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中医疗法;综述
中图分类号:R27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2)04-0101-03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MDS)代表了一组异质性的髓系肿瘤,特点是髓系细胞分化、成熟异常,无效造血,造血功能衰竭,以及因遗传不稳定而导致的高风险向急性髓系白血病(AML)转化。目前的药物尚不能治愈本病,其治疗的目的在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存期。中医对于本病在提高生活质量及延长生存期方面均具有优势。笔者现将相关研究总结于下。
1 关于病名
MDS临床表现以倦怠、嗜睡、头晕、心悸、纳差、面色苍白等虚证为主,兼有出血、发热、胁下积块等,属于中医“虚劳”、“血证”、“癥积”、“热劳”等范畴。上述命名仅是根据疾病表现的一个侧面,如根据患者疲乏无力、病程一般较长因而定为“虚劳”,而患者出现皮肤出血,就归属“血证”等,既不具特异性,也不能反映MDS的中医疾病本质。2008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血液病专业委员会与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血液病专业组联合召开了由全国部分高校、研究院所从事血液病临床与科研的专家参加的常见血液病中医病名专题讨论会,认为MDS既没有中医传统的病名沿用,西医病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也并不能反映该病的本质,经专家反复讨论,创新命名为“髓毒劳”[1],其含义为:“髓”代表病位,“毒”代表病性,“劳”代表病状。笔者认为,该病名反映了疾病的基本病机,具有特异性,因而值得推广应用。
2 病机
目前对于本病的病机认识趋于统一,基本上皆从正虚邪实角度认识本病。但对邪实的主次、性质有不同认识,概况起来有如下4种。
2.1 毒瘀内阻为本,正气不足为标
徐氏等[2]认为,MDS属正虚邪实之证,以邪实为本,以气血阴阳虚损为外在表现,具有虚实夹杂,以实为主的特点。病机为素体正气虚损,复感邪毒,因毒致瘀,毒瘀互阻,瘀血阻滞则新血不生,血运失常,故出现血虚和出血证候。病位涉及心、肝、脾、肺、肾,而脾肾虚损是其关键。杨氏[3]认为,MDS可从中医的干血劳理论分析,其原始细胞进行性堆积、病态造血似中医之所谓瘀血、干血阻滞在内,瘀血不去,新血不生,故周围血细胞减少(血虚)。因此,从病机上讲,可以用干血劳的理论分析、认识MDS;而临床辨证治疗时应抓住血瘀这一根本,施以化瘀通络之法以开血源,再配合益气养血、补肾健脾等治标之法,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2.2 脾肾两虚为本,瘀毒内阻为标
许氏等[4]认为,MDS的病机特点主要为本虚标实,脾肾亏虚为本,瘀血内停为标。正如《素问·通评虚实论篇》所言“精气夺则虚”。肾为先天之本,肾虚为诸虚之本,肾精不足,肾阴亏虚,疾病早中期可见乏力、低热、消瘦、盗汗等肾阴虚症状,日久诸虚及阳,阴阳两虚的症状均可见到;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受损,气血来源不足,同时,脾主摄血,脾虚则气不摄血,造成各种出血症状。离经之血阻络,久致髓海瘀阻,瘀血不去,所谓虚久必瘀,久病入络之理。此外,还认为在难治性贫血阶段以本虚为主,兼夹瘀血,在难治性贫血伴有原始细胞增多、难治性贫血伴有原始细胞增多转化阶段,尚有邪毒内盛,从而瘀血邪毒互结,破髓入血,耗伤正气,甚则化热转变为急劳(急性白血病)。陆氏等[5]认为,MDS的病机特点可概括为“脾肾亏虚为本,瘀毒内停为标”。也有人认为,MDS的主要病机是肾精亏虚,邪毒内蕴,瘀血阻络,正虚邪实、正邪分争贯穿疾病的始终[6]。
2.3 气阴两虚,血瘀内阻
苏氏等[7]采用气血阴阳辨证方法,发现大部分MDS患者具有“气阴两虚,血瘀内阻”的证候,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神疲懒言,头晕乏力,手足心热,口干咽燥,皮下瘀斑、瘀点,月经增多,舌淡黯或紫黯,脉细数或涩等。提出“气阴两虚,血瘀内阻”的中医复合证候为MDS临床主证。裴正学老中医认为MDS之病机当为本虚而标实,虚在气阴、脾肾,实在瘀血[8]。
2.4 元气不足,毒瘀内生
