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见证柬埔寨走向和平
1991年10月23日,全面政治解决柬埔寨问题的协定在巴黎签署。参加柬埔寨问题巴黎国际会议的18个国家的外长,与柬埔寨4方代表在和平协定上签了字。《巴黎协定》(即柬埔寨和平协定)的签署标志着延续了13年的柬埔寨战乱从此结束。然而,中越两国军队在边境地区打了十年仗,硝烟刚刚消散,两国关系依然紧张。
也是在1991年11月,来自国内新华社、人民日报社、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光明日报社等媒体的7名记者,组成中国新闻记者采访组,前往柬埔寨首都金边采访。这是自1979年中国对越南进行自卫反击战12年后,中国记者首次踏上柬埔寨金边的土地。新华社辽宁分社攝影记者李永宏是这次采访组里的成员,也是唯一一名摄影记者。
参加中国记者组赴金边,李永宏是有备而去。临行前,他除了带上两套相机和足够的胶卷外,还带上黑白照片放大机、胶卷冲洗设备,外加美联社产的AP照片传真机—他的行李装了满满两车。
采访组于1991年11月8日离开北京,途经曼谷和河内,11月12日晚抵达金边。
13日一早,李永宏便提着相机走出酒店,开始四处寻找拍摄题材。他在金边独立广场拍摄了竖立的西哈努克大幅画像,又在街头拍摄市民的日常生活,捕捉着柬埔寨民众期待和平的目光……回到酒店,李永宏用被子盖着胶卷,将其装进显影罐,把大衣柜的隔板取下来,钻进衣柜冲洗胶卷,再把放大机架在卫生间,用床单挂在门窗上遮光,总算洗出一张照片。在使馆工作人员和一名华侨的带领下,李永宏连续跑了几家大饭店和邮局,可惜都未能将照片传回北京。忙了一天,却无功而返。
11月14日,西哈努克亲王抵达金边。李永宏在波成东国际机场(现金边国际机场)拍到西哈努克抵达金边的照片后,迅速返回宾馆冲洗照片。有了前一天的经验,他这次带着AP照片传真机来到金边通讯总局机房,申请了一条直拨电话线路。但连上传真机后,却发现传真机出现故障,一开机就发出“扑啦扑啦”的声响。李永宏打开背板一看,一只蟑螂正在传真机里蹿来蹿去。赶走蟑螂,机器还是不能用。无奈之下,李永宏只好将照片通过文传方式传回新华社总社摄影部,虽然编辑认为这张照片的清晰度不好,但这张照片还是被《人民日报》、《中国日报》等国内外众多媒体采用。
11月16日,金边近20万群众在王宫广场举行盛大集会,欢迎西哈努克亲王返回金边。有数百名外国记者云集金边,你争我抢、各显其能。李永宏是第一次在国外采访,而且是第一次单兵作战,面对众多国外记者,他心里不断提醒自己,要拍出好照片,不能丢新华社的人。西哈努克亲王乘敞篷车返回市区时,现场被群众围得水泄不通,很多记者在拍摄时被挤倒在地。李永宏溜边寻角找机会,但他几乎无法挤进人群,只能将相机高高举过头顶,拍摄在敞篷车上向群众祝福致意的西哈努克亲王。
为了保证发稿,这一次,李永宏只选了一张底片,找到了设备先进的法新社,请他们帮忙将照片传真回北京。经过协商,法新社同意使用底片传真机,但传一张照片要收600美元,还要李永宏出线路费。李永宏说,这价钱当年在金边能买一辆本田125摩托车,真是心疼。
亲历金边暴力事件
1991年11月27日,李永宏在柬埔寨首都金边,经历了一场突发事件—“11·27”暴力事件。
由于事先得知11月27日早上柬埔寨全国最高委员会民柬方面成员乔森潘(编者注:Khieu Samphan,1931年6月27日~,柬埔寨共产党领导人,也是红色高棉主要领导人之一)将到达金边准备参加12月4日的柬埔寨四方会谈和平会议,李永宏在当日乘车赶往机场,准备拍摄乔森潘抵达的照片。
