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导读:优先发展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已成为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基本趋势,而大城市发展又与综合交通系统的构建有着内在的关联性。大城市交通的发展应定位于不断提高人和物的快速、低成本、自由移动能力,同时在综合交通体系重构、TOD模式实施、路网模式改变、停车系统建设等方面采取适应性策略。
我国大城市交通正面临着城市化、机动化快速发展的双重压力和环境、土地资源的双重制约。任何正确或错误的规划和决策都将对大城市未来的发展产生长远而重大的影响,因此,妥善地处理好大城市发展与综合交通系统的相互关系,对于像青岛这样的大城市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一、关于优先发展大城市的再认识
从世界城市的发展规律和经验看,规模化和集约化是现代城市发达和繁荣程度的重要标志。城市的大型化乃至巨型化不仅是现阶段社会文明发展的最集中体现和经济发展的直接结果,也是进一步促进人类文明和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因素和载体。
(一)优先发展大城市和特大城市成为我国城市化的基本趋势
在有关城市化道路选择的问题上,笔者认为,未来中国的城市化道路必须要以发挥大城市的集聚效应为基本前提。从世界城市发展的经验来看,大城市在资本聚集、人口聚集、规模效应、辐射带动效应及经济高速、持续增长方面都起到了难以估量的作用。据有关学者研究,100万人口以上大城市的劳动生产率和人均国民收入分别是20万人口以下城市的2.38倍和2.40倍。由于大城市的经济效益和巨大的吸引力是中小城市所无法替代的,而且现代化大城市存在的数量和质量往往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等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因而大城市的超前发展具有客观必然性。虽然大城市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但相对于中小城市来说具有更高的城市效能,更低的运行成本,更强的发展动力。
(二)大城市超前发展的不可逆性并不必然伴生“城市病”
伴随着近代大城市的出现,就有了所谓的“城市病”,如居住拥挤、交通阻塞、城市污染、治安混乱、犯罪上升等。但由于伦敦、巴黎、东京、纽约、香港、新加坡等城市通过认真治理,逐渐摆脱“城市病”的困扰,人们已不再把大城市和“城市病”必然地联系在一起,而是突出强调了城市的人居环境建设,从而找到一些能医治“城市病”的共同规律。其实,早在2000多年前亚里士多德就已说过,“人们为了生存而来到城市,为了生活得更加美好而居留于城市”,这一命题也因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而得到再现。可见,城市发展是人类的一个永恒追求,城市也是人类文明的结晶,理想的城市发展模式可以从根本上防止“城市病”的产生和蔓延。
(三)区域城市集群化已成为大城市发展的主要空间组织形式
近200年世界城市发展的历史表明,大城市发展具有明显的规律性。随着大城市所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加快,必然会出现若干片城市群,而在实力最强的城市群中又会崛起具有全球意义的大城市。至今,世界上还没有哪一个公认的全球化城市能够游离于城市群之外而独立发展,区域化和网络化正在成为大城市支撑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空间组织形式。
我国继“十一五”进一步加快推动城市化进程之后,未来十数年,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山东半岛、辽中南、中原、长江中游、海峡西岸、川渝和关中等十大城市群将更进一步长足发展,并以不到全国1/10的土地面积,承载起1/3以上的人口,创造1/2以上的GDP。
二、大城市发展与综合交通系统构建的内在关联
大城市发展合理与否,其主要标志之一就是该城市的交通运输是否畅通无阻。合理的城市综合交通系统可以促进城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缓解城市中心区交通拥挤和城市出入口交通不畅的状况,实现城市交通的顺畅与城市的繁荣。关于大城市发展与综合交通系统的关系问题,笔者结合青岛市正在进行的城市空间布局战略研究谈几点认识。
(一)对外综合交通体系建设是大城市发展的主要引导因素