郭氏[9]认为,本病乃正虚邪实,虚实夹杂,根据《难经·八难》“气者人之根本也,根绝则茎叶枯矣”,MDS病机核心为元气虚,毒瘀为主要邪气。
此外,MDS的进展过程中会出现诸多变证。王氏等[10]认为,邪毒久阻经络,瘀滞日久而成痰核、瘰疬;亦可使血不循常道而出现各种出血症状;邪毒进一步发展,侵及营血,毒入骨髓或内陷心包而见热毒炽盛之象。
3 治则治法
3.1 治病必求于本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强调“治病必求于本”。对于MDS而言,目前大多学者认为其基本病机为虚实夹杂,立法处方时要抓住虚实夹杂的本质,补虚泻实,以治其本。徐氏等[2]认为,通过解毒活血、消积化瘀,针对MDS邪毒内踞之主要病机,辅以培补脾肾,以“去其所害”,使“气血复生”,最终达到治疗目的。杨氏[3]认为,可以把《金匮要略》中“干血劳”的理论运用于MDS的辨证施治中,认为MDS的基本病机为干血内阻,运用化瘀通络之法,辅以扶正,才能收到较好的治疗效果。周永明[11]根据《景岳全书·虚损》“虚邪之至,害必归阴,五脏之伤,穷必及肾”,认为MDS根本在于脾肾,应健脾补肾以治本,并认为健脾补肾、扶正固本、填精生血是治疗本病的根本大法,而清解邪毒、活血化瘀是治标之法,认为邪毒是重要致病因素,瘀血是主要病理产物,邪毒去,瘀血化,则新血生。
3.2 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
MDS在疾病的进程中会出现诸多变证,其中有许多是急症。明确缓急,做到“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是辨治MDS的重要原则。大多学者认为,在出现急症时可以运用西医治疗措施,如出现高热时及出血、贫血严重,可分别予以抗感染及输血治疗,同时发挥中医治疗急症的某些长处,以“留人治病”,待病情稳定时,转以中医为主治疗。李氏等[12]认为,在出现血热妄行时可速投清热解毒、凉血止血之剂以治标;出现咳嗽、鼻塞流涕时可解表散寒、宣肺祛痰或疏散风热、解毒利咽等。 3.3 分期、分层论治
根据法国-美国-英国(FAB)或WHO分类,MDS包括两个阶段,即骨髓原始较少和较多的阶段。很多学者结合西医对于该病的分类,分期分层进行辨治。李氏等[12]结合西医对于该病的危度分层,低危型MDS强调主以补脾肾、辅以解邪毒,高危型MDS强调重用解毒化瘀中药,佐以健脾补肾,同时可联合西医的化疗等措施。杨氏等[13]认为,难治性贫血阶段应以益气养血、补肾健脾为主,难治性贫血伴有原始细胞增多及其T阶段治疗以清热解毒立法,同时还要进行西医化学治疗。戴氏等[14]亦根据西医的危度分层,将其分为低危组和高危组分别辨治,低危组以扶正为主,高危组以祛邪为主。李氏等[15]认为,难治性贫血阶段为MDS的初期,治当益气补血、填精补肾,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阶段在扶正的基础上重用解毒活血之品。
4 方药
基于MDS虚实夹杂的基本病机,临床在辨证施方用药时多用扶正和解毒活血方药。根据上述特点,笔者将MDS用药分为扶正、解毒活血二类分别进行探讨。
4.1 扶正类
陈氏[16]认为,MDS的辨治要结合西医的病理与现代中药学的研究成果,常用补脾益肾、益气养阴之品。益气健脾药有黄芪、党参、人参、白术、茯苓、黄精等,这些药具有调节免疫效应;滋肾药分养阴和温肾两类,如生地黄、熟地黄、山茱萸、女贞子、墨旱莲、枸杞子、菟丝子、补骨脂、龟甲、阿胶、何首乌、巴戟天、仙茅、淫羊藿、紫河车等,具有刺激骨髓干细胞发育效应。刘氏[17]认为,红参能大补元气,故单以红参一味作为扶正之用。徐氏等[2]以四君子和六味地黄汤加减补益脾肾,常用药为熟地黄、山药、山茱萸、茯苓、泽泻、补骨脂、菟丝子、桑椹、制何首乌、党参、炒白术等;阳虚明显者酌加桂枝、制附片。许氏等[4]运用健脾补肾扶正气,常用药为黄芪、党参、白术、当归、熟地黄、菟丝子、甘草等,脾肾阴虚型加生地黄、熟女贞子、炒牡丹皮等;脾肾阳虚加补骨脂、巴戟肉等;阴阳两虚加枸杞子、巴戟肉等。
4.2 解毒活血类
高氏[18]单用雄黄治疗本病。陈氏[16]认为,辨治MDS时要结合西医的对与本病的病理认识,如活血化瘀药当归、丹参、川芎、赤芍、益母草等,特别是养血活血药具有改善骨髓微循环效应,同时还具有一定的控制溶血效果,破血行血药如三棱、莪术、地龙、水蛭、红花、桃仁、穿山龙等具有防止或对抗骨髓网硬蛋白增殖效应,解毒抗癌药如白花蛇舌草、半枝莲、半边莲、虎杖、贝母、苦参、砒石、雄黄等具有杀伤白血病细胞效应。徐氏等[2]倡导运用青黄散治疗MDS,青黄散由青黛、雄黄2味药组成,其中青黛咸寒,清热、凉血解毒;雄黄辛温,可解百毒、消积聚、化瘀血,两药合用有解毒化瘀、消积聚作用,针对MDS瘀毒致病的病机实质。马氏[19]运用复方蟾黄冲剂治疗本病,复方蟾黄冲剂内有蟾酥、雄黄、全蝎、蜈蚣、白花蛇等解毒之品。裴正学老中医治疗本病邪毒盛时,创制了青蔻胶囊,其主要成分是蟾酥,加少量草豆蔻[8]。
