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国际交往的日益增多以及中国国际话语权的增强,跨文化交际已普遍存在。高职教育需要基于社会及教育发展形势,采取相应对策,把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落至实处。本文在此提出的几条建议,均具相当的可行性,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职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
【作者简介】张前蓉(1982.09-),女,汉族,重庆人,重庆城市职业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英语翻译和教育。
【基金项目】重庆城市职业学院校级教改项目“《高职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及国际话语权的增强,跨文化交际能力在人们日常生活、工作中的作用日渐突出。跨文化交际能力虽然在很大程度上具有渐强的文化属性,但作为一种能力,与其他能力一样,它同样具有时代属性,因此其培养需要顺应时代形势,与时俱进。但有关培养机构、组织必须在时代背景下全面理解相关内涵。高职教育作为我国培养职业人才的主力军更应如此。否则,高素质、复合型职业人才的培养便要受到很大阻碍。
一、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意义内涵辨析
一般来说,跨文化交际能力是指在特定的跨文化交际场景中,交际主体,包括个体、团体,以目标文化社会规范、价值理念、行为模式相一致的得体、有效的行为交际能力。确切地说,交际者的行为是否得体在根本上取决于交际对象与交际场景。但限于交际对象的文化背景及交际场景的时空维度,跨文化交际涉及的内容、方式并非一成不变。因此,相关能力及培养方式也会产生相应的变化。
对于高职教育来说,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尤其重要。在我国当前采取的文化、经济、社会及外交发展战略下,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高端复合型职业人才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可以深刻认识本民族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同时,也可以真切地理解异国文化,在保持民族文化尊严的同时,易于与跨文化背景中涉及的其他民族、地区的文化产生情感共鸣。于个人,这可以彰显个体文化品质与道德修养;于国家,可以彰显民族文化软实力。
二、高职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现状
鉴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当前高职英语教育在开展相关课程教学时,均采取了一定策略,把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有机地融于教学或活动之中。从实践来看,也取得了一定成效,无论专业如何,不同背景的学生均在英语教学或活动中从不同层面提升了跨文化交际能力。
但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我国当前高职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更侧重于理论知识的灌输。教师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更依赖于对语言知识的讲解,以渗透的形式向学生传授跨文化交际知识。但这种传授实质上并没有脱离“教师说、学生听”的模式。因为针对性的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脱离,甚至有些学校对跨文化交际课外活动根本未予以重视,结果致使学生并未实现知行合一。最终,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仅仅限于“左耳进、右耳出”。
三、高职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实践策略
基于以上所述,为真正地培养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高端、复合型职业技术人才,在当前时代背景下,高职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可在实践中采取以下策略:
1. 强化文化知识与语言教学的渗透融合。在整个文化体系中,语系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通过它,我们可以了解该语言所代表的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因为本质上,语言是使用群体长期积累、沉淀、传承下来的思维习惯以及解读、感知世界的方式。所以,无论从何角度而言,语言均是文化的重要载体,两者之间存在密不可分的关系。换种角度而言,理解某一地区的语言便意味着对某种文化的理解。因此,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必须以语言为依托。另一方面,对语言的理解同样需要深入学习相关文化背景、思想价值观念,任何剥离了文化背景去教授或学习语言的现象均不值得提倡。最终,不但语言能力提高受限,跨文化交际能力及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均要受到很大影响。
当前高职英语教学中,教师只是在语篇教学时讲解相关的跨文化交际知识,这对于学生相应语言能力的提高有着相当的片面性。为此,需要有机地、全面地将其融于整个语言学习体系中,包括语篇的阅读教学,也包括词汇、语法的学习。
以词汇学习为例,因为英汉语言及文化的差异,一些英语词汇本身褒贬义兼而有之。典型的如“aggressive”“ambitious”,在教学时,教师应强调其在不同语境中对应的意思,使学生明白其意义到底属“褒”还是属“贬”,以便于不同的跨文化交际中把其恰当地用于不同场合,从而免除不必要的文化误解或冲突。再如,中国人在表达惜别的感情时,常常会说“勿忘我”,但如果不了解相关的词汇表达,按个人想法行事,张嘴便是“Don’t forget me”。但凡对英语知识、语法有一定了解的人通常均会知道,“Don’t forget me”是祈使句。从祈使句本身具有的特点而言,它通常表示命令。因此,说有这种语句的人常令人感到“颐指气使”,也因此会给人一种强势、不文明、不懂礼貌的感觉。在此情况下,原本美好感情的表达便会变味,导致不必要、不应有的表达文化误解。实际上,“勿忘我”在英语中对应的是“Forget-me-not”。这种表达不仅语气温柔,而且更能表达语意,彰显交际者的文化素养、思想品质以及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2. 全面提升教师跨文化交际能力与素养。我国当前高职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不力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教师本身这方面的能力与素养有所欠缺。因此,在相关培养方面,相当数量的教师因为认识欠缺,对学生的培养只能限于理论层面。也有一些教师在教学时,仅单纯地从语言学习的角度提升学生的能力,结果自然而然地忽视了跨文化交际能力。另外,也因为实际能力有限,无法把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全方位地融于英语教学。
在此情况下,有关教师应积极快速地转变观念,把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落到实处。例如,在当前的英语教学中,词汇、语法教学得到了极大重视,教师也在此方面花费了大量精力。但相對来说,词汇与语法的讲解均在很大程度上与文化背景相隔离。关于词汇教学,教师通常仅限于其读音、拼写及用法。这本身已不符合高职层次英语教学的内在要求。加之相关教育脱离了其固有的生态文化背景,终使学生不但不能树立语言学习的文化意识,即使是词汇教学,其效果也会相应地打折扣。这些均是教师跨文化意识、跨文化交际能力、素养欠缺所致。
