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水平高≠生活质量高

来源 :心理与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lot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的经济、社会和人民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经济以平均9%以上的速度连续20多年飞速地发展。到2000年底,按银行汇率折算,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经超过800美元,这是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达到小康的重要标志。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人的收入水平确实大大提高了,生活条件也在不断改善。当我们谈到生活质量时,不少人可能会很自然地认为,生活水平提高了,生活质量当然也会随之提高。事实上,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其实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它们之间尽管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但两者的内涵和衡量标准却并不相同。
  “生活水平”主要是指与人们的收入水平或消费水平相关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的客观条件或环境的变化,通常通过人们的衣、食、住、行以及健康、教育、文化、娱乐、社交等反映人们生活条件或环境的客观指标来进行测量与评估。衡量和比较生活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恩格尔系数。所谓恩格尔系数,即食品消费的支出占家庭总支出或总收入的比例。19世纪末,德国统计学家恩格尔发现:收入越低的家庭,购买生活必需品支出的比重越大;收入越高的家庭,购买生活必需品支出的比重越小。后来,美国的奥珊斯基用“食品消费”的概念取代了“生活必需品消费”的概念,并将恩格尔系数用于测定美国的贫困线。再后来,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了一个用恩格尔系数判定生活发展阶段的一般标准:60%以上为贫困;50%~60%为温饱;40%~50%为小康;40%以下为富裕。
  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为56.7%(1981年),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为61.8%(1980年),都接近或超过了以恩格尔系数来评判的贫困标准。而20年后的2000年,中国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已经下降到39.2%,开始迈入富裕水平的门槛;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则下降到49.1%,也已经进入小康水平。
  而“生活质量”主要是指人们对生活的适应状态和主观感受,通常通过人们对工作、生活、婚姻家庭等领域的态度和满意度等主观指标来测量与评估。我们来看一看,高收入人群的生活质量是否令人满意。
  在现阶段,中高收入的人群主要集中于个体工商户、公司里的白领、企业的管理者和专业技术人员,著名学者或文艺工作者,一些从国有企业分化出来的老板,或者私营企业主,等等。这些人所从事的职业,不是涉及商业活动,就是要求具有高度专业化和技术化的能力。因此,工作时间长、复杂程度高、挑战性强,生活不规律,人际关系压力大,这些都是他们不得不面对的苦恼问题。尽管有着不菲的收入和令人羡慕的职业,要想从心底里轻松快乐起来,还真是不容易。
  马女士曾在外企做过多年的人力资源部经理,两年前和朋友一起,注册了一家咨询公司。凭借多年工作中积累的行业经验和社会关系,公司的业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总算做得还不错。不过,自己当老板可不比从前当职员,朝九晚五的作息时间早已是遥远的回忆,即使离开公司,躺在自家舒适的床上,脑子里依然想着工作上的问题。马女士说:“自己当家作主,就不能只顾眼前。今天的饭是有了,那明天的、后天的饭碗呢?总不能到时候才找。只能不断强壮自己,拼命往前发展,才可以面对越来越多的竞争对手。你问我累不累?那还用说,当然累了!但是我不能停下来。”因为工作忙,马女士一直犹豫要不要生小孩。她都快30岁了,丈夫也早已过了而立之年,这个问题不解决,家庭关系总是有点紧张。马女士每天忙于公司业务,以前的朋友都有些疏远了,有时想找个人说说话,却忽然发现彼此之间已经有了距离。更让马女士沮丧的是,前几天在街上遇见许久没见面的好朋友,她叫对方的名字,女友竟半天没认出她来,而后,女友大惊小怪地喊道:“哎呀,你干什么去了?怎么显得这么憔悴呢!你一定好久没有去美容院了。你看你的眉毛,乱七八糟的,还有皮肤,干得像纸一样。走,我向你推荐一个好地方,专门是给你这样的职业女强人服务的……”马女士只有苦笑。
  王教授在国内一所知名高校任教,是一位小有名气的教育专家。由于王教授聪明勤奋,又非常善于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因此在系里颇受重视,还争取到好几项国家和国际的科研基金项目,教学科研经费根本不用发愁。王教授名声在外,经常有人慕名请他去讲课,寒暑假的时候,更是辗转于全国各地。事业成功,生活有保障,王教授似乎没有什么可忧虑的。其实不然。作为学科带头人,要想保持领先地位,必须加倍努力,才能不断有成果。王教授一心只顾事业,家中的老母和小儿却逐渐成为他的心病。由于经常出差,家里的事情只好交给妻子去管。即使他不出差,也没有多少时间待在家里,更别说跟家人交流了。母亲身体不好,需要照顾,偏偏又跟儿媳妇合不来,一气之下,回老家去了。临走前,她对儿子说:“你出息了,我享不了这个福,就当白养你了!”这让王教授难过了很长一段日子。老母亲一走,妻子只需要照顾儿子一个人,更是加倍地溺爱他,要做什么都依他。等到王教授发现儿子越来越不像话时,已经晚了。儿子读到小学五年级,不及格的次数比及格的次数多,不是不聪明,是因为他太爱玩电子游戏,成天在网上游荡,谁说也不听。王教授气急之下,删掉了电脑里的游戏软件,儿子竟离家出走,到网吧去玩!看见家里发生的这一切,王教授不知如何形容自己的心情,总是叹气:“我是一个失败的父亲!”