一路上,他看到不少市民、学生举着标语牌在示威游行,高呼口号,向柬共讨还血债,抗议乔森潘返回金边。李永宏闻到了火药味,他预感要有情况发生。抵达乔森潘住处时,现场已经被军队和警察封锁,李永宏拿出记者证才被允许进入。原来,当乔森潘一行乘车离开金边机场时,大批游行示威的群众、学生尾随车队。乔森潘刚到达下榻的别墅,就被群众包围了。
仅仅5分钟以后,愤怒的群众手持铁器、木棍、石块,一边叫喊,一边投掷石块,并且开始拆毁围墙,砸碎门窗,冲进院里。其中一些人还将乔森潘及其随员的行李从车上扔出来,捣毁、撕烂、烧毁。
李永宏面前的情况十分惊险—棍棒在眼前飞舞,石头也随时可能落在头上,但李永宏却端着相机穿梭在暴乱的人群中,冷静地左躲右闪,捕捉着现场画面。在接连几个小时中,他拍摄到了乔森潘被石块砸伤、血染衣襟,拍摄了数千人捣毁围墙、焚烧物品的现场,以及乔森潘乘装甲车被迫返回机场的画面。
直到中午12点,柬埔寨全国最高委员会金边方面成员洪森来到现场,呼吁群众要冷静。下午2时30分,一辆装甲车将乔森潘一行送往机场,准备乘飞机飞往曼谷。柬埔寨全国最高委员会主席西哈努克亲王只好宣布,该委员会原定于12月4日在金边召开的和平会议,改在泰国举行。
金边“11·27”暴力事件,既是突发,也是必然。出现此种情况,与柬埔寨的历史有关。1970年3月,柬埔寨的朗诺亲王,在美国中情局策划下发动政变,推翻了西哈努克亲王的柬埔寨王国政府。1975年4月,被称为“红色高棉”的柬埔寨共产党推翻了朗诺政权,建立了民主柬埔寨政权,乔森潘出任民柬总理,后又就任国家主席团主席,成为名义上的国家元首。在其后4年统治期间,柬埔寨共产党实施“从肉体上消灭资产阶级”的恐怖政策,在全国实行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大清洗,造成200万柬埔寨人因劳役、迫害、饥荒等死亡,成为20世纪继纳粹后又一次人为制造的种族灭绝灾难,使整个世界震惊。李永宏见证了这次暴力事件,拍摄的这组标题为《金边“11·27”暴力事件》照片获得了第11届全国摄影金奖。
最近,我与李永宏在一个签约摄影师培训会议上见面,聊起当年为什么派他去柬埔寨采访,他微微一笑说,不清楚。在1990年代初,能派到国外去报道的国内分社记者可谓凤毛麟角,李永宏去柬埔寨是经过严格的政治、业务审查和挑选的。我知道,当年在摄影部的老编辑眼里,李永宏是那种有新闻头脑的记者。 22年过去了,回忆这段惊心动魄的经历,李永宏没有了后怕和激动,甚至许多细节已经模糊。但是,他庆幸自己亲历了这个历史事件,用相机记录下这一事件的全过程,并且表现得“相当勇敢”。
迷摄影被招进新华社
1982年,李永宏考上辽宁大学经济系计划统计专业。那时学经济还是件非常时髦的事情,可李永宏在业余时间迷上了摄影,自己花200多块钱买了照相机。在校期间,他把全部奖学金都“不务正业”地砸在摄影上。当然,这个奢侈的爱好改变了他的命运,给了他另外一个职业选择。
1986年夏天,李永宏临近毕业时,被指名分配到新华社辽宁分社。李永宏说,一下进了国家最有权威的媒体,仿佛进了一座神圣的殿堂。
1980年代,大学毕业生是计划分配。用李永宏的话说,自己不是高富帅,只是个出身农村的普通学生,之所以能得到这样的机会,是因为自己曾担任辽大摄影学会秘书长,在校期间的摄影习作曾在报刊杂志上发表,毕业前还在学校举办了首个学生个人影展,就连当年很火的《青年科学》杂志也曾在一期的封面和封底用了他的摄影作品。
当年正赶上新华社辽宁分社有两位摄影记者面临退休,分社摄影组后继乏人,李永宏被分社看中了。但是,辽宁分社并没有大学毕业生分配指标,于是,分社派人找到省计委、教委,又找到辽大的校长,最后将要来的分配指标直接落实到李永宏所在班级。眼看就要毕业,班里突然冒出个中央直属单位分配指标,有些同学不明真相,还想靠着家里的关系努力一把,最后还是无果而终。
