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医药物流现已成为各方投资的热点,许多企业动辄数亿的投资不断投向医药物流业,中国又迎来了新一轮的医药投资热。面对国内外市场的激烈竞争,如何借助信息化手段,降低医药物流成本提高企业利润率,已成为各方投资者发展医药物流的“软肋”,如何打破医药物流企业信息化管理的“短板”已成为医药物流企业普遍关心的问题。
透析医药物流信息化
经过长期的发展,中国医药流通行业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并继续朝着竞争白热化、市场微利化的方向发展。在这一背景下,国内不少企业都认识到借助信息化的手段对自身供应链的整体优化将有助于企业未来的发展。但是,由于目前中国医药流通企业普遍规模较小(最大的上海医药股份有限公司2004的销售额也仅100亿人民币),在医药流通业的供应链中能真正作为核心的企业并不多。所以,现阶段虽然国内有不少“大中型”醫药企业开始整合自身的物流体系,走上信息化之路。但是,大多数都将重点摆在了对供应链中自身这一单一环节的优化上,真正做到与上游供应商、下游客户实现供应链整体协同发展的企业几乎没有。
另外,由于医药物流信息化的投资巨大,往往伴随着企业的战略变革和物流体系的重新组建,需要企业投入大量的财力、时间和人员精力,成功与否与企业的未来发展息息相关,具有很大的风险。所以,目前中国医药物流信息化建设工作离不开政府层面的支持,而且也只有有实力的企业才能尝试,占中国医药流通行业绝大多数的中小企业的信息化之路基本上还处于空白阶段。虽然风险巨大,但是中国已经开始医药物流信息化的企业在投入上却是“大手笔”,往往投入数千万甚至上亿人民币来建立物流中心和信息系统,而且都把注意力摆在了为社会提供第三方医药物流服务上面,这就造成严重的重复建设问题。可以预见的是,未来几年内中国的医药物流市场将会是一个上演兼并和重组大戏的时期。
识破和制止暗箱操作
在医药物流信息化管理中常见的“暗箱操作”现象是项目建设招投标的不公开透明和建设过程中的一些隐性问题。其实这种问题是很常见的,但它并不能简单地归结为项目管理的问题。对于项目建设招投标的客观公正,一方面需要政策法规的健全、有效,但更关键的还是企业自身对项目的严谨把握。
由于医药物流信息投资巨大,我们可以通过法规规定投资达到一定规模的信息化项目必须在政府部门的组织下进行招投标。更关键的是,评标委员会的专家在组成上就应该公正、客观、科学,比如评标会有7个评委,政府部门邀请的专家评委可能会有5个,来自企业本身的评委只能有两个,等权重打分,这样就可以做到了评标的相对公正,尽可能地防止企业的暗箱操作。在招标会结束后,所有的打分评标资料全部密封保存,然后再统一进行公开评判,整个招标过程力争正式而规范。
另外,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无论是信息系统的开发还是物流体系的构建,应该保证咨询团队工作的相对独立,不能因为企业集团内部的某些利益不平衡问题而导致项目工作偏离了科学、独立的轨道,成为企业内部“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所以我们要强调,避免医药物流信息化管理中的暗箱操作问题,关键还在于建设企业自身对信息化工作的支持和认识。
减少和控制牛鞭效应
牛鞭效应在任何一条供应链中都存在,主要是因为在实际业务中,从零售终端到生产环节的信息是发散式、扩大式传播的,这就导致了信息的失真,从而造成生产计划被扩大,最终导致供大于需的现象和供应链中各环节企业物流成本的居高不下。要解决这一问题,关键就在于实现对供应链中信息的集中控制和信息共享。
