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来一条鞭法研究综述(2001——2010)

来源 :群文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beis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条鞭法是明代嘉靖、万历年间推行的田赋改革,在中国赋役制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上承唐代的两税法,下启清代的摊丁入亩,堪称中国赋税史上从实物税向货币税转化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关于一条鞭法的研究,以梁方仲先生最为权威。他发表《一条鞭法》一文以及多篇相关论文。这些论著,几十年来被学界公认为一条鞭法研究最具权威性的经典之作。但是一条鞭法还有许多值得学者继续探讨和考察之处。梁方仲先生的研究并不意味着一条鞭法的停滞。笔者将近十年来一条鞭法的相关研究收集整理,这些研究涉及十分广泛,大致可以分为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条鞭法的背景、内容以及影响与意义,一条鞭法的贯彻与执行,一条鞭法的比较研究,其他角度看一条鞭法。
  
  一、关于一条鞭法
  
  早在明嘉靖十年(1531年)在江浙、福建、广东等地区就出现了一条鞭法,以后“屡行屡止”。万历九年(1581年)张居正在清丈全国土地的基础上下令在全国推行一条鞭法。近十年来有关一条鞭法的研究,主要着眼于其背景、内容、影响以及意义。
  廖焕水认为,张居正的一条鞭法虽符合社会发展和农民利益要求,具有一定的进步性合理性,但未能从机制上清除加重赋役的内在原因,没能跳出“黄宗羲定律”的怪圈。
  张勇从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角度探讨了一条鞭法的历史意义。他认为其实施使两税法以来由“度人而税”向“度地而税”的转化进程大大的前进了一步,为清初真正完成这一变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关于一条鞭法的贯彻与执行
  
  张居正在万历新政时期推行一条鞭法,他所面临的环境和问题是纷繁复杂的,他的应对和处置,不能统而概之。随着学者研究的深入,可以看出一条鞭法的贯彻、执行存在着较大的地区差异。
  《一条鞭法与万历新政一基于庞尚鹏起任福建巡抚的分析》一文论述了一条鞭法在福建推行时的背景和过程、遇到的阻碍,以及最终成功的个中原因,提出福建一条鞭法推行的成功,并不意味着它可以放之四海而皆准。
  李振翼根据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博物馆清理的《丈地均粮碑记》——记述了明成化年间当地实施赋税改革的情况——论述了一条鞭法在陇右及甘南藏区的推行。论文阐述了舟曲地区在西固同知欧阳策的领导下打击豪强,清丈土地,改革赋役制,实行丁地合一。
  吕杨在《橘化为枳:明一条鞭法的北方困境》一文中通过对一条鞭法在北方推行过程中所出现问题的分析,探讨了区域政策推行全国过程中产生矛盾的原因。提出一条鞭法是带有强烈江南地域特色的赋役制度。而北方的地方官却几乎都是照搬江南的经验,很少有人结合本地区特点进行改革,因而从北方地区开始试行一条鞭法,就备受质疑和反对。
  
  三、关于一条鞭法的比较研究
  
  过去,学者常常将一条鞭法与两税法和摊丁入亩进行比较研究。近十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形式不断发展,一条鞭法不再仅仅着眼历史,学者们开始将其纳入现实领域,特别是与农村税费改革的比较以及对后者的借鉴意义。
  王德礼在《“一条鞭法”与农村税费改革》中从四个方面论述了一条鞭法对农村税费改革的启示:一是注意计税土地不实可能产生的不公,二是注意计税价格可能产生的暗税,三是注意避免不合理收费通过改革而长期化,四是注意解决农村基层的相关利益问题。
  李成则从一条鞭法的改革中提出了两点针对农村税费改革的可借鉴之处,分别是:治赋必须与治政相结合,以及不增设新税,节约开支,强化赋税征管。
  《农村税费改革与“一条鞭法”比较研究》一文比较了二者的相似之处,表现在:将土地作为征收对象;重视农业税征实还是征收代金的问题;将农业税及农业税附加统一归乡级政府管理,与一条鞭法的官收官解相似;“雇人应役”。
  《张居正“一条鞭法”与农村税费改革之比较》则比较了两者的不同之处,在于:二者在改革背景、改革性质、改革指导思想和改革目的上存在差异。
  