5 临床与实验研究
王氏等[20]观察了扶正祛邪丹(主要由人参、黄芪、当归、何首乌、夏枯草等组成)对BALB/C小鼠骨髓造血干细胞增殖的影响,研究发现,扶正祛邪丹对骨髓红系造血干细胞有明显促进作用。
赵氏等[21]用复方补肾冲剂(主要由红参须、熟附子、肉桂、鹿角片、炙龟甲等组成)治疗肾阳虚型MDS患者,发现治疗组症状明显减轻,血象改善,总有效率为86.7%,显著优于安雄治疗对照组的46.7%。治疗组于治疗后CD4+、GD4+/CD8+比值和白介素(IL)-2显著升高,CD8+、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IL-10、肿瘤坏死因子、干扰素等水平显著降低。表明补肾冲剂作用途径可能主要通过调节机体免疫及调控造血细胞因子表达,促进骨髓正常造血的恢复。
许氏等[22]通过健脾补肾、凉血解毒法为主治疗MDS难治性贫血阶段患者40例,总有效率为80%。治疗后乳酸脱氢酶、血清铁蛋白及β2-微球蛋白明显下降,认为健脾补肾、凉血解毒方药为主的治疗对于MDS难治性贫血阶段疗效良好,推测其机理可能与改善骨髓无效造血、降低肿瘤负荷、调节铁代谢有关。
刘氏等[17]用益髓青黄散治疗MDS患者36例,总有效率83.33%,发现该法对MDS各亚型的疗效确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并观察到患者自觉乏力症状最先改善,外周血象示最先显效的为血红蛋白,最快起效时间为21 d,最慢起效时间在4个月以后。
徐氏等[2]运用青黄散加补肾健脾中药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55例,总有效41例(74.5%),发现染色体异常组和染色体正常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6 小结
目前,对于MDS的基本病机已取得较为一致的看法,即认为MDS的基本病机为正虚邪实。治疗主要从扶正解毒立法,取得了确切的疗效。但是,关于MDS病机的核心问题即本病的标本问题上尚有争论,有以瘀毒为本病之本者,也有医者认为脾肾两虚为本病的主要病机,尚不能形成统一意见;在用药方面,扶正药物大同小异,解毒药的运用差别明显,有以青黄散解毒化瘀的,有以蟾酥为主的,还有用一般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之品如白花蛇舌草、半枝莲、虎杖、苦参、丹参、红花等,目前并不清楚这些不同类别解毒化瘀药物之间的疗效差别是否有统计学意义。
另外,细胞遗传学对于MDS的诊断和治疗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而重视发展中医药对于不同核型MDS的疗效就显得非常重要。麻氏[23]运用青黄散加补脾益肾汤剂治疗MDS发现对正常核型、异常核型等细胞遗传学分型者疗效好,并倡导以遗传学类型分类MDS,发展出MDS的不同遗传学类型针对性中医治疗方案,提高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 陈信义,麻柔,李冬云.规范常见血液病中医病名建议[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29(11):1040-1041. [2] 徐述,刘峰,麻柔.青黄散加补肾健脾中药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28(3):216-218.
[3] 杨振江.从“干血劳”辨治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J].河南中医药学刊, 2000,15(6):2-3.
[4] 许毅,周永明,黄振翘,等.健脾补肾活血法为主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临床观察[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1,7:10-11.
[5] 陆嘉惠,胡令彦,周永明.健脾补肾活血解毒法为主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0,16(9):204-206.