在中国目前的市场环境下,医药物流的供应链往往是以医药流通企业为核心,信息化也是紧紧围绕医药流通企业建设的。那么,要真正实现靠信息化手段来控制和降低牛鞭效应,首先就需要医药流通企业的信息系统和上游医药生产企业、下游医药销售客户的信息系统实现信息共享。这样,医药生产企业就可以从信息系统中根据药品、器械的实际销量、库存数量和客户的订单做到“以销定产”。而针对医院,通常的做法是由医药流通企业的专业物流队伍,对医院的药房实现托管,医院药房的药品进销存等都由医药流通企业的物流部门直接负责。这样做不仅可以降低药品的价格,让利于患者,而且有助于医院药品的销量进入信息系统,纳入供应链中。可以讲,只要可以有效实现整个供应链的信息共享,对控制牛鞭效应是很有帮助的。
应该讲,目前中国的医药信息化建设项目对控制医药行业的牛鞭效应、降低物流成本是有好处的。但是,并不能就此说明可以很好地解决信息失真的问题。这主要是因为中国医药行业的确还存在着“多、小、散、乱”的问题。
据统计,目前全国有药品批发企业1.65万家,零售企业近14万家,全国零售药店总数12万家、药品生产企业6300多家,这些企业中95%以上都是中小型医药企业,这些企业的物流信息化建设基本处于空白。而中国医药物流虽然比较“火暴”,但真正进行企业全流域信息化建设和物流整合的主要是以上海医药、北京医药、南京医药等为代表的国内大型医药流通企业,而这些企业的销售额占市场总份额却是很小的,其成本的降低还不能起到明显降低全行业医药流通成本的作用。不仅如此,中国目前医药信息化建设主要是围绕流通企业进行的,同一生产企业面临着不同的供应链,再加上缺乏全行业的医药物流标准,所以现阶段的信息化建设还不能做到控制整个行业的牛鞭效应问题。
规避时空效应,提高作业效率
在市场反应越来越灵敏的今天,希望利用信息系统就可以改善医药物流的时间效应和空间效应是不现实的。医药流通企业要及时把握市场的变化,除了要有适用的软件,还需要在企业集团全流域建设好与之配套的物流体系。
医药物流要很好地解决时间效应和空间效应,需要强壮完善的信息系统和全流域柔性的物流体系共同发挥作用。信息系统不但可以实时动态地查询到集团内部各地的销售情况,而且可以针对市场需求及时下达调拨指令,要求对药品在不同地区之间实现支援销售;而完善柔性的物流体系才可以很好地实现这种紧急指令,用强大的配送能力来实现对紧急订单的支撑。这就提示我们,发展中的医药流通企业,在进行信息化建设的同时一定要做好自身物流资源的整合工作,才能满足企业跨地域发展的需要。
就从事医药物流信息化工作的经验来看,信息化带来成本的降低只是其中的一个作用,更关键的则是通过信息化手段和物流整合,实现作业效率的提高,满足客户越来越高的服务要求。
信息系统降低医药物流的流通成本,首先是通过作业效率的提高降低了人工成本,其次是由于准确性的提高降低了作业的差错率,管理成本得以降低。
建高效信息化平台促发展契机
建立一个高效的医药物流信息化平台,关键还是要以满足企业发展的实际需要为目标,选择适用的技术而不是最先进的技术、实现全流域资源的整合而不是单纯建立一个信息中心就可以了事的。医药物流的信息化建设,一定要落实到企业的每一个人身上,要从优化企业的基本作业流程入手,通过作业效率的提高来体现物流信息化平台的高效。无论是采用分布式的信息系统还是集中式的信息系统,要从满足企业的实际状况入手。
医药物流信息化建设,成功的关键在于实施。在软件开发过程中,一定会遇到许多问题,这就需要协调技术和需求之间的差异,能够通过管理来规范习惯性问题,并尽力在技术上回避,这不但有助于信息化项目的成功,更有助于企业长期发展的规范化。
医药物流信息化平台的建设,涉及到医药物流企业的方方面面,更多的需要医药物流企业规范自身的管理流程,这也是企业提升自身管理水平的契机。另外,通过信息化建设,有助于改变企业全体职员的思想观念,可以极大地使大家认识到现代化管理技术和企业发展趋势,能够极好地提高人员的素质。可以讲,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对医药物流企业的发展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