城市的集聚效应主要来源于产业在地域上的集中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城市发展格局演变的实质是产业地域分布和空间组织的演变,在此过程中交通发挥着主导作用。对外交通正是通过影响城市各组成要素尤其是产业要素的空间分布影响城市发展格局。在青岛百年发展史上,港口始终是城市发展的主要功能,胶济铁路始终是城市经济发展的主要联系方向,胶济线市区段始终是南北带状城市格局的主轴线。基于“华北第一良港”的青岛港,解放前青岛当局雄心勃勃,不仅要与天津一争高下,同时,与其他四区(东北、燕蒙、长江、珠江区)交通形势比较,显然更为优越,发展前景更趋明朗。然而解放以来,山东省主要以济南为中心进行路网规划和建设,造成青岛缺乏直接沟通山东西南部及其以远的大型交通基础设施,缺乏与陇海线的有效连接,也缺乏与纵贯山东南北的大通道京沪、京九铁路线的多点连接,与长三角、京津冀、中原等经济区联通不畅,使青岛失去了对外经济发展大好时机。目前,青岛的外向发展平台仍未完全形成,正在规划建设的串接胶东半岛的青荣城际铁路、连接南方的青连铁路、连通山东省两大东西铁路干线并向北缩短抵京路程的海青铁路等客货运干线等还有待时日,仅依靠胶济线以及荣乌、青银、青兰、青新、威青等几条高速公路和一些国道与腹地进行经济沟通,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青岛城市发展和对腹地的拉动与互动联系。正因为如此,青岛城市地位也由解放前中国五大出海口之一下降为当前《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确定的“环渤海经济圈南翼”的一个点。
青岛城市发展历史证明,对外交通是城市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之一,它决定着城市主要生产要素的流动方向、城镇体系的延伸轴线和城市发展腹地的纵深范围。青岛城市沿胶济铁路拓展的历史和腹地拉动力减弱的现实均表明,对外交通线路的走向决定着城市的空间分布及发展方向;对外交通线路的空间组合状况决定着城市在市域甚至更大范围内的空间组织方式;对外主要交通方式的选择决定着城市内部及城市与其他区域之间联系的灵活性与高效性。
(二)城区内交通模式的选择是大城市发展的核心要素
从世界各主要城市交通发展模式来看,交通模式的选择和确立主要依赖于城市的人口规模与密度、用地规模与密度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人口规模比较大、人口密度比较高的中心城市往往容易选择公共交通模式,在交通需求达到一定强度后更会选择运输效率高、快捷的轨道交通模式,而在城市郊区则强调个体交通(包括自行车、摩托车、小汽车等)模式。1995年的《北京宣言》提出:城市道路交通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人和物的移动,而不是运输车辆的移动。根据这一原则,大城市交通运输就应当根据各种交通方式运送人和货的效率来分配道路空间的优先使用权,确切地说,就是要为公共交通、自行车和行人提供优先。巴西库里蒂巴是世界上采用公共交通模式最成功的城市之一,市区人口180万,比青岛(207万人)略小,但平均2.6人一辆小汽车,小汽车总拥有量(70万辆)比青岛(40万辆)多出许多,却没有产生交通和空气污染问题。库里蒂巴公共交通具有极大的诱惑力,现在市内75%的上班族都利用公共交通,这个比率在全世界所有的城市中是最高的,库里蒂巴因此成为巴西小汽车使用率最低的城市。与此相比,2010年青岛中心城区居民常规公交出行方式比重仅为22.1%,小汽车出行比重则达到28.4%,交通拥堵情况日益严重,并呈加剧趋势。库里蒂巴交通建设实践已经证明,完全依赖公交的大众运输系统在大城市发展过程中是完全可行的,大城市不必仅因为旅客量的增加就将运输方式从常规公交转向地铁,地面交通仍具有诸多创造性,在这方面青岛显然还有很大的差距。
库里蒂巴交通建设的实践为我国大城市中心区交通模式的选择提供了一个可以参考的样本,即地铁是大运量快速公交的一种重要方式,但不是唯一方式。目前我国很多城市热衷于修建地铁,但如果认为通过地铁就可以解决大城市的全部交通问题,则是不现实的。从青岛交通实际情况来看,造成交通拥堵的原因很多,机动车增长速度过快与城市道路增长速度过慢造成的比例失调只是其中之一,路网密度不成比例、交通结构失衡、道路节点不通畅、城市规划不合理、交通管理不科学等均是交通拥堵的原因。事实上,目前青岛22.1%的公交出行方式比重已确切表明,城市解决交通问题还有很大的潜力,过分迷信地铁的作用可能会使青岛在交通模式选择上陷入一种误区,即市区的交通拥堵是城市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不可医治的“城市病”。青岛必须以更具创造性的眼光看待地面交通,选择更适合青岛特点的交通模式,从根本上解决道路交通拥堵问题。
(三)区域内轴向交通组织方式决定着集群化城市发展的基本方略
由于促使城市发展的物质条件和社会条件的变化,现代城市的布局结构形态正由内聚的、封闭的单核城市,快速演变为开放的多核的城市体系。20世纪40年代,一些发达国家的大城市地区开始出现了带有卫星城的城市体系,城市的多核化围绕分级中心系统进行城市的再构建,其中城市或城市地区沿轴发展成为一种影响深远的方式,如丹麦哥本哈根市依托五条轨道交通线形成“指状辐射”城市空间格局的规划实践,成为世界城市发展的典范并延用至今。应该讲,依托交通走廊拓展城市空间的模式,有利于中心城区与城市区域的密切联系,增强辐射力和吸引力,有利于提高城市效率,有利于轴线与轴线之间的生态保护,其规划原则到现在都没有过时。如果我们从这个角度审视青岛的城市空间布局,必须明确把握中心城区和各城市组团之间内在的轴线关系,注重各轴线之间的相互联系,同时还要兼顾城市与半岛城市群乃至腹地范围之间的经济发展联系方向,形成科学、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肌理,才能有助于青岛城市空间的有序拓展。
