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入为我们的教育事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我国中学历史课程改革步伐的推进,我国加快了对中学历史教育中学生的主体性教育。为了中学历史教育能更好的开展,本文作者在多年的历史教学经验基础之上认真研究了中学生的主体性,并就如何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实施主体教育找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希望能够对目前的历史教育有所帮助。
关键词: 历史教学;实施主体;策略
一、历史教学的现状分析
历史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加强对学生的人格塑造,以及教育学生懂得运用历史知识指导自己的人生,明白如何去为了自己的理想而奋斗。长期以来,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学活动主要都是以填鸭式的灌输教育为主,教学模式单一、僵化,脱离了处在成长关键期的中小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对教育教学质量产生了一些不利的影响。比如过去绝大部分初中历史教学主要是以老师在课堂上讲解、学生在课下背诵为主要方法,忽视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这种机械“填鸭式”的教学使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往往比较肤浅,不能形成系统的理性思维。长期以来,初中生不但没有真正吸收到对历史知识的精华,反而对历史产生厌烦情绪。老师也没有做到主体性的教学,导致老师对于学生知识掌握情况不熟悉,对自己的教学方式是否容易被学生所接受并不知情,缺乏严重的选择性和创新性教学。在这样的情况下,老师教学被动,学生也不能在学习之中找到兴趣。
二、中学历史教学中实施主体教育的必要性
1.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是我国教育改革的要求
我国的教育改革是要革除以前教育中的陈腐,培养学生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地学习是我国教育改革的趋势,也是我国教育改革的目标。中学历史课作为我国教育的基础课程负有为学生的良好发展提供持续动力的责任,它将指导学生树立主动学习的意识,增强学生对自身综合的培养,注重自身的品行、人格、礼仪的修养。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将有利于学生更加适应社会的发展和更好地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因此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实施主体教育是我国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这中教育方式将势在必行。
2.中学历史主体教育是对传统教育方式的改进
在传统的历史教学中老师只是一味地注重传授知识并没有教会学生如何去探索挖掘新知识的本领,学生缺乏主动学习意识。因此,中学历史教学中实施主体教育的方式就是要改进以前的陈腐教育方式,我们的历史教学要做得更好就必须调动学生的主体性,培养他们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学习的习惯,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学得更加透彻,我们的民族的未来才会更有希望。
三、在历史教学中实施主体教学
主体性教育是顺应我国教育改革的要求的,在中学的历史教学中做好主体教学,应该做到以下教育方式转变。
1.历史教师必须首先树立主体性教学的观念
从传统的教育方式来看,中学历史教师是缺乏主体性教学的,教师和学生的主动交流不够,对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不到位,通过师生互动和相互启发的主体性不多,这样学生对学生的主体性教育就没有落到实处。因此,中学历史教师应该首先抛弃原来的教学观念树立主体性教学的新观念,增加和学生的互动、交流和互相促进的环节,主动走进学生的学习世界,加强对学生主体性学习的引导。与此同时,中学历史教师还要重新处理好与学生之间的师生关系,主动和学生做朋友,这样才能减少学生对老师的畏惧感,相互之间才能更好的做好教和学工作,只有这样师生之间才能更好的进行主体性教学达到真正的教育目的。
2.增加探究性的课题,开拓学生思维,促进德智整合
历史是一门很有深度很有探索价值的学科,学习历史需要在不断的探究中才能找到兴趣。传统的历史教育所做到的只是将表面的历史知识传授给学生,并没有激发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学生主体性学习不强。因此中学历史教师应该在日常的课程中增加一些有探究性的历史课题,这样就可以调动学生进行主体性学习,激发他们自主积极地学习。同时学生在探究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过程之中对历史的真实性了解更加清楚,从历史人物的所作所为中得到的启发更大。
历史课程具有鲜明的人文性。学生学习历史,能够使自己更好地认识社会生活,进而使自己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展现独特个性,促进自我健康成长。通过学生对历史知识的了解、把握和传承,逐渐形成对历史的记忆,培育完整的自我意识以及共享社会的意识。历史教学的最主要目的并不在于让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而在于历史学习过程的体验与理解,实现精神内涵的认同与内化。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也获得了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成为能够适应社会生活发展的人。因此,如何运用历史知识,是学生学习的重点,无疑也是教师选择何种教学策略的重点。随着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传统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逐渐被具有启发、探究特点的教学方法所替代。把历史教学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在社会生活中用历史的思维来分析、看待一些问题。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如何着眼于学生的个性发展,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帮助学生提高人文修养也是高中历史教师在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必须把握的一个重点。
3.中学历史教师要加大主体教育方式的变革
主体教育的方式多种多样,不能始终用一种主体教育的方式进行教学,对于那些落后的主体教育必须加以革新。中学生对于事物的新鲜感持续的时间不会太久,中学历史老师只有加强主体教学方式的变革才能有效防止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审美疲劳。
我国的教育改革在不断地向着素质化方向发展,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将是我国教育的重点。中学历史作为教育的基础课程在学生的素质教育上将会起到砥柱中流的作用,但如果教师的教学方式不对,对学生素质培养的目标就不能达到。主体教学是一种能够调动学生自主性、创造性和能动性的优秀教学方式,值得中学历史教师运用。