  可见,高收入并不能必然导致高质量的生活,应该合理安排生活,平衡事业与家庭的矛盾,才能拥有和谐、幸福的生活。反过来说,收入不是那么高的人群,只要能树立适合自己的目标,并且积极努力地去改变现状,也可以获得好的生活质量。
  范姐今年45岁,原来在商场当售货员。几年前,她所在的商场因为城市规划用地而被关闭,像她这样既无高学历又无一技之长的中年职工,统一买断工龄回家了,范姐就这样成了下岗工人。一开始,她也非常想不通,觉得自己的生活没有前途了,心情很是压抑。后来,家人和朋友经常开导她,并积极地帮她想办法,慢慢的,范姐也就开始考虑新的生活方式。范姐的爱人是推销员,常年在外地跑,家里的事主要靠她。以前在商场上班,工作时间要求很严,经常得请亲戚朋友帮忙照顾孩子。现在不用上班了,倒也不是坏事。范姐心想,爱人的收入还可以,维持一家人的生活应该没有问题。自己再找一份不需要固定时间上班的工作,既增加了收入,又能照顾好正读高中的女儿。她选择了家政服务的工作,每天上、下午各干几小时,还不耽误回家给女儿做饭。由于范姐态度好,干活又勤快,得到客户的好评,主动找她要求服务的人家越来越多。范姐做得开心,逐渐恢复了以前的自信和开朗,连女儿也受她影响,学习越发刻苦努力。年底的时候,范姐的爱人因销售业绩突出得到一笔奖励,全家人高高兴兴地买回了一台大彩电。范姐对自己的生活挺满意,她计划着,等女儿考上大学,自己就去租一个店面,继续干自己的老本行,也好给女儿攒点教育经费……
  提高生活质量的关键,是在现有生活条件的基础上,更真实地去生活,追求真正属于自己的目标,追求能给自己带来快乐和满足的生活方式。
其他文献
以前,我每当遇到不开心的事,心情就会“一落千丈”,糟糕不已,不知道怎样解脱为好。直到后来,我遇到了一位心理学家。   大学毕业那段时间,我心情很灰暗。在一家公司作文员,工资低且同事间还充满着排斥和竞争。更让我难过的是相爱三年的女友执意要分手,我没有想到多年的爱却经不起现实的考验。我的心在一点一点地破碎,一味地让自己沉沦下去。除了悲伤,我又能做些什么呢?   那天,朋友建议我去找心理咨询
期刊
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谁没有体验过这样的经历?考试前焦虑不安;受到领导批评后眼前一片空白,不愿上班;和配偶争吵后,气得上街乱逛,买一堆不合时宜的东西泄愤……  像这样的举止,偶尔一次不要紧,如果经常这样,可就要小心了!因为不知不觉中你已经成了“感觉”的奴隶,陷入情绪的泥潭而无法自拔,这不仅扰乱了自己的生活秩序,也干扰了别人的工作、生活,丧失了别人对你的信任。  对此,日本精神科医师莫瑞达提出了一套个
期刊
一个家庭是由各个家庭成员组成,也是由各个次系统构成。因此,家庭成员的“群体”行为与反应,已不仅仅是这些“单位”的总合,而是另一层次的群体行为,需以“家庭群体”的眼光去探讨了解。特别是当孩子的年龄和数目增加时,对全家的群体行为有显著的影响。所以,家人的心理及所发生的行为,应以“群体”的层次来剖析与了解,否则无法解释其行为现象。任何一个团体,不管多大多小,都可以也需要从团体的结构、组织、关系、角色
期刊
10岁时,女孩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奔跑在洒满阳光的青草地上,握在手里的蒲公英被风吹散,飘向远方。女孩静静地对蒲公英许下心愿:以后要生活得像晴天里的云彩,淡泊,自由。  16岁那年,她看见了那双干净明亮的眼睛,清澈见底。他是音乐学院的学生,是她父亲请来督促她在学校练琴的老师。  在冬日午后的琴房里,他给她上钢琴课。她看见他纤长的手指在黑白相间的琴键上流水般滑过,窗外的阳光在他的指尖上跳舞,她被它们迷
