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和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的转变,高校学生人数不断激增,就业方式进一步转换,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改革,加之社会环境、网络环境的影响,使得学生的学习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高校学生工作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和问题,需要高校教育工作者创新思维,大胆探索,积极建构新形势下的学生工作体系和育人体系。
关键词:高校;学生;管理;问题;思路
当前,随着时代的变化,大学生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正发生着巨大变化,这些新变化使高校的学生工作正面临着新的挑战和要求。
一、当前高校学生工作面临的挑战与问题
(一)价值体系多元化和新媒体发展对传统思想政治工作形成了冲击和挑战。一是各种社会思潮相互激荡对做好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形成巨大冲击。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特别是高新技术的不断兴起,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改变着当代大学生既有的生活方式、行为准则,打破了原有思想政治工作主导的价值秩序,从而造成部分学生价值标准的混乱和精神困惑。
二是网络、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体的发展增加了做好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难度。网络作为知识传播的工具,当前高校网络管理无论从规范上还是技术手段上的漏洞,导致网络中不良信息不能及时剔除,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与行为。例如部分学生沉湎于上网不能自拔;混淆网络与现实的区别,将一些不良习惯带入现实社会,价值取向紊乱,道德判别力下降等。这都增加了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难度,减弱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力度,成为当前做好高校学生工作必须正视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对做好高校学生工作提出了新课题。一是大学生自身的特点和变化需要创新学生工作的方式和理念。目前在校的青年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生长在改革开放的大好时机,是在家长百般宠爱下成长起来的新一代。他们大都没有经历过艰难困苦,普遍存在着思想与行动严重脱节、以自我为中心、缺乏责任感、凭感情用事……这些都是传统的学生工作没有遇到的问题,也是当前学生工作最大的现实和需要面对的最原始素材。
二是社会环境对做好当前高校学生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市场经济引发的物价上涨、奢靡之风、贫富差距,加之高校扩招,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知识贬值、就业困难等社会转型期一系列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不断凸显。这些矛盾和问题都可能被坏人利用,引发大学生对社会的对抗情绪。这些都对做好新时期高校学生工作赋予了一层新的任务和要求。
(三)在认识方面存在的不足和问题。
一是在工作中重视思想政治教育而忽视其他方面的教育培养。当前,我国高校学生工作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过于突出学生工作的政治功能,忽视了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二是重视事务性办理缺乏对学生成长、成才的辅导。在许多学生工作人员眼里,学生工作就是“管住捣蛋的,资助弱小的,关注心理障碍的”,就是“管好学生不出事”。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忽视了学生工作育人性的重要职能。三是学生工作与教学工作长期分家,缺乏有机联系。在工作实际中,任课教师只管课堂理论教学,学生工作者只负责学生的管理和服务,教师与学生工作者之间缺乏有效沟通,教学工作与学生工作之间缺乏有机联系,没有形成良好的沟通机制和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四)学生工作队伍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育人工作需求。
一是高校辅导员队伍整体能力与高校育人工作需要还有差距。辅导员工作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作,因此辅导员队伍必须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質和较高的知识技能以及对教育工作的无限热爱。然而目前而言存在的问题是:一是年龄较轻,知识结构比较单一分析、解决新形势下新问题的能力较弱。二是大多数辅导员经常处于超负荷运转的工作状态,忽视了对学生工作规律性研究、对学生全面发展的指导。三是辅导员快速的流动性增加了其管理、培训的难度。
二是高校团学组织的作用还没有得到很好地重视和发挥。共青团、学生会所领导下的高校学生干部作为学生群体的中坚力量,如果能够积极工作,以身作则,各司其职的话,那么就会大大增强他们在学生中的威信,从而使同学们能够更好地团结在一起,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然而部分高校团学组织的作用在院(系)层面得到的重视不够,学生干部教育不够,感召力下降,作用不能很好发挥,收效甚微。
二、就解决问题的若干分析和探讨
