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违规驾公车 当心受处分

来源 :当代党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wok9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9年12月,市纪委、市监察局根据有关规定制定了《关于领导干部违规驾驶公车的处理办法》。《办法》规定,党员领导干部违规驾驶公车的,根据情节轻重,给予纪律处分,造成经济损失的,依据其应负的事故责任进行赔偿。但是,近年来我市党员领导干部违规驾驶公车的行为屡禁不止。去年,全市共发生领导干部违规驾车事故20起,造成15人死亡和22人受伤。去年全市因违规驾驶公车受到党(政)纪处分的党员领导干部有20人左右。我们从中选择了3个典型案例,希望广大党员领导干部能引以为戒——
  
  教委主任驾公车旅游出车祸:党内严重警告、行政降级、免职
  
  2004年10月1日,某区区委委员、区教委主任曾某在未向区分管领导报告和未经有关部门审批的情况下,擅自驾驶区教委猎豹越野车,同其妻子周某及女儿、区教师进修学校唐某及妻子安某、区教委杨某及妻子程某一行7人从重庆出发前往贵州探亲、游玩,当日下午6时许到达贵州遵义市。10月3日上午9时许,曾某一行7人从遵义市出发前往黄果树等景点旅游。上午10时左右,当车行至贵(贵阳)遵(遵义)高等级公路86公里处时,曾驾驶的车辆先与公路右侧护栏擦挂后,又撞上公路左侧护栏,乘坐在后排的唐某被抛出车外,周某、程某等人受伤,车辆严重受损。车祸发生后,曾等人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和报警电话,并及时抢救伤员,拦车护送唐某等人到医院救治。11时许,唐某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10月11日,贵州省公安交警总队直属支队贵遵三大队作出《交通事故认定书》,认定曾某未按照操作规范安全驾驶车辆,构成本次事故的全部过错,曾某应负本次事故的全部责任。
  曾某身为党员领导干部,未经批准,擅自驾驶公车携带亲友外出旅游,并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造成一人死亡两人受伤的严重后果,情节较重。纪检部门给予其党内严重警告、行政降级处分,并按程序免去其区委委员、区教委主任职务。同时,曾某全额赔付唐某死亡补偿金和程某医疗费、住院费及车辆维修费等费用。
  
  经委主任驾公车回家撞人致伤:党内严重警告
  
  2004年10月18日晚22时50分左右,某县经委主任张某驾驶公车回家。车行至该县东城车站三叉路口处,与行人刘某相撞。事故发生后,张立即停车,将伤者送到县人民医院抢救。事故造成刘某重伤,该车挡风玻璃损坏。2004年10月28日,县公安交警大队作出了交通事故认定:张某和刘某的过错共同造成了此次交通事故,且张某的过错较为严重,张某承担此次事故的主要责任,刘某承担此次事故的次要责任。
  张某作为县经委主任,违规驾驶公车,造成一人重伤的交通事故。张某承担事故全部损失的60%,同时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副县长“帮忙”开公车惹祸:党内警告
  
