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社会环境变化、国家相关政策调整以及高职技术院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高职技术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的学生管理工作已经不能适应当下高职技术院校的发展需求。在新常态的背景下,高职技术院校想要做好学生管理工作,则需要准确把握高职技术院校学生的群体特征,制定合理的管理措施,以引导高职技术学生能够在黄金时期健康的成长,以为我国可持续战略发展输送高素质的技术人才。本文对高职技术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问题进行细致的探究,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意见以推进我国高职技术院校学生管理工作。
关键词:高职技术学院;学生管理;自我管理
前言:高职技术院校在我国教育体系当中占据了半壁江山,同时随着我国经济产业多元化发展,对职业技能性人才的需求也不断攀升,作为承担国家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要使命的高职技术院校,需要切实做好学生管理工作,通过这样的方式实现人性化治学方针,全面提升高职技术学生的理论素养与技术能力,为我国可持续战略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一、高职技术学院学生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管理工作理念落后
由于受到计划体制下现行体制的束缚与观念的影响,我国高职技术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仍延续着主从关系模式,高职技术院校充当主动的管理者与教育者,学生成为被管理者与被教育者,学生管理体系严重忽略学生个体的特征与需求,过于采用统一性的制度、措施以及方式管理学生,不能采用民主化的管理方式采纳学生的心声与意见,从而导致学生对院校的管理理念与制度存在一定的抵触心理,在这种管理理念的驱使下,学生的知识结构、思维方式、技术能力很难得到质的提升,严重制约了学生创造力与个性的多元化发展。
(二)学生管理工作模式单一
很多高职技术院校仍在沿用与学年度相适应、以班级为基本单位的相对稳定的管理模式,但是由于高职院校教育模式的创新与改革,学生可以自主选择上课时间、任课教师、课程科目、选修年限等,这种方式严重削弱了班级的整体性,使得学生群体在空间与时间上形成了一定的流动性、差异性以及不稳性,因此班级的凝聚力与管理职能也被严重削弱,原有的稳定的管理机制已经不能适应当下的教育体制,从而导致学生管理工作成效差强人意。
(三)学生管理工作队伍匮乏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趋势加快,我国高校学生数量也得到了迅猛的提升,但是相较之下教师队伍人数却较为匮乏,两者在人员数量上形成了较大的悬殊[1]。其中教师队伍中辅导人员的匮乏为高职技术院校的发展带来了较大的挑战,教育部明确规定高校辅导员与学生的比例应该达到1:200,但是从高职院校实际状况来看,很多院校辅导员与学生比例远远低于规定标准,同时很多院校辅导员不具备足够的素养与工作能力,不能深入到学生群体当中了解學生的基本状况,导致学生管理工作停滞不前。
(四)学生管理工作与方法滞后
社会的发展促进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从管理职能过渡到服务职能上来,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范围逐渐延伸到学业考核、精准扶贫以及就业等问题上来,这些工作内容要求高职技术院校必须创新学生管理工作及方法,但是很多院校沿袭的了陈旧的管理制度,很难在短期时间内实现改革与创新,同时院校也忽略了学生具备的自我教育以及自我管理能力,无法为学生提供完善的锻炼机会、交流机会以及互评机制,导致学生无法充分发挥自我管理与自我教育的潜力。
二、高职技术学院学生管理工作对策
(一)创新高职技术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理念
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管理理念,掌握该阶段大学生心理发育特点与需求,并将大学生需求作为管理工作的切入点,充分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充分发挥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以及自我服务的潜力,同时由于我国依法治国的理念不断深入,为了保证教育理念的规范性,院校需要依据法律思维以及法治理念对待学生管理工作,实行人性化与规范性兼具的管理方针,同时为了进一步突出学生管理理念的民主性,学校要建立健全的反馈机制,集思广益,根据学生的需求与意见制定适宜的管理方针。
(二)创新高职技术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模式与工作体制
