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古典诗词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来源 :新科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SC_liang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典诗词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民族血脉文明素养和精神底蕴。孩子们从小就接受古诗文的熏陶,可以引领他们走进宏大、开阔、高尚的精神世界,帮助他们有力地抵抗丑恶,改造贫乏和平庸,远离虚无和轻浮,同时获得对古典美、传统美的认识与理解,为学生个体生命的健康成长和中国传统文化、民族精神的继承与创新奠定坚实的基础。我平时也很重视中国古典诗词的教学对学生审美情趣和思维能力的培养,下面就谈谈如何引导学生准确把握古典诗词的审美意蕴,陶冶学生的情操,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一、读诗绘画、再现古诗词的绘画美
  教材中精选出来的古诗词,可谓是千百年脍炙人口的佳作。诗人们用自己的妙笔,让诗句生出了“花”,产生了“诗中有画”的审美效果。如王安石的《书湖阴先生壁》:“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一句一景,七字一画,描绘了闲适、优美的田园风光。又如杜甫的《春夜喜雨》:“……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黑“、火”、“红”、“花”等词有着鲜明的色彩美,展现出的是一幅江村雨夜图和雨后群花盛开的胜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情画意”是诗歌的显著特点。因此,在古典诗词的教学中,抓住“诗”、“画”在艺术上的内在联系,让学生自己吟诗作画,对准确理解古典诗词内容,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我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诗配画和诗化作文。每周从背诵的3首古诗词中,挑选自己喜欢的作品配上想象的画面,把抽象的语言文字变成形象直观的画面,再现出诗歌表现的空间与色彩形象。就这样,每周我都能欣赏到孩子们依据诗词的意境表现出的繁花锦绣般生动的“美”。
  二、交代背景,领会古典诗词的意境美
  学习古典诗词关键在于领会其中的意境美。所谓意境,就是指作者所描绘的客观景物和自己的主观情感浑然天成,高度融合的一种艺术境界。由于作品在时间上的距离,学生无法准确理解诗词中的意境,所以要结合作者的生平经历和写作背景来教学。
  张志和的《渔歌子》仅有27个字,却描绘了一幅色彩绚丽、恬静的垂钓图。教学时发现,学生对画面隐含的意义很快可以理解,即渔夫在风雨中悠然自得,寄情山水的情感;但学生难以领会作者在这首词中抒发的对仕途的不满、襟怀难展的深层情感,我介绍了作者的生平,学生才对诗词的意境有了准确的领会与把握。再比如在教授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一诗时,教师只有讲明作者的经历和写作背景,学生方可领悟诗中作者寄寓的至老不衰、为国捐躯、壮志难酬的爱国情操。
  三、点拨词句,品味古诗词的语言美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小学阶段的古诗文大多是名家名篇,其中蕴涵着丰富的情感、想象、人生哲理。这些内容正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意志品质、想象力培养的绝佳资源。为了使学生在诵读积累的过程中能够尽可能多的熏陶和感染,我在教学中抓住古诗文中的关键词句和艺术空白进行点拨,引导学生借助自身的积累,发挥独特的想象,变平面为立体,变静止为灵动,变抽象为具体,从而感受古诗词的绘画美、意境美。例如《望天门山》教学中,抓住动词“断”、“开”、“青”、“帆”等形容词、名词的妙用,这样可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使他们真正体会到古典诗词中语言的美感。
  《天净沙•秋思》一共只有28个字,运用蒙太奇式的拼贴手法,描绘了10种景物,浪迹天涯的“断肠人”挥泪置身其中。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找出被描写的事物前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修饰语,如“枯”、“老”、“昏”、“古”、“瘦”、“夕”、“断肠”等词语,启发学生慢慢品味小曲中流露的那股浓浓的羁旅乡愁,从而理解语言的概括凝练、含蓄生动的特点。
  四、吟咏背诵,体会古诗词的韵律美
  古典诗歌分两类,一是古体诗,一是近体诗。我们教材中选入的绝大部分都是近体诗,即律诗或绝句。它们形式固定,格律严格,节奏感强,便于诵读吟咏,利于记忆,是很好的吟咏背诵的材料。实施教学时,我们要通过不断地吟咏背诵,体会古典诗词的音律美,韵律美,也可以通过不断的吟读背诵体会出其中的音律美,领悟语言美、意境美,为了优化古诗词的外部环境,我把古诗词的诵读积累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开展了“诵读经典古诗词”的活动。旨在组织学生通过“直面经典、诵读经典”的方式,让孩子们在享受“与经典为伴,与圣贤为友”的吟诵乐趣中,受到教育和启迪。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积淀文化功底,为孩子打好人生起步的根基。比如举办“古诗词朗诵会”,学生或配乐朗诵,或浅吟低唱,教师则负责评选优秀。“古诗词游戏”,师生在拍手和跳牛皮筋的活动中把《望天门山》、《如梦令》等古诗词当口令吟唱。“演唱古诗词”,将已经有人谱曲的古诗文歌曲在校广播中反复播放,并在音乐课中由音乐老师教唱。另外,还有“个人背诵”、“合作表演”等活动,把古诗词的诵读积累推向了高潮。
  古典诗词是祖先留下来的宝贵文化遗产。在当今素质教育的今天,更加闪烁的是美的光辉。诗歌是人性的展露,情感的浓缩,人生哲理的提炼,是诗人以其充沛的热情,睿智的目光去感悟、发现生活后,奉献给人们的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而教师则应该把诗歌中内蕴的巨大能量,通过点拨,释放出来,让我们的学生从中受益,去面对纷纭复杂的人生,让这古典文学中的精华,从学生口中渗融于他们的血液中,芬芳在他们的生命中。