强调区域内轴向交通组织方式,必须重视城市综合交通枢纽建设问题。只有把交通枢纽与轴向交通切实融合起来,才能真正实现轴向交通组织的原初意图。青岛当前正在进行半岛新机场的选址工作,如何以新机场为核心形成综合交通枢纽,继而形成中心城区与各城市组团的交通联系网络,将成为推动城市发展的中心课题之一。大型空港一般占地面积大,对净空和地形条件要求高,且服务空间半径大,客流量和货物周转量都很大,时效性强,对集散交通的可靠性要求很高,需要海陆空衔接快捷,着陆后能得到快速疏散,与地面交通的联系十分密切和重要,因此选址要同时考虑与城市中心、市域各城市节点、半岛服务范围内各城市节点的通勤时间和通勤距离,是形成综合交通枢纽的理想选择。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实现航空、高铁、磁浮、城际、轨交、巴士、出租、高速公路、社会机动车等9种交通方式零换乘,同时实施空铁联运,成为综合交通枢纽的典范。受此启示,青岛借新机场选址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建设一个与上海虹桥相媲美的综合交通枢纽,对加强青岛对内对外的交通联系,对促进青岛城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三、推动大城市发展的交通适应策略
青岛市“十二五”规划提出要坚持紧凑集约、生态间隔的城市功能组团发展理念,构建“环湾型、组团式、多层次”的大青岛发展新格局。因此,加快城市对内对外综合交通体系建设,合理架构特大型环湾国际现代化城市空间格局,对促进青岛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以新的城市空间发展战略为契机着力重构对内对外综合交通体系
青岛对外综合交通体系重构的关键在于要以空港、海港和陆港为核心构筑综合交通走廊。如果空港和陆港能共同形成综合交通枢纽,那么青岛的对外综合交通体系将近乎完美。打造以港口为核心的综合交通走廊是为了实现港口腹地拓展的目的,促进港口背后腹地的产业开发。其铁路网建设的重要目标是向西和向南两个方向:向西将依托胶济铁路延长线,逐步将自身的吸引范围向中西部延伸,吸引中西部等腹地归属尚不十分明确的地区,如河北南部、河南、山西、陕西等;向南的主要指向是陇海铁路,除积极争取已立项的青日连铁路早日建成外,还应积极争取新建青岛前湾港(董家口)-五莲-沂水-蒙阴-曲阜-济宁-菏泽-兰考的铁路线,以打通青岛通往陇海线的通道。其公路网的重要目标是适应大型港口发展和客货运输的需要,加强青岛董家口港与东营、潍坊、临沂等地市的联系,打通疏港通道,形成与荣乌、青银、济青、青兰、日兰、京沪等高速公路的短距离联系,提升港口的发展和对腹地的拉动与互动联系。打造以空港和陆港为核心的综合交通枢纽是为了实现空港与陆路交通的无缝对接,实现多种交通方式的零换乘,有利于快速疏散地面庞大的人流和物流。青岛应及早调整对外交通发展策略,把胶州作为进出山东半岛各地的门户,规划以胶州为中心,建设航空、铁路、公路综合性交通枢纽,注意与西海岸前湾港和董家口港的连接,形成青岛陆港中心。
青岛市域综合交通体系重构的思路在于如何重新选择市域内各组团之间的交通方式以及如何重新架构各组团内部的交通网络。除了原有的青黄高速、204国道、正阳路外,争取修建火车北站-城阳-红岛高新区-胶州新城区-胶州湾新产业团地-王台-红石崖-黄岛的环湾快速轻轨,形成各组团之间的快速通道。在各组团内部以快速路、轨道交通为骨架构建内外相连的交通网络系统。
(二)以城市快速公共交通系统(BRT)建设为基础加快实施TOD模式
城市空间形态对交通质量具有很大影响,其中,中心城区圈层式向外无限扩展是对道路交通最不利的形式,而TOD则是一种可以借鉴的发展模式。TOD模式是以公交站点为社区中心,通过合理的设计,通过大运量公共交通串联起一个个城市社区,鼓励人们更多地乘坐公共交通的交通方式。对于一些特大城市而言,选择基于轨道交通的TOD模式是成熟和理想的模式。但对于青岛而言,短期内依靠轨道交通线路成网支持TOD模式发展并不现实。国际上BRT的成功实践,提供了构建大容量客运交通走廊更经济和现实的途径和方法。以BRT为依托,按TOD原则来布局和整合土地利用,围绕BRT站点实施一体化集约开发,可立即或在短期内付诸实施,对于遏制蔓延式发展具有现实意义。但BRT的成功绝非只是设计和实施一条高标准的BRT走廊,重点和难点在于如何有效地整合BRT系统本身各个要素以及BRT与其他交通方式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一种全新的公共交通营运模式。其中,实施无障碍换乘公交票制以及围绕BRT形成不同功能和等级的换乘设施,是需要给予特别关注的两个方面。
在当今城市交通发展战略当中,“建立以公共交通为主导、小汽车适度发展、非机动化交通得到提倡、多种交通方式并存的交通发展模式”已占主导地位,但如何在实践中发挥公共交通的作用,中国目前还没有实施有效的案例。BRT作为一种新的交通解决方案,在中国的实践刚进入起步阶段,其在中国城市交通系统中的普适性、效率和服务品质还有待证明。不过从当前国内外许多城市的公共交通发展经验来看,发展大容量的快速公交系统仍然是公共交通发展的普遍趋势,而国办发〔2005〕46号文也提出各城市要“适度发展大运量快速公共汽车系统”,但青岛城市总体规划和综合交通规划并没有将BRT列入。与轨道交通相比,BRT具有投资少、灵活性高的特点,建设1公里地铁线所需要的资金可以建成10~20公里的快速公交网络,而一个完善的快速公交网络对整个城市公共交通所起的作用往往高于一条轨道交通走廊。青岛市规划的轨道交通线的主要功能是承载东西、南北向长距离交通。在轨道交通网不健全的情况下,常规公交由于严重受制于城市空间结构,很难满足交通需求,青岛市须尽快启动BRT系统的研究和规划,建立一套符合市情的大容量快速公交系统,并以TOD模式为引导,不断满足城市健康发展和居民生产生活的高标准需求,并弥补轨道交通网不完善的缺憾。
(三)以城市支路系统建设为导向全力改变路网布局模式