为了避免学生管理工作出现管理与教育脱节的现象,明确学生管理工作责权范围,高职技术院校需要建立一个结构层次分明的管理体系,并呼吁院校师生全面参与学生管理工作,实现各部门上下联动的效果,全方位管理学生的学习、成长以及生活[2]。培养学生理论基础与技术素养是高职技术院校重要的教学目标,为此高职技术院校需要与相关企业建立产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方针,以就业为导向创新学生管理机制,同时将企业生产车间管理模式添加到学生管理当中,并选派学生管理各个学习小组,通过相互监督的方式提升管理水平与效率。
(三)创新高职技术院校学生管理方法与手段
激励是管理的重要核心,只有充分激发人的主管能动性,才能取得良好的管理效果,为此高职院校需要根据学生的需求与特点制定有效的激励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与积极性,为了提升学生管理效果,可以借助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协调管理,搜集并整理学生数据信息,采用现今的计算机软件标准化、规范化的处理学生信息,并得出科学的反馈数据,以提高学生管理的效率与质量,减轻辅导员队伍的工作任务,通过系统性、科学性的管理方式,实现标准化的学生管理工作。
(四)加强高职技术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师资队伍建设
高职技术院校辅导人员的数量与质量对于提升学生管理工作水准与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高职技术院校制定严格的聘任制度,在学校行政机关以及专任教师中选拔优秀的专职辅导员,并将管理水平高、工作能力强、沟通能力强、业务流程熟练作为基本的选拔标准,为辅导员队伍壮大奠定扎实的根基,同时为了进一步优化辅导员素养与业务能力,院校可以施行内部推荐与公开聘选相结合的方式,优化辅导员结构层级,定期组织培训提升辅导员的管理素养,并制定行之有效的考评机制,确保辅导员能够了解自身的管理状况,同时借助考评机制加深对学生的了解与认识,确保学生管理工作水准能够更上一层楼。
结语:社会经济形式、就业方式以及分配方式的多元化发展对高职院校的办学质量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高职院校想要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水准,则需要制定完善的學生管理制度,创新学生管理理念,并不断更新学生管理方法与措施,优化辅导员队伍素养与质量,通过这样的方式提升高职技术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水准。
参考文献:
[1]王亚琴.互联网背景下学生管理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37(02):17-19.
[2]范庆瑜.大数据思维视域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转型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7,4(02):169-172.
关键词:高职技术学院;学生管理;自我管理
前言:高职技术院校在我国教育体系当中占据了半壁江山,同时随着我国经济产业多元化发展,对职业技能性人才的需求也不断攀升,作为承担国家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要使命的高职技术院校,需要切实做好学生管理工作,通过这样的方式实现人性化治学方针,全面提升高职技术学生的理论素养与技术能力,为我国可持续战略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一、高职技术学院学生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管理工作理念落后
由于受到计划体制下现行体制的束缚与观念的影响,我国高职技术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仍延续着主从关系模式,高职技术院校充当主动的管理者与教育者,学生成为被管理者与被教育者,学生管理体系严重忽略学生个体的特征与需求,过于采用统一性的制度、措施以及方式管理学生,不能采用民主化的管理方式采纳学生的心声与意见,从而导致学生对院校的管理理念与制度存在一定的抵触心理,在这种管理理念的驱使下,学生的知识结构、思维方式、技术能力很难得到质的提升,严重制约了学生创造力与个性的多元化发展。
(二)学生管理工作模式单一
很多高职技术院校仍在沿用与学年度相适应、以班级为基本单位的相对稳定的管理模式,但是由于高职院校教育模式的创新与改革,学生可以自主选择上课时间、任课教师、课程科目、选修年限等,这种方式严重削弱了班级的整体性,使得学生群体在空间与时间上形成了一定的流动性、差异性以及不稳性,因此班级的凝聚力与管理职能也被严重削弱,原有的稳定的管理机制已经不能适应当下的教育体制,从而导致学生管理工作成效差强人意。
(三)学生管理工作队伍匮乏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趋势加快,我国高校学生数量也得到了迅猛的提升,但是相较之下教师队伍人数却较为匮乏,两者在人员数量上形成了较大的悬殊[1]。其中教师队伍中辅导人员的匮乏为高职技术院校的发展带来了较大的挑战,教育部明确规定高校辅导员与学生的比例应该达到1:200,但是从高职院校实际状况来看,很多院校辅导员与学生比例远远低于规定标准,同时很多院校辅导员不具备足够的素养与工作能力,不能深入到学生群体当中了解學生的基本状况,导致学生管理工作停滞不前。