其他文献
今天的多媒体技术则是以计算机为中心,把语音处理技术、图像处理技术、视听技术都集成在一起,而且把语音信号、图像信号先通过模数转换变成统一的数字信号,计算机可以很方便地对它们进行存储、加工、控制、编辑、变换,还可以查询、检索。所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作为辅助教学手段,以其软件多方位、立体化的开发和利用,以及贮存信息量大、画面丰富、多种媒体综合运用等特点,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建立了一个动态教学环境,开阔学生的视
期刊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朗读历来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然而教学实践中的朗读却存在着很多问题。笔者试以自己的观察与思考谈谈这些问题及优化朗读教学的对策,意在求教于大家。一、朗读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朗读的时间不够充分。  充斥于语文课堂的“讲问教学”挤掉了学生读书的时间,一节课40分钟,学生朗读的时间却不到5分钟,朗读练习往往
期刊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教师在重视点拨、指导的同时,更应重视多给学生自由阅读的机会让学生自己去感知体味。通过熟读、背诵,使书面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因而教师在重视精读领悟阶段的教师的引领的同时,也应注重自读感知阶段学生的自悟自得和诵读表达阶段学生情感的表达和提升。  一、自读中感知,要有“量”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会意,欣欣然。”读书贵在自悟自得,“书
期刊
孩子能自己动手完成的东西一定要让他们自己去做,孩子能自己思考完成的事情一定要让他们自己去思考。只有孩子自己探索的、自己感觉到的、自己所盼望学到的知识才是真正的知识。只有他们自己感知到的世界才是真正的世界。可是现在人们对美术教学的认识不够科学,通常把美术教学当成简单的“绘画”过程,把它理解为从不会绘画到绘画、从会绘画到熟练的过程。  现在,在学画、绘画教学之中,孩子们始终受着本本主义(缺乏真实性和想
期刊
所谓“自主写作”就是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周围的世界,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周围的世界,然后将自己的观察感受所得形诸于语言文字。一句话,写作是个人情感、灵性的外化。学生既然是写作的主体,写作教学自应以学生为本位,学生的写作活动自应是自主性写作。  然而这些年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写作教学被人为扭曲了。为了升学考试,“写什么”都局限于教材规定的内容和划定的范围。“怎样写”必须遵循教师指出的几种模式。
期刊
摘 要:本文阐述了自主探究式教学的理论基础、自主探究式教学的基本流程、自主探究式教学的特点以及自主探究式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小学数学;自主探究式;教学    一、自主探究式教学的理论基础  (1)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学习不应该被看成对于老师所授予的被动接受,而是学习者以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活动。”也就是说,学生的学习过程不应该是被动接受教材知识的过程,而是在学生已有
期刊
人们把教师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也把教育事业称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我做为祖国千千万万名园丁中的一分子,感到十分荣幸。自参加工作以来,虽然体会到教学的辛苦繁重,但是,当我走上讲台,眼看着一张张求知的面孔,一双双信任的眼睛,我的肩头有一种沉甸甸的感觉,一种担负国家民族重任的崇高的使命感油然而生。我变压力为动力,刻苦钻研教材,学习教育、心理学理论,并向其他教师请教,结合自己当班主任的实践,不断深思和
期刊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要营造学习氛围,创设创新环境;营造学生创新意识的心理氛围;重视创新能力培养;调动好奇心,激发创新欲望等。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学生;创新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很多,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四种:营造学习氛围,创设创新环境;营造学生创新意识的心理氛围;数学教学要重视创新能力培养;调动好奇心,激发创新欲望。  一、营造学习氛围
期刊
摘 要:本文结合作者几年排球教学及训练中积累的一些经验,介绍了如何进行排球传球教学,从而使学生掌握正确的传球技术,最终达到锻炼学生身体,促进学校排球运动的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排球运动;传球技术;球性教学  排球运动是比较普遍的一项体育运动,但由于比赛及技术要求特点所限制,参与排球运动必须有较好的技术。传球则是排球运动中的最基本的技术之一,是组织进攻战术的基础。因此,具有良好的排球传球手感是非常
期刊
一、对新语文理念的理解  汉语言文字特别具有灵性。作为象形文字的汉字,以形表义、形神兼备。以汉字为载体的汉语,重意会不重规则,没有分词连写,少有性、数、格的区别,语言凝练但意蕴丰厚,读来抑扬顿挫、铿锵悦耳。由于汉语言文字的形象性、隐喻性、意会性和模糊性,学生学习语文,不仅要进行理性分析,尤其要重视整体感悟。  学生学习母语主要靠语感。学生学习母语,因为有早已具备的口语语感做基础,有熟悉本国本民族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