(一)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载体和途径,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总体上讲就是要将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到学校的教学、管理、人才培养工作之中,融入到大学的校园文化活动之中,杜绝简单地、空洞地宣传和说教,创新工作载体和方式,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亲和力、感染力。
一是要把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结合起来。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引导广大青年正确认识时代发展和社会变革对青年人干事创业的机遇及机会,激发广大青年学生热爱祖国,为了民族复兴和国家繁荣富强艰苦奋斗的决心和信心。
二是要把思想政治工作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国情教育结合起来。引导青年学生进一步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信念。通过党史、国史和国情教育,使广大青年学生进一步树立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意识,正确认识和评价当前社会中出现的不良现象,正确认识社会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
三是要把思想政治工作与党建、团建、育人工作结合起来。紧紧围绕育人这个中心,充分发挥党员、团员、大学生骨干的先锋模范作用,不断创新教育载体、形式和方法,通过形式多样校园文化活动等,积极引导广大学生在提高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的过程中,自觉做到勤奋学习,刻苦钻研,知行合一,德才兼备,全面发展。
(二)弘扬大学精神,教育引导学生陶冶个性、训练心智、完善心性。一是弘扬大学追求真理的精神。增强学生“求真”、“求善”、“求美”的崇高感;增进大学生对人类共同命运深切关怀的情怀和精神品质,增进大学生作为大学人固有的理性、道德、智慧、崇高等品性。二是弘扬大学的批判精神和社会关怀精神。增强大学生认识事物、评判是非的能力,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能力和抵御社会不良现象干扰的能力。三是弘扬大学的独立精神和创新精神。通过教育引导大学生独立人格的培养,提高大学生冷静思考问题、科学评判问题的能力,努力克服实际生活中的功利化、实用主义倾向。 (三)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统筹协调,促进学生工作的科学发展。在学生工作中贯彻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原则和统筹协调的思想,既是贯彻党和国家当前对高校育人工作的要求,也是立德树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体现。一是统筹工作传统与时代特征,丰富学生工作的时代内涵。要弘扬优良传统,从历史悠久、受众广泛、学生喜闻乐见的教育活动中提炼新的需求;要挖掘时代主题,把握重要纪念日、重大历史事件等契机,不失时机地开展各类教育活动;要创新育人机制,实现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和教书育人的有机统一,强化专业能力和促进全面素质提高的统筹兼顾,实现当代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是统筹校、院(系)两级管理运行机制,促进学生工作的良性运转。在加强学生工作的宏观指导下,要善于发挥和调动二级院系和基层组织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实施学生工作重心下移,改变传统的教育管理模式,变教育、管理为服务、协调、引导和监督。要大力支持基层院系学生工作创新,充分发挥院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工作在基层院系遍地开花,竞相争艳,结出硕果。
三是统筹教育与青年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规律,做到学生工作有的放矢。学生工作要把握学生的成长规律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例如大学生在第一学年要帮助他们树立远大理想,制定人生规划, 确立奋斗目标。从第二学年起要帮助和激励他们努力做到德才兼备,全面发展。大三到大四,面临着找工作、就业或考研深造的选择,需要帮助他们进行科学的职业规划、就业指导和考研引导等。学生工作人员只有掌握这些规律,遵循这些规律,才能不断提高服务、教育、引导、培养和管理方面的能力及水平,更好地服务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是统筹现实与虚拟环境建设,营造学生工作的良好氛围。当前,高校在加强学风、校风等现实环境建设的同时,还要紧跟时代发展,不断加强校园网络的建设与维护。要大胆发挥利用校园网在学生工作中的作用,使其成为当代大学生自我教育的主要平台,使学生工作人员能够更快、更及时的掌握学生需求,了解学生动向,更好的为学生服务。
(四)坚持全员育人思路,积极构建科学合理的育人工作体系。一是抓好学生工作干部队伍。探索和建立健全工作绩效评价体系和机制,激励学工队伍在各自岗位做出贡献,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二是抓好團学干部队伍。加强对团学干部的培养、教育和指导,使他们切实成为联系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三是抓好学生党团员、入党积极分队伍,使学生党团员始终走在广大学生的前列,在其自身全面发展的过程中带动广大学生不断进步和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 人民日报 》( 2017年02月28日 01 版)。
