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问题行为情境(案例)
王某某,17岁,是一名高级职业中学二年级的学生。他初中的学习成绩处于班级的中下等水平。自从上了职业以后,常常因为考试成绩差而遭到家长的责骂。老师经常与家长联系,反映其学习态度很不端正,经常在上课的时候无精打采、睡觉,提不起学习兴趣,作业不能及时完成,并且屡教不改,第二学期时,在学校中他的表现仍然是非常的糟糕,班主任甚至还请家长到校进行面谈,可他的表现并没有多大的改善。高一年级结束后,王某某主动向家长提出退学要求。经过多人劝说才勉强进入高二,但问题依然很严重。
2.对案例的分析
在职校生的眼中,学习本身是一个什么样的过程呢?在一些调查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约占总体学生的1/3多)认为学习是被动、烦恼、无用的事,同时发现对学生的厌学心理和厌学行为起到直接影响作用的是学生的个性特征、学校环境、家庭环境等。
不良性格的影响。王某某的性格导致了其在面对老师与家长的批评时不能很好地调整心态,而是轻易地放弃了学习;家庭的贫困也让他在与众多的学生的生活中觉得比不上别人,因而自暴自弃;母亲对他的宠爱与骄纵形成了他对任何事漠不关心,不愿意承受过于沉重的学业压力,追求享乐,不够坚强,遇到困难就主动放弃的性格,而且比较神经质,情绪的波动比较大,经常情绪用事等。
学校环境的影响。沉重的学习负担往往是造成学生厌学心理的重要原因,学习内容繁琐与教法呆板则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情绪。教师往往注重的是学生的成绩高低,而忽略了学生的其它方面的素质,这种对学生能力的错误评价也使学生颇为不满。有的教师仅仅因为学生的学习成绩不好,平时的表现不好便全盘否定他们。这是直接导致学生对他们的学习行为及结果进行消极对待的归因,从而直接推动了厌学情绪的出现。
家庭环境的影响。家庭环境差是造成学生厌学心理的重要原因。家庭教育方式不当给学生的学习情绪带来了消极的影响。当孩子的成绩达不到父母的期望时,教育方式就会停留在不停地批评上,不断地否定孩子的能力和态度,就会导致孩子对自己的学习行为做出不正确的选择,再加上父母的不理解,在这种心理的影响下,学生会更消极地对待学习,从而导致厌学情绪的不断增长,最后便不愿意主动地接受学习,得过且过,最终放弃自己的学业。同时,父母的榜样作用也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态度,父母是学生的启蒙老师,因而,父母的行为与态度对学生的心理有重要的影响。
3.对问题行为的诊断
“厌学是指学生对学习否定的内在反应倾向”,包括厌学情绪、厌学态度和厌学行为,它的直接后果就是导致学习效率下降。在本案例中,王某某即使知道学习的结果直接影响到他的未来,但他仍然对学习表现得非常反感,甚至感到痛苦,宁愿承受老师、家长以及其他亲朋好友的批评、责骂,也要厌学,去做与学习无关的事。他的表现中反映出他存在着极度的厌学心理,而且在这种厌学思想的指导下,他无心向学,久而久之就会导致严重的后果。
4.矫治
通过对王某某的案例分析可以知道,造成学生厌学心理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因而对厌学心理的矫正也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努力,而对厌学这种问题行为的干预也需要学校的老师、家长以及被干预者的共同配合来保证,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
学校老师应该更为关注处于弱势的学生。 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接触最多的就是老师,对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学习态度产生最大影响的也是老师。因而老师们应该意识到他们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所起到的关键作用,努力改革课堂教学方法,通过提高教学内容的趣味性与教学手段的灵活性来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给他们带来学习的快乐与动力。而更为重要的是,老师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也要关心学生的生活和思想,学生的人格的健全和发展需要老师的积极引导。
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家长应对学生的学习行为给予积极的关注,多站在孩子的角度上想一想,要经常与孩子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同时还要注重自己的行为与态度对孩子的示范作用。当孩子没有取得预期的学习成绩时,要注意采用恰当的教育方式,不要强化孩子对自己的学习行为的消极态度。
进行有效的心理咨询及行为干预。心理咨询是改善学生厌学心理的有效途径,通过选择恰当的干预技术和方法,如合理情绪疗法、强化法、认知疗法等,让学生通过改变自身的认知和行为,转变其对学习的看法和态度,引导其对自己的学习行为做出正确的判断,从其自身的因素出发来提高自我管理和控制能力,缓解厌学情绪,激发学习兴趣,减少厌学行为。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干预过程的同时,建议多采用家庭疗法,争取家庭的配合来进行积极的治疗,通过整个家庭共同努力来矫正孩子的厌学行为。
5.评估
