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要想做成一件事,少不了能力和行为的结合。同样,在中学体育教学中也是如此。在中学体育教学当中,教师和学生不应只以完成教学安排和通过体育测试为目标进行训练,同时还应注重对学生体育能力和行为的培养,让学生具备良好的体育能力和行为,让学生的自我锻炼变得生活化、平常化。
关键词:中学体育教学;体育能力;体育行为;培养
2019年出台的《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为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指明了具体的、可操作的方法和路径,尤其是将体育运动的作用和价值提升到了新的高度。由此可见,体育已不再是一门单纯的课程,体育教学应以“健康中国”为目标,积极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和行为。相较于幼儿骨骼发育的不完全、小学生活泼调皮的特性,中学生的身体素质以及领悟能力都进步很多,中学是培养体育能力和行为的适宜阶段。本文将从中学体育教学入手,探讨如何在中学体育教学中进行体育能力和体育行为的培养。在中学阶段,体育能力可以指中学生依据心理知识和技能方法完成一定体育活动的本领。而体育行为,意义较为宽泛,泛指一切与体育有关的活动,更多时候是指因体育需要而进行的行为活动,带有目的性和故意性。由此可知,体育能力侧重于实际本领的掌握,而体育行为则注重通过意识诱导产生行动的行为活动。
一、体育能力的培养
(一)基础能力
基础动作的熟练有助于成套的、复杂的体育运动的掌握,基础动作能力是一切运动的基本元素。跑、跳、踢、扔、滚等都属于体育教学中的基础动作,重要性不言而喻。基础运动能力很基础,也很简单,但简单不意味着每个人都会。基础能力包含发现、发展、成熟三个阶段。发现阶段主要是启发式教学,教师可以在发现阶段让学生尝试各种不同的运动方式,尽量让学生体会各种动作细节的不同,让学生找到属于自己的动作,并不断练习、发展;发展阶段是学生在找到属于自己的动作后反复练习,进而有所成就的阶段;成熟阶段则是学生达到一定成就后,继续精进,让这些基础技能深入心底,形成肌肉记忆的过程。通常,体育基础能力包含基本移动能力、稳定性能力以及操控能力。其中,基本移动能力是将身体从一处移动到另一处的能力,包括走、跑、躲闪、跳、单腿跳、滑步等;稳定性能力是身体保持平衡的能力,无论是在同一地点还是运动过程中都能保持平衡,包括落地、平衡、旋转等;操控能力则是使用手、脚和器械操作和控制物体的能力,包括扔和接、用四肢或器械击球和运球等。
(二)领悟能力
较好的领悟能力可以使学生在理解体育理论知识的情况下更易掌握体育活动,提高体育学习的效率。掌握了基础能力,还需运用领悟能力进一步提升。领悟理论知识,重视体育理论知识的教学,可以使学生从根本上理解体育活动的技巧和组成,并将之融入体育活动的过程中,做到体育理论知识和实际训练的融会贯通。然而,理论先行,实际操作也不能忘记。在熟悉了理论知识后,还需通过实际操练才能将真正的体育本领练到手。
(三)创新能力
尽管现有的体育活动已经很丰富多彩,但是在学生的动作技能形成规律后,通常会感到乏味和无趣,随即不愿再进行接下来的活动。在这一阶段,教师要注重提升学生的创造性,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加体育活动。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适当“留白”,让学生可以将自己的思维加入教学内容中,充分分散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学生若能对所学内容有所创新就再好不过,若无创新,教师再加以补充和修正也不迟。比如,为学生创设宽松的教学环境,及时捕捉学生的闪光点,拓展和优化教学内容,把教学内容游戏化以及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如多媒体辅助教学、情境教学等,不断丰富教学方式的多样性。
二、体育行为的培养
(一)兴趣的培养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可以通过举办体育教育与咨询活动帮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个人能力在体育学习上找到自己的内驱动力。教师应注重对学习方法的传授,帮助学生发展出终身爱好的体育技能,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更好地掌握适合自己的体育学习方法。培养学生体育运动兴趣和终身运动这件事刻不容缓,可以结合校内和校外的力量,让教师和家长都参与到学生的体育活动中,改变家长们让孩子参与运动的动机,让他们更多地享受运动,他们一定能从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体育运动。