[6] 李凤珍.补肾活血解毒方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23例[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4,7(3):43-45.
[7] 苏伟,陈信义.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中医基本病机分析[J].中国中医药科技,1994,1(6):21-22.
[8] 梁曦,王芳,白丽君.裴正学教授中西医结合治疗MDS经验[J].甘肃中医,2010,23(5):12-13.
[9] 郭小青.益髓青黄散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临床观察[D].北京:中国中医科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9.
[10] 王树庆,刘捷.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中医论治[J].中医药信息,1997, 25(5):7-8.
[11] 顾敏.周永明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经验[J].辽宁中医药杂志, 2010,37(12):2300-2301.
[12] 李俊,孙伟玲.中医药分型辨治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J].辽宁中医杂志,2008,35(12):1841-1843.
[13] 杨文华,万增智,王熠,等.中西医结合分期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36例[J].新中医,1999,31(10):35-36.
[14] 戴海萍,沈群.中西医结合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研究进展[J].河北中医,2004,26(12):957-958.
[15] 李柳,徐述,胡乃平,等.中医分型论治联合环孢菌素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疗效初探[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26(10):933-935.
[16] 陈信义.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中西医结合治疗思路[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23(4):252-253.
[17] 刘峰,郭小青.益髓青黄散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36例[J].中医杂志,2011,52(3):241-242.
[18] 高学熙.雄黄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14例[J].临床内科杂志,1998, 15(3):125.
[19] 马琳.复方蟾黄冲剂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24例[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1,21(9):701-702.
[20] 王展翔,麻柔,郑金福,等.扶正祛邪丹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临床及实验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9,19(11):664-667.
[21] 赵琳,邱忠川,江秀花,等.复方补肾冲剂治疗肾阳虚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研究[J].上海医学,2006,29(3):147-149.
[22] 许毅,周永明,黄振翘,等.健脾补肾、凉血解毒法为主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RA型40例临床研究[J].新中医,2008,40(9):69-71.
[23] 麻柔.血液病的中西医结合思考——用中医学的优势梳理血液病治疗[C].北京:全国中西医结合血液学学术会议,2010.