厌学是一种常见于中学生特别是职校生群体中的心理问题,正因为它涉及广、危害深而受到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在积极寻找厌学心理的干预技术与方法的过程中,应针对具体个案进行分析,找出适合问题行为人的具体方法,有所侧重地进行干预,才能取得好的效果,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王某某,17岁,是一名高级职业中学二年级的学生。他初中的学习成绩处于班级的中下等水平。自从上了职业以后,常常因为考试成绩差而遭到家长的责骂。老师经常与家长联系,反映其学习态度很不端正,经常在上课的时候无精打采、睡觉,提不起学习兴趣,作业不能及时完成,并且屡教不改,第二学期时,在学校中他的表现仍然是非常的糟糕,班主任甚至还请家长到校进行面谈,可他的表现并没有多大的改善。高一年级结束后,王某某主动向家长提出退学要求。经过多人劝说才勉强进入高二,但问题依然很严重。
2.对案例的分析
在职校生的眼中,学习本身是一个什么样的过程呢?在一些调查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约占总体学生的1/3多)认为学习是被动、烦恼、无用的事,同时发现对学生的厌学心理和厌学行为起到直接影响作用的是学生的个性特征、学校环境、家庭环境等。
不良性格的影响。王某某的性格导致了其在面对老师与家长的批评时不能很好地调整心态,而是轻易地放弃了学习;家庭的贫困也让他在与众多的学生的生活中觉得比不上别人,因而自暴自弃;母亲对他的宠爱与骄纵形成了他对任何事漠不关心,不愿意承受过于沉重的学业压力,追求享乐,不够坚强,遇到困难就主动放弃的性格,而且比较神经质,情绪的波动比较大,经常情绪用事等。
学校环境的影响。沉重的学习负担往往是造成学生厌学心理的重要原因,学习内容繁琐与教法呆板则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情绪。教师往往注重的是学生的成绩高低,而忽略了学生的其它方面的素质,这种对学生能力的错误评价也使学生颇为不满。有的教师仅仅因为学生的学习成绩不好,平时的表现不好便全盘否定他们。这是直接导致学生对他们的学习行为及结果进行消极对待的归因,从而直接推动了厌学情绪的出现。
家庭环境的影响。家庭环境差是造成学生厌学心理的重要原因。家庭教育方式不当给学生的学习情绪带来了消极的影响。当孩子的成绩达不到父母的期望时,教育方式就会停留在不停地批评上,不断地否定孩子的能力和态度,就会导致孩子对自己的学习行为做出不正确的选择,再加上父母的不理解,在这种心理的影响下,学生会更消极地对待学习,从而导致厌学情绪的不断增长,最后便不愿意主动地接受学习,得过且过,最终放弃自己的学业。同时,父母的榜样作用也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态度,父母是学生的启蒙老师,因而,父母的行为与态度对学生的心理有重要的影响。
3.对问题行为的诊断
“厌学是指学生对学习否定的内在反应倾向”,包括厌学情绪、厌学态度和厌学行为,它的直接后果就是导致学习效率下降。在本案例中,王某某即使知道学习的结果直接影响到他的未来,但他仍然对学习表现得非常反感,甚至感到痛苦,宁愿承受老师、家长以及其他亲朋好友的批评、责骂,也要厌学,去做与学习无关的事。他的表现中反映出他存在着极度的厌学心理,而且在这种厌学思想的指导下,他无心向学,久而久之就会导致严重的后果。
4.矫治
通过对王某某的案例分析可以知道,造成学生厌学心理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因而对厌学心理的矫正也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努力,而对厌学这种问题行为的干预也需要学校的老师、家长以及被干预者的共同配合来保证,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
学校老师应该更为关注处于弱势的学生。 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接触最多的就是老师,对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学习态度产生最大影响的也是老师。因而老师们应该意识到他们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所起到的关键作用,努力改革课堂教学方法,通过提高教学内容的趣味性与教学手段的灵活性来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给他们带来学习的快乐与动力。而更为重要的是,老师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也要关心学生的生活和思想,学生的人格的健全和发展需要老师的积极引导。
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家长应对学生的学习行为给予积极的关注,多站在孩子的角度上想一想,要经常与孩子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同时还要注重自己的行为与态度对孩子的示范作用。当孩子没有取得预期的学习成绩时,要注意采用恰当的教育方式,不要强化孩子对自己的学习行为的消极态度。
进行有效的心理咨询及行为干预。心理咨询是改善学生厌学心理的有效途径,通过选择恰当的干预技术和方法,如合理情绪疗法、强化法、认知疗法等,让学生通过改变自身的认知和行为,转变其对学习的看法和态度,引导其对自己的学习行为做出正确的判断,从其自身的因素出发来提高自我管理和控制能力,缓解厌学情绪,激发学习兴趣,减少厌学行为。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干预过程的同时,建议多采用家庭疗法,争取家庭的配合来进行积极的治疗,通过整个家庭共同努力来矫正孩子的厌学行为。
5.评估
厌学是一种常见于中学生特别是职校生群体中的心理问题,正因为它涉及广、危害深而受到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在积极寻找厌学心理的干预技术与方法的过程中,应针对具体个案进行分析,找出适合问题行为人的具体方法,有所侧重地进行干预,才能取得好的效果,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