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早期干预32例报告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yxiao37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脑病 早期干预
  
  资料与方法
  2006~2007年确诊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32例,其中女15例,男17例;出生体重2500~4000g。母亲孕周37~41周,年龄21~32岁。按住院先后顺序设为单号和双号,单号为干预组,双号为非干预组。同期出生的15例正常新生儿为正常对照组。
  方法:①新生儿HIE的分度采用中华医学会儿科学会新生儿组制度的标准[1],治疗按韩氏等[2]整理的新生儿HIE治疗方案。②早期干预的大纲参考《新生儿行为和0~3岁教育》[2]。干预的内容是根据小儿智能发展的规律,按不同年龄段在4个领域以游戏的形式进行训练,使其能逐渐接近或达到该年龄阶段应达到的发育水平。
  4个领域分别为:①动作的训练,主要指大动作的训练;②认知能力的训练,包括精细动作和认知能力的训练;③语言的训练;④个人和社会交往能力的训练。干预组患儿每2个月随诊1次,评定上2个月干预的效果并指导家长制定下2个月的干预方案,对于不足之处,建议回家加强干预的力度。
  早期干预的效果评定选用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中国城市版,在患儿1岁时由受过该量表专门培训并取得合格证的人员进行评定。
  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显著性大检验。
  
  结 果
  新生儿HIE干预组及非干预组在智能发育上存在差异。干预组的大运动发育基本可与正常儿平行,能抬头、独坐、爬行、独站、独行的时间仅稍落后于正常,11例可在7~8月龄时完成爬行动作,3例1岁时仍不会爬行(其中2例为重度HIE),而非干预组的动作发育则明显落后于正常儿;仅6例能在7~8月龄儿完成爬动作,3例1岁时仍不会爬行。同时干预组在语言发育及精细动作的能力方面也明显好于非干预组。
  新生儿HIE及正常对照智能比较(X±S),见表1。
  


  不同程度新生兒HIE智能比较:与正常对照(109.00±5.40)比较,t=1.516,P>0.05,32例新生儿HIE中有重度5例,其中有后遗症3例:脑瘫2例,癫痫1例,他们于1岁时的智能均显著低于正常儿。5例中有2例虽然作了早期干预,但效果不明显,智能仍然很低。
  