  四、结语
  
  总之,近十年来有关一条鞭法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一方面是注重结合现实,重视历史的现实观照,体现了参与史学的优良传统;另一方面是研究有一定的深度,为明史研究开辟了新的领域,展现了新的视野;另外在对一条鞭法的评价等问题上有突破,尤其是能够看到历史的另一面,改变了以往对历史事件任情褒贬的不良习惯,这样的认识也更真实全面。
  当然,近年来的张居正研究还有一些不足之处。一是当前的研究并不系统深入,还主要集中于改革的总体评价与失败原因的分析,集中于少数地区的分析,还有许多领域有待深入,诸如一条鞭法推行时的官僚和士人的群体研究和心态研究,改革对各地的影响及民众的反映等。二是不少研究因袭前人或名家之作,缺乏创新,缺乏对原始材料与新的方法的深入发掘与运用,给人千人一面的感觉。
  在今后的研究中,应在传统的研究基础上采用交叉学科、比较学科、多学科、跨学科、新兴学科的研究方法,在充分占有原始资料的同时要在深与精方面多下功夫,不断开辟新的研究领域,推动研究工作不断登上新的台阶。
其他文献
《药》作为鲁迅“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的系列小说之一,刻画了当时国民在封建势力重压之下麻木的精神状态。有人评价说,“《药》就是这样一篇具有严肃深刻的社会政治主题,又有新颖独创的艺术形式的革命现实主义力作”,因为它深刻地揭露了国民的劣根性,尤其是小说中塑造的几个典型的国民性代表者,更是深入人心。但当读者们都习惯性地将试图搜寻“麻木”的目光投放在无知而善良的华老栓,或安放在那群愚昧而可笑的看客身上
期刊
1958年被确定为“新浪潮”诞生的具体年份,“新浪潮”的导演们对萨杜尔笔下“稳定时期”末期的电影发起了制片技术和制片方法的革命,可以归于这一流派的导演有弗朗索瓦·特吕弗、让一吕克·戈达尔、克洛德·夏布洛尔、雅克·里韦特等。在这些新生代导演看来,他们之前的法国电影一直处于僵化状态。“这包括从戏剧继承来的编剧理论(必须有情节、心理、结局、良好的感情);‘成功模式’的美学(精雕细琢的剧本、流行的对话、有
期刊
王安忆是新时期以来最重要的小说家之一,80年代初她以“雯雯系列”登上文坛,清新纯美。她的初期作品白描“文革”以后中国内地生活的变化,平实细腻又充满感伤,颇能体现又一辈年轻作家的心声。王安忆以惊人的潜力和韧力写作不辍而勇于创新,以十足的“自我”意识一次次的超越自己的创作而获得文坛“常青树”的赞誉。80年代中后期她涉足“寻根”写了《小鲍庄》,注目于市民生活创作了《米尼》,她也大胆写性有“三恋”系列。直
期刊
自从张爱玲的《金锁记》问世以来,就被各方评论家称为其杰出的代表作。傅雷在《论张爱玲的小说》中说:“毫无疑问,《金锁记》是张女士截止目前为止的最完满之作,颇有《猎人日记》中某些故事的风范。至少也该列为我们文坛最美的收获之一。”夏志清在其具有开拓意义的《中国现代小说史》中更是把张爱玲的《金锁记》冠以“中国自古以来最伟大的中篇小说”的称号。虽然外界把它捧得的如此之高,但一向决绝的张爱玲在时隔二十多年后却
期刊
笔者认为余华从写作早期的作品如《现实一种》、《世事如烟》到中后期的《在细雨中呼喊》、《许三观卖血记》,让他同时也让我们读者在生存的困兽之斗中找到了一条突围而出的道路。本文试图结合自身三次阅读《许三观卖血记》过程中的精神突围之路,对余华生命哲学的突围之路做出解读。    一、求索印证——荒诞叙述    初次阅读,给笔者留下最深印象的是作品中的荒诞叙述。这种荒诞叙述,是说作品的文本语言及其塑造出来的人
期刊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文学景观激动人心。文学在遭受了多年的践踏和压抑后,终于又焕发了生机。张贤亮便是涌现的一颗新星。1980年他发表《灵与肉》获全国优秀小说奖,1983年《肖尔布拉克》、1984年《绿化树》获全国优秀小说奖,1985年发表的中篇小说《男人的一半是女人》更是引起文坛内外的广泛关注和争议。    一、时代的压抑与人性的抗争    《男人的一半是女人》之所以轰动文坛,是因为他在
期刊
循着一支古曲,走进大山的境界,涉几湾山路,细赏村庄的东西,感受山里女人的淳朴与勤俭。山里的女人,她们甘愿奉献自己的一生,成就一个美丽的梦。  老吾老及人之老,幼吾幼及人之幼。    引言    离乡数载,2010年末,岁寒。为了一睹山野的皑皑白雪,我回到了阔别十余年的故乡牛皮山。“姐姐,你们怎么来了?”,正在四处张望的我,被眼前这位身体结实、皮肤微黑的大妹子的叫声震住了。我茫然的问道:“请问你是谁
期刊
合唱指挥者是合唱的灵魂,是合唱演出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指挥者通过熟悉合唱曲目,在原作品的基础上进行二度创作,把自己内心想表达的歌曲情感通过指挥动作诠释给合唱队员,合唱队员通过指挥者的动作心领神会,用美妙的声音将歌曲的内在精神展现给听众。在这过程中,指挥者的动作作为指挥者和合唱队员的媒介,不仅要具有一定的规范性,能够准确把指挥者内心情感表达给合唱队员,从听众以及美学角度来说,指挥者的动作还应该具有审
期刊
《忧郁的热带》可以说是一本自传性的人类学作品。作者以他的探险经历为主线,描绘了一个被他称为“新世界”的热带。“自我反思”是本书的主题。它对欧洲文化体系的深刻反醒,对殖民主义的批判,对待异域文化的公正态度,猛烈抨击了古典进化论学派的“欧洲中心主义”观点,在人类学研究态度的转变上起到了非凡作用。正如一位学者所说:“它在发现一种跨越文化、超越历史的‘语言’,并在发现一种方法的过程中分解了‘自我’。这种探
期刊
按照丹麦学者汤姆森(Christian Jurgensen Thomsen)的观点,青铜时代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三个重要阶段(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之一。这样的观点同样适应于中国。之所以有大量学者从事青铜器的研究,自与青铜器在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密不可分。郭宝钧先生在其遗著《商周铜器群综合研究》一书中首次关注了青铜器的铸造技术,创造性地提出了青铜鼎的器型经历了从“耳足四点分配式”到“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