时,或在教学质量检测后,教师往往埋怨“时间不够”。因为农村完小师资编制少,教师课务重,有时还要去做很多看似与教育有关的一些“零食”——其他各部门需要学校配合做的事务工作,导致学校“零食吃得多,三餐吃不好”。尽管学校领导提出这样或是那样的相关理论,但在教师中并没有多少说服力,心中不免怨气丛生。据了解,农村完小除了较多的学科教学任务外,因为规模小,教师数少,但是学校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基本上每个教师都有额外的杂务,如图书、食堂、仪器等管理,学生卫生、保健、劳技活动等。当前卫生部门也有相当一部分工作需要学校教师配合开展,因此教师除了应付日常教学事务外,很少有时候静下心来专门研究自己的教学业务。
2.在创办学校特色的过程中:基础与特色的错位
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提出高、大、远的要求,必定会拔苗助长,所以夯实基础是最重要的,以“身体锻炼好,行为习惯好,文化基础好”作为夯实基础的目标,在此基础上分解出许多具体要求进行训练。科学文化知识的教学不能放松,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传授不能放松。至于具体方式的落实,在任何时候,都要向课堂教学要效益。如果在小学阶段,应该读的没有读,应该看的没有看,应该做的没有做,那将是学生终身的缺失,终身的遗憾。
众所周知,一个学校的特色必须要有一个特色的项目,一个特色的项目必须要有一定的经费和有一定才能的教师作保障,然而,农村完小一没有多少公用经费支配权,二没有多少教师调配权。保证基础的教学质量都有难度,创立特色的困难可想而知。因此,能为则为,不能为就不能强求,强求而为,即形成一种错位。据平时走访,有相当部分的农村完小在特色发展上都制定了目标,并且学区(乡镇)中心校对其教学工作考核中,也大多列有特色发展项目,然而真正发展的效果并不理想,总给人一种赶鸭子上架的感觉。有的农村完小特色发展跟着教师走,具体负责的教师调离了,学校的特色发展项目也更换了。特色发展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经常性的更换肯定无益于学校特色的发展。
3.在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的过程中:疏导与压力的错位
教师是学校的主体,担当着教书育人的重任,教师的心理健康与否,关系到教育的成败。然而,目前的农村完小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教师是一项特殊职业:学生考试成绩不好、表现不乖、偶发意外等,都是教师的责任,这也责任那也责任,教师不堪重负,只得逃避责任,但又于心不甘,所以心理压力不免过重。部分教师由于较强的心理压力,感觉自己在家里鳖气,在亲朋好友面前泻气,在学校闷气,在教室受气,在责任面前怨气。面对现状,教育部门过多的是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当然这无可非议),相对而言,忽视了教师的心理健康;对教师更多的是施于行政命令而忽视了心理疏导;对教师的工作是苛求多于鼓励,使教师工作时时处于紧张的状态。一定程度上导致目前的教师平时大家议论“责任和奉献”多于攀比“福利和工资”,这其实也是不健康心理现实产生的畸形儿。在农村完小教师面前太多的怨气、难处、无奈面前,如果学校领导或是上级教育部门再一味地提出诸多要求,物及则反,不能有所促动,反而造成一种错位。
转变策略
克服上述错位,不可能以农村完小校长的意见为转移,因为这涉及到社会形势的客观因素,也涉及到教育政策与体制等方面的因素,但是按照党的教育方针,对照家长的需要与教师的需求,农村完小校长也是有一定的努力空间的,要充分依靠自身的努力,克服上述三方面的错位,全力夯实农村学校的教学基础管理。
1.加强“主食”供应。学校要尽可能杜绝一些与落实教学中心地位无关紧要的“零食”供应。作为教师要咬定青山,自始至终,突出教学工作的地位。课堂教学时,坚决反对教学的随意性,形式化,教师在课堂上不能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漫无边际,使教学抓不住教材重难点,教师平时课堂教学要有新意,不要总是老一套。在课堂教学上,要重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积极推进研究性学习,建立新型的教学关系和师生关系,大力倡导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究,引导学生彼此相互讨论交流,重视合作方式的学习。抓好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提高教学授课水平和教学效率。同时,努力抓实抓好平时的教研活动,引导教师静下心来,真正进入到教材与学生中间,认真反思,相互交流,切切实实解决平时教学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不断提高教学效益,特别是课堂教学效率。对教研活动中引领人才缺乏的问题,可以借助学区(乡镇)中心校的力量,或是适当外聘专家进行指导,努力打破教师成长与教学过程中的瓶颈。
