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段时间,东北大学毕业生李文星遭遇网络招聘陷阱,受骗进入传销组织并因此失去生命,引发社会热议。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被骗的事时有发生,如被提前收取“入职押金”、被黑中介骗、被疑似传销组织骗,等等,由此引发社会对大学生求职安全的深深担忧。
国家层面对此高度重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招聘信息管理的通知》,针对部分招聘网站违规发布虚假招聘信息,造成求职者上当受骗的问题,要求各地进一步规范人力资源市场秩序,加强对互联网招聘活动的监管。但网络上的信息良莠不齐,一些不法公司或个人利用高校毕业生急切的求职心理,蓄意埋下各类求职陷阱,骗取毕业生钱财。而大多数高校毕业生初入社会,阅历少,对信息的甄别能力较差,很容易掉入这些求职的陷阱,造成钱财的损失,严重的甚至会遭受人身伤害。
网络求职是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寻找工作的重要途径,政府也鼓励互联网新兴产业的发展,但这些新兴产业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我们不能对网络求職一棒子打死,而是应该设立多重保障机制,确保毕业生不要掉入求职陷阱,维护就业市场的良性发展。
高校方面,开设大学生就业指导相关课程是最常用的教育方式,如职业规划、就业指导等课程,但信息鉴别、风险应对能力的培养尚比较欠缺。对此,高校应加强该方面的教育,教学内容应涉及大学生求职中的权益保护,帮助学生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对于一些不法分子通过高校就业平台发布虚假招聘信息,高校相关部门应投入大量人力和物力,严格把关,任何用人单位来校宣讲或发布在线招聘信息,都应严格审核其经营资质,并进行定期信息更新和维护,确保学校就业信息平台的可靠性。学校还应该做好就业信息反馈,分析就业陷阱和传销等案例,为毕业生增加间接经验。
政府方面,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要督促招聘网站加强对招聘单位的资质认证,要求网站加强招聘单位入驻的管理,及时调查和处理网民的投诉意见;要督促招聘网站履行信息发布的审核责任,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规的招聘行为,依法查处发布虚假招聘、以招聘为名牟取不正当利益、非法中介等违法活动。
毕业生个人教育方面,毕业生要想不误入求职陷阱,不能完全依靠他人,自身也应提高防范意识和能力,家庭教育和个人能力的提升与学校的教育要相辅相成。毕业生要学会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知晓签约流程,学会如何甄别信息,要懂得防范求职过程中各种名义的缴费,出现情况不对时保留证据并及时与联系老师。在投简历之前,要多动脑,搜索和比对相关信息,查验各种联系方式是否准确,有条件的可以先对用人单位进行实地考察,确认信息正确后再面试。要选择正规的招聘平台,在求职过程中不能心急,防止被诱惑进入圈套。
社会方面,媒体应开通投诉、举报平台,鼓励民众参与对求职市场的监督,发动多方力量,多途径获取违法企业的信息并公布名单,共同促进求职市场的健康发展。媒体还可以在各平台发布网站招聘诈骗的典型案例,加强对政策的解读,帮助毕业生增强防范意识,懂得如何维护自身的权益;还应及时公开政府部门查处违法招聘网站、用人单位的结果,帮助其他毕业生避免这些违法企业的伤害。
总之,保障高校毕业生不掉入求职陷阱,需要多方的长期努力,不要因为某个典型案例被媒体关注后才在一段时期内加强就业市场整治,而是应该将狠抓网络违法招聘行为作为工作的常态,为毕业生营造良好的求职环境。
国家层面对此高度重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招聘信息管理的通知》,针对部分招聘网站违规发布虚假招聘信息,造成求职者上当受骗的问题,要求各地进一步规范人力资源市场秩序,加强对互联网招聘活动的监管。但网络上的信息良莠不齐,一些不法公司或个人利用高校毕业生急切的求职心理,蓄意埋下各类求职陷阱,骗取毕业生钱财。而大多数高校毕业生初入社会,阅历少,对信息的甄别能力较差,很容易掉入这些求职的陷阱,造成钱财的损失,严重的甚至会遭受人身伤害。
网络求职是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寻找工作的重要途径,政府也鼓励互联网新兴产业的发展,但这些新兴产业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我们不能对网络求職一棒子打死,而是应该设立多重保障机制,确保毕业生不要掉入求职陷阱,维护就业市场的良性发展。
高校方面,开设大学生就业指导相关课程是最常用的教育方式,如职业规划、就业指导等课程,但信息鉴别、风险应对能力的培养尚比较欠缺。对此,高校应加强该方面的教育,教学内容应涉及大学生求职中的权益保护,帮助学生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对于一些不法分子通过高校就业平台发布虚假招聘信息,高校相关部门应投入大量人力和物力,严格把关,任何用人单位来校宣讲或发布在线招聘信息,都应严格审核其经营资质,并进行定期信息更新和维护,确保学校就业信息平台的可靠性。学校还应该做好就业信息反馈,分析就业陷阱和传销等案例,为毕业生增加间接经验。
政府方面,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要督促招聘网站加强对招聘单位的资质认证,要求网站加强招聘单位入驻的管理,及时调查和处理网民的投诉意见;要督促招聘网站履行信息发布的审核责任,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规的招聘行为,依法查处发布虚假招聘、以招聘为名牟取不正当利益、非法中介等违法活动。
毕业生个人教育方面,毕业生要想不误入求职陷阱,不能完全依靠他人,自身也应提高防范意识和能力,家庭教育和个人能力的提升与学校的教育要相辅相成。毕业生要学会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知晓签约流程,学会如何甄别信息,要懂得防范求职过程中各种名义的缴费,出现情况不对时保留证据并及时与联系老师。在投简历之前,要多动脑,搜索和比对相关信息,查验各种联系方式是否准确,有条件的可以先对用人单位进行实地考察,确认信息正确后再面试。要选择正规的招聘平台,在求职过程中不能心急,防止被诱惑进入圈套。
社会方面,媒体应开通投诉、举报平台,鼓励民众参与对求职市场的监督,发动多方力量,多途径获取违法企业的信息并公布名单,共同促进求职市场的健康发展。媒体还可以在各平台发布网站招聘诈骗的典型案例,加强对政策的解读,帮助毕业生增强防范意识,懂得如何维护自身的权益;还应及时公开政府部门查处违法招聘网站、用人单位的结果,帮助其他毕业生避免这些违法企业的伤害。
总之,保障高校毕业生不掉入求职陷阱,需要多方的长期努力,不要因为某个典型案例被媒体关注后才在一段时期内加强就业市场整治,而是应该将狠抓网络违法招聘行为作为工作的常态,为毕业生营造良好的求职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