(收稿日期:2011-06-08,编辑:梅智胜)
中图分类号:R27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2)04-0101-03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MDS)代表了一组异质性的髓系肿瘤,特点是髓系细胞分化、成熟异常,无效造血,造血功能衰竭,以及因遗传不稳定而导致的高风险向急性髓系白血病(AML)转化。目前的药物尚不能治愈本病,其治疗的目的在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存期。中医对于本病在提高生活质量及延长生存期方面均具有优势。笔者现将相关研究总结于下。
1 关于病名
MDS临床表现以倦怠、嗜睡、头晕、心悸、纳差、面色苍白等虚证为主,兼有出血、发热、胁下积块等,属于中医“虚劳”、“血证”、“癥积”、“热劳”等范畴。上述命名仅是根据疾病表现的一个侧面,如根据患者疲乏无力、病程一般较长因而定为“虚劳”,而患者出现皮肤出血,就归属“血证”等,既不具特异性,也不能反映MDS的中医疾病本质。2008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血液病专业委员会与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血液病专业组联合召开了由全国部分高校、研究院所从事血液病临床与科研的专家参加的常见血液病中医病名专题讨论会,认为MDS既没有中医传统的病名沿用,西医病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也并不能反映该病的本质,经专家反复讨论,创新命名为“髓毒劳”[1],其含义为:“髓”代表病位,“毒”代表病性,“劳”代表病状。笔者认为,该病名反映了疾病的基本病机,具有特异性,因而值得推广应用。
2 病机
目前对于本病的病机认识趋于统一,基本上皆从正虚邪实角度认识本病。但对邪实的主次、性质有不同认识,概况起来有如下4种。
2.1 毒瘀内阻为本,正气不足为标
徐氏等[2]认为,MDS属正虚邪实之证,以邪实为本,以气血阴阳虚损为外在表现,具有虚实夹杂,以实为主的特点。病机为素体正气虚损,复感邪毒,因毒致瘀,毒瘀互阻,瘀血阻滞则新血不生,血运失常,故出现血虚和出血证候。病位涉及心、肝、脾、肺、肾,而脾肾虚损是其关键。杨氏[3]认为,MDS可从中医的干血劳理论分析,其原始细胞进行性堆积、病态造血似中医之所谓瘀血、干血阻滞在内,瘀血不去,新血不生,故周围血细胞减少(血虚)。因此,从病机上讲,可以用干血劳的理论分析、认识MDS;而临床辨证治疗时应抓住血瘀这一根本,施以化瘀通络之法以开血源,再配合益气养血、补肾健脾等治标之法,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2.2 脾肾两虚为本,瘀毒内阻为标
许氏等[4]认为,MDS的病机特点主要为本虚标实,脾肾亏虚为本,瘀血内停为标。正如《素问·通评虚实论篇》所言“精气夺则虚”。肾为先天之本,肾虚为诸虚之本,肾精不足,肾阴亏虚,疾病早中期可见乏力、低热、消瘦、盗汗等肾阴虚症状,日久诸虚及阳,阴阳两虚的症状均可见到;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受损,气血来源不足,同时,脾主摄血,脾虚则气不摄血,造成各种出血症状。离经之血阻络,久致髓海瘀阻,瘀血不去,所谓虚久必瘀,久病入络之理。此外,还认为在难治性贫血阶段以本虚为主,兼夹瘀血,在难治性贫血伴有原始细胞增多、难治性贫血伴有原始细胞增多转化阶段,尚有邪毒内盛,从而瘀血邪毒互结,破髓入血,耗伤正气,甚则化热转变为急劳(急性白血病)。陆氏等[5]认为,MDS的病机特点可概括为“脾肾亏虚为本,瘀毒内停为标”。也有人认为,MDS的主要病机是肾精亏虚,邪毒内蕴,瘀血阻络,正虚邪实、正邪分争贯穿疾病的始终[6]。
2.3 气阴两虚,血瘀内阻
苏氏等[7]采用气血阴阳辨证方法,发现大部分MDS患者具有“气阴两虚,血瘀内阻”的证候,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神疲懒言,头晕乏力,手足心热,口干咽燥,皮下瘀斑、瘀点,月经增多,舌淡黯或紫黯,脉细数或涩等。提出“气阴两虚,血瘀内阻”的中医复合证候为MDS临床主证。裴正学老中医认为MDS之病机当为本虚而标实,虚在气阴、脾肾,实在瘀血[8]。
2.4 元气不足,毒瘀内生
郭氏[9]认为,本病乃正虚邪实,虚实夹杂,根据《难经·八难》“气者人之根本也,根绝则茎叶枯矣”,MDS病机核心为元气虚,毒瘀为主要邪气。
