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待,使世界更美好

来源 :闽南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cheal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0年春节,因为一场罕见的传染病疫发生,人们遵守政府防控疫情的措施要求,“少出门”“不出门”,以阻止疫情的蔓延。
  铜山古城静悄悄的,一时间没有了往时节庆的热闹喧嚣。
  初五傍晚时分,我有急事需出门,此时宅在家中的小女儿马上叮嘱:妈妈,非常时期,记得出门带口罩,记得不串门。
  在树叶落地时都听得见的空旷而寂静的人行道上,我沿通往南门海边的路走。天下着细雨,夹着阴冷的海风。我看见一个穿着桔红色工作服女环卫工人,正吃力地推着垃圾车转运垃圾,竟没戴口罩。我走近前对她说:瞧这阴雨天的,你辛苦了。可你光顾着干活忘了戴口罩了。她告诉我,口罩在刚才弯腰清理垃圾时不小心掉了,弄脏了,一时来不及回家换。眼下全国病疫正闹着,越是这时候越是要及时清空垃圾。我知道在她眼里本职工作不干好是不行的,只好说:偏在这个时候,要特别注意安全啊。
  初九晚饭后,我从家里拎垃圾到周边指定垃圾车去丢放,抬头见到一位在捡地上垃圾的男环卫工人。我一愣,马上认出他,便下意识驻足问,你好,你贵姓?他没看我,边清理垃圾边答一句我姓刘,又专心做他的事。
  去年农历七月的铜山古城,骄阳似火,天气热得让人生烦。那天下班回家,我骑着摩托车慢悠悠驶进古城的团结路,忽然看到路面上有一条躺在血泊中的小狗,或许是流浪狗吧,已被不知哪位开车者不小心将它撞碾得面目全非。
  我立刻把车停在路旁,心想该怎么处理好,它可也是生灵啊!就在此时,由远而近的响着“垃圾不落地,古城更美丽”口号的垃圾车恰好巡路至此。我赶紧迎上去,以商量求助的口气对车里的师傅说:我想补贴你点钱,请你收拾一下这只已被撞死的小狗。行不?
  师傅朝我看了一眼,默不作声下了车,拿出工具,套上白手套,慢慢蹲下,小心翼翼地抓住那狗的后腿,托起它血肉模糊的身体,利落放进垃圾车里面。
  师傅穿着干净的环卫工作服,五官清秀,戴着一副黑框近视眼镜,富有书生气息。当他返身上车时,我才想起我的许诺,赶紧掏包递上50元钱。他却说:“不用,我是环卫工作者,是份内该做的事。”说完就开着垃圾车走了。
  车渐渐远去,但车斗上醒目的“垃圾不落地,铜山更美丽”十个大字久久在我眼帘里滚动。当时我就想,真该知道一下他名字,但只依稀记住了他的车号。
  善缘往往是人与人间的一种契合。没有早一步,更没有晚一步。在这有星光的夜晚,又凑巧碰见他,走近他。我对他说:这么晚了,还没下班呐,辛苦了!他抬起头来说:特殊时期,比起奋战在抗“疫”一線的医务人员,我做的这点本职根本就不算个啥。
  简朴的语言,说出了每个人应有的担当!
  在我的印象中,他们是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日复一日,走街串巷,勤勤恳恳的身影每时每刻都会出现在古城的每个角落。
  前天下午去指定市场买菜,路过海堤岸边碰上正在检查卫生工作的熟人阿专,他是古城卫生事务所负责人,与他聊起这两年,这些环卫工人及我的所见所闻时,我说,他们的善待,他们的付出和他们的包容,一点一滴总让人感动。阿专说:为古城的美丽,为古城人民的安康而努力,正是我们工作的共同目标啊!
  我站在堤岸上,听到隆隆响的海浪声声,我极目汪洋,唯愿奋战在疫情一线全国的医务人员、工作人员平安!环卫工作者平安!