2.夯实基础建设。要为学生的终身负责,要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学会写字、学会读书、学会唱歌、学会做操、学会扫地、学会负责、学会合作、学会探究”。在这些过硬的基础上,农村完小再去考虑学校的特色也不晚。笔者以为,对大多数农村完小而言,还是从本校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不人云亦云,不赶时髦,不建空中楼阁,扎扎实实做好基础,才能最终为建立学校特色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对实际教学过程中遇到的专业教师缺乏的问题,一是学校重视,矮中取长,尽量向专职化靠拢;二是鼓励专职教师积极进修,出台相应的激励措施,努力提高各个专业任课教师的教学水平。
3.关注教师身心健康。实际上,教师的心理健康与师德、师风、师能是休戚相关的。教师的心理受压抑,其责任感与责任心就大打折扣,被动应付思想、明哲保身的心理、放任自流的意识就占了上风,这是非常可怕的!此时此刻,作为学校领导又能怎样呢?作为教育主管部门又能奈何?因此,必须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特别是学校领导在管理活动中要体现人文关怀的理念,是学校管理的当务之急,也是当前建设和发展和谐社会的需要。首先要尊重教师的劳动,肯定教师为事业所付出的代价;关心教师的日常工作、学习、生活,尽可能为之排忧解难,大胆为教师承担责任;努力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师群体气氛,促进教师的心灵相互沟通;倾听教师的呼声,让教师的压抑心理有地方宣泄。把多支持、多鼓励、多谈心、多交流作为促进教师心理健康的灵丹妙药。同时,力所能及建立教师的成长机制,从学校实际出发,确定符合教师實际的成长目标,让全体教师能够顺应教育的形势发展,吃透新的教育理念,勤动脑,勤实践,让自己的教学业务处于一种经常性更新与缓步提升的良性状态。
4.强化校园文化建设。学校要积极营造先进的校园文化,通过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的建设,让农村完小成为书香校园、文明校园、温馨家庭。建设书香校园,不但在校园的硬环境方面布满浓浓的书香情调,而且在师生中倡导人人读书的阅读型组织,广泛开展身心合一的读书活动。建设文明校园,通过常学习文明礼仪,常引导文明礼仪,常监督行为习惯,常激励文明成果,常反思文明言行,加强学生的养成教育,形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建设温馨家庭,重点是切实加强教育的团队建设,树立关爱、合作、进取意识,强化主人翁的工作精神,建立家庭型的温馨氛围。通过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校的特色发展,提升教育的内驱力,从而全面夯实农村完小的教育发展基础。
三大错位
1.在落实教学的中心地位的过程中:主食与零食的错位
学校工作要切切实实以教学为中心,无论从时间上还是空间上,课堂教学都是学校育人工作中一项最经常、占用时间最多、涉及面最大、内容最广泛的活动,课堂教学犹如一日三餐,必须要吃好,不能用其他“零食”替代。
可是,农村完小对教师提出这些要求和追求时,或在进行教学常规检查时,或在教学质量检测后,教师往往埋怨“时间不够”。因为农村完小师资编制少,教师课务重,有时还要去做很多看似与教育有关的一些“零食”——其他各部门需要学校配合做的事务工作,导致学校“零食吃得多,三餐吃不好”。尽管学校领导提出这样或是那样的相关理论,但在教师中并没有多少说服力,心中不免怨气丛生。据了解,农村完小除了较多的学科教学任务外,因为规模小,教师数少,但是学校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基本上每个教师都有额外的杂务,如图书、食堂、仪器等管理,学生卫生、保健、劳技活动等。当前卫生部门也有相当一部分工作需要学校教师配合开展,因此教师除了应付日常教学事务外,很少有时候静下心来专门研究自己的教学业务。
2.在创办学校特色的过程中:基础与特色的错位
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提出高、大、远的要求,必定会拔苗助长,所以夯实基础是最重要的,以“身体锻炼好,行为习惯好,文化基础好”作为夯实基础的目标,在此基础上分解出许多具体要求进行训练。科学文化知识的教学不能放松,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传授不能放松。至于具体方式的落实,在任何时候,都要向课堂教学要效益。如果在小学阶段,应该读的没有读,应该看的没有看,应该做的没有做,那将是学生终身的缺失,终身的遗憾。
众所周知,一个学校的特色必须要有一个特色的项目,一个特色的项目必须要有一定的经费和有一定才能的教师作保障,然而,农村完小一没有多少公用经费支配权,二没有多少教师调配权。保证基础的教学质量都有难度,创立特色的困难可想而知。因此,能为则为,不能为就不能强求,强求而为,即形成一种错位。据平时走访,有相当部分的农村完小在特色发展上都制定了目标,并且学区(乡镇)中心校对其教学工作考核中,也大多列有特色发展项目,然而真正发展的效果并不理想,总给人一种赶鸭子上架的感觉。有的农村完小特色发展跟着教师走,具体负责的教师调离了,学校的特色发展项目也更换了。特色发展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经常性的更换肯定无益于学校特色的发展。
3.在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的过程中:疏导与压力的错位