期刊
机场在每架飞机起飞前,都有一件非常重要的程序要完成,那就是要给飞机做好配平工作。就是当人坐好之后,适当调整行李的位置,以使飞机处于最佳平衡状态,这样才能保证飞机在起落和运行的全过程中平稳、安全。去年,国外某机场的飞机起飞时冲出跑道,经过调查后发现,是由于配平师操作失误而酿成的恶果。  飞机需要常常配制平衡,才能保证飞行的平稳和安全,其实,我们每个人的心灵如同飞机一样,也需要调整平衡。失衡的心灵,就
期刊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邻居王大爷是名老战士,50年代初,他参加了进军大西南的战役。在一次剿匪中,王大爷和战友走散了,而且弹尽粮绝。黄昏,王大爷从一块巨岩背后拐出来,迎面撞上了一个残匪。王大爷和匪徒几乎同时端起枪指向对方。  王大爷明白,要想保住性命,必须有一方投降。双方对峙着,目光对着目光,枪口对着枪口,意志对着意志,一直对峙着。  当时,王大爷已经三天没吃东西了,加上连日的奔波,他明白,自己已经力
期刊
记得有这样一幕:在众目睽睽之下,记者将话筒对准上台接受捐助的特困生。当观众都期待着她讲几句话时,这个女生竟掩面而泣,头也不回地跑下台去,有人跟在她后面喊“拿着毛衣毛裤……”此景颇让人费解。直到有一天,我从网上看到这样一则消息:  一场罕见的暴风雪袭击了纽约州,纽约州立小学仍坚持上课。当人们指责学校让小学生受苦时,校方回答:“纽约不仅有富翁,也有赤贫家庭。后者既开不起暖气,也供不起午餐,他们的孩子全
期刊
编辑老师:  您好!我去年一个人来到广东打工,不久,一位漂亮的女孩闯进了我的生活。她比我大两岁,美丽而善良。不知是什么缘故,她对我特别关心。一次,我闹了胃病,恰巧手中没有足够的钱看病。她立即从银行取出一千多元,陪我去医院看病。过后,还不时地关心地提醒我要注意身体。下班后,她经常来找我,还陪我出去散心。这使我不免想入非非:难道她爱上我了?可我一点都不出色、不帅气,只是个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我暗暗地喜欢
期刊
新的高考再过几个月又要开始了,壁上的时钟已指向凌晨三点多了,可我一点睡意都没有,闭上眼睛就总回忆起去年落榜的事,我是多么的想回到过去,因为那些日子实在是太难忘记了。  这些年家境不好,日子过得非常艰难,父亲在附近的一家工厂上班,厂里效益差,工资一拖就是一年半载,家里的一切大事小事全落在母亲一个人的肩上。自我记事起,母亲就像陀螺一样不停地转动着。上高中这几年,母亲更是省吃俭用地供我读书,那满脸皱纹贮
期刊
保罗·迪克刚刚从祖父手中继承了美丽的“森林庄园”,一场雷电引发的山火就将其化为灰烬。面对焦黑的树桩,保罗欲哭无泪。年轻的他不甘心百年基业毁于一旦,决心倾其所有修复庄园。于是他向银行提交了贷款申请,但银行无情地拒绝了他。接下来,他四处求亲告友,依然是一无所获……所有可能的办法全都试过了,保罗始终找不到一条出路,他似乎是在无尽的黑暗中挣扎。他以为,自己以后再也看不到那郁郁葱葱的树林了。为此,他闭门不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