当年7月,辽宁分社派出当时分社最好的上海牌小轿车,车队队长刘军亲自驾驶,到辽宁大学将李永宏接到分社,安排在单身宿舍中。就这样,摄影原本是李永宏大学时的业余爱好,现在成了他的职业。他成了一名新华社摄影记者。
关注辽宁国企转型
刚入社那几年,李永宏仗着年轻气盛,手脚也勤,不懂就问,不会就学,在工作中不但体育报道、社会新闻、对外专题样样涉猎,还被指定为对外摄影报道记者。那时候他发的照片在国内的报纸上采用率很好,偶尔还有组照被辟栏刊登;他发的对外照片经常被港澳媒体半版、整版采用。
李永宏第一次在中央级报纸上看到自己拍的照片时兴奋极了,但兴奋之后也感觉到压力。他说,新华社记者的职责像个“紧箍咒”,自己总是怕漏掉什么。
李永宏是个低调的人,不论去哪里采访过,回来只谈照片和发稿,不说其中的艰苦和周折。1990年9月,他去沈飞公司拍摄歼8Ⅱ型飞机时,需要到航空航天部保密局拿批文,周折不少,但他从没提过。还有一次,他在盘锦市双台河口世界最大的黑嘴鸥繁殖种群基地拍摄黑嘴鸥,在隐蔽棚内一呆就是一天。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辽宁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在这片土地上,曾经是工厂林立,机器轰鸣,号称“新中国工业崛起的摇篮”,被誉为“共和国长子”。新华社辽宁分社也算是国内的大分社。从1949年起,与全国的重工业基地对应,辽宁分社地位相对较高,摄影记者的人数和实力都位居前列。但是,到了1990年代,辽宁的重工业开始转型,在改革中,社会必然经历“阵痛”。新闻报道同样面临转型,作为通讯社记者,报道辽宁不能一味地用“蒸蒸日上”的思路,而李永宏正是赶上这个年代的记者。
进入1990年代中期,辽宁的工业改革、转型仍在继续,众多企业遭遇破产和转产,职工下岗、失业困扰着辽宁的经济发展。学经济出身的李永宏,开始关注辽宁大中型企业的走向,关注“三角债”、国有企业倒闭等各种经济事件。他认为,任何经济现象、经济规律,都必须通过具体人的行为来反映,所以要把关注点放在人与人、人与物、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中,深入觀察、采访,然后再拍摄。
“三角债”问题曾经困扰地方经济,一度成为中国经济改革发展中的难题。李永宏经过细致的采访,尝试用镜头表现清理“三角债”。他采用对比手法,拍摄了题为《站起来,莫等待》的照片,突出问题,揭示问题的症结,产生了良好的的社会效果;他曾经拍过一组《国企被兼并之后》,报道沈阳一家私营企业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沈阳一家国有企业,使一个负债3500万元的企业起死回生的过程。在这组照片中,他不是仅仅局限在拍摄厂房、车间、生产线,而是把着眼点放在人的发现、挖掘、表现人与企业的关系上,通过普通工人,揭示大中型企业转换机制而带来的变化。
弹指一挥间,从李永宏1986年入社到现在,27年过去了。当年风华正茂,现在已年过半百。我和他交往多年,他的斯文、含蓄熟人皆知。在2005年就已经是高级记者的李永宏如今依旧低调、谦虚,每次来到北京,看见摄影部的年轻编辑,张口闭口仍喊“老师”。作为辽宁分社的编委和图片总监,李永宏仍在续写着与摄影的不解之缘,每天对摄影师来稿进行编审,不敢怠慢。他说,新媒体时代新闻分秒必争,不能让摄影师的稿件在自己手上耽搁。
