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红红火火轰轰烈烈的一年艺考已经结束,从去年的12月末到今年的三月初,将近四个月的2011年艺考即将结束。然而,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还没有取得最后的胜利,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等待他们的还有多重心理的考验,发合格证,高考的文化课成绩以及填报志愿等等,都将决定着他们是否能踏入那梦寐的艺术殿堂。又是一年艺考热,在艺考持续升温的这几年里很多人都在思考一个问题:“艺考热”还能热多久?
“艺考热”到底是功利还是教育体制下的无奈?
面对“艺考热”一部分人认为是家长和学生的功利心在作祟,《光明日报》一篇文章指出,艺考的白热化在相当程度上,与社会环境的推波助澜是分不开的。有的家长不惜花费重金希望孩子大红大紫,一些媒体大肆渲染和炒作“一夜成名”,还有很多人更是将当明星看成名利双收的捷径。,而在这个娱乐至死的时代多少人想通过走捷径而获得所谓的“成功”,似乎大家已经习惯了“一夜爆红”“一夜暴富”的事情,功利心更多的有一种侥幸的心理。即使不是为了名利双收,也是觉得艺术这条道将来是比较有“钱途”的行业,但是,实际情况真的就是这样的吗?而另一方面多如牛毛的艺考培训班遍地开花,为了能在艺术这条道上多捞些油水,一些培训班不惜打出了“保过”的旗号,甚至在一些专业的艺术类院校还开设相关专业的培训班,每个人都想在艺考这块肥肉上啃一口。在一定程度上公众的功利心也在促使着艺考的白热化。
另一方面,在当下高学历的社会中,高考压力也在逐年增加,甚至有人认为不上大学就相当于半个文盲。另一方面,很多人认为考上好大学,才能找到好工作。中国人求稳,而且在所谓的共产社会,人们习惯于“包分配”,习惯于组织分配,而忽略了个人能动能力的发挥。这里面更深层次的是对于社会体制的思考。体制如此,社会期待又如此之高,对于那些成绩不好的学生来说,在她们认为通过艺考来进入大学或许是他们最好的捷径,但是不知道现在这条路还能不能称得上是捷径?
“艺考热”是不是捷径?
据有关媒体报道,今年艺考竞争激烈堪比“国考”。以北京电影学院为例,今年报考人数约为2万人,比去年增加7000人左右,而整个学校今年的招生人数只有488人。其中,今年仅招30人的北电表演系,报考总人数已达4392人,其中1836名考生通过初试,而在接下来的几轮复试中还将有大批的人员被淘汰,据统计,淘汰率高达99%。而在中国传媒大学,700个招生计划也吸引到全国两万多人报考,比去年增加了2000多人;中央戏剧学院所有院系本科招生网上报名已超过14000人,比去年多3000多人;就连以培养研究型人才为主的北京师范大学艺术学院报名也增加了23.7%,更有甚者,有些艺考现场出现100%淘汰率。在今年的艺考中,河北一所艺术培训学校的11名考生参加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初试时就全部被淘汰。再来对比一下艺术类考生的录取率和普通类考生的录取率,艺术类考生高考录取率只有10%左右,远低于普通类高考70%左右的录取率,如此高的淘汰率让我们如何称之为“捷径”,正如一位家长所说“如果参加普通高考是走独木桥,那参加艺考就是在走钢丝”。
在走这条路之前,有多少人是抱着兴趣和梦想去的,如果一味的是为了考大学,即使能够成功进入到大学,但是人生的方向或许也会因此而逆转,所以我们要思考,艺考是否真的适合每一个人?
“艺考热”下的冷思考!