  2004年10月21日,某县副县长赵某乘坐县政府猎豹越野车到某公司研究工作。途中,司机文某自感身体不适,请同车的赵某帮忙开一段,赵答应后驾驶该车。在完成相关工作返回县城时,继续由赵某驾驶。在途经渝巫路493Km+200m处时,杨某(男,3岁)突然从车行方向右侧二幢房屋之间的人行便道处横穿公路,赵发现后采取了紧急制动。由于车速较快,在制动过程中车前保险杠左侧与杨碰撞,杨受伤倒地。事故发生后赵某积极施救,并向县交警部门报案。由于杨某伤势过重,经抢救无效死亡。
  公安交通部门认定:赵某承担事故的次要责任。
  赵某作为县级党员领导干部,在工作中违规驾驶公车,造成一人死亡,其行为已违反了党的纪律。鉴于赵某对该事故负次要责任,且在事故发生后,积极施救,认错态度较好,情节较轻,受到党内警告处分,并按事故损失总额的10%赔偿损失1.6万元。
其他文献
编辑同志:   新近出台的《公务员法》第54四条规定:“公务员执行公务时,认为上级的决定或者命令有错误的,可以向上级提出改正或者撤销该决定或者命令的意见。”于是,类似《公务员可以对上级说不》这样的标题,频频出现在新闻媒体上,在广大公务员中间,更是一石击起千重浪。对上级说“不”,可以说是当前一些公务员最热门的话题。不少人认为,有了这个规定,公务员便可以从此抬头挺胸,对上级的错误决定或命令果断说“不”
期刊
城市环卫作业被老百姓叫作扫大街。就是这个很不起眼的行当,计划经济色彩却比较浓厚——市容环卫行业由政府一手包揽,政事不分、政企不分,管理体制不顺,经营观念陈旧……这些制约市政管理的顽症,在实行环卫作业市场化的江北区,已发生了明显的改观——    扫地是门大学问    提起手柄,撮箕盖马上关上,再将手柄旋转一下,平躺的撮箕立马“站”了起来……在江北区观音桥,七八个穿着标有“高建环卫”字样橘红色工作服的
期刊
该说“不”时不说也不对,不该说“不”时说了也白说——  茂才同志:  看了你的来信,感慨颇多。来信所反映的情况,在现实中确实具有普遍性。因为不善于对上级说“不”,有的影响了工作效果,有的影响了上下级的感情,有的甚至影响到一个人的一生。《公务员法》以法律的形式赋予公务员对上级说“不”的权利,这的确是我国民主法制建设中的一个重要进步。但是,哪些时候说“不”,如何对上级说“不”,当前在广大公务员中还存在
期刊
2005年“五·一”节前夕,巫山县龙溪镇农民邱永国筹资修建的9公里出境公路正式通车,当地群众奔走相告。  “这是巫山县鼓励和吸引民间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的又一成果。”巫山县委书记黄明告诉笔者,“此路一通,不仅将龙溪镇车辆运输的出境里程缩短了10多公里,不仅方便了群众,还让我们坚定了探索建立农村基础设施建、管、养新机制的信心。”  “渝东门户”巫山县山高坡陡、沟壑纵横,落后的基础设施条件严重制约着经
期刊
今年4月,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渝中区人民法院设计了一份“思想政治工作调查问卷”,由全体在职司法干警进行不记名答题。问卷涉及政治思想、职业意识、业余生活、个人状况4个方面,问题比例为:1∶3∶3∶3。在对答题结果进行汇总、分析后,可以看出当前法院司法干警思想状况——  一是积极向上,热爱审判事业。有96.27%的干警认为法官的行为举止都应该符合《法官行为规范》,89.15%的干警表示热爱
期刊
“复垦地陡增,长堤护沃土,子孙有田土,村民心得安。”这是潼南县安兴乡曹家村在整治荒滩后树起的“安心”碑上的碑文。  美丽的涪江,绕过潼南县安兴乡曹家坝,环抱着5000亩被防洪大堤和防护林护佑着的土地,沟渠纵横,一派自然和谐的田园风光。  然而,一年前,这里还是一个卵石遍布的荒滩。  曹家坝地势平坦,居住在这块土地上的近3000户村民,靠种植油菜和其他粮食作物为生。1981年7月13日,一场特大洪水
期刊
最近,笔者所在地不少群众对县公安局长在接待日接待群众上访的事议论纷纷。局长要到镇上派出所受理群众上访的消息公布后,老百姓非常高兴。接待日终于盼到了,局长也确实来了,情况却令大家失望。局长上午10点钟才到达派出所,11点半就收工,被下属拥进酒楼进餐后,钻进小车回县城了。大家都说这哪是接待日,完全就是接待“时”嘛!有的群众甚至怀疑,局长当天接待的两位上访群众,可能是派出所提前安排好的,便于电视台的记者
期刊
国有国法,党有党规。共产党员违犯党纪,就会受到查处。如果党员对党组织的处理不服,不仅可以申诉,而且可以像打官司一样,申请进行公开审理,这可是新鲜事。最近,重庆就出现了这样的“党纪法庭”。    垫江:一个别开生面的“法庭”    5月18日上午,垫江县新华宾馆三楼会议室。在“中共垫江县纪委党纪申诉复查案件公开审理”的会标下,一个醒目的党徽,昭示着这不是一般的法庭。  “党纪法庭”的布置与一般法庭类
期刊
2005年5月13日,在江北区首届中小学生艺术节书画展上,已病逝的瘫痪少年胡可信的部分书画作品被展出,引来众多参观者。在众人的称赞声中,胡可信的父亲胡国强落泪了:“儿子,你生前的愿望终于实现了!”    天降噩耗〉〉〉    1980年5月18日,活泼可爱的胡可信出生了。由于小可信生性乖巧,所有见过他的人都非常喜欢他。在解放军某部通信营任教导员的胡国强,常常抱着儿子乐呵呵地笑。而儿子可信似乎也特别
期刊
为“官”者,手握权力的双刃剑,当谨记“畏法度者最快乐”这句名言。  当今社会,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催生着金钱对当权者的诱惑,有的人什么钱物都敢要,什么朋友都敢交,什么地方都敢去,什么都“无所畏”。经不住诱惑的诸公自然没有好下场,究其根源,恐怕就是心中少了个“怕”字。  而“畏法度”的人最快乐,就在于他心存畏惧,不违法律和社会道德,遵守“游戏规则”,因而他能够按照自己的信念自由地生活。  社会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