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数学作为基础学科,除了应教给学生一些数学知识以外,还担负着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数学兴趣的重大责任。《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应当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知识的获得是一种主动的认识活动,学习者不应是被动接受知识的人,而应该是主动获取信息参与者,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就能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合作学习;技巧
一、什么是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主要是指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共同学习的过程。在合作学习中,教师一般会把学生分为固定的学习小组开展学习。在小组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会更有主动性,并且学习好的学生会带动学习差一点的同学,从而促进班级整体成绩的提高。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还可以让学生有一种满足感。学生在沟通交流的过程中可以拉近学生之间的情感以及師生之间的情感。有了良好的师生关系,我们就可以创设宽松愉快的教学氛围,让学生以更轻松的姿态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分析问题,极大地提高学习效率。
二、制定小组合作学习的规则,提高实效性
为了确保小组合作学习有序的进行,教师要在小组合作学习正式开始之前,将相应的规则讲清楚,以避免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未等其他学生发言就把自己的意见说出来、让学困生只能从中扮演个旁观者,一般来说,可以这样规定:分配下讨论任务后,各个小组的成员要先独立思考,组员有了各自的想法后,由小组长安排组内发言的顺序,让各个组员依次说出各自的想法,要求组员在倾听他人发言的过程中要做好倾听者的角色,不要任意打断他人的发言,待每个组员发表完各自的想法后,组织组员进行讨论,之后形成集体的意见后由记录员将其整理出来。这样,每个学生,不管是优等生还是学困生都有了思考的机会和时间,都能够发表各自的看法,使小组合作学习在顺利进行的同时可以获得良好的效果。
三、要明确小组合作学习任务,避免盲目性,提高实效性
为了让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开展得有序、有效,学生一定要有明确的学习任务。在正式开始小组合作学习之前,数学教师除了要将规则解释清楚外,还需要向学生说明学习的内容和目标、完成任务的方法、评价的标准等等。这些任务除了具有一定的合作价值外,还可以分解,让小组中的每个成员共同参与,人人都有事可做。待学生明确了自己的学习任务后,就可以避免小组合作学习的盲目性,使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提高起来。
四、指导学生掌握小组合作学习的技巧
(一)指导学生学会倾听
学生在讨论时相互尊重,学会倾听,这也是人际交往必备的素质。只顾表达自己的意见,不会倾听他人的评价,唯我独尊。尤其是在刚开始合作时,低年级学生具有个人心理优势,一节课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过短,对于自己的发言比较认真,不容易接纳别人的意见,而对于同学的发言,却不重视,不具有良好的倾听习惯,这样不仅影响讨论效果,还无法使讨论深入。
因此教师要训练学生会听:一是要学会认真听其他同学的发言,眼睛要看着对方,听要听完整,要对其他同学的发言进行认真的思考,不插嘴。二是要学会倾听老师的提问,会听操作要点和小组分工要求。三是会听别人发言的要点,善于将收集的信息归纳总结,并由此提出自己的想法。在这样的训练下,学生会慢慢养成善于倾听他人发言的习惯,明白要尊重每个学生的发言,要注重体会他人发言中的精华,学会对自己的情绪加以控制等。
(二)指导学生学会表达
教师要深入到小组中去,调动这些学困生的参与欲望,培养他们敢说的勇气,适当给予回答的机会,把一些简单的问题让给他们说,并及时地给予鼓励和肯定,使那些基础知识差、思维能力弱、不善言谈的学生也有参与、表现自我和获得成功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有表达的机会。
(三)指导学生学会讨论
讨论交流是合作解决问题的关键,每个成员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后,可能有不一致之处,这就需要讨论交流,共同攻克难点,以致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案。每个小组的成员都要认识到小组的成功取决于每个成员的努力,认识到自己对小组所承担的责任。教师可借助评比“最佳小组”、“成功小组”、“进步小组”等活动,强化学习小组的集体荣誉感,促使每个组员的责任感转化成动力,小组内个个参与合作,人人团结协助,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增强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四)学会质疑。
在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肯定别人优点的同时,还要敢于质疑。学会质疑的对于使学生深入探究问题,掌握学习规律,以及学生的自我提高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如果有疑问,应立即追问为什么,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老师、同学们的发言持不同意见时,要敢于提出,大胆质疑,勇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并与对方争辩,如果听不懂,更要请求对方进一步解释。想到了同学们没想到的,没说完的,要勇于补充。
五、注重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提高实效性
教师在进行评价时可以整体评价和个体评价相结合,使个体和集体都有继续进步的欲望。此外,还可以通过小组成员互评、学生自评、组与组间的评价来弥补教师评价的不足。在指出个体或小组的不足之处时,教师要注意方式方法,既要顾及他们的“面子”,还需要指出个体或集体应努力的方向和预期达到的目标,这样才能促进个体或小组纠正不足,不断进步。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好的学习方式。在课堂中的小组合作,不仅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宽松、协调的环境,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训练了学生的语言,交流了情感,也融洽了师生关系,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同时还能较好的满足小学生的交流欲望,使他们在交流中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和赞许,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和增强学习的高效率,使课堂教学更加科学合理。
参考文献:
[1]施键斌,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和对策[J],陕西教育教学,2013(09).
[2]彭玉莲,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科技文汇,2009(12).