【2】《坚持以人为本, 开创高校德育工作新局面———兼论当前高校学生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唐华生、叶怀凡[J].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5年第5期, P122—125 。
【3】《中国教育问题报告——入世背景下中国教育的现实问题和基本对策》 程方平. [M].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
关键词:高校;学生;管理;问题;思路
当前,随着时代的变化,大学生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正发生着巨大变化,这些新变化使高校的学生工作正面临着新的挑战和要求。
一、当前高校学生工作面临的挑战与问题
(一)价值体系多元化和新媒体发展对传统思想政治工作形成了冲击和挑战。一是各种社会思潮相互激荡对做好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形成巨大冲击。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特别是高新技术的不断兴起,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改变着当代大学生既有的生活方式、行为准则,打破了原有思想政治工作主导的价值秩序,从而造成部分学生价值标准的混乱和精神困惑。
二是网络、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体的发展增加了做好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难度。网络作为知识传播的工具,当前高校网络管理无论从规范上还是技术手段上的漏洞,导致网络中不良信息不能及时剔除,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与行为。例如部分学生沉湎于上网不能自拔;混淆网络与现实的区别,将一些不良习惯带入现实社会,价值取向紊乱,道德判别力下降等。这都增加了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难度,减弱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力度,成为当前做好高校学生工作必须正视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对做好高校学生工作提出了新课题。一是大学生自身的特点和变化需要创新学生工作的方式和理念。目前在校的青年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生长在改革开放的大好时机,是在家长百般宠爱下成长起来的新一代。他们大都没有经历过艰难困苦,普遍存在着思想与行动严重脱节、以自我为中心、缺乏责任感、凭感情用事……这些都是传统的学生工作没有遇到的问题,也是当前学生工作最大的现实和需要面对的最原始素材。
二是社会环境对做好当前高校学生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市场经济引发的物价上涨、奢靡之风、贫富差距,加之高校扩招,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知识贬值、就业困难等社会转型期一系列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不断凸显。这些矛盾和问题都可能被坏人利用,引发大学生对社会的对抗情绪。这些都对做好新时期高校学生工作赋予了一层新的任务和要求。
(三)在认识方面存在的不足和问题。
一是在工作中重视思想政治教育而忽视其他方面的教育培养。当前,我国高校学生工作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过于突出学生工作的政治功能,忽视了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二是重视事务性办理缺乏对学生成长、成才的辅导。在许多学生工作人员眼里,学生工作就是“管住捣蛋的,资助弱小的,关注心理障碍的”,就是“管好学生不出事”。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忽视了学生工作育人性的重要职能。三是学生工作与教学工作长期分家,缺乏有机联系。在工作实际中,任课教师只管课堂理论教学,学生工作者只负责学生的管理和服务,教师与学生工作者之间缺乏有效沟通,教学工作与学生工作之间缺乏有机联系,没有形成良好的沟通机制和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四)学生工作队伍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育人工作需求。
一是高校辅导员队伍整体能力与高校育人工作需要还有差距。辅导员工作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作,因此辅导员队伍必须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質和较高的知识技能以及对教育工作的无限热爱。然而目前而言存在的问题是:一是年龄较轻,知识结构比较单一分析、解决新形势下新问题的能力较弱。二是大多数辅导员经常处于超负荷运转的工作状态,忽视了对学生工作规律性研究、对学生全面发展的指导。三是辅导员快速的流动性增加了其管理、培训的难度。
二是高校团学组织的作用还没有得到很好地重视和发挥。共青团、学生会所领导下的高校学生干部作为学生群体的中坚力量,如果能够积极工作,以身作则,各司其职的话,那么就会大大增强他们在学生中的威信,从而使同学们能够更好地团结在一起,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然而部分高校团学组织的作用在院(系)层面得到的重视不够,学生干部教育不够,感召力下降,作用不能很好发挥,收效甚微。
二、就解决问题的若干分析和探讨
(一)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载体和途径,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总体上讲就是要将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到学校的教学、管理、人才培养工作之中,融入到大学的校园文化活动之中,杜绝简单地、空洞地宣传和说教,创新工作载体和方式,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亲和力、感染力。
