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公公茶”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c886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岁多的儿子双手叉腰,昂首挺胸,晃着大耳朵,眨着大眼睛掷地有声:“公公茶,我不怕!”接着低头,眯着眼,“咕咕咕”一口气把半碗浅黄色的苦中药喝完。气势上是对“公公茶”的绝对支持与信赖。看着他瘦瘦的身子,感冒发烧泛红的小脸庞,怜爱之情油然而生。这是多么熟悉的情景,似曾相识,仿如昨日。
  父亲鼓捣的中药对我们姐弟几个的呵护与照顾,延续到对我们孩子的身上。在第三代的外孙子、孙子中,谁有个感冒发烧,头痛脑热的,或者滞食夜燥,腹胀肚疼的,或者长针眼生痄腮的,这些孩子们都会第一时间找到我的老父亲开中药。“叉腰,挺胸,低头,眯眼,‘咕咕咕’一口气把中药喝完,向睿哥哥学习!”这些熟悉的情景与话语在这二十年里头六个孩子中轮番播演,父亲为此劳心劳力,花费了多少心血,已经是无法计算。
  望着父亲,我更是一阵阵心疼,但凡睿哥哥生病,我父亲往往跑来我家里诊病,开方子,亲自抓药,煎好药倒在暖壶中再拎回来。怕孩子吹风对病情不好,怕我们不懂辨别药材的优劣,药效会打折扣……睿哥哥从小的愿望,是长大后挣钱给外公买一本新的《本草纲目》。
  一天深夜,李先生突发腹绞痛,大汗淋漓,疼痛难忍,当时怕影响父亲休息,不去打扰他老人家,连忙到医院急诊。6个吊瓶的消炎药水下去,疼痛的症状丝毫没有缓解,腹部仍然是鼓鼓胀胀的;天亮了,遵医嘱又拍了片子,还是得不出病由来。折腾了一夜,他找到父亲,父亲对症开了黄连解毒汤,喝下,半个小时后疼痛舒缓,两剂喝完,病已痊愈。自此,对中药半信半疑的人变为了笃信。
  现在,我的儿子在外读书,他收拾行李的时候,一定要把“公公茶”的调理方子带在身边。“公公茶”是孩子们对我的父亲所开的中药的统称。
  从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末,我们姐弟几个依次出生,母亲因为生育我们没能补养身子,加上家务繁重,还得兼顾生计,身子越来越弱。所以,父亲用中药调理的对象,除了我们,还有母亲。
  父亲每次下乡回来,总会带一些顺道拔回的草药,有的种在院子里,有的晒干,以备不时之需,有灯芯草、桑葚、薄荷、鱼腥草等等。每次抓药回家,父亲都要在母亲和我的面前摊开,用小木片一边撩拨,一边检查,什么甘草、葛根、青皮、桔梗、金银花等我都是耳熟能详。当时,中药在我们家里的普及就在这潜移默化中进行。母亲常跟着父亲认《本草纲目》里的中药,我也常常翻开父亲的药书,依葫芦画瓢,画了许多中药图鉴里的叶子、果实、根茎。
  也许我性格特别随父亲,所以父亲显得格外的偏爱我。他的所有药书我都可以随看随翻,依稀记得翻过《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千金方》,还有一本图文并茂专门讲解按摩推拿手法的书,已经不记得书名了。当时似懂非懂,囫囵吞枣,跟着父母背诵四物汤等方剂,“当(归)川(芎)白(芍)熟(地)”到今天还记得。至于药的“君臣佐使”“升降沉浮”“寒热温凉”,以及中医的“邪正消长”“望闻问切”“汗、吐、下、和、温、清、补、消”,也是在这个时候囫囵进了我的脑袋的。父亲写得一手好字,拿着他开的单子,描摹他的字,也是读书前我喜欢做的事情之一。
  父亲视他的药书为宝,每天必翻必看,从不外借。睿哥哥读大学那年,父亲把他的《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两本书交到我的手上,然后用他的双手把书和我的手一起合上。我明白父亲的心意,更能感受得到父親对中医的深情。
  现在,80多岁的父亲,耳不聋、眼不花,他说,这得益于中药的调理。
其他文献
散文诗自19世纪20年代经过译介进入中国,经历了100多年的本土化历程,产生了大量优秀的作品。但未能在中国文学观念转型的契机中进入“文学体裁”一级分类框架1,对它身份的质疑因此始终存在着。历史无法更改,与其深究散文诗文体的合理性,不如将其纳入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现代性”议题中加以审视,通过追问散文诗是否可以承载独特美感与现代哲思、当代经验倒推它存在的意义。  鲁迅的《野草》集是最为典型的例子。他用《