此外,MDS的进展过程中会出现诸多变证。王氏等[10]认为,邪毒久阻经络,瘀滞日久而成痰核、瘰疬;亦可使血不循常道而出现各种出血症状;邪毒进一步发展,侵及营血,毒入骨髓或内陷心包而见热毒炽盛之象。
3 治则治法
3.1 治病必求于本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强调“治病必求于本”。对于MDS而言,目前大多学者认为其基本病机为虚实夹杂,立法处方时要抓住虚实夹杂的本质,补虚泻实,以治其本。徐氏等[2]认为,通过解毒活血、消积化瘀,针对MDS邪毒内踞之主要病机,辅以培补脾肾,以“去其所害”,使“气血复生”,最终达到治疗目的。杨氏[3]认为,可以把《金匮要略》中“干血劳”的理论运用于MDS的辨证施治中,认为MDS的基本病机为干血内阻,运用化瘀通络之法,辅以扶正,才能收到较好的治疗效果。周永明[11]根据《景岳全书·虚损》“虚邪之至,害必归阴,五脏之伤,穷必及肾”,认为MDS根本在于脾肾,应健脾补肾以治本,并认为健脾补肾、扶正固本、填精生血是治疗本病的根本大法,而清解邪毒、活血化瘀是治标之法,认为邪毒是重要致病因素,瘀血是主要病理产物,邪毒去,瘀血化,则新血生。
3.2 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
MDS在疾病的进程中会出现诸多变证,其中有许多是急症。明确缓急,做到“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是辨治MDS的重要原则。大多学者认为,在出现急症时可以运用西医治疗措施,如出现高热时及出血、贫血严重,可分别予以抗感染及输血治疗,同时发挥中医治疗急症的某些长处,以“留人治病”,待病情稳定时,转以中医为主治疗。李氏等[12]认为,在出现血热妄行时可速投清热解毒、凉血止血之剂以治标;出现咳嗽、鼻塞流涕时可解表散寒、宣肺祛痰或疏散风热、解毒利咽等。 3.3 分期、分层论治
根据法国-美国-英国(FAB)或WHO分类,MDS包括两个阶段,即骨髓原始较少和较多的阶段。很多学者结合西医对于该病的分类,分期分层进行辨治。李氏等[12]结合西医对于该病的危度分层,低危型MDS强调主以补脾肾、辅以解邪毒,高危型MDS强调重用解毒化瘀中药,佐以健脾补肾,同时可联合西医的化疗等措施。杨氏等[13]认为,难治性贫血阶段应以益气养血、补肾健脾为主,难治性贫血伴有原始细胞增多及其T阶段治疗以清热解毒立法,同时还要进行西医化学治疗。戴氏等[14]亦根据西医的危度分层,将其分为低危组和高危组分别辨治,低危组以扶正为主,高危组以祛邪为主。李氏等[15]认为,难治性贫血阶段为MDS的初期,治当益气补血、填精补肾,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阶段在扶正的基础上重用解毒活血之品。
4 方药
基于MDS虚实夹杂的基本病机,临床在辨证施方用药时多用扶正和解毒活血方药。根据上述特点,笔者将MDS用药分为扶正、解毒活血二类分别进行探讨。
4.1 扶正类
陈氏[16]认为,MDS的辨治要结合西医的病理与现代中药学的研究成果,常用补脾益肾、益气养阴之品。益气健脾药有黄芪、党参、人参、白术、茯苓、黄精等,这些药具有调节免疫效应;滋肾药分养阴和温肾两类,如生地黄、熟地黄、山茱萸、女贞子、墨旱莲、枸杞子、菟丝子、补骨脂、龟甲、阿胶、何首乌、巴戟天、仙茅、淫羊藿、紫河车等,具有刺激骨髓干细胞发育效应。刘氏[17]认为,红参能大补元气,故单以红参一味作为扶正之用。徐氏等[2]以四君子和六味地黄汤加减补益脾肾,常用药为熟地黄、山药、山茱萸、茯苓、泽泻、补骨脂、菟丝子、桑椹、制何首乌、党参、炒白术等;阳虚明显者酌加桂枝、制附片。许氏等[4]运用健脾补肾扶正气,常用药为黄芪、党参、白术、当归、熟地黄、菟丝子、甘草等,脾肾阴虚型加生地黄、熟女贞子、炒牡丹皮等;脾肾阳虚加补骨脂、巴戟肉等;阴阳两虚加枸杞子、巴戟肉等。
4.2 解毒活血类
高氏[18]单用雄黄治疗本病。陈氏[16]认为,辨治MDS时要结合西医的对与本病的病理认识,如活血化瘀药当归、丹参、川芎、赤芍、益母草等,特别是养血活血药具有改善骨髓微循环效应,同时还具有一定的控制溶血效果,破血行血药如三棱、莪术、地龙、水蛭、红花、桃仁、穿山龙等具有防止或对抗骨髓网硬蛋白增殖效应,解毒抗癌药如白花蛇舌草、半枝莲、半边莲、虎杖、贝母、苦参、砒石、雄黄等具有杀伤白血病细胞效应。徐氏等[2]倡导运用青黄散治疗MDS,青黄散由青黛、雄黄2味药组成,其中青黛咸寒,清热、凉血解毒;雄黄辛温,可解百毒、消积聚、化瘀血,两药合用有解毒化瘀、消积聚作用,针对MDS瘀毒致病的病机实质。马氏[19]运用复方蟾黄冲剂治疗本病,复方蟾黄冲剂内有蟾酥、雄黄、全蝎、蜈蚣、白花蛇等解毒之品。裴正学老中医治疗本病邪毒盛时,创制了青蔻胶囊,其主要成分是蟾酥,加少量草豆蔻[8]。
