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礼貌原则是言语交际中的重要原则。本文介绍了礼貌原则提出的背景及其相关准则,在此基础上结合新课程改革,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为理念出发点,以教育实践为重点,在教育中探讨礼貌原则在教育口语中的“人性”运用,关注各类学生的心理发展,力求有效引导学生、培育学生以及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力求提高教师的素养、技术等专业化发展。
【关键词】礼貌原则;教育口语;人性
· 【中图分类号】G633.3
礼貌原则作为重要的言语交际原则,被广泛运用到翻译、广告和教学中,但对于教育口语以及学生的个性发展的研究却很少。
新课改提倡现代师生关系应具有民主性、平等性,提倡“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及教师也应“由学生学习的批判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那么教师“直言不讳”传统教育口语就显示出其弊端。虽然“直言不讳”批评式的教育口语能在短时间内能发挥一定的功效,但是不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下,我们将着力从礼貌原则出发,探讨礼貌原则在教育口语中的运用,尤其关注学生的平等、自主、自尊等“人性”发展,力求提高教师的教育口语能力和交际能力。因此,这项研究是十分有必要且有意义的。
一、礼貌原则提出的背景以及与教育口语的关联性
1983年,英国语言学家利奇在前人的研究的基础上,于《语用学原则》一书中提出了礼貌原则。他把“礼貌原则”划分为六类:得体准则、宽宏准则、赞誉准则、谦逊准则、一致准则、同情准则,认为礼貌原则是为了补充和拯救合作原则提出来的。
二、探究礼貌原则在教育口语中的“人性”运用
在学校教育中,教师与学生就是一对主要的交际活动者。教师的教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育口语中交际行为的主导者。我们农村以及个别城市学校的传统教育口语往往是“直言不讳”的批评,其中搀和着教師的话语霸权,师生之间是不平等的。
我们知道中学生已具有思维独立批判性,自我认识也在不断增强,他们迫切希望自己的独立性、自尊性得到承认,希望别人能公平、客观的看待自己,学生尤其希望能他人能人性化的对待他们。若用严厉的话语批评他们,很有可能激起学生的逆反心理。那么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怎样的教育口语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达到有效教育的目的呢?我们认为利奇的礼貌原则,是很好的参考。
因此本文将以利奇提出的礼貌原则的六个准则为理论指导,结合新课程改革的相关理念,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自身实际情况,用典型的教育案例和自身的教育经验,探讨礼貌原则在教育口语中的运用以及技巧,以达到促进学生人性发展、提高教育有效性的目的。由于利奇的六条准则,前四条是双向的,因此我们将它合为两条。
(一)得体原则和宽宏准则
得体原则即最小限度地使自己得益,最大限度地使自己受损。宽宏准则即最小限度地使别人受损,最大限度地使别人得益。
在教学中我们应降低姿态,平等待生。面对成绩以及品行较好的学生,老师在纠错时老师假装自己不懂一些事情,而让学生做做我们的老师,这种“示弱”虽然使教师的面子和威信在很大程度上受损,使得自身的利益受损,但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同时又能唤醒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那么针对有学习基础和较好的学习习惯、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学生的学生,从性格特点方面分析,我们可以采用使自己的利益受适当的“损害”,以达到学生的适当得益。
1、外向型
大多数外向型的人开朗、乐观,积极向上,善于社交,善于适应陌生环境。这类学生较容易接受 “批评”性话语。对于这类学生,教育口语可以从他们的自身特点和问题出发,以优带动问题的解决,在此过程中可适当降低老师的“面子”、“权威”、甚至适当的“示弱”,来解决学生的存在的问题,指导学生行为,提高学习的兴趣。
2、内向型
内向型的人心思够细,做事认真,有着坚强的毅力和耐性,脚踏实地,较外向型学生而言,较难接受批评性话语。根据这样的特点,教育口可以适当减少甚至不说直言不讳的批评语。根据学生学习和行为等实际情况,我们可以适当提升学生的“面子”,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能力的目的。
3、二者兼有或略有侧重
具有综合性特点的学生,我们可从学生侧重的特点和自身的实际,来选择适当上述外向型学生策略或内向型学生策略、或二者兼用,促进学生有效发展。