期刊
邂逅苏米,是一次偶然。  去年,我在一家银行办了一张信用卡,办卡人员送了我一盒礼品包装的苏米——江苏溧阳庆丰大米。回家后,我就把它煮饭吃。当我打开电饭锅时,一阵浓郁的饭香迎面扑来,正在书房的老公闻到香气,连忙走过来问“: 什么东西这么香?”  “是江苏大米香!银行送的。”我深深地吸了一口苏米的香气回答。  当我用饭勺盛米饭时,那种酥软、柔嫩与弹性让人倍感亲切,我的心甚至有些激动——这是小时候的感觉
期刊
那年,我来到这个荒废已久的园子,姑且叫它“弃园”吧。  园里,有树有草,有虫有鸟。初春,树的残叶还没落尽,新绿已在树上一层层地披挂了;草,各种各样的草,或缠绕,或挨挤,或舒张,从残枝枯叶里争先恐后地蹿着、露着、绽开着嫩芽嫩叶。树,不再寂寞,上面有鸟。鸟儿们的生存很容易,它们小小的胃里装不下多少东西,有足够的时间在阳光里飞上蹿下,在枝头上快乐鸣叫。鸟儿们大多成双成对。在这片情和爱的领域里,有着纯真和
期刊
人生是一趟充满未知的列车,其终点,也许是盛大的花海,抑或是蛮荒。而这当中的每一个站点,或许车水马龙,或许人群涌动,我们是否看到这背后的温暖?是的,每一个站点都有风景。  时光荏苒,匆匆过去。无数个站点已走过,窗外春花秋叶,夏蝉冬雪。如今,我步入了人生中第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或许单用“重要”不足以形容,但也足以突现出它的非凡。堆积成山成海的功课,铺天盖地的压力,压得我喘不过气来。  我也曾迷茫,幸运的
期刊
“三”,是父母生前养的一只猫。  在母亲周年祭日时,我带着女儿回到不再有炊烟升起的老屋。推开那铁锈斑斑的院门,一眼便可望见院坝边上那棵桂花树,虽无人管理,却长得枝繁叶茂,花开满枝头。阳光透过巨大的树枝的缝隙,照在桂花树下一只皮毛有些黯然失色的老猫身上。它蜷缩着身体,正慵懒地舔着自己的爪子,看起来已经瘦骨嶙峋。这不就是父母曾经养的那只猫吗?  “三,三,过来给你鱼吃!”  女儿拿出一包鱼干儿撕开,取
期刊
盛夏炎热之时,我居所阳台前一排高大的梧桐树栖居着许多蝉,每天伴着聒噪不休的蝉鸣声,行止起居,仿佛有一种远离闹市置身乡野之感。  在我的家乡,人们对蝉幼虫叫“泥泥壳”,带着两个“泥”字是有道理的。蝉的前身始于泥土中之蛹。据说它在泥土中要待上四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破土而出,脱壳为蝉,历尽了苦难坎坷。但它的生命却很短暂,只有一个多月而已。  早年,某个夏日清晨,当我背着书包走在故乡的大塘梗树下,不知是
期刊
嘉靖《寿州志》上说:“州东南五十里,俗称相王。”此话不详。而现在的杨公庙镇,旧属寿县,上世纪60年代并入长丰县,今天又划归淮南市谢家集区。但无论如何变动,楚王墓就在那儿。  两千多年过去了,昔日的春秋五霸,战国七雄,靠征伐拓得广大疆土,问鼎中原,最后却被强秦逼到淮河南岸的寿春一隅,直至灭亡。淝水洼地,积而为湖。瓦埠湖周围的地势高阜之处,孤堆零落,那是一个王朝的寂寞的归宿。登临其上,似乎能隐约看到不
期刊
学校里的剪纸室,是个剪纸人的世界,在这里,一手拿红纸,一手拿剪刀,便可任凭他们创作出一个新奇、曼妙的世界。  剪纸人的手,是灵巧的。我的剪纸老师,是一个地道的剪纸人。在她手上,一张朴素廉价的红纸,只需要对折几次,拿剪子穿梭其中,一幅美丽的画卷便跃然纸上。有时是活泼可爱的小动物,她剪出的公鸡雄赳赳昂着头,鸡冠高高竖起,小兔则温驯可爱,将身子卷成一个小圆球似的。身上还有许多小花纹,“小老鼠偷白菜”是她
期刊
小布娃娃,吉祥的小木偶,在我的窗边踢打着,随风的意愿。雨水淋湿了她的裙子,她的脸和她苍白的手。她甚至掉了一条腿。但她的戒指还在,因此,她的神力也在。冬天,她用穿着绿鞋子的小腳踢打着窗玻璃,高高兴兴地跳着舞;因为冷,她想边跳边烘暖她的心,她那吉祥的木头心。夜,她举起手臂,向星星们祈求。
期刊
我不曾理解习惯的意义——曾几何时,印象仍停留在母亲的唠叨、恩师的絮语:“要养成好习惯啊!”直到,我开始尝试理解外公、外公的故事……  小时候,我总是嫌外公烦,烦他的纠缠不舍,每次去拜访他,他总是给我出“考题”,不是让我认书上的汉字,就是让我背唐诗。我想逃避他的问题,但碍于母亲的视线只好由着外公提问,每当我答出来,他就会马上绽开笑脸,仿佛年轻了二十岁,乐呵呵地夸奖我,还会用粗糙的大手抚摸我的头,这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