参考文献:
[1]李德龙.主体性教育督导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
[2]田道勇.可持续发展教育理论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
关键词: 历史教学;实施主体;策略
一、历史教学的现状分析
历史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加强对学生的人格塑造,以及教育学生懂得运用历史知识指导自己的人生,明白如何去为了自己的理想而奋斗。长期以来,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学活动主要都是以填鸭式的灌输教育为主,教学模式单一、僵化,脱离了处在成长关键期的中小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对教育教学质量产生了一些不利的影响。比如过去绝大部分初中历史教学主要是以老师在课堂上讲解、学生在课下背诵为主要方法,忽视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这种机械“填鸭式”的教学使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往往比较肤浅,不能形成系统的理性思维。长期以来,初中生不但没有真正吸收到对历史知识的精华,反而对历史产生厌烦情绪。老师也没有做到主体性的教学,导致老师对于学生知识掌握情况不熟悉,对自己的教学方式是否容易被学生所接受并不知情,缺乏严重的选择性和创新性教学。在这样的情况下,老师教学被动,学生也不能在学习之中找到兴趣。
二、中学历史教学中实施主体教育的必要性
1.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是我国教育改革的要求
我国的教育改革是要革除以前教育中的陈腐,培养学生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地学习是我国教育改革的趋势,也是我国教育改革的目标。中学历史课作为我国教育的基础课程负有为学生的良好发展提供持续动力的责任,它将指导学生树立主动学习的意识,增强学生对自身综合的培养,注重自身的品行、人格、礼仪的修养。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将有利于学生更加适应社会的发展和更好地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因此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实施主体教育是我国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这中教育方式将势在必行。
2.中学历史主体教育是对传统教育方式的改进
在传统的历史教学中老师只是一味地注重传授知识并没有教会学生如何去探索挖掘新知识的本领,学生缺乏主动学习意识。因此,中学历史教学中实施主体教育的方式就是要改进以前的陈腐教育方式,我们的历史教学要做得更好就必须调动学生的主体性,培养他们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学习的习惯,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学得更加透彻,我们的民族的未来才会更有希望。
三、在历史教学中实施主体教学
主体性教育是顺应我国教育改革的要求的,在中学的历史教学中做好主体教学,应该做到以下教育方式转变。
1.历史教师必须首先树立主体性教学的观念
从传统的教育方式来看,中学历史教师是缺乏主体性教学的,教师和学生的主动交流不够,对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不到位,通过师生互动和相互启发的主体性不多,这样学生对学生的主体性教育就没有落到实处。因此,中学历史教师应该首先抛弃原来的教学观念树立主体性教学的新观念,增加和学生的互动、交流和互相促进的环节,主动走进学生的学习世界,加强对学生主体性学习的引导。与此同时,中学历史教师还要重新处理好与学生之间的师生关系,主动和学生做朋友,这样才能减少学生对老师的畏惧感,相互之间才能更好的做好教和学工作,只有这样师生之间才能更好的进行主体性教学达到真正的教育目的。
2.增加探究性的课题,开拓学生思维,促进德智整合
历史是一门很有深度很有探索价值的学科,学习历史需要在不断的探究中才能找到兴趣。传统的历史教育所做到的只是将表面的历史知识传授给学生,并没有激发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学生主体性学习不强。因此中学历史教师应该在日常的课程中增加一些有探究性的历史课题,这样就可以调动学生进行主体性学习,激发他们自主积极地学习。同时学生在探究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过程之中对历史的真实性了解更加清楚,从历史人物的所作所为中得到的启发更大。
历史课程具有鲜明的人文性。学生学习历史,能够使自己更好地认识社会生活,进而使自己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展现独特个性,促进自我健康成长。通过学生对历史知识的了解、把握和传承,逐渐形成对历史的记忆,培育完整的自我意识以及共享社会的意识。历史教学的最主要目的并不在于让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而在于历史学习过程的体验与理解,实现精神内涵的认同与内化。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也获得了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成为能够适应社会生活发展的人。因此,如何运用历史知识,是学生学习的重点,无疑也是教师选择何种教学策略的重点。随着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传统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逐渐被具有启发、探究特点的教学方法所替代。把历史教学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在社会生活中用历史的思维来分析、看待一些问题。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如何着眼于学生的个性发展,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帮助学生提高人文修养也是高中历史教师在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必须把握的一个重点。
3.中学历史教师要加大主体教育方式的变革
主体教育的方式多种多样,不能始终用一种主体教育的方式进行教学,对于那些落后的主体教育必须加以革新。中学生对于事物的新鲜感持续的时间不会太久,中学历史老师只有加强主体教学方式的变革才能有效防止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审美疲劳。
我国的教育改革在不断地向着素质化方向发展,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将是我国教育的重点。中学历史作为教育的基础课程在学生的素质教育上将会起到砥柱中流的作用,但如果教师的教学方式不对,对学生素质培养的目标就不能达到。主体教学是一种能够调动学生自主性、创造性和能动性的优秀教学方式,值得中学历史教师运用。
参考文献:
[1]李德龙.主体性教育督导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
[2]田道勇.可持续发展教育理论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