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肌玉红膏外用治疗臁疮疗效观察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v_y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观察中药生肌玉红膏治疗臁疮的临床效果。方法:生肌玉红膏外用治疗臁疮。结果:40例患者中痊愈28例,显效8例,好转4例,有效率90℅。结论:生肌玉红膏外用治疗臁疮有显著疗效。
  【关键词】生肌玉红膏;外用;臁疮
  【中图分类号】R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551—01
  臁疮是指发生于小腿臁骨部位的慢性皮肤溃疡。在古代文献里还有裤口疮、裙风(《证治准绳》)、烂腿(《外科证治全书》)等名,俗称老烂脚。本病多见于久立、久行者,常为筋瘤的后期并发症。主要发于双小腿内、外侧的下1/3处,其特点是经久难以收口,或虽经收口,每易因损伤而复发,与季节无关。相当于西医的下肢慢性溃疡[1]。2008-2010年笔者用生肌玉红膏外用治疗臁疮40例,疗效肯定,现选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40例患者均为2008.01 -2010.01年来我院就诊的臁疮患者。其中男性30例,女性10例,年龄,35- 65岁,40例患者均无糖尿病病史。臁疮发病部位均在双小腿内侧下1/3处,面积在2cm×2cm至5cm×5cm大小之间,深度0.2cm至0.5cm之间。
  2 治疗方法 生肌玉红膏配制[2]:当归60g 白芷15g 白蜡60g 轻粉12g 甘草36g 紫草 6g血竭12g 麻油500g 先将当归、白芷、紫草、甘草四味入油内浸3日,大勺内熬微枯,细细滤清,复入勺内煎滚,入血竭化尽,次入白蜡,微火化开。用茶盅4个,放水中,将膏分作4处,倾入茶盅内,侯片时,下研细轻粉,每盅投3g,搅匀;碘伏消毒,剪除坏死组织,双氧水冲洗创面,0.9℅生理盐水冲洗创面,生理盐水棉球擦拭清理干净创面,以生肌玉红膏外涂患处,涂抹均匀,上以凡士林纱条盖贴,每日一次;抗生素及营养支持药物、活血化瘀药物静滴,治疗45天后观察疗效。
  3 结果
  3.1 疗效标准 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判定。痊愈:创面上皮完全覆盖,瘢痕坚实,经1周观察创面未再发生溃烂;显效:创面缩小>75℅,肉芽组织新鲜,症状缓解;好转:创面缩小>25℅,且<75℅,肉芽组织方较新鲜,症状改善;无效:创面虽较前新鲜,但缩小<25℅,且肉芽组织生长很少[3]。有效=痊愈+显效。
  3.2 治疗结果 20例患者中痊愈14例(70℅),显效4例,好转2例,有效率90℅
  3.3 典型病例 患者,崔某,男,40岁,下肢静脉功能不全病人,右小腿胫内侧下方变色溃烂2年。1年前患者曾在当地医院行下肢静脉曲张高危结扎剥脱术。来院时,患者右小腿肿胀,足靴区皮色暗褐,内踝上方皮肤色黑,溃烂、流脓,在当地医院求治效果不佳,来我院就诊。查体见右踝内侧上方约5cm处皮色发黑,溃烂,溃疡面约4cm×5cm大小,表面结黑痂,周围红肿,边缘脓液流出,可闻及腐臭味。碘伏消毒后给予其皮肤溃疡清创处理,剪除黑痂可见黄色脓液,双氧水及生理压水冲洗溃疡面,再次清剪坏死组织至淡红色正常组织,可见部分新鲜血液流出,清创后溃疡深约0.5cm,基底可见部分黄白色腐烂组织不易清除。给予其阿米卡星溶液外喷溃疡面抗感染,生肌玉红膏外涂溃疡面,凡士林纱条覆盖,溃疡面每日换药。全身治疗给予抗生素应用,营养支持药物应用,活血化瘀药物应用。治疗20天后,溃疡面淡红色,肉芽组织生长良好,隔日换药,治疗45天溃疡面全部愈合。
  4 体会 臁疮多由久站或过度负重而致小腿筋脉横解,青筋显露,瘀停脉络,久而化热,或小腿皮肤破损染毒,湿热下注而成,疮口经久不愈。西医认为下肢深、浅静脉及交通支静脉的结构异常、静脉压力增高是小腿皮肤营养性改变和溃疡发生的解剖病理基础,长期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或深静脉血栓形成后遗症造成的下肢深静脉血液回流不畅是溃疡形成的主要原因。而长期站立、腹压过高和局部皮肤损伤是溃疡发生的诱发因素。患者大多下肢肿胀,皮色改变,创面反复压感染、溃烂,愈合缓慢甚至不愈,更有甚者,因长期溃烂感染导致截肢。笔者试用生肌玉红膏外用换药治疗臁疮,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该方源自《外科正宗》,是中医外科临床常用的活血生肌外用药,其主要成分为当归、紫草、血竭、白蜡、白芷、甘草,具有活血解毒、润肤生肌功效。其中当归可以补血活血;紫草凉血,活血,解毒透疹,现代药理还发现紫草素对大肠杆菌、伤寒杆菌、痢疾杆菌、绿脓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明显抑菌作用;血竭散瘀定痛,止血生肌,《唐本草》记录该药:主五脏邪气,带下,止痛,破积血,金创生肉;白芷能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活血排脓,生肌止痛,燥湿止带,《本草正义》记载:白芷,气味辛温,芳香特甚,最能燥湿……可以生肌长肉……色白味辛,性温气厚,阳明主药……排脓生肌止痛;甘草可益气补中,缓急止痛,泻火解毒,调和诸药;轻粉具有提毒祛腐作用,临床多用于溃疡脓水将尽、肉芽生长缓慢者,现代研究认为其具有抗凝血、扩血管、改善局部微循环及促进肉芽生长功效[4]方中诸药合用,共起活血祛腐、解毒镇痛、润肤生肌功效,是臁疮治疗中一种极为有效的外用药物。
  参考文献:
  [1] 李曰庆.中医外科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1:291
  [2] 李曰庆.中医外科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1:335
  [3]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療效标准,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32
  [4] 董小鹏,王丽娟,易华等、生肌玉红膏镇痛抗炎作用的实验研究,甘肃中医学报,2011.1:10
其他文献