[3]龚莉,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合作学习[J],现代教育教学探索,2004(05).
[4]刘春侠,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合作学习模式的合理利用[J],才智,2011(08).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合作学习;技巧
一、什么是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主要是指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共同学习的过程。在合作学习中,教师一般会把学生分为固定的学习小组开展学习。在小组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会更有主动性,并且学习好的学生会带动学习差一点的同学,从而促进班级整体成绩的提高。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还可以让学生有一种满足感。学生在沟通交流的过程中可以拉近学生之间的情感以及師生之间的情感。有了良好的师生关系,我们就可以创设宽松愉快的教学氛围,让学生以更轻松的姿态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分析问题,极大地提高学习效率。
二、制定小组合作学习的规则,提高实效性
为了确保小组合作学习有序的进行,教师要在小组合作学习正式开始之前,将相应的规则讲清楚,以避免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未等其他学生发言就把自己的意见说出来、让学困生只能从中扮演个旁观者,一般来说,可以这样规定:分配下讨论任务后,各个小组的成员要先独立思考,组员有了各自的想法后,由小组长安排组内发言的顺序,让各个组员依次说出各自的想法,要求组员在倾听他人发言的过程中要做好倾听者的角色,不要任意打断他人的发言,待每个组员发表完各自的想法后,组织组员进行讨论,之后形成集体的意见后由记录员将其整理出来。这样,每个学生,不管是优等生还是学困生都有了思考的机会和时间,都能够发表各自的看法,使小组合作学习在顺利进行的同时可以获得良好的效果。
三、要明确小组合作学习任务,避免盲目性,提高实效性
为了让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开展得有序、有效,学生一定要有明确的学习任务。在正式开始小组合作学习之前,数学教师除了要将规则解释清楚外,还需要向学生说明学习的内容和目标、完成任务的方法、评价的标准等等。这些任务除了具有一定的合作价值外,还可以分解,让小组中的每个成员共同参与,人人都有事可做。待学生明确了自己的学习任务后,就可以避免小组合作学习的盲目性,使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提高起来。
四、指导学生掌握小组合作学习的技巧
(一)指导学生学会倾听
学生在讨论时相互尊重,学会倾听,这也是人际交往必备的素质。只顾表达自己的意见,不会倾听他人的评价,唯我独尊。尤其是在刚开始合作时,低年级学生具有个人心理优势,一节课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过短,对于自己的发言比较认真,不容易接纳别人的意见,而对于同学的发言,却不重视,不具有良好的倾听习惯,这样不仅影响讨论效果,还无法使讨论深入。
因此教师要训练学生会听:一是要学会认真听其他同学的发言,眼睛要看着对方,听要听完整,要对其他同学的发言进行认真的思考,不插嘴。二是要学会倾听老师的提问,会听操作要点和小组分工要求。三是会听别人发言的要点,善于将收集的信息归纳总结,并由此提出自己的想法。在这样的训练下,学生会慢慢养成善于倾听他人发言的习惯,明白要尊重每个学生的发言,要注重体会他人发言中的精华,学会对自己的情绪加以控制等。
(二)指导学生学会表达
教师要深入到小组中去,调动这些学困生的参与欲望,培养他们敢说的勇气,适当给予回答的机会,把一些简单的问题让给他们说,并及时地给予鼓励和肯定,使那些基础知识差、思维能力弱、不善言谈的学生也有参与、表现自我和获得成功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有表达的机会。
(三)指导学生学会讨论
讨论交流是合作解决问题的关键,每个成员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后,可能有不一致之处,这就需要讨论交流,共同攻克难点,以致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案。每个小组的成员都要认识到小组的成功取决于每个成员的努力,认识到自己对小组所承担的责任。教师可借助评比“最佳小组”、“成功小组”、“进步小组”等活动,强化学习小组的集体荣誉感,促使每个组员的责任感转化成动力,小组内个个参与合作,人人团结协助,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增强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四)学会质疑。
在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肯定别人优点的同时,还要敢于质疑。学会质疑的对于使学生深入探究问题,掌握学习规律,以及学生的自我提高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如果有疑问,应立即追问为什么,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老师、同学们的发言持不同意见时,要敢于提出,大胆质疑,勇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并与对方争辩,如果听不懂,更要请求对方进一步解释。想到了同学们没想到的,没说完的,要勇于补充。
五、注重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提高实效性
教师在进行评价时可以整体评价和个体评价相结合,使个体和集体都有继续进步的欲望。此外,还可以通过小组成员互评、学生自评、组与组间的评价来弥补教师评价的不足。在指出个体或小组的不足之处时,教师要注意方式方法,既要顾及他们的“面子”,还需要指出个体或集体应努力的方向和预期达到的目标,这样才能促进个体或小组纠正不足,不断进步。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好的学习方式。在课堂中的小组合作,不仅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宽松、协调的环境,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训练了学生的语言,交流了情感,也融洽了师生关系,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同时还能较好的满足小学生的交流欲望,使他们在交流中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和赞许,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和增强学习的高效率,使课堂教学更加科学合理。
参考文献:
[1]施键斌,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和对策[J],陕西教育教学,2013(09).
[2]彭玉莲,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科技文汇,2009(12).
[3]龚莉,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合作学习[J],现代教育教学探索,2004(05).
[4]刘春侠,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合作学习模式的合理利用[J],才智,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