其他文献
“有准摸蜊仔,无准洗浴”。多年前,准备上省城参加公务员招考面试的前夜,月华如水,繁星闪亮。我在父亲的陪伴下,缓缓地顺着港口桥河畔散步,他边走边运用这句闽南方言鼓励我轻松上阵,叮嘱我要以平常心尽力而为。  人生路上,有成功就当作摸得蛤蜊,没摸得蛤蜊就当作洗个澡游个泳,既要努力拼搏,又要以乐观豁达的态度面对成败。从那时起,我明白父亲对我们既寄以殷切希望,又随时敞开包容的胸怀,为我们筑起温馨的避风港。 
期刊
1  这些年,受各类书籍和心灵鸡汤的影响,开始懂得生活需要仪式感。可回想起母亲,她目不识丁,也不懂得什么是鸡汤,更不明白什么高雅情趣。她一生,只是用那笨拙而原始的方式,一声不吭地爱着我们。  每年端午节一大早,母亲都会不知疲倦地从天井的水井里打水,一桶一桶又一桶,直到家里所有的水桶和脸盆都装满了水。  这些装满水的盆盆桶桶都在太阳下暴晒着,端午的阳光正从柔软向强硬过渡。  吃过午饭,那些水桶和脸盆
期刊
雾锁寒江,墨染长空。新冠肺炎疫情袭击武汉,蔓延全国。中华民族面临严峻考验。  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中南海迅速吹响号角,鲜红的党旗高高飘扬。在全国,在漳州,党政组织高度重视周密部署,白衣天使無所畏惧慨然出征,干部群众齐心协力众志成城,打响了英勇抗击、科学防控的人民战争。面对危难,全国人民共同高唱一曲曲英雄赞歌。  在这特殊时刻,漳州文艺人胸怀初心,肩担使命,积极投入抗“疫”斗争
期刊
世界上的路有好多种,比如:泥土路、沙石路、水泥路、柏油路;山路、水路、公路、高速路……每条路都有着它不同的风景、捷径与曲折。它虽平凡,默默无闻,但却是每个人的生活轨迹,不可分割的主体。  流光岁月,漫漫旅途。我走过的路无数条,唯有我现在居住的房前的平湖路最不能让我释怀。这条平湖路位于北溪的沿岸,总长2.71公里,华安一中就在这条路的西边,而我小时候的家就在北溪的南岸,与它一水之隔。时光荏苒,充满记
期刊
著名作家韩少功在一篇散文中说“月夜是别在乡村的一枚徽章”。乍看觉得这个比喻有点突兀,可在嘴里默默一咀嚼,心里蓦然就想起母亲的那个年代久远的梳妆台抽屉里,躺着各式各样的毛主席徽章,藏着一些我爱不释手的小铜钱、小玉佩和小银饰。我童年的月夜,一下子被这个五十年代出生的作家撩拨出来了,它鲜活地跳出来,让我在這个“五一”假期的清晨,睡意全消,像一个回忆初恋的女子,任由酸酸甜甜的味道蔓延全身。  那时候的月夜
期刊
我居住的地方属老商业区,道路四通八达。因为新冠病毒的防控需要,已传出小区要封行,限制居民的外出和访者的进入。心想,要如何封路呢,大小的路口有七八个。没想到,有天下午看到最近的路口开始打框架,一夜之间,所有的路口都封死了,封墙上还有“不准破坏,上有探头”的标语。仅留下数百米远的一处大路口,有一个可关的活动门,有人员守着,任何人进入都得测体温。居民们开始领取通行证,每家每天只能允许一人外出买菜等生活必
期刊
不是春天的邀约  不是上苍的馈送  这是飞舞的雪  这是狂乱的风  当那个惊悚的疫瘴被一再提起  当那个揪心的城市被一再重视  潘多拉的魔盒已经打开  浓重的阴霾布满共和国的上空  生命重于泰山  疫情就是命令  防控就是责任  中南海的号角吹响  党旗飘扬,无比鲜红  抗击,抗击  中华民族面临艰难险重  防控,防控  中国人民都是铮铮英雄  来了,白衣天使来了  危难面前,他们选择冲锋  来了
期刊
年初二趕回县城,推门,一股清香扑鼻而来,一家人心神一振,扔下行装就奔向客厅的那两盆水仙花。  除夕回乡下时,它刚竖起一支花茎,挺着三朵刚开瓣的小花,怯生生地打量这个世界。赶紧搬回客厅给它多加些水,还小心地套上一对中国结,红绿交辉,客厅顿时生机盎然起来。  武汉城一封,疫情防控一天比一天吃紧,这个年过得心事重重。生怕各地封村堵路,万一陷在乡下,夫妻俩无法值班不说,今年高考的儿子就更被动了,他题库都在
期刊
转眼间,母校平和二中迎来百年华诞,各届校友纷纷通过各种方式表达心意和祝福,有的还撰写文章,回忆往昔趣事,感念师恩。20年前,我和同事回去采访80周年校庆,那种欢欣鼓舞、盛况空前的场面仿佛就在昨天,只能感慨时光的匆匆流逝。回想激情燃烧的岁月,总是与文学紧密相连的。在初中时期,由于我十分痴迷文学,不经意间创办了无名草文学社,得到了上至县领导、校长,下至老师同学乃至社会各界的支持,至今回想起来,心头还是
期刊
亥子岁序更迭之际,荆楚大地突发新冠肺炎疫情,染者数万,然上下众志成城,顷刻之间吹响了全民参与的防控疫情阻击战集结号。疫情自古虽有之,但古代的人们究竟是如何防控的,却是鲜为人知?这里,我们不妨看看圣贤先哲王阳明防抗疾疫的智慧与情怀,借古鉴今,从中或许可以得到些许启发。  结束贬谪贵州居夷龙场三载,并被朝廷升任为庐陵知县的王阳明,于明正德五年(1510)三月十八日莅赣,走马上任庐陵县令。到任伊始,王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