  讨 论
  新生儿HIE是新生儿窒息后的并发症,是围产期足月儿脑损伤的最常见的原因。0~2岁是人类中枢神经系统发育最迅速、可塑性最强的时期,早期干预有利于促进受伤大脑的功能代偿,可能减轻脑损伤所致的智能发育落后。
  小儿大脑的正常发育和功能维持,除由其本身因素决定外,需要不断积累感觉经验,促进其发展。目前国外对早产儿的早期干预效果较肯定。我国窒息儿早期干预协作组的研究也表明,干预后患儿的智力发育指数比常规育儿组高,而且窒息儿通过早期干预后无论在智力和运动方面均赶上正常对照儿童。说明早期干预对促进窒息儿的智力发育、防止伤残是有效的。我们发现,对新生儿HIE进行早期干预后,干预组的患儿1岁时的智力发展指数比非干预组高,差异显著,但其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却要低一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总之,早期干预对促进轻、中度HIE的智力发育、有效。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会新生儿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诊断依据和分度.中华儿科杂志,1997,32(2):99-100.
  2 鲍秀兰,主编.新生儿行为和0~3岁教育.北京: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1995:240 -278.
其他文献
资料与方法  2000~2005年确诊的功能性腹泻患者30例,均符合罗马Ⅲ标准,排除肠易激综合征,通过粪隐血检查、全消化道钡透及结肠镜检排除肠道器质性疾病。呈明显的年龄分段现象,15~25岁16例,35~45岁7例,其余各年龄段5例。病史0.5~3年。排便情况也有区别,多者3~6次/日,少者2~3次/日,均为稀便,不伴腹痛,排便前有紧迫感,无肛周疼痛。其中22例消瘦,3例出现程度不等的贫血表现,消
期刊
资料与方法  2005年12月~2007年12月我院分娩产妇4650例,其中胎头位置异常743例,约占16%。除胎儿偏大及经交待病情后要求剖宫产215例外,对528例头位难产均经阴道徒手旋转异常胎头位置。其中初产妇386例,经产妇142例;枕横位136例,枕后位320例,高直72例。均必须在下列条件下进行旋转:①首先排除严重头盆不称,如骨盆狭窄、畸形、颜面位等;②宫颈扩张已进入活跃期出现延缓或停滞
期刊
摘 要 目的:观察妊娠晚期引产的方法。方法:将2000~2008年2000例妊娠晚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直接静脉滴注缩宫素引产,观察组行人工破膜+静滴缩宫素引产的临床资料進行分析。结果:对照组引产成功45.9%,观察组引产成功89.2%。结论:人工破膜引产成功率明显高于未破膜引产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妊娠晚期 引产 人工破膜+缩宫素    资料与方法  2000~2008年在妊娠晚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腹壁及会阴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EMS)的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48 例腹壁切口内异症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结果:腹壁内异症40 例,均有剖宫产手术史。会阴内异症8例,其中6例有会阴侧切史,均有肿块,除另2例外,均有典型周期性肿块胀痛。手术切除均取得良好效果,未有复发。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种植是本症的主要发病机制。根据典型的症状、体征,结合B 超可正确诊断。彻底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krukenberg瘤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80~2004年收治的24例krukenberg瘤的临床资料。结果:krukenberg瘤在中青年女性中多见,多为双侧性(18/24),原发灶多为低分化腺癌或黏液腺癌。临床分期多为中晚期,恶性度高,易漏诊,预后极差,平均生存期不超过2年。结论:卵巢恶性肿瘤的诊断应首先排除转移可能,发现卵巢转移肿瘤者,应常规行胃
期刊
摘 要 目的:观察纳洛酮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疗效。方法:新生儿HIE91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4例,治疗组4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此基础上应用纳洛酮治疗。结果:在意识障碍、原始反射、呼吸节律恢复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5),7~9天评分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  治疗方法:两组入院后均给予镇定、降颅压、支持疗法及胞二磷胆碱、高压氧治疗等常规综合治疗。
期刊
摘 要 目的:进一步评价改良根治术治疗Ⅰ、Ⅱ期乳腺癌的疗效,方法:2002年1月~2003年12月共施行该手术40例,其中Ⅰ期16例,Ⅱ期22例,Ⅲ期2例。结果:40例病人中,术后发生切口部分表皮坏死1例,1个月后皮肤痂下愈合;皮下积液6例,经穿刺抽液加压包扎很快愈合,33例切口甲级愈合,顺利出院。术后40例随访,1例III期乳腺癌术后18个月复发,其余39例5年内均无复发和转移。结论:改良根治术
期刊
关键词 人工流产 药物疗法 并发症    资料与方法  2004年10月~2006年10月在我院门诊施行药流的200例早孕者,年龄19~37岁。均为临床确诊宫内妊娠,停经≤49天,未放置宫内节育器,自愿要求药物终止妊娠的健康妇女。  用药方法:选用上海华联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米非司酮,25mg/片,第1天、第2天、第3天早晨各空腹服50mg,2小时后进食,第4天早晨空腹服米索前列醇1次600mg或塞
期刊
资料与方法  1995~2006年2月收治诊断明确的儿童交通性鞘膜积液142例,年龄2~12岁,其中2~6岁106例,7~12岁36例,左侧21例,右侧121例,阴囊肿物体积均与体位变化有关,全组无病因可查。  手术方法:先行患侧阴囊皮肤切口1.2~1.5cm,分离显露出睾丸鞘膜囊,缝2针牵引线后于其间切开鞘膜囊壁层,吸去积液,用一较大血管钳入鞘膜腔向上探入腹股沟皮肤横纹处(相当于内环),钳尖端向
期刊
关键词 胆囊炎 胆结石 临床    资料与方法  2000~2007年收治胆囊炎、胆结石患儿51例(占同期住院患儿0.24‰,占同期胆道系统疾病患儿25.25%),男27例,女24例;年龄13个月~14岁。胆囊炎20例(急性胆囊炎14例),胆结石16例,胆结石伴胆囊炎15例(急性胆囊炎8例)。其中16例胆囊炎患儿同时伴有胆道蛔虫症。1~3岁3例(5.88%),4~6岁6例(11.76%),7~10
期刊