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鲁思·本尼迪克特所著的《菊与刀》可以代表美国人对日本文化的印象,那么彼得·海斯勒的《江城》则为我们展示了美国视角下的中国。
外教,临江城市,教育,观念差异与文化碰撞……大约是因为该书叙事风格着实比较平实直率,看第一章时我并未进入状态,但这几条短句还是在阅读过程中逐渐浮出。异乡人的身份容易催生出新奇的体验和思考。彼得·海斯勒笔下所记叙的所见所闻,学校教育乃至整个社会文化观念,本都是我所熟知并以为顺理成章的,对于他所提到的很多问题我并非不知晓,但是几乎熟视无睹。通过这样一个异邦人的视角,它们都带上了一种难以言明的陌生感,仿佛一种催问,迫使我开始重新思索这些我从来以为便该如此的问题。熟悉与陌生这两种相斥的感情混杂在一起,带来了一种奇异的阅读和认知体验。
我想,读《江城》之于我的意义,大约就是令我的思想一定程度上,从原有的文化环境和固定的思维模式中暂时跳出来,从另一个角度重新认识和反思这个我所熟悉的中国社会。尽管彼得·海斯勒的观点我并不完全认同,但他无疑为所有国人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和开始思考的契机。至少,能从原本的惯性认知围城中跳出来。
“涪陵没有自行车。在其他方面,则跟中国的小城镇十分相似——吵闹、繁忙、肮脏、拥挤;车辆蜿蜒而行,行人摩肩接踵;店铺内人头攒动、货物琳琅满目,大街上的宣传标语比比皆是;没有交通信号灯,司机们不断地鸣着喇叭;电视机的声音震天响,人们的砍价声此起彼伏;要道两旁的树木满目疮痍,积满煤尘的树叶一片灰白,同样的灰白覆盖着整座城市。”这是彼得·海斯勒,也即是何伟,对于涪陵这座江城的印象。不过他也曾提及,夜晚的涪陵很美,江水和灯光在夜色里共同罗织成一副颇为动人的景象。他对涪陵有个有趣的比喻,叫腿的王国,即是说涪陵道路蜿蜒狭窄难以容车辆通行,很多都要靠走。
他写到他的教学和勤勉质朴的学生,以及由学生打扫的教室和校园;他写到繁忙狭窄、遍布尘灰的街道;他写到拥挤的闹市和店铺;他写到腿肚子宛如绑了一个铁球的“棒棒军”……他的描写零散而细腻,感性之余不乏理性严谨,又具有很浓郁的生活气息,是每个国人都能轻松在脑海中勾画出来的图景。其观察之细微令人汗颜,我们自己又何曾如此认真地观察过自己赖以生存的故乡?
例如,他在开篇便提到学校官方对他们两名外教“无微不至”的照顾及不待反驳的“决定”;他提到他的学生,他们的军训及对军訓的概念,他们对外教的好奇和“蓝眼睛”的固化印象,他们对他和亚当一起玩飞盘事件的认识(“英雄气概”和“过度随意”),他们用共产主义观点解读莎翁作品……他描述我们的历史和文化,叙述我们所熟悉这的一切,从那些于我们而言熟稔得再激不起波澜的历史中读出新的意味。他这样描述中国:“在过去二十年,那样一种转型变化的感觉——接二连三、冷酷无情、势不可挡——正是中国的本质特征。”接二连三,周而复始地循环前辈的轨迹,这仿佛是中国注定的命运;至于人们面对残酷历史或被摧毁的刻碑古迹时出人意料的平静和淡漠,更是让他感到诧异。“记性好的,大概都被厚重的苦痛压死了;只有记性坏的,适者生存,还能欣然活着。”面对这样苦笑般的推测,我沉默了很久,想起鲁迅说的,“时间永是流驶,街市依旧太平。”
以及记得他所说的“集体思维有可能是一种恶性循环。中国人缺乏这样的传统,即将个人的身份认同建立在既定的价值体系之上,而不管别人怎么看待”。美国人的身份让他格外注重个人的自由和个性,而中国性格里普遍潜存的随众和集体主义让他难以认同,就像他说“我觉得是自由和文化的东西,在他们眼里却是苦难和无知”。即使中西方在这些方面可以说存在天然的观念差异,但我们仍该从他的思索中得到一些启发。
何伟全书用同情但克制的表达方式,叙论了自己关于江城涪陵乃至整个中国社会的观点。他写中国人压抑而刚毅的静默道别。他说这些耳熟能详的陈词滥调无法阻挡四川人的脚步。即使全书因高度生活化的记叙显得有些零散随意,却依旧无法掩盖作者深刻谨慎的思想和它带给我们的反思价值。就像作者在最后一章所说的愿望,“真实是永恒的,不受日常生活所累。”《江城》所给予我们的,就是这样一架跳出惯性认知围城的梯子。