一是要把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结合起来。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引导广大青年正确认识时代发展和社会变革对青年人干事创业的机遇及机会,激发广大青年学生热爱祖国,为了民族复兴和国家繁荣富强艰苦奋斗的决心和信心。
二是要把思想政治工作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国情教育结合起来。引导青年学生进一步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信念。通过党史、国史和国情教育,使广大青年学生进一步树立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意识,正确认识和评价当前社会中出现的不良现象,正确认识社会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
三是要把思想政治工作与党建、团建、育人工作结合起来。紧紧围绕育人这个中心,充分发挥党员、团员、大学生骨干的先锋模范作用,不断创新教育载体、形式和方法,通过形式多样校园文化活动等,积极引导广大学生在提高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的过程中,自觉做到勤奋学习,刻苦钻研,知行合一,德才兼备,全面发展。
(二)弘扬大学精神,教育引导学生陶冶个性、训练心智、完善心性。一是弘扬大学追求真理的精神。增强学生“求真”、“求善”、“求美”的崇高感;增进大学生对人类共同命运深切关怀的情怀和精神品质,增进大学生作为大学人固有的理性、道德、智慧、崇高等品性。二是弘扬大学的批判精神和社会关怀精神。增强大学生认识事物、评判是非的能力,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能力和抵御社会不良现象干扰的能力。三是弘扬大学的独立精神和创新精神。通过教育引导大学生独立人格的培养,提高大学生冷静思考问题、科学评判问题的能力,努力克服实际生活中的功利化、实用主义倾向。 (三)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统筹协调,促进学生工作的科学发展。在学生工作中贯彻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原则和统筹协调的思想,既是贯彻党和国家当前对高校育人工作的要求,也是立德树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体现。一是统筹工作传统与时代特征,丰富学生工作的时代内涵。要弘扬优良传统,从历史悠久、受众广泛、学生喜闻乐见的教育活动中提炼新的需求;要挖掘时代主题,把握重要纪念日、重大历史事件等契机,不失时机地开展各类教育活动;要创新育人机制,实现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和教书育人的有机统一,强化专业能力和促进全面素质提高的统筹兼顾,实现当代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是统筹校、院(系)两级管理运行机制,促进学生工作的良性运转。在加强学生工作的宏观指导下,要善于发挥和调动二级院系和基层组织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实施学生工作重心下移,改变传统的教育管理模式,变教育、管理为服务、协调、引导和监督。要大力支持基层院系学生工作创新,充分发挥院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工作在基层院系遍地开花,竞相争艳,结出硕果。
三是统筹教育与青年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规律,做到学生工作有的放矢。学生工作要把握学生的成长规律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例如大学生在第一学年要帮助他们树立远大理想,制定人生规划, 确立奋斗目标。从第二学年起要帮助和激励他们努力做到德才兼备,全面发展。大三到大四,面临着找工作、就业或考研深造的选择,需要帮助他们进行科学的职业规划、就业指导和考研引导等。学生工作人员只有掌握这些规律,遵循这些规律,才能不断提高服务、教育、引导、培养和管理方面的能力及水平,更好地服务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是统筹现实与虚拟环境建设,营造学生工作的良好氛围。当前,高校在加强学风、校风等现实环境建设的同时,还要紧跟时代发展,不断加强校园网络的建设与维护。要大胆发挥利用校园网在学生工作中的作用,使其成为当代大学生自我教育的主要平台,使学生工作人员能够更快、更及时的掌握学生需求,了解学生动向,更好的为学生服务。
(四)坚持全员育人思路,积极构建科学合理的育人工作体系。一是抓好学生工作干部队伍。探索和建立健全工作绩效评价体系和机制,激励学工队伍在各自岗位做出贡献,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二是抓好團学干部队伍。加强对团学干部的培养、教育和指导,使他们切实成为联系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三是抓好学生党团员、入党积极分队伍,使学生党团员始终走在广大学生的前列,在其自身全面发展的过程中带动广大学生不断进步和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 人民日报 》( 2017年02月28日 01 版)。
【2】《坚持以人为本, 开创高校德育工作新局面———兼论当前高校学生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唐华生、叶怀凡[J].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5年第5期, P122—125 。
【3】《中国教育问题报告——入世背景下中国教育的现实问题和基本对策》 程方平. [M].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