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寝室文化是在校园文化的影响下,在一定的物质文化的基础上,通过寝室成员的共同努力而形成的。本文通过对寝室灰色文化的调查,提出建设文明寝室文化的具体措施1、健全管理制度,创新监督体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2、举办寝室文化节,开展形式多样的贴近大学生生活的寝室文化建设活动。3、创建“五型”寝室,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贯穿到日常文化活动中。
【关键词】高职 文明寝室 文化建设
大学生寝室文化是一种以寝室成员为主体,以大学生寝室为空间,以寝室成员的课余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文化为主要特征的相对稳定的群体文化。它是在大学生寝室这一特定的生态环境下,寝室成员在共同生活、活动、交流思想的过程中彼此接纳,由一定量的个体行为形成的一种共存的文化现象。它包括寝室内的整体布局、规章制度、卫生状况、审美情趣、道德标准、人际关系、学识智能、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等。它既隶属于校园文化,又自成体系。大学生寝室文化是在校园文化的影响下,在一定的物质文化的基础上,通过寝室成员的共同努力而形成的。
一、现有的寝室灰色文化调查
1、卫生“脏、乱、差”
一张桌子上东倒西歪的酒瓶、易拉罐、凌乱的勺筷,地上横七竖八的鞋子、纸片、果壳,到处悬挂的衣裤,皱巴巴的书本———这是一个“脏、乱、差”寝室的“留影”。 在校园里,一些大学生追求片面的“潇洒”,自己穿戴整齐入时,服饰大方得体,而寝室卫生却漠不关心,不屑一顾。“一心扫天下,无心拭一屋”的思想导致了寝室卫生的尴尬境地。
2、网络游戏风靡
也有学生沉迷于电脑游戏,并在寝室里“津津乐道”,使得大学生对周围的人,周围的事变得冷淡,一心泡在网络里面,逃避现实,追求虚拟的网络生活。更有甚者玩游戏导致正常的生物钟颠倒,白天旷课睡觉,晚上通宵游戏。在其他同学休息时,突然因为成功升级或者得到一个好的装备而兴奋得大呼小叫,扰乱作息制度,影响其他同学休息或者学习。寝室内部成员之间逐渐出现不和谐之音。
3、污言秽语蔓延
有的寝室经常谈论一些低级庸俗的话题,发泄消极的情绪,使寝室歪风邪气上涨,低级趣味蔓延。这样造成一些大学生在公共场所言谈颇为高雅,回到寝室里却无所顾忌,相互之间用语粗俗,粗话、脏话不断。
二、建设文明寝室文化的具体措施
(一)、健全管理制度,创新管理体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1、健全管理制度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大学生宿舍文化的建设,必须有一套完善的、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辅导员要严格管理,督促学生遵守各项制度,用制度规范大学生在宿舍中的行为,从而为学生在宿舍正常的学习、生活提供良好的环境。
修订《学生公寓管理规定》、《寝室文明公约》、《卫生值日制度》、《学生寝室行为规范考核细则》等,把大学生在寝室里的表现进行量化考核,考核的得分作为大学生德育考核的一部分,载入学生学藉档案,作为评优、评定奖学金、入党等的重要依据之一,客观上对大学生的行为起到了约束、督促和激励作用,使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有了制度上的保证。
2、成立学生寝室自我管理委员会
在寝室管理中,学生认为自己是被管理者,因而对辅导员对他们实施的管理教育有抵触情绪,有的甚至有逆反心理。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办法就是让学生参与寝室的管理,使他们成为寝室文化建设的主体。成立学生寝室自我管理委员会,由学生会生活部长和各班级生活委员组成,也可以再设“楼长、层长、寝室长”三长制,具体负责寝室文化建设的实施,形成层层负责的学生自我管理网络。
(二)、举办寝室文化节,开展形式多样的贴近大学生生活的寝室文化建设活动。
以“大学生寝室文化节”为主线,开展一系列健康向上、形式多样的寝室文化活动,如:描述喜怒哀乐、共同话题的《大学生寝室文化报》设计大赛;展学院特色、寝室个性的舍标、舍铭征集活动;培养学生团结意识、集体荣誉感的“青春风采”舍歌比赛等。
寝室文化节所包括的活动以贴近大学生生活为主线, 集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能丰富学生的科学文化知识,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和个性发展,能体现学校风貌和人文精神。
(三)、创建“五型”寝室,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贯穿到日常文化活动中。
