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惯性认知围城外的重新反思

来源 :牡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min6735949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鲁思·本尼迪克特所著的《菊与刀》可以代表美国人对日本文化的印象,那么彼得·海斯勒的《江城》则为我们展示了美国视角下的中国。
   外教,临江城市,教育,观念差异与文化碰撞……大约是因为该书叙事风格着实比较平实直率,看第一章时我并未进入状态,但这几条短句还是在阅读过程中逐渐浮出。异乡人的身份容易催生出新奇的体验和思考。彼得·海斯勒笔下所记叙的所见所闻,学校教育乃至整个社会文化观念,本都是我所熟知并以为顺理成章的,对于他所提到的很多问题我并非不知晓,但是几乎熟视无睹。通过这样一个异邦人的视角,它们都带上了一种难以言明的陌生感,仿佛一种催问,迫使我开始重新思索这些我从来以为便该如此的问题。熟悉与陌生这两种相斥的感情混杂在一起,带来了一种奇异的阅读和认知体验。
   我想,读《江城》之于我的意义,大约就是令我的思想一定程度上,从原有的文化环境和固定的思维模式中暂时跳出来,从另一个角度重新认识和反思这个我所熟悉的中国社会。尽管彼得·海斯勒的观点我并不完全认同,但他无疑为所有国人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和开始思考的契机。至少,能从原本的惯性认知围城中跳出来。
   “涪陵没有自行车。在其他方面,则跟中国的小城镇十分相似——吵闹、繁忙、肮脏、拥挤;车辆蜿蜒而行,行人摩肩接踵;店铺内人头攒动、货物琳琅满目,大街上的宣传标语比比皆是;没有交通信号灯,司机们不断地鸣着喇叭;电视机的声音震天响,人们的砍价声此起彼伏;要道两旁的树木满目疮痍,积满煤尘的树叶一片灰白,同样的灰白覆盖着整座城市。”这是彼得·海斯勒,也即是何伟,对于涪陵这座江城的印象。不过他也曾提及,夜晚的涪陵很美,江水和灯光在夜色里共同罗织成一副颇为动人的景象。他对涪陵有个有趣的比喻,叫腿的王国,即是说涪陵道路蜿蜒狭窄难以容车辆通行,很多都要靠走。
   他写到他的教学和勤勉质朴的学生,以及由学生打扫的教室和校园;他写到繁忙狭窄、遍布尘灰的街道;他写到拥挤的闹市和店铺;他写到腿肚子宛如绑了一个铁球的“棒棒军”……他的描写零散而细腻,感性之余不乏理性严谨,又具有很浓郁的生活气息,是每个国人都能轻松在脑海中勾画出来的图景。其观察之细微令人汗颜,我们自己又何曾如此认真地观察过自己赖以生存的故乡?
   例如,他在开篇便提到学校官方对他们两名外教“无微不至”的照顾及不待反驳的“决定”;他提到他的学生,他们的军训及对军訓的概念,他们对外教的好奇和“蓝眼睛”的固化印象,他们对他和亚当一起玩飞盘事件的认识(“英雄气概”和“过度随意”),他们用共产主义观点解读莎翁作品……他描述我们的历史和文化,叙述我们所熟悉这的一切,从那些于我们而言熟稔得再激不起波澜的历史中读出新的意味。他这样描述中国:“在过去二十年,那样一种转型变化的感觉——接二连三、冷酷无情、势不可挡——正是中国的本质特征。”接二连三,周而复始地循环前辈的轨迹,这仿佛是中国注定的命运;至于人们面对残酷历史或被摧毁的刻碑古迹时出人意料的平静和淡漠,更是让他感到诧异。“记性好的,大概都被厚重的苦痛压死了;只有记性坏的,适者生存,还能欣然活着。”面对这样苦笑般的推测,我沉默了很久,想起鲁迅说的,“时间永是流驶,街市依旧太平。”
   以及记得他所说的“集体思维有可能是一种恶性循环。中国人缺乏这样的传统,即将个人的身份认同建立在既定的价值体系之上,而不管别人怎么看待”。美国人的身份让他格外注重个人的自由和个性,而中国性格里普遍潜存的随众和集体主义让他难以认同,就像他说“我觉得是自由和文化的东西,在他们眼里却是苦难和无知”。即使中西方在这些方面可以说存在天然的观念差异,但我们仍该从他的思索中得到一些启发。
   何伟全书用同情但克制的表达方式,叙论了自己关于江城涪陵乃至整个中国社会的观点。他写中国人压抑而刚毅的静默道别。他说这些耳熟能详的陈词滥调无法阻挡四川人的脚步。即使全书因高度生活化的记叙显得有些零散随意,却依旧无法掩盖作者深刻谨慎的思想和它带给我们的反思价值。就像作者在最后一章所说的愿望,“真实是永恒的,不受日常生活所累。”《江城》所给予我们的,就是这样一架跳出惯性认知围城的梯子。
  责任编辑   杨   枥
其他文献