路网密度决定一个城市的交通效率,我国城市出现的交通拥堵,究其原因不是路窄了而是路少了。根据我国现有的城市道路设计要求,干道间距可以达到700m到1200m,即使小城市,干道网间距也可以达到500m左右。由于支路不断被大型居住区封闭,或改变为街区内部道路,实际上单一的干道网系统构成了我国城市路网的主骨架,形成了“宽道路-大地块-稀路网”的城市路网-街区结构。西方城市经验表明,以60m到180m的临街面和1:1.5~1.3的地块临街宽度和进深比例,最能发挥基础设施的效率。道路分割的土地最小可以是60×90m,最大可以是180×180m。巴塞罗那的规划被认为是欧洲最成功的规划范例之一,其街道几乎完全是由130m×130m的街道组成;曼哈顿密集的路网结构和狭小的街道所表现出的巨大弹性,已经成为规划的经典。这些道路都呈现一种“窄道路-高密度-小街区”的特征。事实证明,这样的路网结构的一个最大优点是分流能力强,同时也具有很强的纠错能力,市区内交通大拥堵现象很少发生。而“宽道路-大地块”模式,由于缺少干道下层次的路网,微循环不畅,快速路交通容易堵在出入口上,干道交通则容易卡在交叉口上,难以达到设计速度要求。
从青岛城市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路网密度同样不容乐观。青岛两条主干道之间距离大都在500米以上,往往中间没有任何分支道。一旦出现交通流过大问题时,500-1000米的两条主干道之间无任何出口,无法有效分流过大的交通流,必然发生持续化的交通拥堵现象,且呈不断加剧的态势,同时周边的主干道也会发生相似的情况,无法分流。新的《青岛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已经确定,城市到2020年路网密度将达到8.4km/km2,但由于城市整体的规划建设思路没有发生大的变化,规划目标将很难成为现实。因此,除了要加大次干道、支路系统的建设外,还应从根本上改变传统城市规划建设中各个单位和各个小区围大院子的“围院文化”,不再进行大型封闭型居住区的规划和建设,转而采用小街坊,形成高密度的道路网络,一些地方可以设置单向交通。这样汽车可以很快从一些窄而密的道路上走到快速路,然后又很快下到窄而密的道路上。高密度的道路网络使得居民出行可以选择多条道路到达主路或者目的地,避免了交通流过于集中。青岛城市道路规划和建设应以“小街坊、多道路,加上疏导型快速路”为基本原则,逐步改变“疏密度、宽马路”的传统布局模式,提倡“高密度、小尺度”路网布局模式。
(四)以城市整体交通体系的协调发展为目标加大停车系统建设
近年来,停车难已成为城市道路交通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由于中心城区土地资源紧缺、机动车出行量相对集中,青岛市也同样面临着严峻的停车管理问题。青岛城市空间结构的调整目标在于用较短的时间迅速拉开大城市框架,构建起“环湾型、组团式、多层次”的城市发展新格局,因此,未来停车需求将会加速膨胀。目前来看,现有的城市停车系统建设思路并不能很好地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某种程度上还加剧了城市停车难问题。笔者认为,停车系统建设不仅需要涉及城市和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的定位、土地利用方式和强度、城市布局形态、环境保护和城市交通状况等密切相关的因素,同时又必须充分考虑停车需求的现状、特点和变化趋势,特别应注意城市外围地区停车——换乘(P&R)停车场的分布、市区公共停车场库的分布、路内外停车设施的相互关系以及其他与城市发展密切相关的停车设施布局。
从青岛城市规划的角度来讲,有几个问题需要我们特别注意:一是配建停车设施必须成为城市停车设施供给的主体,而且从动态交通与静态交通相协调的角度考虑,应加大居住地停车位的规划供应,基本满足未来居住地的停车需求,调整工作地停车位的规划供应,控制城市中心区上班停车需求。二是路内停车设施只能作为公共停车设施的有益补充,提供临时和短时停车服务,不提倡大量增加路内停车设施,以防止将停车矛盾转移到动态交通,加剧城市交通问题。三是根据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方向,正确把握城市客流走廊及客流往返规律,结合大容量公共交通线路站点的布局,进行停车-换乘(P&R)停车场的设置,最大程度缓解中心城区的交通压力。停车-换乘(P&R)停车场运营应采取低费用或凭公交票根可以免费的策略。
参考文献:
[1] 彼得・霍尔.世界城市[M].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2.
[2]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城市问题研究所.城市交通对策研究[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
[3]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大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模式研究[R].国家“七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编号:23—3—2).1990.
[4] 孙斌栋. 我国特大城市交通发展的空间战略研究:以上海为例[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
[5] 王中亮.治理城市交通拥堵的对策思考―以上海为例[J].上海经济研究.2006(4).