【摘 要】目的:探讨针灸治疗坐骨神经痛的临床疗效及评价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6月~2012年8月收治的50例采用针灸治疗原发性坐骨神经痛患者,进行临床疗效的观察和评价方法的研究。结果:本组50例,痊愈38例,显效6例,好转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80%。结论:针灸治疗坐骨神经痛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坐骨神经痛;针灸治疗;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246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 要】目的:为合理推广中药配方颗粒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向我院就诊的患者发放问卷共600份(其中125名患者取的是中药配方颗粒,475名患者取的是传统中药),进行现场填写,并如实回答相关问题,调查目前大众对中药配方颗粒的认知情况。结果:目前只有少部分的医生和患者接受了中药配方颗粒。结论:中药配方的大量使用还需要一定的时间。  【关键词】中药配方颗粒;认知情况;调研  【中图分类号】R
期刊
【摘 要】目的:对215例复发性口疮(RAU)的临床特征及发病机理进行分析。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215例RAU的临床特征中分别记录病例的性别、年龄、部位、类型、中医分型,伴随全身症状,并对病例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215例RAU患者中49.3%为女性,50.7%为男性。轻型RAU占70.8%、重型RAU占16.9%、疱疹型占12.5%,口疮累及的部位依次为唇部、舌部、颊部、口底;中医分
期刊
【中图分类号】R2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1004—7484(2013)09—0543—02  跟骨骨刺是临床上骨科的常见病。跟骨是人体负重的主要部分,人体在站立时跟骨承担约50%以上的体重。中老年人由于跟骨后内侧的骨质增生(俗称骨刺),跖腱膜在跟骨结节起点反复牵拉损伤后引起慢性炎症。当长时间站立、行走时,容易引发疼痛,给患者行走带来很大的痛苦。我科于2007年至今共收治40例跟骨骨刺
期刊
【摘 要】所谓的老年痴呆症,又称阿尔茨海默病(AD),是发生在老年期及老年前期的一种原发性退行性脑病,指的是一种持续性高级神经功能活动障碍,即在没有意识障碍的状态下,记忆、思维、分析判断、视空间辨认、情绪等方面的障碍。积极防治老年性痴呆已成为老年临床医学的一个重要课题。近年来用中医药治疗该病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重点。  【关键词】老年;痴呆症;中医疗法  【中图分类号】R74 【文献标识码】A 【文
期刊
【中图分类号】R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552—02  自2007年3月到2012年12月,运用中西药结合治疗脑血管性痴呆30例,收到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全部病例均为我院住院和门诊就诊患者, 30例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55~74岁,平均65.7岁,中医证型的分布为髓海不足10例、肝肾亏虚9例、脾肾两虚
期刊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顽固性呃逆  【中图分类号】R2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547—01  定义:  气从胃中上逆,喉间频频作声,声音急而短促的表现。  概说:  呃逆是一个生理上常见的现象。打嗝是因为膈肌阵发性痉挛收缩而引起的。膈肌的痉挛可能是由于迷走神经或膈神经受刺激引起。虽然大部分打嗝现象都是短暂性的,但也有些人持续地打嗝。最常见原因有感冒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二次断脐加用云南白药散剂预防新生儿脐部出血及促进脐创面愈合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单双数分组法,将400例新生儿随机分为二次断脐加用云南白药组和二次断脐加用医用明胶海绵组,观察两组脐部出血、新生儿脐炎、脐创面愈合时间等指标,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加用云南白药组在降低脐部出血率、新生儿脐炎和缩短脐创面愈合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5)。  1.2方法  1.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中药辨证内服外敷治疗小儿痄腮及其并发症的治疗效果。方法:对43例小儿痄腮患者进行辩证论治,分别给予中药内服外敷治疗。内服:银翘散加板蓝根、夏枯草、海藻、昆布为主,以疏风、清热、解毒、散结消肿。并发睾丸炎者加龙胆草、橘核、延胡索等药,以清热泻火、疏肝散结。外敷:青黛、仙人掌或蒲公英、枯矾等为主,捣如糊状,外敷患处,以消肿散结止痛。以上二法配合,共收清热解毒,散结消肿止痛之功。结果
期刊
【摘 要】补中益气汤出自《脾胃论》,主要用于治疗内伤脾胃、脾胃气虚之证,笔者应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便秘、眩晕、崩漏、胃脘痛,收到佳效。  【关键词】补中益气汤;临床应用;便秘眩晕;崩漏;胃脘痛  【中图分类号】R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541—02  笔者应用补中益气汤加减,用于调补脾胃,升阳益气在临床上收到满意效果,现选四例略述肤浅体会,如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