1991年10月23日,全面政治解决柬埔寨问题的协定在巴黎签署。参加柬埔寨问题巴黎国际会议的18个国家的外长,与柬埔寨4方代表在和平协定上签了字。《巴黎协定》(即柬埔寨和平协定)的签署标志着延续了13年的柬埔寨战乱从此结束。然而,中越两国军队在边境地区打了十年仗,硝烟刚刚消散,两国关系依然紧张。
也是在1991年11月,来自国内新华社、人民日报社、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光明日报社等媒体的7名记者,组成中国新闻记者采访组,前往柬埔寨首都金边采访。这是自1979年中国对越南进行自卫反击战12年后,中国记者首次踏上柬埔寨金边的土地。新华社辽宁分社攝影记者李永宏是这次采访组里的成员,也是唯一一名摄影记者。
参加中国记者组赴金边,李永宏是有备而去。临行前,他除了带上两套相机和足够的胶卷外,还带上黑白照片放大机、胶卷冲洗设备,外加美联社产的AP照片传真机—他的行李装了满满两车。
采访组于1991年11月8日离开北京,途经曼谷和河内,11月12日晚抵达金边。
13日一早,李永宏便提着相机走出酒店,开始四处寻找拍摄题材。他在金边独立广场拍摄了竖立的西哈努克大幅画像,又在街头拍摄市民的日常生活,捕捉着柬埔寨民众期待和平的目光……回到酒店,李永宏用被子盖着胶卷,将其装进显影罐,把大衣柜的隔板取下来,钻进衣柜冲洗胶卷,再把放大机架在卫生间,用床单挂在门窗上遮光,总算洗出一张照片。在使馆工作人员和一名华侨的带领下,李永宏连续跑了几家大饭店和邮局,可惜都未能将照片传回北京。忙了一天,却无功而返。
11月14日,西哈努克亲王抵达金边。李永宏在波成东国际机场(现金边国际机场)拍到西哈努克抵达金边的照片后,迅速返回宾馆冲洗照片。有了前一天的经验,他这次带着AP照片传真机来到金边通讯总局机房,申请了一条直拨电话线路。但连上传真机后,却发现传真机出现故障,一开机就发出“扑啦扑啦”的声响。李永宏打开背板一看,一只蟑螂正在传真机里蹿来蹿去。赶走蟑螂,机器还是不能用。无奈之下,李永宏只好将照片通过文传方式传回新华社总社摄影部,虽然编辑认为这张照片的清晰度不好,但这张照片还是被《人民日报》、《中国日报》等国内外众多媒体采用。
11月16日,金边近20万群众在王宫广场举行盛大集会,欢迎西哈努克亲王返回金边。有数百名外国记者云集金边,你争我抢、各显其能。李永宏是第一次在国外采访,而且是第一次单兵作战,面对众多国外记者,他心里不断提醒自己,要拍出好照片,不能丢新华社的人。西哈努克亲王乘敞篷车返回市区时,现场被群众围得水泄不通,很多记者在拍摄时被挤倒在地。李永宏溜边寻角找机会,但他几乎无法挤进人群,只能将相机高高举过头顶,拍摄在敞篷车上向群众祝福致意的西哈努克亲王。
为了保证发稿,这一次,李永宏只选了一张底片,找到了设备先进的法新社,请他们帮忙将照片传真回北京。经过协商,法新社同意使用底片传真机,但传一张照片要收600美元,还要李永宏出线路费。李永宏说,这价钱当年在金边能买一辆本田125摩托车,真是心疼。
亲历金边暴力事件
1991年11月27日,李永宏在柬埔寨首都金边,经历了一场突发事件—“11·27”暴力事件。
由于事先得知11月27日早上柬埔寨全国最高委员会民柬方面成员乔森潘(编者注:Khieu Samphan,1931年6月27日~,柬埔寨共产党领导人,也是红色高棉主要领导人之一)将到达金边准备参加12月4日的柬埔寨四方会谈和平会议,李永宏在当日乘车赶往机场,准备拍摄乔森潘抵达的照片。