[6] 杨曾宪.更新理念,破解城市交通难题[J].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2).
责任编辑:欧阳忠伟
我国大城市交通正面临着城市化、机动化快速发展的双重压力和环境、土地资源的双重制约。任何正确或错误的规划和决策都将对大城市未来的发展产生长远而重大的影响,因此,妥善地处理好大城市发展与综合交通系统的相互关系,对于像青岛这样的大城市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一、关于优先发展大城市的再认识
从世界城市的发展规律和经验看,规模化和集约化是现代城市发达和繁荣程度的重要标志。城市的大型化乃至巨型化不仅是现阶段社会文明发展的最集中体现和经济发展的直接结果,也是进一步促进人类文明和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因素和载体。
(一)优先发展大城市和特大城市成为我国城市化的基本趋势
在有关城市化道路选择的问题上,笔者认为,未来中国的城市化道路必须要以发挥大城市的集聚效应为基本前提。从世界城市发展的经验来看,大城市在资本聚集、人口聚集、规模效应、辐射带动效应及经济高速、持续增长方面都起到了难以估量的作用。据有关学者研究,100万人口以上大城市的劳动生产率和人均国民收入分别是20万人口以下城市的2.38倍和2.40倍。由于大城市的经济效益和巨大的吸引力是中小城市所无法替代的,而且现代化大城市存在的数量和质量往往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等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因而大城市的超前发展具有客观必然性。虽然大城市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但相对于中小城市来说具有更高的城市效能,更低的运行成本,更强的发展动力。
(二)大城市超前发展的不可逆性并不必然伴生“城市病”
伴随着近代大城市的出现,就有了所谓的“城市病”,如居住拥挤、交通阻塞、城市污染、治安混乱、犯罪上升等。但由于伦敦、巴黎、东京、纽约、香港、新加坡等城市通过认真治理,逐渐摆脱“城市病”的困扰,人们已不再把大城市和“城市病”必然地联系在一起,而是突出强调了城市的人居环境建设,从而找到一些能医治“城市病”的共同规律。其实,早在2000多年前亚里士多德就已说过,“人们为了生存而来到城市,为了生活得更加美好而居留于城市”,这一命题也因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而得到再现。可见,城市发展是人类的一个永恒追求,城市也是人类文明的结晶,理想的城市发展模式可以从根本上防止“城市病”的产生和蔓延。
(三)区域城市集群化已成为大城市发展的主要空间组织形式
近200年世界城市发展的历史表明,大城市发展具有明显的规律性。随着大城市所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加快,必然会出现若干片城市群,而在实力最强的城市群中又会崛起具有全球意义的大城市。至今,世界上还没有哪一个公认的全球化城市能够游离于城市群之外而独立发展,区域化和网络化正在成为大城市支撑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空间组织形式。
我国继“十一五”进一步加快推动城市化进程之后,未来十数年,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山东半岛、辽中南、中原、长江中游、海峡西岸、川渝和关中等十大城市群将更进一步长足发展,并以不到全国1/10的土地面积,承载起1/3以上的人口,创造1/2以上的GDP。
二、大城市发展与综合交通系统构建的内在关联
大城市发展合理与否,其主要标志之一就是该城市的交通运输是否畅通无阻。合理的城市综合交通系统可以促进城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缓解城市中心区交通拥挤和城市出入口交通不畅的状况,实现城市交通的顺畅与城市的繁荣。关于大城市发展与综合交通系统的关系问题,笔者结合青岛市正在进行的城市空间布局战略研究谈几点认识。
(一)对外综合交通体系建设是大城市发展的主要引导因素
城市的集聚效应主要来源于产业在地域上的集中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城市发展格局演变的实质是产业地域分布和空间组织的演变,在此过程中交通发挥着主导作用。对外交通正是通过影响城市各组成要素尤其是产业要素的空间分布影响城市发展格局。在青岛百年发展史上,港口始终是城市发展的主要功能,胶济铁路始终是城市经济发展的主要联系方向,胶济线市区段始终是南北带状城市格局的主轴线。基于“华北第一良港”的青岛港,解放前青岛当局雄心勃勃,不仅要与天津一争高下,同时,与其他四区(东北、燕蒙、长江、珠江区)交通形势比较,显然更为优越,发展前景更趋明朗。然而解放以来,山东省主要以济南为中心进行路网规划和建设,造成青岛缺乏直接沟通山东西南部及其以远的大型交通基础设施,缺乏与陇海线的有效连接,也缺乏与纵贯山东南北的大通道京沪、京九铁路线的多点连接,与长三角、京津冀、中原等经济区联通不畅,使青岛失去了对外经济发展大好时机。目前,青岛的外向发展平台仍未完全形成,正在规划建设的串接胶东半岛的青荣城际铁路、连接南方的青连铁路、连通山东省两大东西铁路干线并向北缩短抵京路程的海青铁路等客货运干线等还有待时日,仅依靠胶济线以及荣乌、青银、青兰、青新、威青等几条高速公路和一些国道与腹地进行经济沟通,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青岛城市发展和对腹地的拉动与互动联系。正因为如此,青岛城市地位也由解放前中国五大出海口之一下降为当前《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确定的“环渤海经济圈南翼”的一个点。