每年艺考都是几家欢喜几家忧,看到奔波劳累的考生在考场外因落榜而放声大哭不禁让人心生怜悯,那一双双充满渴望的眼神仿佛在告诉世人:我只不过是想上学而已。话又说回来,在踏上艺考这条路之前是否多思考一下,这条路到底适合不适合自己,是纯粹的为了考大学还是真正为了实现自己的艺术理想,还是真的是自己技不如人,毕竟这是一个优胜劣汰的时代,光凭一时的热情和短暂的艺考培训并不能成为一个有艺术气息的人,即使顺利进入大学的校门,发现其实自己对所学专业并不感兴趣,对于以后的就业和人生规划来说更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正如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播学院副院长于丹老师所说,“不是所有人都适合这条路,要想清楚选择这条路跟自己的未来之间是什么关系。”
短期的专业培训是否能真正挖掘出学生的艺术天分,还是中国的教育造就的应试模式已经成了百变模版。艺术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艺考不仅仅需要天分更重要的还有自身的文化素养。仅仅看到它的优势而忽视了同样重要的文化课,是很多艺考生失足的重要原因。对于培养艺术人才的专业院校来说什么才是理想的艺术人才?我们对于艺术的界定是不是有些太宽泛,严格把握艺考招生要求,培养高素质的艺术人才。艺术来源于生活,课本上教不出真正的艺术。
同时,对于很多院校来说应该更多的考虑社会的供求关系,结合就业情况和社会供求等方面来制定所招收的人数。不要盲目的去开设相关专业,扩招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导致艺考白热化的原因。培养了大量的人才,但是市场需求饱和,是属于一种资源的浪费。相关部门的统计表明,2009年,全国3000多名表演专业的本科生,就业率不到70%,即便就业,能靠表演养活自己的毕业生比例也很低。其他毕业生,有的转行,有的成为“北漂”,靠打工或父母接济维持生活,等待机会。对于一个科班出身的演员来说一举成名的机会并不是人人都有的。况且随着大众媒体的逐渐发展,人们可展现的平台也逐渐多起来,像各种的选秀比赛和逐渐丰满羽翼的网络都可能是大家实现明星梦想的舞台。所以,按需分配才能导致社会对于文艺人才需求的均衡。
参加艺考为了以后能找到一个好工作,这样的机率有多大?我们来算一笔账,以北京和上海的艺校为例,在你顺利考上一所大学为前提。艺术类学生每年的学费在一万三以上,我们且以一万三为标准。四年,学费五万四。大城市的生活费,艺术生可能开销会更大一些,我们以一千为标准,在艺术类院校里这算是一个保守的数字,所以每年生活费一万二,总共下来四年差不多要十万,再加上艺考培训的培训及考试费用差不多要十二万。而一个艺校毕业的大学生,我们以普通的院校为例,毕业之后需要多少年能挣到十几万元,而且在当下就业相对饱和的装态下。
翻底还能热多久?
面对艺考的高淘汰率,2011年,从北京七色光华学校传出了与亚洲舞蹈教育研究中心合作的消息。该消息称,在亚洲范围内,针对中国国内舞蹈专业考生,开展了与多个国际院校国际艺术人才的交流合作,直接面向国际院校输送舞蹈艺术人才,为舞蹈专业艺术考生打开了一条新的出路。而且不受国内高考制度限制,由国际院校自主短期语言和专业集训,直接考核录取,而且还说很多所院校向学生提供相当于学费50%以上的奖学金。所有合作院校均经过我国教育部认证,具备颁发国际、国内认证的学历证书、学位证书的资格。
听到这个消息,不知道是该为那些追求艺术的同学感到高兴还是应该为艺考转变“战场”而感到担忧。很明显,这是中国的“艺考热”现象在国际范围的一种升温。把国内“战场”转向国际,我们可以把它看作是国际化与中国教育的一种“创新之举”,也应该带着问题去思考这种现象。有多少人能够付得起如此高昂的学费,即使学成归国,尊贵的“海龟”身份与市场饱和的状态下能不能找到满意的工作,如果选择在国外工作这些学校的影响力又能否让这些在异国他乡求学的学子们找到合适自己的工作。另外,国际办学在师资以及教育质量上有没有保证,在某些国家还推荐中国留学生本硕联读,真正的目的是用于办学还是别有用心,还是希望家长和学生能够清楚的定位!