(二)赞誉准则和谦虚准则
赞誉准则即最小限度地贬低别人,最大限度地赞誉别人。 谦虚准则即最小限度地是赞誉自己,最大限度地贬低自己。
教师的教育口语的目的不仅仅是教育学生,更重要的是引导他们向好的方向发展。教师合理贬低自己而衬托、赞扬学生,适当地表示或暗示自己的期望,可以更好的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发挥教育的作用。
1、外向型
我们可以在相应的情境中直接或较直接点出学习或行为的他们的优点。比如,在多数人面前赞誉他,私下再单独找他们聊,合理恰当的点出问题所在,帮助学生树立信心,提升他们的学习动机,并且适宜的贬低自己衬托学生也是一种好的教育方式。
2、内向型
选取恰当的教师口语方法,在适当的情境中,我们可主要用表扬语和鼓励语来肯定激励学生,表达出教师对学生的良好的期望。
3、二者兼有或略有侧重
发现学生的问题所在,根据其侧重的特点,选择恰当的教师口语,以赞誉的原则来欣赏学生,肯定学生,鼓励学生。
(三)一致性准则
使对话双方的分歧减至最小限度,使对话双方的一致增至最大限度。针对不擅长学习,喜欢“玩”的学生,思维方式独特的学生,我们可以最大限度的取得学生与我们的一致性,采用映情境的教育口语,减小学生与我们的分歧,以达到学生的最大得益。我们要善于分析学生的思维模式,从学生所想的内容,寻求一致性。灵活的采用相应的教育口语,达到目的。
(四) 同情准则
同情准则使对话双方的反感减至最小限度,使对话双方的同情增至最大限度。
礼貌原则的六大准则在教育口语中往往是多项结合在一起运用的,如(2)和(3)同时体现了得体原则、宽宏原则、赞誉准则、谦虚准则四大准则;(2)(3)、(4)不仅有减少分歧达成一致的效果,也有降低反感增加同情的作用。教育口语也是一样的,可以多种方法合理有效的配合使用。
三、结语
学生需要理解、关爱、尊重,礼貌原则的六大准则能有效的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正常发展。教师的教育要关注学生,“从学生中来,从学生中去”,站在他们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人性”化的引导,让学生的天性得到充分发展。
【参考文献】
[1]索振羽 .《语用学教程》[M].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第一版.97-91
[2]戈玲玲.《教学语用学》[M].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第一版.105-113
[3]金立.《合作与会话:合作原则及其应用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第一版. 31-32
【关键词】礼貌原则;教育口语;人性
· 【中图分类号】G633.3
礼貌原则作为重要的言语交际原则,被广泛运用到翻译、广告和教学中,但对于教育口语以及学生的个性发展的研究却很少。
新课改提倡现代师生关系应具有民主性、平等性,提倡“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及教师也应“由学生学习的批判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那么教师“直言不讳”传统教育口语就显示出其弊端。虽然“直言不讳”批评式的教育口语能在短时间内能发挥一定的功效,但是不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下,我们将着力从礼貌原则出发,探讨礼貌原则在教育口语中的运用,尤其关注学生的平等、自主、自尊等“人性”发展,力求提高教师的教育口语能力和交际能力。因此,这项研究是十分有必要且有意义的。
一、礼貌原则提出的背景以及与教育口语的关联性
1983年,英国语言学家利奇在前人的研究的基础上,于《语用学原则》一书中提出了礼貌原则。他把“礼貌原则”划分为六类:得体准则、宽宏准则、赞誉准则、谦逊准则、一致准则、同情准则,认为礼貌原则是为了补充和拯救合作原则提出来的。
二、探究礼貌原则在教育口语中的“人性”运用
在学校教育中,教师与学生就是一对主要的交际活动者。教师的教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育口语中交际行为的主导者。我们农村以及个别城市学校的传统教育口语往往是“直言不讳”的批评,其中搀和着教師的话语霸权,师生之间是不平等的。
我们知道中学生已具有思维独立批判性,自我认识也在不断增强,他们迫切希望自己的独立性、自尊性得到承认,希望别人能公平、客观的看待自己,学生尤其希望能他人能人性化的对待他们。若用严厉的话语批评他们,很有可能激起学生的逆反心理。那么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怎样的教育口语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达到有效教育的目的呢?我们认为利奇的礼貌原则,是很好的参考。