青岛城市发展历史证明,对外交通是城市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之一,它决定着城市主要生产要素的流动方向、城镇体系的延伸轴线和城市发展腹地的纵深范围。青岛城市沿胶济铁路拓展的历史和腹地拉动力减弱的现实均表明,对外交通线路的走向决定着城市的空间分布及发展方向;对外交通线路的空间组合状况决定着城市在市域甚至更大范围内的空间组织方式;对外主要交通方式的选择决定着城市内部及城市与其他区域之间联系的灵活性与高效性。
(二)城区内交通模式的选择是大城市发展的核心要素
从世界各主要城市交通发展模式来看,交通模式的选择和确立主要依赖于城市的人口规模与密度、用地规模与密度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人口规模比较大、人口密度比较高的中心城市往往容易选择公共交通模式,在交通需求达到一定强度后更会选择运输效率高、快捷的轨道交通模式,而在城市郊区则强调个体交通(包括自行车、摩托车、小汽车等)模式。1995年的《北京宣言》提出:城市道路交通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人和物的移动,而不是运输车辆的移动。根据这一原则,大城市交通运输就应当根据各种交通方式运送人和货的效率来分配道路空间的优先使用权,确切地说,就是要为公共交通、自行车和行人提供优先。巴西库里蒂巴是世界上采用公共交通模式最成功的城市之一,市区人口180万,比青岛(207万人)略小,但平均2.6人一辆小汽车,小汽车总拥有量(70万辆)比青岛(40万辆)多出许多,却没有产生交通和空气污染问题。库里蒂巴公共交通具有极大的诱惑力,现在市内75%的上班族都利用公共交通,这个比率在全世界所有的城市中是最高的,库里蒂巴因此成为巴西小汽车使用率最低的城市。与此相比,2010年青岛中心城区居民常规公交出行方式比重仅为22.1%,小汽车出行比重则达到28.4%,交通拥堵情况日益严重,并呈加剧趋势。库里蒂巴交通建设实践已经证明,完全依赖公交的大众运输系统在大城市发展过程中是完全可行的,大城市不必仅因为旅客量的增加就将运输方式从常规公交转向地铁,地面交通仍具有诸多创造性,在这方面青岛显然还有很大的差距。
库里蒂巴交通建设的实践为我国大城市中心区交通模式的选择提供了一个可以参考的样本,即地铁是大运量快速公交的一种重要方式,但不是唯一方式。目前我国很多城市热衷于修建地铁,但如果认为通过地铁就可以解决大城市的全部交通问题,则是不现实的。从青岛交通实际情况来看,造成交通拥堵的原因很多,机动车增长速度过快与城市道路增长速度过慢造成的比例失调只是其中之一,路网密度不成比例、交通结构失衡、道路节点不通畅、城市规划不合理、交通管理不科学等均是交通拥堵的原因。事实上,目前青岛22.1%的公交出行方式比重已确切表明,城市解决交通问题还有很大的潜力,过分迷信地铁的作用可能会使青岛在交通模式选择上陷入一种误区,即市区的交通拥堵是城市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不可医治的“城市病”。青岛必须以更具创造性的眼光看待地面交通,选择更适合青岛特点的交通模式,从根本上解决道路交通拥堵问题。
(三)区域内轴向交通组织方式决定着集群化城市发展的基本方略
由于促使城市发展的物质条件和社会条件的变化,现代城市的布局结构形态正由内聚的、封闭的单核城市,快速演变为开放的多核的城市体系。20世纪40年代,一些发达国家的大城市地区开始出现了带有卫星城的城市体系,城市的多核化围绕分级中心系统进行城市的再构建,其中城市或城市地区沿轴发展成为一种影响深远的方式,如丹麦哥本哈根市依托五条轨道交通线形成“指状辐射”城市空间格局的规划实践,成为世界城市发展的典范并延用至今。应该讲,依托交通走廊拓展城市空间的模式,有利于中心城区与城市区域的密切联系,增强辐射力和吸引力,有利于提高城市效率,有利于轴线与轴线之间的生态保护,其规划原则到现在都没有过时。如果我们从这个角度审视青岛的城市空间布局,必须明确把握中心城区和各城市组团之间内在的轴线关系,注重各轴线之间的相互联系,同时还要兼顾城市与半岛城市群乃至腹地范围之间的经济发展联系方向,形成科学、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肌理,才能有助于青岛城市空间的有序拓展。
强调区域内轴向交通组织方式,必须重视城市综合交通枢纽建设问题。只有把交通枢纽与轴向交通切实融合起来,才能真正实现轴向交通组织的原初意图。青岛当前正在进行半岛新机场的选址工作,如何以新机场为核心形成综合交通枢纽,继而形成中心城区与各城市组团的交通联系网络,将成为推动城市发展的中心课题之一。大型空港一般占地面积大,对净空和地形条件要求高,且服务空间半径大,客流量和货物周转量都很大,时效性强,对集散交通的可靠性要求很高,需要海陆空衔接快捷,着陆后能得到快速疏散,与地面交通的联系十分密切和重要,因此选址要同时考虑与城市中心、市域各城市节点、半岛服务范围内各城市节点的通勤时间和通勤距离,是形成综合交通枢纽的理想选择。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实现航空、高铁、磁浮、城际、轨交、巴士、出租、高速公路、社会机动车等9种交通方式零换乘,同时实施空铁联运,成为综合交通枢纽的典范。受此启示,青岛借新机场选址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建设一个与上海虹桥相媲美的综合交通枢纽,对加强青岛对内对外的交通联系,对促进青岛城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三、推动大城市发展的交通适应策略
