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俗话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每一个犯错的学生都要根据实际情况,抓住要点,“对症下药”。严中有爱,留有余地,给学生改过自新、重立信心的机会。
【关键词】自律性;存在感;因材施教;共鸣;留有余地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个学生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音响,要是学生的心同我讲的话发生共鸣,我自己就需要同学生的心弦对准音调。”因此,找准那根弦,对准那个调,拨动的是心弦,触动的是心灵,洋溢的是愉悦,产生的是共鸣,效果是不言而喻的。学生成长的过程是一个不断修正的过程,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或犯点错误,同样是谈话,不同的教师处理的方法不同,起到的效果是不同的,笔者认为,与不同层次的学生谈话做到这几点,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平时自律的学生,偶尔犯错,要点到为止
优秀的学生一般都是比较自律性的。他们心思细腻,敏感,人格较完美,所以当他们做了错事以后,会很自责,懊恼,希望事情不要发生。我们要抓住这点,一针见血,指出他们的错误行为之后,把问题的严重性剖析给他们看,点到即止,留有余地,给他们改过自新,挽救损失,燃起希望的机会。俗话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况且“浪子回头金不换”。
二、自身素质较好,缺乏自律性的学生,要长期跟踪
这类学生做事总是不温不火,不紧不慢,需要别人时时鞭策。因此,我们要多关注这些学生,多给予表扬激励,帮助他们点燃智慧的火花。说不定教师的一个赞许的眼神,一句“你真能干!”就能改变这个学生的一生。许多思想是从一定的文化修养上产生出来的,就如同幼芽是长在绿枝上一样。有人说:“教师的语言如钥匙,能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如火炬能照亮学生的未来,如种子能深埋学生的心里。”教师无意中的一句话,可能造就一个天才,也可能毁灭一个天才。所以,教师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影响是很大的。适时、真切、慷慨地赞美学生,能让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三、智商很高,但缺乏自律的学生,要树立威信
有些学生很顽皮,可以说是“刀枪不入”,甚至是“滚刀肉”。他们天不怕、地不怕,经常惹是生非,推卸责任。这时,我们就要抓住他的弱点,投其所好,找突破口,跟他斗智斗勇。在同学讨厌他的时候帮他一把,在他难堪的时候为他解围,在他默默无闻的时候,张扬他的长处,让他在集体中找到存在感,樹立信心。例如,笔者班里的小李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当笔者了解到他非常热爱足球运动以后,经常跟他聊足球、聊梅西,笔者还让他当上了体育委员,在同学面前宣扬他的特长,树他的威信。因为我们有一个共同话题,交流得就多了。慢慢地,笔者就把他引到正道上来了。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
四、对认“死理”的学生,要“真诚所至,金石为开”
有些学生脾气很犟,当他认为对的事,十头牛都拉不回来。在气头上,道理是说不通了。那怎么办?笔者会“因人而异”,让他先缓一缓,消消气,再慢慢跟他讲道理。让他学会礼让三分,得饶人处且饶人。交给他一些处事原则“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人是生活在一个群体社会,我们在生活中离不开跟别人打交道,那就要遵守社会公德,才能融入这个社会,过上正常的生活。对于这种固执的学生,教师要密切注意学生的思想动向,找他连续谈话,直到让他完全转变过来为止。
总之,找学生谈话,要因材施教,不能一概而论;要持之以恒,不要以为可以一劳永逸。教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与学生平等交流,多让学生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然后找出突破口,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说话是一门艺术,“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所以,教师要讲究说话的技巧,帮助学生解开心结,让每个学生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1]张玉静.新课程(小学)[M].福建教育出版社,2009.
[2]刘妍彩.小作家选刊[M].吉林教育出版社,2016.
【关键词】自律性;存在感;因材施教;共鸣;留有余地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个学生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音响,要是学生的心同我讲的话发生共鸣,我自己就需要同学生的心弦对准音调。”因此,找准那根弦,对准那个调,拨动的是心弦,触动的是心灵,洋溢的是愉悦,产生的是共鸣,效果是不言而喻的。学生成长的过程是一个不断修正的过程,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或犯点错误,同样是谈话,不同的教师处理的方法不同,起到的效果是不同的,笔者认为,与不同层次的学生谈话做到这几点,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平时自律的学生,偶尔犯错,要点到为止
优秀的学生一般都是比较自律性的。他们心思细腻,敏感,人格较完美,所以当他们做了错事以后,会很自责,懊恼,希望事情不要发生。我们要抓住这点,一针见血,指出他们的错误行为之后,把问题的严重性剖析给他们看,点到即止,留有余地,给他们改过自新,挽救损失,燃起希望的机会。俗话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况且“浪子回头金不换”。
二、自身素质较好,缺乏自律性的学生,要长期跟踪
这类学生做事总是不温不火,不紧不慢,需要别人时时鞭策。因此,我们要多关注这些学生,多给予表扬激励,帮助他们点燃智慧的火花。说不定教师的一个赞许的眼神,一句“你真能干!”就能改变这个学生的一生。许多思想是从一定的文化修养上产生出来的,就如同幼芽是长在绿枝上一样。有人说:“教师的语言如钥匙,能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如火炬能照亮学生的未来,如种子能深埋学生的心里。”教师无意中的一句话,可能造就一个天才,也可能毁灭一个天才。所以,教师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影响是很大的。适时、真切、慷慨地赞美学生,能让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三、智商很高,但缺乏自律的学生,要树立威信
有些学生很顽皮,可以说是“刀枪不入”,甚至是“滚刀肉”。他们天不怕、地不怕,经常惹是生非,推卸责任。这时,我们就要抓住他的弱点,投其所好,找突破口,跟他斗智斗勇。在同学讨厌他的时候帮他一把,在他难堪的时候为他解围,在他默默无闻的时候,张扬他的长处,让他在集体中找到存在感,樹立信心。例如,笔者班里的小李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当笔者了解到他非常热爱足球运动以后,经常跟他聊足球、聊梅西,笔者还让他当上了体育委员,在同学面前宣扬他的特长,树他的威信。因为我们有一个共同话题,交流得就多了。慢慢地,笔者就把他引到正道上来了。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
四、对认“死理”的学生,要“真诚所至,金石为开”
有些学生脾气很犟,当他认为对的事,十头牛都拉不回来。在气头上,道理是说不通了。那怎么办?笔者会“因人而异”,让他先缓一缓,消消气,再慢慢跟他讲道理。让他学会礼让三分,得饶人处且饶人。交给他一些处事原则“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人是生活在一个群体社会,我们在生活中离不开跟别人打交道,那就要遵守社会公德,才能融入这个社会,过上正常的生活。对于这种固执的学生,教师要密切注意学生的思想动向,找他连续谈话,直到让他完全转变过来为止。
总之,找学生谈话,要因材施教,不能一概而论;要持之以恒,不要以为可以一劳永逸。教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与学生平等交流,多让学生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然后找出突破口,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说话是一门艺术,“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所以,教师要讲究说话的技巧,帮助学生解开心结,让每个学生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1]张玉静.新课程(小学)[M].福建教育出版社,2009.
[2]刘妍彩.小作家选刊[M].吉林教育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