5 临床与实验研究
王氏等[20]观察了扶正祛邪丹(主要由人参、黄芪、当归、何首乌、夏枯草等组成)对BALB/C小鼠骨髓造血干细胞增殖的影响,研究发现,扶正祛邪丹对骨髓红系造血干细胞有明显促进作用。
赵氏等[21]用复方补肾冲剂(主要由红参须、熟附子、肉桂、鹿角片、炙龟甲等组成)治疗肾阳虚型MDS患者,发现治疗组症状明显减轻,血象改善,总有效率为86.7%,显著优于安雄治疗对照组的46.7%。治疗组于治疗后CD4+、GD4+/CD8+比值和白介素(IL)-2显著升高,CD8+、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IL-10、肿瘤坏死因子、干扰素等水平显著降低。表明补肾冲剂作用途径可能主要通过调节机体免疫及调控造血细胞因子表达,促进骨髓正常造血的恢复。
许氏等[22]通过健脾补肾、凉血解毒法为主治疗MDS难治性贫血阶段患者40例,总有效率为80%。治疗后乳酸脱氢酶、血清铁蛋白及β2-微球蛋白明显下降,认为健脾补肾、凉血解毒方药为主的治疗对于MDS难治性贫血阶段疗效良好,推测其机理可能与改善骨髓无效造血、降低肿瘤负荷、调节铁代谢有关。
刘氏等[17]用益髓青黄散治疗MDS患者36例,总有效率83.33%,发现该法对MDS各亚型的疗效确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并观察到患者自觉乏力症状最先改善,外周血象示最先显效的为血红蛋白,最快起效时间为21 d,最慢起效时间在4个月以后。
徐氏等[2]运用青黄散加补肾健脾中药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55例,总有效41例(74.5%),发现染色体异常组和染色体正常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6 小结
目前,对于MDS的基本病机已取得较为一致的看法,即认为MDS的基本病机为正虚邪实。治疗主要从扶正解毒立法,取得了确切的疗效。但是,关于MDS病机的核心问题即本病的标本问题上尚有争论,有以瘀毒为本病之本者,也有医者认为脾肾两虚为本病的主要病机,尚不能形成统一意见;在用药方面,扶正药物大同小异,解毒药的运用差别明显,有以青黄散解毒化瘀的,有以蟾酥为主的,还有用一般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之品如白花蛇舌草、半枝莲、虎杖、苦参、丹参、红花等,目前并不清楚这些不同类别解毒化瘀药物之间的疗效差别是否有统计学意义。
另外,细胞遗传学对于MDS的诊断和治疗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而重视发展中医药对于不同核型MDS的疗效就显得非常重要。麻氏[23]运用青黄散加补脾益肾汤剂治疗MDS发现对正常核型、异常核型等细胞遗传学分型者疗效好,并倡导以遗传学类型分类MDS,发展出MDS的不同遗传学类型针对性中医治疗方案,提高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 陈信义,麻柔,李冬云.规范常见血液病中医病名建议[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29(11):1040-1041. [2] 徐述,刘峰,麻柔.青黄散加补肾健脾中药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28(3):216-218.
[3] 杨振江.从“干血劳”辨治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J].河南中医药学刊, 2000,15(6):2-3.
[4] 许毅,周永明,黄振翘,等.健脾补肾活血法为主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临床观察[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1,7:10-11.
[5] 陆嘉惠,胡令彦,周永明.健脾补肾活血解毒法为主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0,16(9):204-206.
[6] 李凤珍.补肾活血解毒方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23例[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4,7(3):43-45.
