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强化物理合作学习水平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defg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改倡导的基本理念,是教师教学的重要指南。在此背景下,高中物理实施合作学习无可厚非。但是,由于物理教师对于合作学习的认知不够深刻,高中物理合作学习呈现表象化特征,合作学习教学效果不佳。基于此,笔者从高中物理课堂出发探究了合作学习方式,试图强化物理合作学习水平,增强物理教学品质。
  【关键词】高中  物理  合作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01-0168-02
  素质教育环境下,合作学习开始流行于各学科的教学中。也许抱着“赶潮流”的心态,教师并没有将合作学习当成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契机,投机取巧地应用合作学习,其本质仍是应试教育模式。具体表现为:学生被逼待在合作学习的环境中,合作学习兴趣不浓;教师不明自身身份,仍以主人公地位自居控制合作学习;教师不重视合作学习评价或者评价方式单一,合作学习效果无法实现最大化。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笔者深入高中物理课堂,探究了物理合作学习之道。
  一、合理设计教学情境,激发合作学习兴趣
  学生是一个以兴趣为出发点的群体,随性自由。所以,在应用合作学习时,教师应该注意物理知识的趣味性,以刺激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为此,教师可以设计教学情境,比如,问题情境、游戏情境,将物理知識置于学生喜闻乐见的场景当中,投其所好,使其产生合作学习的兴趣,从而积极、自主展开合作学习,提高合作学习效率。
  例如,在教学“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时,首先,我引导学生观看了一段刘翔参加110m栏决赛的实况录像,吸引目光;之后,提出问题,即,(1)110m栏决赛中,裁判是根据什么判刘翔得冠军的?(2)比赛现场观众是如何得知刘翔夺冠的?(3)不同物体的运动快慢往往不同,这时该如何衡量呢?(比如,自行车沿平直公路行驶100m,花费20s;汽车沿平直公路行驶100m,花费10s……)而这些具有生活性的问题,充分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此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促使学生积极展开合作探究。而在合作探究中,学生深刻解读了速度的概念,提高了合作学习效率。所以,在合作学习中,教师要重视情境的重要作用。
  二、有效设计教师任务,强化合作探究质量
  合作学习遵循“以生为本”的理念,所以,该模式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辅导的一种教学模式。然而,在实际教学中,物理老师对待合作学习的态度不是喧宾夺主,就是放任自流,把握不好自己的位置。这直接影响了合作学习的质量。针对此,在合作学习中教师可以以帮助学生为目的有效设计任务,答疑解惑、推动合作学习进程,顺利开展合作探究,强化合作学习质量。
  例如,在教学“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时,在合作探究中,在实验开始之前,我首先提醒小组准备实验器材,包括:小车、带小钩的细线、打点计时器等;其次,在实验过程中,设计一系列的探究问题,(如,在探究小车带动纸带运动时,纸带上的点与点间的距离不等,那么小车做什么运动?)引导学生边思考边实验,强化合作探究效果;之后,在实验过程中积极进行巡视,点拨学生一些实验注意事项,如先接通电源,再放开小车,确保实验科学、顺利进行;最后,实验结束后,就这些探究问题进行点评,答疑解惑,增加学习的深度。而通过教师的有效指导,相较之前,合作探究质量大幅提升。所以,在合作学习时,教师要明确自身任务。
  三、科学设计评价方式,增强合作学习效果
  评价是合作学习的重要一环。缺少评价的合作学习并不完整,合作学习效果会大打折扣。但是,许多物理教师都忽视了合作评价环节,致使合作学习虎头蛇尾。面对此,教师不仅重视合作评价而且要科学设计评价方式。在素质教育下,评价方式也应该由单一的教师评价、结果评价转变为过程评价、多元评价,将评价真正落实到合作学习的每一个环节,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从而增强合作学习效果。
  例如,在教学“摩擦力”时,在合作学习的评价阶段,我首先设计一张合作学习评价表,内容包括:合作学习中的贡献值;讨论问题的积极性;相互合作的协调性等方面,要求学生自评、打分;其次,组内互评,要求小组成员就整个合作学习过程中的各自的表现进行相互点评;最后,教师点评,我就合作过程中观察到的学生表现以及合作学习成果进行了评价,在指出问题的同时给予鼓励和认可。而通过评价,学生对合作学习有了进一步的认知,组织合作的能力有所提升,为以后的合作学习奠定了基础。同时,通过评价、反思,学生对摩擦力有了更深的认识,增强了合作学习效果。所以,在合作学习中,教师要注重评价的作用。
  总之,物理教师要深挖合作学习内涵,以学生为根本,以教学目标为指导有效组织合作学习,使合作学习发挥真正的效用,造福于物理课堂,实现物理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肖清水.合作学习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考试周刊,2017(74):114.