注重日常文化活动的开展,通过学生自我管理组织不断组织举行公寓间、寝室间各种竞赛、寝室联谊、美化设计、科技小组等活动,从而营造浓郁的寝室文化气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贯穿到日常文化活动中去,全面推进寝室文化建设。
创建“节约型”、“环保型”、“学习型”、“艺术型”、“运动型”五类特色寝室。
“节约型” 寝室建设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优良品质,养成节约资源、爱护环境的意识。
“环保型” 寝室建设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从我做起,从寝室内的每一件小事做起。
“学习型” 寝室建设目的是创设美好的寝室学习环境。学生在寝室的学习机会较多,因此创建学习型寝室,让学生激励学生,学生学习学生,学生带动学生,学生促进学生。
“艺术型” 寝室建设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增加学生之间的艺术交流。有摄影、集邮、书法、音乐、美术等形式。
“运动型” 寝室建设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运动习惯,有合理的生活作息时间表。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良好的运动习惯可以对学生的学习、生活等许多方面起到积极的影响。
寝室文化是反映校园文化的窗口,是规范大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和精神面貌,培养教学育人的重要阵地,同时也是培养学生集体主义思想和锻炼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能力的课堂。紧紧抓住寝室文化建设,有助于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有助于发扬遵纪守法、敬业爱校的主人翁意识,并将成为今后一段时间内凝聚班级向心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参考文献】
[1] 李春如.对思想政治工作进大学生公寓的几点思考[J].常熟高专学报,2004(6):72 74.
[2] 徐飞,黄文彬.加强学生宿舍中的思想工作[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3(11):37 39.
[3] 韩霞.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的大学生寝室群体[J],求实,2004(5):207 208.
【关键词】高职 文明寝室 文化建设
大学生寝室文化是一种以寝室成员为主体,以大学生寝室为空间,以寝室成员的课余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文化为主要特征的相对稳定的群体文化。它是在大学生寝室这一特定的生态环境下,寝室成员在共同生活、活动、交流思想的过程中彼此接纳,由一定量的个体行为形成的一种共存的文化现象。它包括寝室内的整体布局、规章制度、卫生状况、审美情趣、道德标准、人际关系、学识智能、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等。它既隶属于校园文化,又自成体系。大学生寝室文化是在校园文化的影响下,在一定的物质文化的基础上,通过寝室成员的共同努力而形成的。
一、现有的寝室灰色文化调查
1、卫生“脏、乱、差”
一张桌子上东倒西歪的酒瓶、易拉罐、凌乱的勺筷,地上横七竖八的鞋子、纸片、果壳,到处悬挂的衣裤,皱巴巴的书本———这是一个“脏、乱、差”寝室的“留影”。 在校园里,一些大学生追求片面的“潇洒”,自己穿戴整齐入时,服饰大方得体,而寝室卫生却漠不关心,不屑一顾。“一心扫天下,无心拭一屋”的思想导致了寝室卫生的尴尬境地。
2、网络游戏风靡
也有学生沉迷于电脑游戏,并在寝室里“津津乐道”,使得大学生对周围的人,周围的事变得冷淡,一心泡在网络里面,逃避现实,追求虚拟的网络生活。更有甚者玩游戏导致正常的生物钟颠倒,白天旷课睡觉,晚上通宵游戏。在其他同学休息时,突然因为成功升级或者得到一个好的装备而兴奋得大呼小叫,扰乱作息制度,影响其他同学休息或者学习。寝室内部成员之间逐渐出现不和谐之音。
3、污言秽语蔓延
有的寝室经常谈论一些低级庸俗的话题,发泄消极的情绪,使寝室歪风邪气上涨,低级趣味蔓延。这样造成一些大学生在公共场所言谈颇为高雅,回到寝室里却无所顾忌,相互之间用语粗俗,粗话、脏话不断。
二、建设文明寝室文化的具体措施
(一)、健全管理制度,创新管理体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1、健全管理制度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大学生宿舍文化的建设,必须有一套完善的、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辅导员要严格管理,督促学生遵守各项制度,用制度规范大学生在宿舍中的行为,从而为学生在宿舍正常的学习、生活提供良好的环境。