(二)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有的学生擅长球类运动,有的学生则更倾向于田径运动,针对不同学生,教师应根据他们所擅长和喜好的项目来因材施教,尽量保证学生能在他们擅长以及爱好的领域中充分展现自己的体育技能。有的学校体育器材种类多,有的学校体育设施有限,教师也应因“材”施教,不让体育器材的缺乏阻碍学生进行体育活动。我国的乒乓球、羽毛球以及排球等项目在奥运会中取得了不小的成就,而足球、棒球等项目却相对薄弱,教师可以根据社会需求施教,对于我国领先的体育项目继续保持,对于我国薄弱的体育项目加强训练,提升我国体育人才的数量和综合质量。
(三)合作运动
一个人的运动可能是枯燥乏味的,而一群人的合作运动就有意思得多。合作学习可以充分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情绪;可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以热情洋溢的状态进行学习,提高教学效率。同时,合作运动还有益于身心健康,在锻炼了学生体能、增强了身体素质的同时,增加了同学之间的交流互动。合作运动是集体行为,团队整体的发挥是评价的主体。在体育合作活動中,学生需要讨论分工,思考以怎样的合作方式进行才会取得成功。同时,合作运动能让学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例如,在一场篮球赛中,队长发挥的是组织协调作用,得分后卫进球率较高,等等。球员通过在适合自己的位置上发挥作用,使得团队取得成功。
三、结语
随着教育观念的转变和更新,教师已经意识到能力和行为的培养是相辅相成的,中学生体育能力和行为的培养离不开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和教学内容的理解。只有重视学生本身的学习和锻炼能力才能更好地完成对学生体育能力和行为的培养,让学生的身体动起来、思维活起来,让中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教育中得到充分的提高。
关键词:中学体育教学;体育能力;体育行为;培养
2019年出台的《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为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指明了具体的、可操作的方法和路径,尤其是将体育运动的作用和价值提升到了新的高度。由此可见,体育已不再是一门单纯的课程,体育教学应以“健康中国”为目标,积极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和行为。相较于幼儿骨骼发育的不完全、小学生活泼调皮的特性,中学生的身体素质以及领悟能力都进步很多,中学是培养体育能力和行为的适宜阶段。本文将从中学体育教学入手,探讨如何在中学体育教学中进行体育能力和体育行为的培养。在中学阶段,体育能力可以指中学生依据心理知识和技能方法完成一定体育活动的本领。而体育行为,意义较为宽泛,泛指一切与体育有关的活动,更多时候是指因体育需要而进行的行为活动,带有目的性和故意性。由此可知,体育能力侧重于实际本领的掌握,而体育行为则注重通过意识诱导产生行动的行为活动。
一、体育能力的培养
(一)基础能力
基础动作的熟练有助于成套的、复杂的体育运动的掌握,基础动作能力是一切运动的基本元素。跑、跳、踢、扔、滚等都属于体育教学中的基础动作,重要性不言而喻。基础运动能力很基础,也很简单,但简单不意味着每个人都会。基础能力包含发现、发展、成熟三个阶段。发现阶段主要是启发式教学,教师可以在发现阶段让学生尝试各种不同的运动方式,尽量让学生体会各种动作细节的不同,让学生找到属于自己的动作,并不断练习、发展;发展阶段是学生在找到属于自己的动作后反复练习,进而有所成就的阶段;成熟阶段则是学生达到一定成就后,继续精进,让这些基础技能深入心底,形成肌肉记忆的过程。通常,体育基础能力包含基本移动能力、稳定性能力以及操控能力。其中,基本移动能力是将身体从一处移动到另一处的能力,包括走、跑、躲闪、跳、单腿跳、滑步等;稳定性能力是身体保持平衡的能力,无论是在同一地点还是运动过程中都能保持平衡,包括落地、平衡、旋转等;操控能力则是使用手、脚和器械操作和控制物体的能力,包括扔和接、用四肢或器械击球和运球等。