[7] 苏伟,陈信义.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中医基本病机分析[J].中国中医药科技,1994,1(6):21-22.
[8] 梁曦,王芳,白丽君.裴正学教授中西医结合治疗MDS经验[J].甘肃中医,2010,23(5):12-13.
[9] 郭小青.益髓青黄散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临床观察[D].北京:中国中医科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9.
[10] 王树庆,刘捷.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中医论治[J].中医药信息,1997, 25(5):7-8.
[11] 顾敏.周永明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经验[J].辽宁中医药杂志, 2010,37(12):2300-2301.
[12] 李俊,孙伟玲.中医药分型辨治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J].辽宁中医杂志,2008,35(12):1841-1843.
[13] 杨文华,万增智,王熠,等.中西医结合分期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36例[J].新中医,1999,31(10):35-36.
[14] 戴海萍,沈群.中西医结合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研究进展[J].河北中医,2004,26(12):957-958.
[15] 李柳,徐述,胡乃平,等.中医分型论治联合环孢菌素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疗效初探[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26(10):933-935.
[16] 陈信义.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中西医结合治疗思路[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23(4):252-253.
[17] 刘峰,郭小青.益髓青黄散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36例[J].中医杂志,2011,52(3):241-242.
[18] 高学熙.雄黄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14例[J].临床内科杂志,1998, 15(3):125.
[19] 马琳.复方蟾黄冲剂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24例[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1,21(9):701-702.
[20] 王展翔,麻柔,郑金福,等.扶正祛邪丹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临床及实验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9,19(11):664-667.
[21] 赵琳,邱忠川,江秀花,等.复方补肾冲剂治疗肾阳虚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研究[J].上海医学,2006,29(3):147-149.
[22] 许毅,周永明,黄振翘,等.健脾补肾、凉血解毒法为主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RA型40例临床研究[J].新中医,2008,40(9):69-71.
[23] 麻柔.血液病的中西医结合思考——用中医学的优势梳理血液病治疗[C].北京:全国中西医结合血液学学术会议,2010.
(收稿日期:2011-06-08,编辑:梅智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