艺考已经在中国的土地上呈现出白热化的状态,现在又加入了国际元素的催化剂,我们的疑虑还在继续,“艺考热”还能热多久?中国教育追求的是什么,我们不得不反思我们当下的教育环境,是越来越功利化还是越来越国际化。
“艺考热”到底是功利还是教育体制下的无奈?
面对“艺考热”一部分人认为是家长和学生的功利心在作祟,《光明日报》一篇文章指出,艺考的白热化在相当程度上,与社会环境的推波助澜是分不开的。有的家长不惜花费重金希望孩子大红大紫,一些媒体大肆渲染和炒作“一夜成名”,还有很多人更是将当明星看成名利双收的捷径。,而在这个娱乐至死的时代多少人想通过走捷径而获得所谓的“成功”,似乎大家已经习惯了“一夜爆红”“一夜暴富”的事情,功利心更多的有一种侥幸的心理。即使不是为了名利双收,也是觉得艺术这条道将来是比较有“钱途”的行业,但是,实际情况真的就是这样的吗?而另一方面多如牛毛的艺考培训班遍地开花,为了能在艺术这条道上多捞些油水,一些培训班不惜打出了“保过”的旗号,甚至在一些专业的艺术类院校还开设相关专业的培训班,每个人都想在艺考这块肥肉上啃一口。在一定程度上公众的功利心也在促使着艺考的白热化。
另一方面,在当下高学历的社会中,高考压力也在逐年增加,甚至有人认为不上大学就相当于半个文盲。另一方面,很多人认为考上好大学,才能找到好工作。中国人求稳,而且在所谓的共产社会,人们习惯于“包分配”,习惯于组织分配,而忽略了个人能动能力的发挥。这里面更深层次的是对于社会体制的思考。体制如此,社会期待又如此之高,对于那些成绩不好的学生来说,在她们认为通过艺考来进入大学或许是他们最好的捷径,但是不知道现在这条路还能不能称得上是捷径?
“艺考热”是不是捷径?
据有关媒体报道,今年艺考竞争激烈堪比“国考”。以北京电影学院为例,今年报考人数约为2万人,比去年增加7000人左右,而整个学校今年的招生人数只有488人。其中,今年仅招30人的北电表演系,报考总人数已达4392人,其中1836名考生通过初试,而在接下来的几轮复试中还将有大批的人员被淘汰,据统计,淘汰率高达99%。而在中国传媒大学,700个招生计划也吸引到全国两万多人报考,比去年增加了2000多人;中央戏剧学院所有院系本科招生网上报名已超过14000人,比去年多3000多人;就连以培养研究型人才为主的北京师范大学艺术学院报名也增加了23.7%,更有甚者,有些艺考现场出现100%淘汰率。在今年的艺考中,河北一所艺术培训学校的11名考生参加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初试时就全部被淘汰。再来对比一下艺术类考生的录取率和普通类考生的录取率,艺术类考生高考录取率只有10%左右,远低于普通类高考70%左右的录取率,如此高的淘汰率让我们如何称之为“捷径”,正如一位家长所说“如果参加普通高考是走独木桥,那参加艺考就是在走钢丝”。
在走这条路之前,有多少人是抱着兴趣和梦想去的,如果一味的是为了考大学,即使能够成功进入到大学,但是人生的方向或许也会因此而逆转,所以我们要思考,艺考是否真的适合每一个人?
“艺考热”下的冷思考!