(二)领悟能力
较好的领悟能力可以使学生在理解体育理论知识的情况下更易掌握体育活动,提高体育学习的效率。掌握了基础能力,还需运用领悟能力进一步提升。领悟理论知识,重视体育理论知识的教学,可以使学生从根本上理解体育活动的技巧和组成,并将之融入体育活动的过程中,做到体育理论知识和实际训练的融会贯通。然而,理论先行,实际操作也不能忘记。在熟悉了理论知识后,还需通过实际操练才能将真正的体育本领练到手。
(三)创新能力
尽管现有的体育活动已经很丰富多彩,但是在学生的动作技能形成规律后,通常会感到乏味和无趣,随即不愿再进行接下来的活动。在这一阶段,教师要注重提升学生的创造性,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加体育活动。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适当“留白”,让学生可以将自己的思维加入教学内容中,充分分散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学生若能对所学内容有所创新就再好不过,若无创新,教师再加以补充和修正也不迟。比如,为学生创设宽松的教学环境,及时捕捉学生的闪光点,拓展和优化教学内容,把教学内容游戏化以及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如多媒体辅助教学、情境教学等,不断丰富教学方式的多样性。
二、体育行为的培养
(一)兴趣的培养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可以通过举办体育教育与咨询活动帮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个人能力在体育学习上找到自己的内驱动力。教师应注重对学习方法的传授,帮助学生发展出终身爱好的体育技能,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更好地掌握适合自己的体育学习方法。培养学生体育运动兴趣和终身运动这件事刻不容缓,可以结合校内和校外的力量,让教师和家长都参与到学生的体育活动中,改变家长们让孩子参与运动的动机,让他们更多地享受运动,他们一定能从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体育运动。
(二)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有的学生擅长球类运动,有的学生则更倾向于田径运动,针对不同学生,教师应根据他们所擅长和喜好的项目来因材施教,尽量保证学生能在他们擅长以及爱好的领域中充分展现自己的体育技能。有的学校体育器材种类多,有的学校体育设施有限,教师也应因“材”施教,不让体育器材的缺乏阻碍学生进行体育活动。我国的乒乓球、羽毛球以及排球等项目在奥运会中取得了不小的成就,而足球、棒球等项目却相对薄弱,教师可以根据社会需求施教,对于我国领先的体育项目继续保持,对于我国薄弱的体育项目加强训练,提升我国体育人才的数量和综合质量。
(三)合作运动
一个人的运动可能是枯燥乏味的,而一群人的合作运动就有意思得多。合作学习可以充分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情绪;可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以热情洋溢的状态进行学习,提高教学效率。同时,合作运动还有益于身心健康,在锻炼了学生体能、增强了身体素质的同时,增加了同学之间的交流互动。合作运动是集体行为,团队整体的发挥是评价的主体。在体育合作活動中,学生需要讨论分工,思考以怎样的合作方式进行才会取得成功。同时,合作运动能让学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例如,在一场篮球赛中,队长发挥的是组织协调作用,得分后卫进球率较高,等等。球员通过在适合自己的位置上发挥作用,使得团队取得成功。
三、结语
随着教育观念的转变和更新,教师已经意识到能力和行为的培养是相辅相成的,中学生体育能力和行为的培养离不开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和教学内容的理解。只有重视学生本身的学习和锻炼能力才能更好地完成对学生体育能力和行为的培养,让学生的身体动起来、思维活起来,让中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教育中得到充分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