责任编辑 杨 枥
外教,临江城市,教育,观念差异与文化碰撞……大约是因为该书叙事风格着实比较平实直率,看第一章时我并未进入状态,但这几条短句还是在阅读过程中逐渐浮出。异乡人的身份容易催生出新奇的体验和思考。彼得·海斯勒笔下所记叙的所见所闻,学校教育乃至整个社会文化观念,本都是我所熟知并以为顺理成章的,对于他所提到的很多问题我并非不知晓,但是几乎熟视无睹。通过这样一个异邦人的视角,它们都带上了一种难以言明的陌生感,仿佛一种催问,迫使我开始重新思索这些我从来以为便该如此的问题。熟悉与陌生这两种相斥的感情混杂在一起,带来了一种奇异的阅读和认知体验。
我想,读《江城》之于我的意义,大约就是令我的思想一定程度上,从原有的文化环境和固定的思维模式中暂时跳出来,从另一个角度重新认识和反思这个我所熟悉的中国社会。尽管彼得·海斯勒的观点我并不完全认同,但他无疑为所有国人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和开始思考的契机。至少,能从原本的惯性认知围城中跳出来。
“涪陵没有自行车。在其他方面,则跟中国的小城镇十分相似——吵闹、繁忙、肮脏、拥挤;车辆蜿蜒而行,行人摩肩接踵;店铺内人头攒动、货物琳琅满目,大街上的宣传标语比比皆是;没有交通信号灯,司机们不断地鸣着喇叭;电视机的声音震天响,人们的砍价声此起彼伏;要道两旁的树木满目疮痍,积满煤尘的树叶一片灰白,同样的灰白覆盖着整座城市。”这是彼得·海斯勒,也即是何伟,对于涪陵这座江城的印象。不过他也曾提及,夜晚的涪陵很美,江水和灯光在夜色里共同罗织成一副颇为动人的景象。他对涪陵有个有趣的比喻,叫腿的王国,即是说涪陵道路蜿蜒狭窄难以容车辆通行,很多都要靠走。
他写到他的教学和勤勉质朴的学生,以及由学生打扫的教室和校园;他写到繁忙狭窄、遍布尘灰的街道;他写到拥挤的闹市和店铺;他写到腿肚子宛如绑了一个铁球的“棒棒军”……他的描写零散而细腻,感性之余不乏理性严谨,又具有很浓郁的生活气息,是每个国人都能轻松在脑海中勾画出来的图景。其观察之细微令人汗颜,我们自己又何曾如此认真地观察过自己赖以生存的故乡?
例如,他在开篇便提到学校官方对他们两名外教“无微不至”的照顾及不待反驳的“决定”;他提到他的学生,他们的军训及对军訓的概念,他们对外教的好奇和“蓝眼睛”的固化印象,他们对他和亚当一起玩飞盘事件的认识(“英雄气概”和“过度随意”),他们用共产主义观点解读莎翁作品……他描述我们的历史和文化,叙述我们所熟悉这的一切,从那些于我们而言熟稔得再激不起波澜的历史中读出新的意味。他这样描述中国:“在过去二十年,那样一种转型变化的感觉——接二连三、冷酷无情、势不可挡——正是中国的本质特征。”接二连三,周而复始地循环前辈的轨迹,这仿佛是中国注定的命运;至于人们面对残酷历史或被摧毁的刻碑古迹时出人意料的平静和淡漠,更是让他感到诧异。“记性好的,大概都被厚重的苦痛压死了;只有记性坏的,适者生存,还能欣然活着。”面对这样苦笑般的推测,我沉默了很久,想起鲁迅说的,“时间永是流驶,街市依旧太平。”
以及记得他所说的“集体思维有可能是一种恶性循环。中国人缺乏这样的传统,即将个人的身份认同建立在既定的价值体系之上,而不管别人怎么看待”。美国人的身份让他格外注重个人的自由和个性,而中国性格里普遍潜存的随众和集体主义让他难以认同,就像他说“我觉得是自由和文化的东西,在他们眼里却是苦难和无知”。即使中西方在这些方面可以说存在天然的观念差异,但我们仍该从他的思索中得到一些启发。
何伟全书用同情但克制的表达方式,叙论了自己关于江城涪陵乃至整个中国社会的观点。他写中国人压抑而刚毅的静默道别。他说这些耳熟能详的陈词滥调无法阻挡四川人的脚步。即使全书因高度生活化的记叙显得有些零散随意,却依旧无法掩盖作者深刻谨慎的思想和它带给我们的反思价值。就像作者在最后一章所说的愿望,“真实是永恒的,不受日常生活所累。”《江城》所给予我们的,就是这样一架跳出惯性认知围城的梯子。
责任编辑 杨 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