一路上,他看到不少市民、学生举着标语牌在示威游行,高呼口号,向柬共讨还血债,抗议乔森潘返回金边。李永宏闻到了火药味,他预感要有情况发生。抵达乔森潘住处时,现场已经被军队和警察封锁,李永宏拿出记者证才被允许进入。原来,当乔森潘一行乘车离开金边机场时,大批游行示威的群众、学生尾随车队。乔森潘刚到达下榻的别墅,就被群众包围了。
仅仅5分钟以后,愤怒的群众手持铁器、木棍、石块,一边叫喊,一边投掷石块,并且开始拆毁围墙,砸碎门窗,冲进院里。其中一些人还将乔森潘及其随员的行李从车上扔出来,捣毁、撕烂、烧毁。
李永宏面前的情况十分惊险—棍棒在眼前飞舞,石头也随时可能落在头上,但李永宏却端着相机穿梭在暴乱的人群中,冷静地左躲右闪,捕捉着现场画面。在接连几个小时中,他拍摄到了乔森潘被石块砸伤、血染衣襟,拍摄了数千人捣毁围墙、焚烧物品的现场,以及乔森潘乘装甲车被迫返回机场的画面。
直到中午12点,柬埔寨全国最高委员会金边方面成员洪森来到现场,呼吁群众要冷静。下午2时30分,一辆装甲车将乔森潘一行送往机场,准备乘飞机飞往曼谷。柬埔寨全国最高委员会主席西哈努克亲王只好宣布,该委员会原定于12月4日在金边召开的和平会议,改在泰国举行。
金边“11·27”暴力事件,既是突发,也是必然。出现此种情况,与柬埔寨的历史有关。1970年3月,柬埔寨的朗诺亲王,在美国中情局策划下发动政变,推翻了西哈努克亲王的柬埔寨王国政府。1975年4月,被称为“红色高棉”的柬埔寨共产党推翻了朗诺政权,建立了民主柬埔寨政权,乔森潘出任民柬总理,后又就任国家主席团主席,成为名义上的国家元首。在其后4年统治期间,柬埔寨共产党实施“从肉体上消灭资产阶级”的恐怖政策,在全国实行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大清洗,造成200万柬埔寨人因劳役、迫害、饥荒等死亡,成为20世纪继纳粹后又一次人为制造的种族灭绝灾难,使整个世界震惊。李永宏见证了这次暴力事件,拍摄的这组标题为《金边“11·27”暴力事件》照片获得了第11届全国摄影金奖。
最近,我与李永宏在一个签约摄影师培训会议上见面,聊起当年为什么派他去柬埔寨采访,他微微一笑说,不清楚。在1990年代初,能派到国外去报道的国内分社记者可谓凤毛麟角,李永宏去柬埔寨是经过严格的政治、业务审查和挑选的。我知道,当年在摄影部的老编辑眼里,李永宏是那种有新闻头脑的记者。 22年过去了,回忆这段惊心动魄的经历,李永宏没有了后怕和激动,甚至许多细节已经模糊。但是,他庆幸自己亲历了这个历史事件,用相机记录下这一事件的全过程,并且表现得“相当勇敢”。
迷摄影被招进新华社
1982年,李永宏考上辽宁大学经济系计划统计专业。那时学经济还是件非常时髦的事情,可李永宏在业余时间迷上了摄影,自己花200多块钱买了照相机。在校期间,他把全部奖学金都“不务正业”地砸在摄影上。当然,这个奢侈的爱好改变了他的命运,给了他另外一个职业选择。
1986年夏天,李永宏临近毕业时,被指名分配到新华社辽宁分社。李永宏说,一下进了国家最有权威的媒体,仿佛进了一座神圣的殿堂。
1980年代,大学毕业生是计划分配。用李永宏的话说,自己不是高富帅,只是个出身农村的普通学生,之所以能得到这样的机会,是因为自己曾担任辽大摄影学会秘书长,在校期间的摄影习作曾在报刊杂志上发表,毕业前还在学校举办了首个学生个人影展,就连当年很火的《青年科学》杂志也曾在一期的封面和封底用了他的摄影作品。
当年正赶上新华社辽宁分社有两位摄影记者面临退休,分社摄影组后继乏人,李永宏被分社看中了。但是,辽宁分社并没有大学毕业生分配指标,于是,分社派人找到省计委、教委,又找到辽大的校长,最后将要来的分配指标直接落实到李永宏所在班级。眼看就要毕业,班里突然冒出个中央直属单位分配指标,有些同学不明真相,还想靠着家里的关系努力一把,最后还是无果而终。