青岛市“十二五”规划提出要坚持紧凑集约、生态间隔的城市功能组团发展理念,构建“环湾型、组团式、多层次”的大青岛发展新格局。因此,加快城市对内对外综合交通体系建设,合理架构特大型环湾国际现代化城市空间格局,对促进青岛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以新的城市空间发展战略为契机着力重构对内对外综合交通体系
青岛对外综合交通体系重构的关键在于要以空港、海港和陆港为核心构筑综合交通走廊。如果空港和陆港能共同形成综合交通枢纽,那么青岛的对外综合交通体系将近乎完美。打造以港口为核心的综合交通走廊是为了实现港口腹地拓展的目的,促进港口背后腹地的产业开发。其铁路网建设的重要目标是向西和向南两个方向:向西将依托胶济铁路延长线,逐步将自身的吸引范围向中西部延伸,吸引中西部等腹地归属尚不十分明确的地区,如河北南部、河南、山西、陕西等;向南的主要指向是陇海铁路,除积极争取已立项的青日连铁路早日建成外,还应积极争取新建青岛前湾港(董家口)-五莲-沂水-蒙阴-曲阜-济宁-菏泽-兰考的铁路线,以打通青岛通往陇海线的通道。其公路网的重要目标是适应大型港口发展和客货运输的需要,加强青岛董家口港与东营、潍坊、临沂等地市的联系,打通疏港通道,形成与荣乌、青银、济青、青兰、日兰、京沪等高速公路的短距离联系,提升港口的发展和对腹地的拉动与互动联系。打造以空港和陆港为核心的综合交通枢纽是为了实现空港与陆路交通的无缝对接,实现多种交通方式的零换乘,有利于快速疏散地面庞大的人流和物流。青岛应及早调整对外交通发展策略,把胶州作为进出山东半岛各地的门户,规划以胶州为中心,建设航空、铁路、公路综合性交通枢纽,注意与西海岸前湾港和董家口港的连接,形成青岛陆港中心。
青岛市域综合交通体系重构的思路在于如何重新选择市域内各组团之间的交通方式以及如何重新架构各组团内部的交通网络。除了原有的青黄高速、204国道、正阳路外,争取修建火车北站-城阳-红岛高新区-胶州新城区-胶州湾新产业团地-王台-红石崖-黄岛的环湾快速轻轨,形成各组团之间的快速通道。在各组团内部以快速路、轨道交通为骨架构建内外相连的交通网络系统。
(二)以城市快速公共交通系统(BRT)建设为基础加快实施TOD模式
城市空间形态对交通质量具有很大影响,其中,中心城区圈层式向外无限扩展是对道路交通最不利的形式,而TOD则是一种可以借鉴的发展模式。TOD模式是以公交站点为社区中心,通过合理的设计,通过大运量公共交通串联起一个个城市社区,鼓励人们更多地乘坐公共交通的交通方式。对于一些特大城市而言,选择基于轨道交通的TOD模式是成熟和理想的模式。但对于青岛而言,短期内依靠轨道交通线路成网支持TOD模式发展并不现实。国际上BRT的成功实践,提供了构建大容量客运交通走廊更经济和现实的途径和方法。以BRT为依托,按TOD原则来布局和整合土地利用,围绕BRT站点实施一体化集约开发,可立即或在短期内付诸实施,对于遏制蔓延式发展具有现实意义。但BRT的成功绝非只是设计和实施一条高标准的BRT走廊,重点和难点在于如何有效地整合BRT系统本身各个要素以及BRT与其他交通方式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一种全新的公共交通营运模式。其中,实施无障碍换乘公交票制以及围绕BRT形成不同功能和等级的换乘设施,是需要给予特别关注的两个方面。
在当今城市交通发展战略当中,“建立以公共交通为主导、小汽车适度发展、非机动化交通得到提倡、多种交通方式并存的交通发展模式”已占主导地位,但如何在实践中发挥公共交通的作用,中国目前还没有实施有效的案例。BRT作为一种新的交通解决方案,在中国的实践刚进入起步阶段,其在中国城市交通系统中的普适性、效率和服务品质还有待证明。不过从当前国内外许多城市的公共交通发展经验来看,发展大容量的快速公交系统仍然是公共交通发展的普遍趋势,而国办发〔2005〕46号文也提出各城市要“适度发展大运量快速公共汽车系统”,但青岛城市总体规划和综合交通规划并没有将BRT列入。与轨道交通相比,BRT具有投资少、灵活性高的特点,建设1公里地铁线所需要的资金可以建成10~20公里的快速公交网络,而一个完善的快速公交网络对整个城市公共交通所起的作用往往高于一条轨道交通走廊。青岛市规划的轨道交通线的主要功能是承载东西、南北向长距离交通。在轨道交通网不健全的情况下,常规公交由于严重受制于城市空间结构,很难满足交通需求,青岛市须尽快启动BRT系统的研究和规划,建立一套符合市情的大容量快速公交系统,并以TOD模式为引导,不断满足城市健康发展和居民生产生活的高标准需求,并弥补轨道交通网不完善的缺憾。
(三)以城市支路系统建设为导向全力改变路网布局模式