  [2]孙家权.合作学习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新课程(下旬),2017(11).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与发展,教育界对于高效课堂的创建越来越重视,期望课堂教学越来越高效。本文以初中数学为课堂基础,根据新课程的指导思想,分析如何在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背景下,来打造初中数学高效课堂,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核心素养 初中数学 高校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01-0159-01  一、明确高效
期刊
【摘要】在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是根据学生特点而设计出的一种全新的教学途径。综合实践课具备传统课堂教学所没有的诸多优势,与传统教学形式相结合,可以实现更优的教学效果。本文主要分为两个部分,探讨评判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教学模式是否合理的要素,并对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的教学模式进行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 综合实践课 教学模式 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教学改革任务的不断落实,在当前的高中教学领域中,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意识到培养学生信息能力以及信息素养的重要性,并开始落实信息教学的相关活动。但是就当前的信息技术教学现状分析来看,教学仍旧存在着较多的问题,比如教师的创新意识不强,重视程度不高,过于重视理论教学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均会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以及学习心态造成影响,从而阻碍学生进行思维的发展。基于此,本文将对如何
期刊
【摘要】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在小学数学知识的教学上,由于数学知识本身的抽象逻辑特点,导致小学生在数学知识学习上会有较大的学习难度。为了改善小学数学的教学效果,通过情境创设方式开展数学课堂教学,能够更好的帮助小学生实现对数学知识的了解,提升小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培养。本文在研究过程中,就小学数学情境创设的方式展开了探讨和论述。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教学情境 创设方式 分析  【中图分类号】G62
期刊
【摘要】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不仅仅要教授小学生大量的文化知识,同时还要在小学低年级的学习中逐渐融入数学文化,让小学生可以对数学文化有比较深刻的印象。同其他学科一样,数学这门学科也有着自己的发展历史以及发展背景,所以教师为了让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点有更深入的了解,就需要不断地在课堂中渗透一些数学文化。本文主要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的必要性进行深入分析,在分析的过程中阐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
期刊
【摘要】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个学生最基本的素养,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人的一生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再说一个学习很好的学生,他们的学习习惯也一定是从小就养成了,那么有了好的学习习惯,学生才会自觉的学习,有了自觉性各方面的成绩自然就出色了。  【关键词】小学生 数学课堂 学习习惯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01-0163-01  如果
期刊
【摘要】众所周知,初中化学教师虽然能认识到实验的重要性,但是在具体操作中,实验一直处于被忽视的状态,对于学生实验,有些教师包办代替过多,照方抓药的实验过多,验证性实验过多,严重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创新精神。针对上述现象,笔者在多年的初中化学教学实践中摸索出一套“五环式探究实验”模式,在此与大家共同探讨。  【关键词】五环式探究 实验探究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在生活中,数学是不可或缺的,数学源于生活,也在生活中应用,数学与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高师数学需要从生活的方向出发,对学生进行数学教育,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让学生在通过生活实践提升学生数学学习能力,本文通過分析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关系,对生活教育理论在高师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讨,以加强学生学习数学能力,为学生学好数学奠定基础。  【关键词】生活教育理论 高师数学 应用探究  
期刊
【摘要】课堂是每个学生学习知识的重要阵地和主要的场所,也是教师与学生沟通交流和互动的平台,只有让课堂“活”起来、“动”起来才能够收获更加高效率、高质量的教学效果,才能促进学生学习效果的优化。物理是初中阶段的基础学科,是培养学生物理学习能力与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只有让物理课堂“活”起来才能充分发挥物理教学的价值与作用。对此,本文将从设计趣味问题、注重情境创设与构建学习小组三方面出发,分析和探究让初中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01-0170-02  人教版物理选修3-1第二章第一节《电源和电流》,本节内容主要交代了电源的作用和恒定电流的产生。电源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电学原件,说熟悉,是因为我们随处可见,随处在用;说陌生,它的工作机制到底是怎么样的,大家都不太清楚。我们都熟知,有电源才会有电流,没有电源就没有电流。为什么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