(四)学生管理工作与方法滞后
社会的发展促进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从管理职能过渡到服务职能上来,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范围逐渐延伸到学业考核、精准扶贫以及就业等问题上来,这些工作内容要求高职技术院校必须创新学生管理工作及方法,但是很多院校沿袭的了陈旧的管理制度,很难在短期时间内实现改革与创新,同时院校也忽略了学生具备的自我教育以及自我管理能力,无法为学生提供完善的锻炼机会、交流机会以及互评机制,导致学生无法充分发挥自我管理与自我教育的潜力。
二、高职技术学院学生管理工作对策
(一)创新高职技术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理念
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管理理念,掌握该阶段大学生心理发育特点与需求,并将大学生需求作为管理工作的切入点,充分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充分发挥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以及自我服务的潜力,同时由于我国依法治国的理念不断深入,为了保证教育理念的规范性,院校需要依据法律思维以及法治理念对待学生管理工作,实行人性化与规范性兼具的管理方针,同时为了进一步突出学生管理理念的民主性,学校要建立健全的反馈机制,集思广益,根据学生的需求与意见制定适宜的管理方针。
(二)创新高职技术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模式与工作体制
为了避免学生管理工作出现管理与教育脱节的现象,明确学生管理工作责权范围,高职技术院校需要建立一个结构层次分明的管理体系,并呼吁院校师生全面参与学生管理工作,实现各部门上下联动的效果,全方位管理学生的学习、成长以及生活[2]。培养学生理论基础与技术素养是高职技术院校重要的教学目标,为此高职技术院校需要与相关企业建立产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方针,以就业为导向创新学生管理机制,同时将企业生产车间管理模式添加到学生管理当中,并选派学生管理各个学习小组,通过相互监督的方式提升管理水平与效率。
(三)创新高职技术院校学生管理方法与手段
激励是管理的重要核心,只有充分激发人的主管能动性,才能取得良好的管理效果,为此高职院校需要根据学生的需求与特点制定有效的激励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与积极性,为了提升学生管理效果,可以借助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协调管理,搜集并整理学生数据信息,采用现今的计算机软件标准化、规范化的处理学生信息,并得出科学的反馈数据,以提高学生管理的效率与质量,减轻辅导员队伍的工作任务,通过系统性、科学性的管理方式,实现标准化的学生管理工作。
(四)加强高职技术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师资队伍建设
高职技术院校辅导人员的数量与质量对于提升学生管理工作水准与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高职技术院校制定严格的聘任制度,在学校行政机关以及专任教师中选拔优秀的专职辅导员,并将管理水平高、工作能力强、沟通能力强、业务流程熟练作为基本的选拔标准,为辅导员队伍壮大奠定扎实的根基,同时为了进一步优化辅导员素养与业务能力,院校可以施行内部推荐与公开聘选相结合的方式,优化辅导员结构层级,定期组织培训提升辅导员的管理素养,并制定行之有效的考评机制,确保辅导员能够了解自身的管理状况,同时借助考评机制加深对学生的了解与认识,确保学生管理工作水准能够更上一层楼。
结语:社会经济形式、就业方式以及分配方式的多元化发展对高职院校的办学质量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高职院校想要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水准,则需要制定完善的學生管理制度,创新学生管理理念,并不断更新学生管理方法与措施,优化辅导员队伍素养与质量,通过这样的方式提升高职技术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水准。
参考文献:
[1]王亚琴.互联网背景下学生管理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37(02):17-19.
[2]范庆瑜.大数据思维视域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转型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7,4(02):169-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