她接受了彩虹的命运,经过盆地时  放弃少年的口哨,在城市暗夜  发蓝,发红,发赤橙黄绿青靛紫  从挤出的光里,翻捡出皇族的  发家史:屯兵饮马,起兵平天下  或许大道圣通,或许天阴丽华  皆是佳人携浪而来,赊酒安慰  而河流的上层,建筑倒挂  插入她的底层,像一段舍弃的野史  字词凌乱,矛盾,坚硬,并不能  很好地讲出大水中灯火的阑珊与幽冥  而黑暗足够粘稠的地方,藏着  掖着一个鲜明的日,她能顺
期刊
一只蚂蚁  在草丛里觅食。即使一道闪电落下来  也不会惊慌失措  它勤劳,无畏,不偷吃一口粮食。  它谨慎,虔诚,不碰掉一滴露珠。  有时,它要费力地翻过一尊大佛  去寻找它的兄弟,和姐妹。  一片干净的草叶,一截被绿影  洗过的阳光,足够成为彼此的见面礼。  两对触角,轻轻一碰。  远处的水,就照亮了卢舍那  浑浊的眼眶。  天空如明镜高悬。几朵闲云  落在龙门山,使一堆石头瞬间有了光芒。  初
期刊
一  清明,走进一座陌生的村庄。  惟其陌生,目之所见、耳之所闻才会以盛开的姿势迎接我。逶迤盘旋的村道丈量出山的魁伟与险峻,这把量天尺也许演化于鲁班当年的“矩”。沿着尺的方向,山重水复总是纠正我对前方的猜想。一道山梁、一座驿桥、一处篁竹、一丛野花,布局完全没有章法,率性而为却有了勾、皴、擦、点、染的效果,重匠心而薄匠气是山水画的至高境界。转念之间,这把尺居然变成了吴道子手中的画笔。于是,风声、鸟声
期刊
尘世铺着催命的凉  辽阔的七月已经空了  一首诗变成刀刃  我果断地喊了一声疼  它们纷纷抖落残骸  柔弱的、鋒利的、清澈的,与尘埃混在一起  大风会吹走它们,我接受了这些轻盈? ?  隐心谷  先隐进白芝沟,再隐进心里  这沉寂的谷,可遮风蔽雨  我的万念,挂在古朴的二十四节气  房前屋后,良田,漫雪  生万物  且听酒意在西窗醒来  我和我的白马迟钝,保持  生灵原有的样子  流浪猫是人间游走
期刊
阳台外的那片叶子,默默地将身子探进窗里  我伸出手接住这沾满  露珠的沧桑之叶,珍藏起来  我有了合适的言伴  将心里不能轻易说的人或事、委屈一一道來  于是,我一直活在瑟瑟的深秋里  慢慢榨干我等待时间的快感  今天你赤身裸体的来到我面前,平添了我对秋的不舍  抬眼看窗外,叶子开始漂泊  我便是其中一片  随着叶子的风干,我的思念越来越强烈  责任编辑 谭 滢
期刊
1   人滿为患的咖啡厅酒红色的灯光里,一个臀部异常丰腴的女人迈着款款细步颇为安静地走了进来。我坐在,确切地说是被安排在一个靠窗临街的位置,守株待兔似的盗猎者一般守候猎物的随时露面,而这个女人的出现让我暗自兴奋了一把。好样的,是我喜欢的style。更重要的是,她长得与小梦丝毫不差,仿佛她俩就是一对姊妹花。世上的人说来也真是奇怪,小梦和眼前这个跟我刚刚开始接触的女人就是其中的代表。小梦是个精灵鬼怪
期刊
在热烈喧闹的人群中,我第一次感到,这里有一种春天的蓬勃,每一张面孔都是花朵,每个晃动的手臂都是抽枝长叶的部分,我向他们望过去,也向她们望过去,透过清晨或薄暮一般均匀的光芒,如同在有着蜿蜒溪水的森林,我感到氧气充足,万物平和。  刚刚屏蔽了身体的不适,一场病如同疯长的稗草,竭力薅尽,地上仍有散落的草叶尚未枯萎,人在一段日子里,像一粒攒不上劲的种子,刚从地缝里挤出一点,整个人被包裹在一种深度疲劳的硬茧
期刊
许多时代消失了。   伴随着这些时代的风度、歌谣、民俗等集体经验也一同淹没无踪。  印象之初的端午节,飘有缕缕艾草味,端午前到河边割些艾草,放在家里。听老辈人说,早时候没有蚊香,晚上就烧一把艾草熏熏,众人围着艾草火堆,在艾草烟雾里讲故事打发时间。   此地端午民俗,当天用艾草煮些鸡蛋、鸭蛋和大蒜,喝用麦仁或大米酝酿的米酒,在门口窗户悬艾草,讲究的老人会给孙子缝香包,裹进雄香,戴在项或肩上,驱蚊
期刊
科学研究表明,人类的味觉记忆至少可以留存40年。但“味道”是个综合感官体,你所看到的、闻到的、直至最后吃到的,都会构成自己独一无二的味觉记忆。从小到大,我在很多地方或长或短地停留过,由于都是学习工作的原因,吃什么往往身不由己,大多就地在食堂解决,久而久之,大锅饭在我的心里留有一席独特的位置,我选择尊称它为“食堂菜系”。这看似荒谬,却并不难理解。在很多情况下,大锅饭往往是没有选择的选择,但你若能在看
期刊
一   哈利是条狗。   村里狗的名字和品种一样土,大黄、小黑、四眼,个别有文化的叫旺财。哈利这名字一听就很有气质,肯定不是庄稼人给起的,村里最有学问的小学教师郭聚财也想不出这名字,虽然他给很多人起过名字。父亲说,起名字的人是个军官,一杠一星。一杠一星是什么,我也弄不明白,反正就觉得应该是很厉害的人物。   很厉害的人养的狗也很厉害,它虽然出生在中国,但是有德国血统,怎么说也算是半条德国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