教师是学校的主体,担当着教书育人的重任,教师的心理健康与否,关系到教育的成败。然而,目前的农村完小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教师是一项特殊职业:学生考试成绩不好、表现不乖、偶发意外等,都是教师的责任,这也责任那也责任,教师不堪重负,只得逃避责任,但又于心不甘,所以心理压力不免过重。部分教师由于较强的心理压力,感觉自己在家里鳖气,在亲朋好友面前泻气,在学校闷气,在教室受气,在责任面前怨气。面对现状,教育部门过多的是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当然这无可非议),相对而言,忽视了教师的心理健康;对教师更多的是施于行政命令而忽视了心理疏导;对教师的工作是苛求多于鼓励,使教师工作时时处于紧张的状态。一定程度上导致目前的教师平时大家议论“责任和奉献”多于攀比“福利和工资”,这其实也是不健康心理现实产生的畸形儿。在农村完小教师面前太多的怨气、难处、无奈面前,如果学校领导或是上级教育部门再一味地提出诸多要求,物及则反,不能有所促动,反而造成一种错位。
转变策略
克服上述错位,不可能以农村完小校长的意见为转移,因为这涉及到社会形势的客观因素,也涉及到教育政策与体制等方面的因素,但是按照党的教育方针,对照家长的需要与教师的需求,农村完小校长也是有一定的努力空间的,要充分依靠自身的努力,克服上述三方面的错位,全力夯实农村学校的教学基础管理。
1.加强“主食”供应。学校要尽可能杜绝一些与落实教学中心地位无关紧要的“零食”供应。作为教师要咬定青山,自始至终,突出教学工作的地位。课堂教学时,坚决反对教学的随意性,形式化,教师在课堂上不能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漫无边际,使教学抓不住教材重难点,教师平时课堂教学要有新意,不要总是老一套。在课堂教学上,要重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积极推进研究性学习,建立新型的教学关系和师生关系,大力倡导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究,引导学生彼此相互讨论交流,重视合作方式的学习。抓好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提高教学授课水平和教学效率。同时,努力抓实抓好平时的教研活动,引导教师静下心来,真正进入到教材与学生中间,认真反思,相互交流,切切实实解决平时教学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不断提高教学效益,特别是课堂教学效率。对教研活动中引领人才缺乏的问题,可以借助学区(乡镇)中心校的力量,或是适当外聘专家进行指导,努力打破教师成长与教学过程中的瓶颈。
2.夯实基础建设。要为学生的终身负责,要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学会写字、学会读书、学会唱歌、学会做操、学会扫地、学会负责、学会合作、学会探究”。在这些过硬的基础上,农村完小再去考虑学校的特色也不晚。笔者以为,对大多数农村完小而言,还是从本校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不人云亦云,不赶时髦,不建空中楼阁,扎扎实实做好基础,才能最终为建立学校特色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对实际教学过程中遇到的专业教师缺乏的问题,一是学校重视,矮中取长,尽量向专职化靠拢;二是鼓励专职教师积极进修,出台相应的激励措施,努力提高各个专业任课教师的教学水平。
3.关注教师身心健康。实际上,教师的心理健康与师德、师风、师能是休戚相关的。教师的心理受压抑,其责任感与责任心就大打折扣,被动应付思想、明哲保身的心理、放任自流的意识就占了上风,这是非常可怕的!此时此刻,作为学校领导又能怎样呢?作为教育主管部门又能奈何?因此,必须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特别是学校领导在管理活动中要体现人文关怀的理念,是学校管理的当务之急,也是当前建设和发展和谐社会的需要。首先要尊重教师的劳动,肯定教师为事业所付出的代价;关心教师的日常工作、学习、生活,尽可能为之排忧解难,大胆为教师承担责任;努力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师群体气氛,促进教师的心灵相互沟通;倾听教师的呼声,让教师的压抑心理有地方宣泄。把多支持、多鼓励、多谈心、多交流作为促进教师心理健康的灵丹妙药。同时,力所能及建立教师的成长机制,从学校实际出发,确定符合教师實际的成长目标,让全体教师能够顺应教育的形势发展,吃透新的教育理念,勤动脑,勤实践,让自己的教学业务处于一种经常性更新与缓步提升的良性状态。
4.强化校园文化建设。学校要积极营造先进的校园文化,通过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的建设,让农村完小成为书香校园、文明校园、温馨家庭。建设书香校园,不但在校园的硬环境方面布满浓浓的书香情调,而且在师生中倡导人人读书的阅读型组织,广泛开展身心合一的读书活动。建设文明校园,通过常学习文明礼仪,常引导文明礼仪,常监督行为习惯,常激励文明成果,常反思文明言行,加强学生的养成教育,形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建设温馨家庭,重点是切实加强教育的团队建设,树立关爱、合作、进取意识,强化主人翁的工作精神,建立家庭型的温馨氛围。通过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校的特色发展,提升教育的内驱力,从而全面夯实农村完小的教育发展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