【关键词】高职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
【作者简介】张前蓉(1982.09-),女,汉族,重庆人,重庆城市职业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英语翻译和教育。
【基金项目】重庆城市职业学院校级教改项目“《高职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及国际话语权的增强,跨文化交际能力在人们日常生活、工作中的作用日渐突出。跨文化交际能力虽然在很大程度上具有渐强的文化属性,但作为一种能力,与其他能力一样,它同样具有时代属性,因此其培养需要顺应时代形势,与时俱进。但有关培养机构、组织必须在时代背景下全面理解相关内涵。高职教育作为我国培养职业人才的主力军更应如此。否则,高素质、复合型职业人才的培养便要受到很大阻碍。
一、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意义内涵辨析
一般来说,跨文化交际能力是指在特定的跨文化交际场景中,交际主体,包括个体、团体,以目标文化社会规范、价值理念、行为模式相一致的得体、有效的行为交际能力。确切地说,交际者的行为是否得体在根本上取决于交际对象与交际场景。但限于交际对象的文化背景及交际场景的时空维度,跨文化交际涉及的内容、方式并非一成不变。因此,相关能力及培养方式也会产生相应的变化。
对于高职教育来说,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尤其重要。在我国当前采取的文化、经济、社会及外交发展战略下,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高端复合型职业人才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可以深刻认识本民族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同时,也可以真切地理解异国文化,在保持民族文化尊严的同时,易于与跨文化背景中涉及的其他民族、地区的文化产生情感共鸣。于个人,这可以彰显个体文化品质与道德修养;于国家,可以彰显民族文化软实力。
二、高职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现状
鉴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当前高职英语教育在开展相关课程教学时,均采取了一定策略,把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有机地融于教学或活动之中。从实践来看,也取得了一定成效,无论专业如何,不同背景的学生均在英语教学或活动中从不同层面提升了跨文化交际能力。
但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我国当前高职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更侧重于理论知识的灌输。教师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更依赖于对语言知识的讲解,以渗透的形式向学生传授跨文化交际知识。但这种传授实质上并没有脱离“教师说、学生听”的模式。因为针对性的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脱离,甚至有些学校对跨文化交际课外活动根本未予以重视,结果致使学生并未实现知行合一。最终,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仅仅限于“左耳进、右耳出”。
三、高职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实践策略
基于以上所述,为真正地培养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高端、复合型职业技术人才,在当前时代背景下,高职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可在实践中采取以下策略:
1. 强化文化知识与语言教学的渗透融合。在整个文化体系中,语系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通过它,我们可以了解该语言所代表的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因为本质上,语言是使用群体长期积累、沉淀、传承下来的思维习惯以及解读、感知世界的方式。所以,无论从何角度而言,语言均是文化的重要载体,两者之间存在密不可分的关系。换种角度而言,理解某一地区的语言便意味着对某种文化的理解。因此,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必须以语言为依托。另一方面,对语言的理解同样需要深入学习相关文化背景、思想价值观念,任何剥离了文化背景去教授或学习语言的现象均不值得提倡。最终,不但语言能力提高受限,跨文化交际能力及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均要受到很大影响。
当前高职英语教学中,教师只是在语篇教学时讲解相关的跨文化交际知识,这对于学生相应语言能力的提高有着相当的片面性。为此,需要有机地、全面地将其融于整个语言学习体系中,包括语篇的阅读教学,也包括词汇、语法的学习。
以词汇学习为例,因为英汉语言及文化的差异,一些英语词汇本身褒贬义兼而有之。典型的如“aggressive”“ambitious”,在教学时,教师应强调其在不同语境中对应的意思,使学生明白其意义到底属“褒”还是属“贬”,以便于不同的跨文化交际中把其恰当地用于不同场合,从而免除不必要的文化误解或冲突。再如,中国人在表达惜别的感情时,常常会说“勿忘我”,但如果不了解相关的词汇表达,按个人想法行事,张嘴便是“Don’t forget me”。但凡对英语知识、语法有一定了解的人通常均会知道,“Don’t forget me”是祈使句。从祈使句本身具有的特点而言,它通常表示命令。因此,说有这种语句的人常令人感到“颐指气使”,也因此会给人一种强势、不文明、不懂礼貌的感觉。在此情况下,原本美好感情的表达便会变味,导致不必要、不应有的表达文化误解。实际上,“勿忘我”在英语中对应的是“Forget-me-not”。这种表达不仅语气温柔,而且更能表达语意,彰显交际者的文化素养、思想品质以及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2. 全面提升教师跨文化交际能力与素养。我国当前高职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不力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教师本身这方面的能力与素养有所欠缺。因此,在相关培养方面,相当数量的教师因为认识欠缺,对学生的培养只能限于理论层面。也有一些教师在教学时,仅单纯地从语言学习的角度提升学生的能力,结果自然而然地忽视了跨文化交际能力。另外,也因为实际能力有限,无法把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全方位地融于英语教学。
在此情况下,有关教师应积极快速地转变观念,把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落到实处。例如,在当前的英语教学中,词汇、语法教学得到了极大重视,教师也在此方面花费了大量精力。但相對来说,词汇与语法的讲解均在很大程度上与文化背景相隔离。关于词汇教学,教师通常仅限于其读音、拼写及用法。这本身已不符合高职层次英语教学的内在要求。加之相关教育脱离了其固有的生态文化背景,终使学生不但不能树立语言学习的文化意识,即使是词汇教学,其效果也会相应地打折扣。这些均是教师跨文化意识、跨文化交际能力、素养欠缺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