当年7月,辽宁分社派出当时分社最好的上海牌小轿车,车队队长刘军亲自驾驶,到辽宁大学将李永宏接到分社,安排在单身宿舍中。就这样,摄影原本是李永宏大学时的业余爱好,现在成了他的职业。他成了一名新华社摄影记者。
关注辽宁国企转型
刚入社那几年,李永宏仗着年轻气盛,手脚也勤,不懂就问,不会就学,在工作中不但体育报道、社会新闻、对外专题样样涉猎,还被指定为对外摄影报道记者。那时候他发的照片在国内的报纸上采用率很好,偶尔还有组照被辟栏刊登;他发的对外照片经常被港澳媒体半版、整版采用。
李永宏第一次在中央级报纸上看到自己拍的照片时兴奋极了,但兴奋之后也感觉到压力。他说,新华社记者的职责像个“紧箍咒”,自己总是怕漏掉什么。
李永宏是个低调的人,不论去哪里采访过,回来只谈照片和发稿,不说其中的艰苦和周折。1990年9月,他去沈飞公司拍摄歼8Ⅱ型飞机时,需要到航空航天部保密局拿批文,周折不少,但他从没提过。还有一次,他在盘锦市双台河口世界最大的黑嘴鸥繁殖种群基地拍摄黑嘴鸥,在隐蔽棚内一呆就是一天。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辽宁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在这片土地上,曾经是工厂林立,机器轰鸣,号称“新中国工业崛起的摇篮”,被誉为“共和国长子”。新华社辽宁分社也算是国内的大分社。从1949年起,与全国的重工业基地对应,辽宁分社地位相对较高,摄影记者的人数和实力都位居前列。但是,到了1990年代,辽宁的重工业开始转型,在改革中,社会必然经历“阵痛”。新闻报道同样面临转型,作为通讯社记者,报道辽宁不能一味地用“蒸蒸日上”的思路,而李永宏正是赶上这个年代的记者。
进入1990年代中期,辽宁的工业改革、转型仍在继续,众多企业遭遇破产和转产,职工下岗、失业困扰着辽宁的经济发展。学经济出身的李永宏,开始关注辽宁大中型企业的走向,关注“三角债”、国有企业倒闭等各种经济事件。他认为,任何经济现象、经济规律,都必须通过具体人的行为来反映,所以要把关注点放在人与人、人与物、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中,深入觀察、采访,然后再拍摄。
“三角债”问题曾经困扰地方经济,一度成为中国经济改革发展中的难题。李永宏经过细致的采访,尝试用镜头表现清理“三角债”。他采用对比手法,拍摄了题为《站起来,莫等待》的照片,突出问题,揭示问题的症结,产生了良好的的社会效果;他曾经拍过一组《国企被兼并之后》,报道沈阳一家私营企业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沈阳一家国有企业,使一个负债3500万元的企业起死回生的过程。在这组照片中,他不是仅仅局限在拍摄厂房、车间、生产线,而是把着眼点放在人的发现、挖掘、表现人与企业的关系上,通过普通工人,揭示大中型企业转换机制而带来的变化。
弹指一挥间,从李永宏1986年入社到现在,27年过去了。当年风华正茂,现在已年过半百。我和他交往多年,他的斯文、含蓄熟人皆知。在2005年就已经是高级记者的李永宏如今依旧低调、谦虚,每次来到北京,看见摄影部的年轻编辑,张口闭口仍喊“老师”。作为辽宁分社的编委和图片总监,李永宏仍在续写着与摄影的不解之缘,每天对摄影师来稿进行编审,不敢怠慢。他说,新媒体时代新闻分秒必争,不能让摄影师的稿件在自己手上耽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