路网密度决定一个城市的交通效率,我国城市出现的交通拥堵,究其原因不是路窄了而是路少了。根据我国现有的城市道路设计要求,干道间距可以达到700m到1200m,即使小城市,干道网间距也可以达到500m左右。由于支路不断被大型居住区封闭,或改变为街区内部道路,实际上单一的干道网系统构成了我国城市路网的主骨架,形成了“宽道路-大地块-稀路网”的城市路网-街区结构。西方城市经验表明,以60m到180m的临街面和1:1.5~1.3的地块临街宽度和进深比例,最能发挥基础设施的效率。道路分割的土地最小可以是60×90m,最大可以是180×180m。巴塞罗那的规划被认为是欧洲最成功的规划范例之一,其街道几乎完全是由130m×130m的街道组成;曼哈顿密集的路网结构和狭小的街道所表现出的巨大弹性,已经成为规划的经典。这些道路都呈现一种“窄道路-高密度-小街区”的特征。事实证明,这样的路网结构的一个最大优点是分流能力强,同时也具有很强的纠错能力,市区内交通大拥堵现象很少发生。而“宽道路-大地块”模式,由于缺少干道下层次的路网,微循环不畅,快速路交通容易堵在出入口上,干道交通则容易卡在交叉口上,难以达到设计速度要求。
从青岛城市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路网密度同样不容乐观。青岛两条主干道之间距离大都在500米以上,往往中间没有任何分支道。一旦出现交通流过大问题时,500-1000米的两条主干道之间无任何出口,无法有效分流过大的交通流,必然发生持续化的交通拥堵现象,且呈不断加剧的态势,同时周边的主干道也会发生相似的情况,无法分流。新的《青岛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已经确定,城市到2020年路网密度将达到8.4km/km2,但由于城市整体的规划建设思路没有发生大的变化,规划目标将很难成为现实。因此,除了要加大次干道、支路系统的建设外,还应从根本上改变传统城市规划建设中各个单位和各个小区围大院子的“围院文化”,不再进行大型封闭型居住区的规划和建设,转而采用小街坊,形成高密度的道路网络,一些地方可以设置单向交通。这样汽车可以很快从一些窄而密的道路上走到快速路,然后又很快下到窄而密的道路上。高密度的道路网络使得居民出行可以选择多条道路到达主路或者目的地,避免了交通流过于集中。青岛城市道路规划和建设应以“小街坊、多道路,加上疏导型快速路”为基本原则,逐步改变“疏密度、宽马路”的传统布局模式,提倡“高密度、小尺度”路网布局模式。
(四)以城市整体交通体系的协调发展为目标加大停车系统建设
近年来,停车难已成为城市道路交通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由于中心城区土地资源紧缺、机动车出行量相对集中,青岛市也同样面临着严峻的停车管理问题。青岛城市空间结构的调整目标在于用较短的时间迅速拉开大城市框架,构建起“环湾型、组团式、多层次”的城市发展新格局,因此,未来停车需求将会加速膨胀。目前来看,现有的城市停车系统建设思路并不能很好地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某种程度上还加剧了城市停车难问题。笔者认为,停车系统建设不仅需要涉及城市和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的定位、土地利用方式和强度、城市布局形态、环境保护和城市交通状况等密切相关的因素,同时又必须充分考虑停车需求的现状、特点和变化趋势,特别应注意城市外围地区停车——换乘(P&R)停车场的分布、市区公共停车场库的分布、路内外停车设施的相互关系以及其他与城市发展密切相关的停车设施布局。
从青岛城市规划的角度来讲,有几个问题需要我们特别注意:一是配建停车设施必须成为城市停车设施供给的主体,而且从动态交通与静态交通相协调的角度考虑,应加大居住地停车位的规划供应,基本满足未来居住地的停车需求,调整工作地停车位的规划供应,控制城市中心区上班停车需求。二是路内停车设施只能作为公共停车设施的有益补充,提供临时和短时停车服务,不提倡大量增加路内停车设施,以防止将停车矛盾转移到动态交通,加剧城市交通问题。三是根据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方向,正确把握城市客流走廊及客流往返规律,结合大容量公共交通线路站点的布局,进行停车-换乘(P&R)停车场的设置,最大程度缓解中心城区的交通压力。停车-换乘(P&R)停车场运营应采取低费用或凭公交票根可以免费的策略。
参考文献:
[1] 彼得・霍尔.世界城市[M].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2.
[2]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城市问题研究所.城市交通对策研究[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
[3]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大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模式研究[R].国家“七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编号:23—3—2).1990.
[4] 孙斌栋. 我国特大城市交通发展的空间战略研究:以上海为例[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
[5] 王中亮.治理城市交通拥堵的对策思考―以上海为例[J].上海经济研究.2006(4).
[6] 杨曾宪.更新理念,破解城市交通难题[J].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2).
责任编辑:欧阳忠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