修订《学生公寓管理规定》、《寝室文明公约》、《卫生值日制度》、《学生寝室行为规范考核细则》等,把大学生在寝室里的表现进行量化考核,考核的得分作为大学生德育考核的一部分,载入学生学藉档案,作为评优、评定奖学金、入党等的重要依据之一,客观上对大学生的行为起到了约束、督促和激励作用,使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有了制度上的保证。
2、成立学生寝室自我管理委员会
在寝室管理中,学生认为自己是被管理者,因而对辅导员对他们实施的管理教育有抵触情绪,有的甚至有逆反心理。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办法就是让学生参与寝室的管理,使他们成为寝室文化建设的主体。成立学生寝室自我管理委员会,由学生会生活部长和各班级生活委员组成,也可以再设“楼长、层长、寝室长”三长制,具体负责寝室文化建设的实施,形成层层负责的学生自我管理网络。
(二)、举办寝室文化节,开展形式多样的贴近大学生生活的寝室文化建设活动。
以“大学生寝室文化节”为主线,开展一系列健康向上、形式多样的寝室文化活动,如:描述喜怒哀乐、共同话题的《大学生寝室文化报》设计大赛;展学院特色、寝室个性的舍标、舍铭征集活动;培养学生团结意识、集体荣誉感的“青春风采”舍歌比赛等。
寝室文化节所包括的活动以贴近大学生生活为主线, 集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能丰富学生的科学文化知识,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和个性发展,能体现学校风貌和人文精神。
(三)、创建“五型”寝室,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贯穿到日常文化活动中。
注重日常文化活动的开展,通过学生自我管理组织不断组织举行公寓间、寝室间各种竞赛、寝室联谊、美化设计、科技小组等活动,从而营造浓郁的寝室文化气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贯穿到日常文化活动中去,全面推进寝室文化建设。
创建“节约型”、“环保型”、“学习型”、“艺术型”、“运动型”五类特色寝室。
“节约型” 寝室建设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优良品质,养成节约资源、爱护环境的意识。
“环保型” 寝室建设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从我做起,从寝室内的每一件小事做起。
“学习型” 寝室建设目的是创设美好的寝室学习环境。学生在寝室的学习机会较多,因此创建学习型寝室,让学生激励学生,学生学习学生,学生带动学生,学生促进学生。
“艺术型” 寝室建设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增加学生之间的艺术交流。有摄影、集邮、书法、音乐、美术等形式。
“运动型” 寝室建设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运动习惯,有合理的生活作息时间表。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良好的运动习惯可以对学生的学习、生活等许多方面起到积极的影响。
寝室文化是反映校园文化的窗口,是规范大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和精神面貌,培养教学育人的重要阵地,同时也是培养学生集体主义思想和锻炼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能力的课堂。紧紧抓住寝室文化建设,有助于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有助于发扬遵纪守法、敬业爱校的主人翁意识,并将成为今后一段时间内凝聚班级向心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参考文献】
[1] 李春如.对思想政治工作进大学生公寓的几点思考[J].常熟高专学报,2004(6):72 74.
[2] 徐飞,黄文彬.加强学生宿舍中的思想工作[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3(11):37 39.
[3] 韩霞.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的大学生寝室群体[J],求实,2004(5):207 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