因此本文将以利奇提出的礼貌原则的六个准则为理论指导,结合新课程改革的相关理念,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自身实际情况,用典型的教育案例和自身的教育经验,探讨礼貌原则在教育口语中的运用以及技巧,以达到促进学生人性发展、提高教育有效性的目的。由于利奇的六条准则,前四条是双向的,因此我们将它合为两条。
(一)得体原则和宽宏准则
得体原则即最小限度地使自己得益,最大限度地使自己受损。宽宏准则即最小限度地使别人受损,最大限度地使别人得益。
在教学中我们应降低姿态,平等待生。面对成绩以及品行较好的学生,老师在纠错时老师假装自己不懂一些事情,而让学生做做我们的老师,这种“示弱”虽然使教师的面子和威信在很大程度上受损,使得自身的利益受损,但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同时又能唤醒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那么针对有学习基础和较好的学习习惯、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学生的学生,从性格特点方面分析,我们可以采用使自己的利益受适当的“损害”,以达到学生的适当得益。
1、外向型
大多数外向型的人开朗、乐观,积极向上,善于社交,善于适应陌生环境。这类学生较容易接受 “批评”性话语。对于这类学生,教育口语可以从他们的自身特点和问题出发,以优带动问题的解决,在此过程中可适当降低老师的“面子”、“权威”、甚至适当的“示弱”,来解决学生的存在的问题,指导学生行为,提高学习的兴趣。
2、内向型
内向型的人心思够细,做事认真,有着坚强的毅力和耐性,脚踏实地,较外向型学生而言,较难接受批评性话语。根据这样的特点,教育口可以适当减少甚至不说直言不讳的批评语。根据学生学习和行为等实际情况,我们可以适当提升学生的“面子”,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能力的目的。
3、二者兼有或略有侧重
具有综合性特点的学生,我们可从学生侧重的特点和自身的实际,来选择适当上述外向型学生策略或内向型学生策略、或二者兼用,促进学生有效发展。
(二)赞誉准则和谦虚准则
赞誉准则即最小限度地贬低别人,最大限度地赞誉别人。 谦虚准则即最小限度地是赞誉自己,最大限度地贬低自己。
教师的教育口语的目的不仅仅是教育学生,更重要的是引导他们向好的方向发展。教师合理贬低自己而衬托、赞扬学生,适当地表示或暗示自己的期望,可以更好的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发挥教育的作用。
1、外向型
我们可以在相应的情境中直接或较直接点出学习或行为的他们的优点。比如,在多数人面前赞誉他,私下再单独找他们聊,合理恰当的点出问题所在,帮助学生树立信心,提升他们的学习动机,并且适宜的贬低自己衬托学生也是一种好的教育方式。
2、内向型
选取恰当的教师口语方法,在适当的情境中,我们可主要用表扬语和鼓励语来肯定激励学生,表达出教师对学生的良好的期望。
3、二者兼有或略有侧重
发现学生的问题所在,根据其侧重的特点,选择恰当的教师口语,以赞誉的原则来欣赏学生,肯定学生,鼓励学生。
(三)一致性准则
使对话双方的分歧减至最小限度,使对话双方的一致增至最大限度。针对不擅长学习,喜欢“玩”的学生,思维方式独特的学生,我们可以最大限度的取得学生与我们的一致性,采用映情境的教育口语,减小学生与我们的分歧,以达到学生的最大得益。我们要善于分析学生的思维模式,从学生所想的内容,寻求一致性。灵活的采用相应的教育口语,达到目的。
(四) 同情准则
同情准则使对话双方的反感减至最小限度,使对话双方的同情增至最大限度。
礼貌原则的六大准则在教育口语中往往是多项结合在一起运用的,如(2)和(3)同时体现了得体原则、宽宏原则、赞誉准则、谦虚准则四大准则;(2)(3)、(4)不仅有减少分歧达成一致的效果,也有降低反感增加同情的作用。教育口语也是一样的,可以多种方法合理有效的配合使用。
三、结语
学生需要理解、关爱、尊重,礼貌原则的六大准则能有效的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正常发展。教师的教育要关注学生,“从学生中来,从学生中去”,站在他们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人性”化的引导,让学生的天性得到充分发展。
【参考文献】
[1]索振羽 .《语用学教程》[M].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第一版.97-91
[2]戈玲玲.《教学语用学》[M].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第一版.105-113
[3]金立.《合作与会话:合作原则及其应用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第一版. 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