每年艺考都是几家欢喜几家忧,看到奔波劳累的考生在考场外因落榜而放声大哭不禁让人心生怜悯,那一双双充满渴望的眼神仿佛在告诉世人:我只不过是想上学而已。话又说回来,在踏上艺考这条路之前是否多思考一下,这条路到底适合不适合自己,是纯粹的为了考大学还是真正为了实现自己的艺术理想,还是真的是自己技不如人,毕竟这是一个优胜劣汰的时代,光凭一时的热情和短暂的艺考培训并不能成为一个有艺术气息的人,即使顺利进入大学的校门,发现其实自己对所学专业并不感兴趣,对于以后的就业和人生规划来说更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正如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播学院副院长于丹老师所说,“不是所有人都适合这条路,要想清楚选择这条路跟自己的未来之间是什么关系。”
短期的专业培训是否能真正挖掘出学生的艺术天分,还是中国的教育造就的应试模式已经成了百变模版。艺术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艺考不仅仅需要天分更重要的还有自身的文化素养。仅仅看到它的优势而忽视了同样重要的文化课,是很多艺考生失足的重要原因。对于培养艺术人才的专业院校来说什么才是理想的艺术人才?我们对于艺术的界定是不是有些太宽泛,严格把握艺考招生要求,培养高素质的艺术人才。艺术来源于生活,课本上教不出真正的艺术。
同时,对于很多院校来说应该更多的考虑社会的供求关系,结合就业情况和社会供求等方面来制定所招收的人数。不要盲目的去开设相关专业,扩招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导致艺考白热化的原因。培养了大量的人才,但是市场需求饱和,是属于一种资源的浪费。相关部门的统计表明,2009年,全国3000多名表演专业的本科生,就业率不到70%,即便就业,能靠表演养活自己的毕业生比例也很低。其他毕业生,有的转行,有的成为“北漂”,靠打工或父母接济维持生活,等待机会。对于一个科班出身的演员来说一举成名的机会并不是人人都有的。况且随着大众媒体的逐渐发展,人们可展现的平台也逐渐多起来,像各种的选秀比赛和逐渐丰满羽翼的网络都可能是大家实现明星梦想的舞台。所以,按需分配才能导致社会对于文艺人才需求的均衡。
参加艺考为了以后能找到一个好工作,这样的机率有多大?我们来算一笔账,以北京和上海的艺校为例,在你顺利考上一所大学为前提。艺术类学生每年的学费在一万三以上,我们且以一万三为标准。四年,学费五万四。大城市的生活费,艺术生可能开销会更大一些,我们以一千为标准,在艺术类院校里这算是一个保守的数字,所以每年生活费一万二,总共下来四年差不多要十万,再加上艺考培训的培训及考试费用差不多要十二万。而一个艺校毕业的大学生,我们以普通的院校为例,毕业之后需要多少年能挣到十几万元,而且在当下就业相对饱和的装态下。
翻底还能热多久?
面对艺考的高淘汰率,2011年,从北京七色光华学校传出了与亚洲舞蹈教育研究中心合作的消息。该消息称,在亚洲范围内,针对中国国内舞蹈专业考生,开展了与多个国际院校国际艺术人才的交流合作,直接面向国际院校输送舞蹈艺术人才,为舞蹈专业艺术考生打开了一条新的出路。而且不受国内高考制度限制,由国际院校自主短期语言和专业集训,直接考核录取,而且还说很多所院校向学生提供相当于学费50%以上的奖学金。所有合作院校均经过我国教育部认证,具备颁发国际、国内认证的学历证书、学位证书的资格。
听到这个消息,不知道是该为那些追求艺术的同学感到高兴还是应该为艺考转变“战场”而感到担忧。很明显,这是中国的“艺考热”现象在国际范围的一种升温。把国内“战场”转向国际,我们可以把它看作是国际化与中国教育的一种“创新之举”,也应该带着问题去思考这种现象。有多少人能够付得起如此高昂的学费,即使学成归国,尊贵的“海龟”身份与市场饱和的状态下能不能找到满意的工作,如果选择在国外工作这些学校的影响力又能否让这些在异国他乡求学的学子们找到合适自己的工作。另外,国际办学在师资以及教育质量上有没有保证,在某些国家还推荐中国留学生本硕联读,真正的目的是用于办学还是别有用心,还是希望家长和学生能够清楚的定位!
艺考已经在中国的土地上呈现出白热化的状态,现在又加入了国际元素的催化剂,我们的疑虑还在继续,“艺考热”还能热多久?中国教育追求的是什么,我们不得不反思我们当下的教育环境,是越来越功利化还是越来越国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